第171章 近卫的烦忧

十月的日本列岛沐浴在晚秋和初冬交替的阳光之中,但阳光时而被阴云遮挡,对于日本而言,这个冬天,似乎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

三个月前,整今日本列岛都在欢呼着战争的到来,他们呼喊着“膺惩暴支”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超七十万陆军被派往大陆,越来越多的预备役被征召,一个个新建师团随之成立。

“三个月粉碎中国人,他们就会求和,”

随着日军攻下一个又一个城市,日本全国掀起了爱国狂热。对于日本列岛的七千万日本人来说,他们从未来曾怀疑过这一点,但是现在,当战事进行了三个月之后,尽管在北支一个个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是在上海,僵持的甚至不战优势的战场,却依然让日本人意识到,也许他们过去小瞧了支那。

而对于东京的政界而言,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非常简单——因中国问题引发的与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外交关系紧张,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谴责日本的侵略,连德国也批评日本,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了强有力的演说,谴责所有侵略者,以推理的口气把日本人与纳粹和法西斯党徒相提并论。

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日军在大陆的行动,无论是美国的指责、英国的批评,那怕就是全世界的抨击,亦无法阻止日本扩张欲望,但在十月末,随着一份从中国大陆发来的密电,却让整个东京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乱之中。

“陆军在北支遭受了重挫………”

遭受重挫,会是什么样的重挫呢?

“第一军被击败了,第五师团在内丘县被全歼!”

突如其来的消息,几乎没让近卫整个人差点晕厥过去,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至于他不得不再三反问直到确认之后,仍然又一次强调道。

“立即请杉山陆相过来,切不可把这个消息露出去。”

保密!

如何能保密呢?

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再保密了,在“邯彰保卫战”胜利的第一时间,邯彰广播电台就加大功率,向全世界广播了这一消息,而对于许多日本人而言,他们甚至先于近卫获得了这一消息。只不过他们和近卫一样,在他们看来,这个消息也许是虚假的,也许是支那间谍散布的虚假消息。

“可恶的蒋介石,讨厌的支那战事。”

在等待杉山大将的时候,近卫忍不住诅咒出声来,在诅咒着对方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却又生出丝许庆幸之感。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面对军部的要求,他抛弃了“不扩大方针”为了确保侵略中国的战争进行,他一手推动实施“国民精神总动员”甚至就在月初,他还设立了旨在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企划院”制定《重工业统制法》、《军需工业动员法》等法令,促使整个国民经济为战争服役,甚至还计划成立包括首相在内的大本营。

尽管他标榜着“举国一致”但实际上他连内阁都难以做到一致,随着日军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军部势力越发猖獗,时常使近卫感到有被架空的感觉,他曾对秘书原田熊雄抱怨“陆军大臣杉山元靠不住,有时向天皇自嘲说:‘我这样的人完全像时装模特儿’什么都不让我知道,却被牵着鼻子走,这实在叫人为难,真对不起。”,近卫打算笼络军部、财政界的头面人物,以突出内阁的领导作用,但收效不大。

但是现在,陆军在上海的僵局以及北支的骤然受挫,却让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突出内阁领导作用的机会。应该怎么办呢?在等待杉山元的时候,近卫不停的在首相办公室中踱着步子,这或许是最好的机会了。结束“支那事变”?这个念头不过是刚刚浮现,近卫便在心里打消了这个念头,丢尽了面子的军部是不可能接受的,甚至于,军部会要求自己彻底表明态度,中止任何媾和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扩大战事,以挽回军部的面子。

“总之,目前北支的局势,就是这样了!”

向首相汇报了北支的局势以及第一军的“失利”时,杉山元的脸色显得极为难看,对于鼓吹“三个月灭亡支那”的他而言,上海战场的僵持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曾几何时,他还寄希望于北支挽回他的面子,但一记更为响亮的耳光却狠狠的甩在了他的脸上。

在军部举行的紧急应对会议上,甚至就连同曾支持他的军事课长田中新一亦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媾和问题,但是最终,主战的声音还是占据了上风,一个师团被全歼现实,只是激起了军部的愤怒,在愤怒之余除去极少数的人倾向于媾和外,更多的却是要求进一步增援支那战场,从而彻底击败支那,挽回皇军的声誉。

“如果,能够体面媾和的话……”

不待近卫把话说完,杉山元便立即出言打断他的话。

“阁下,您必须要清楚的知道一点,如果现在同支那媾和的话,我们必须要撤出上海,甚至撤出北支,到那时,日本的国际形象将一落千丈,在全世界看来,日本是被击败后,被迫求和的!”

面子!

杉山元知道,无论是对于军部诸人,亦或是对于内阁阁员,这都是一个他们不无能回避的问题,日本必须要维持自身的国际形象。

“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已经达到了吗?而且……”

对于杉山的回答,并未出乎近卫的意料,不过他仍然不放弃的说道。

“现在,还有第三国出面,无论如何,我们或许会丢一些面子,但……”

“但,阁下,您是否能保证,蒋介石会同意我们开出的条件?”

直视着近卫首相,杉山元反问道。

“这个……”

那些条件是蒋介石绝不可能接受的,即便是他可以接受一切条件,但是在承认满洲国的问题上,南京是不可能做出让步的。

“但是,现在无论是北支,还是上海,我们并不占据优势,如果继续扩大战事的话……”

“因此,日本需要全面的动员!”

深吸一口气,杉山元认真的说道。

“根据目前上海的局势来看,再动员三至五个师团,我们便有机会攻克上海,现在,看起来,我们有困难,但实际上,蒋介石更困难,他的精锐部队损失极为严重,如果我们作出了让步,那么十数万皇军官兵的血就白流了,现在,对中国,只是最后临门一脚的事情!”

临门一脚!

这正是军部坚持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原因,或各许日军遭受了重剑,但是相比于日本,贫弱的中国损失更为惨重,更难以为继。

神情严肃的看着杉山元,然后近卫又一脸狐疑的问道。

“是不是说,军部已经决定了!”

用力的点了点头,杉山元认真的说道。

“军部已经决定了!”

点了下头,近卫沉默片刻后。将视线投向外相广田弘毅,众所周知,在东京是他主张对支强硬派。

“阁下,现在,在外交上,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对帝国于支那的行动多加指责,如果我们因为一场战役的受挫,而主动作出让步的话,恐怕只会让支那人进一步狂妄自大起来,进一步助长他们的敌日情绪,他们不仅不会主动接过我们递去的橄榄枝,甚至于,他们还会狂妄的试图在谈判桌上争取优势,而到那时……”

话声稍顿,广田弘毅语气沉重的说道。

“到那时,是战,还是和呢?阁下,与其给予世界希望,最终还是要打破希望,不如千方百计的迫使支那人认识到现实,在他们的士气刚刚被这场所谓的大捷鼓动起来的时候,再一次重剑他们!”

看一眼广田弘毅,近卫又把视线扫向杉山,然后看着广田弘毅道。

“如果,支那军,真的那么好打败的话,我们又岂会陷入现在这样的困境!”

“相比于支那,我们动员的军队太过有限的!”

即便是内心里对支那军队极为轻蔑,但是杉山元却深知,在过去的几年间,支那军队有着质的飞跃,而日本却忽视了这种进步,当然在表面上,他却不会去提及这一点。

“在北支,支那军动用了上百万军队,而上海,他们亦投入了近百万军队,在兵力上,支那军完全处于优势,因此,暂时的困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再进一步增援北支或者上海方面,是能够取得突破的!”

在杉山元的话声落下时,广田弘毅又直截了当的说道。

“阁下,现在,想要解决支那问题,根源在于蒋介石,如果我们不能迫使蒋介石接受现实,那么,和平结束支那事变,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因此,我支持军部方面的意见!”

面对杉山元和广田弘毅的话语,近卫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看着两人说道。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呢?要知道,国民是很难接受这一切的!”

在首相把视线投向自己时,杉山元回答道。

“失败总是在所难得的,但是一场新的胜利是能够给国民一些交待的!”

(

第764章 蒙古第245章 夏季攻势(十四)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军教团第34章 尽量避免第400章 答案第412章 开启地狱之门第8章 决定第32章 西安变第165章 板垣的末日第383章 石油第344章 合作社的妙用第52章 莫氏访华(下)第448章 阴云密布第98章 华盛顿的呆滞第199章 左右之择第29章 千里迢迢只为财第43章 结局第81章 身处现代却思乡第1072章 辽阳之战(二)第209章 忧虑第58章 事有反常必有妖第1195章 这一天(中)第233章 特效药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422章 元首的决定第191章 潜力第1225章 抵抗第285章 共同之处第777章 战争第21章 天津城内闻忠书第110章 北疆第1187章 打击继续第230章 二杨入邯(上)第27章 战火燃烧前第1164章 中正之忧第136章 血肉第149章 热血沸腾阴谋出第1046章 激战曼德勒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315章 边境冲突第12章 溪径难寻故地游第1080章 枪声响起第261章 希望第263章 大洋彼岸第34章 尽量避免第96章 奇袭珍珠港(中)第795章 绝望第1065章 溃败第1055章 光复第236章 “乞丐”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1161章 大新闻第234章 围困第1044章 远征缅甸第123章 战斗在午夜第1149章 饥饿下的城市第14章 新的问题第305章 新家第10章 换装第94章 百乐门内豪赌狂第264章 诱惑第371章 丰收之喜第55章 徐闻热带农场第367章 中国需要第1160章 雄心第1095章 相信吗?第119章 国防策应会议第1103章 座谈会第289章 牺牲第421章 野人山第311章 新区新相第192章 实业团第1248章 商机第157章 紧锣密鼓备战忙 二...第16章 秘密合作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1105章 东洋异动第234章 围困第339章 剿匪第96章 奇袭珍珠港(中)第241章 夏季攻势(十)第318章 风云激荡第401章 一本自传第1035章 缅北第157章 寺内的决断第179章 局势突变第57章 东京湾第279章 黄河口第1201章 幕后第1218章 “苦衷”第183章 历史的改变第377章 内忧之虑第1065章 溃败第1074章 掌握未来的钥匙第119章 官衣着身能如何第1209章 苏俄印度(下)第396章 邯彰特色第169章 胜利的消息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86章 彼此长叹奈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