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家存续

天下尚算平静,晋阳霍家几乎停止在荆郡的军事行动,而抚州会战只能算得上剿匪之战,加上越郡的清江府、金华府历来只算得上角隅之地,远离世家争霸的中心,虽然也引人注目,却算不上破坏天下均势的大变故。

然而天下俊杰无不感觉到平静之中的狂暴潜流。

天下乱局,泥沙俱下,能在乱局中生存下来无不具有不凡的实力。东海战局之前,梅族即使不能参与制霸的格局之中,却有实力自安于东南一隅,待天下靖平之际,再选择实力强大的势力依附,使得梅族基业长青。

东海战局过后,梅族实力大损,只剩下三千新弱步卒,却拥有与之不匹配堪比宛陵陈族的庞然家业,正是有意制霸天下的势力所掠夺吞并的对象。

梅族在东海郡开宗立业二百余年,开枝散叶,远近亲疏宗族数千人,东海战局之后实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

世家宗族依靠实力与影响力获得政治特权与优势,从而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即便没有别家势力趁火打劫,梅族也会因为实力受损、影响影力减弱而被新兴的势力取代,从而难以避免衰弱、灭亡的结局。

东海战局之后,梅族已无参与制霸天下的资格,却依然不愿放弃影响天下格局的努力。梅铁蕊参与雍扬、清江的政事,心中自然清楚《置县策》的详细。

《置县策》的要点在于广泛的设立县邑,行政、治安诸事就无需依赖世家,使得世家强豪就无法操纵地方。废除卫军体系,在营军的基础上施行役兵制,使得世家强豪无法凭借军事实力割据地方。以此来改变世家割据、纷争频起、民不聊生、异族相侵的乱世。

雍扬与清江诸多事均需仰仗梅族,徐汝愚也不瞒他。

从青焰军在溧水河谷立足之际,徐汝愚与梅铁蕊便不曾断过书信,就是打消他种种顾虑。在清江府实行的体制中,虽然杜绝世家乡豪操纵地方的可能,却并不排斥世家势力参与新的政治格局之中。

梅铁蕊敏锐的目光自然不难看出,作为清江政局的核心,徐汝愚并非高高在上。

江幼黎随徐汝愚来到雍扬,青焰军长史一职便由邵海棠继任,蒙亦、许伯英、邵海棠正式组成除徐汝愚之外的核心层,行使清江府的军政大权。

古有良制,曰:“君权尊而不专制,相权卑而可制衡。”然而千百年来,人心如蛇,只怕个人的权势不足以控制别人,哪容别人来分自己的权?良制良法虽然早有提出,却是空中楼阁、壁上之月,终使人无法受益。

在人的传统观念中,君权神授,除了上天降下征兆,高高在上的君权是不容置疑与否定的,然而,阀主的权势则被认为更多的来自于世俗。旧朝中后期,世家崛起,世家间的纷争愈演愈烈,阀主错误的决断往往断送一族百年的荣华,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内部更容易产生制衡的制度与机构,约束阀主的权势,如梅族的族老之制与梅远阁。

梅铁蕊心想:族老之制乃是梅族经历两百余年逐渐形成的,不过为了约束不屑子弟窃居阀主。徐汝愚才具非凡,当然不会是尸位素餐之人,能在清江施行约束自己权势力的制衡之法,更见他卓越的远见。

梅铁蕊说道:“无论旧朝复辟,还是异族,天下的大小世家均免不了受到大冲击,若是那样,还不如换一种方式去影响天下的格局。”

梅立亭默然不语,梅铁蕊这两年来所作的努力他最清楚。特别得知《置县策》出自徐行之手,梅铁蕊顶着更大的压力支持徐汝愚。

在无法重新获得军事上的优势与独立的时候,梅族完全放弃军事上的野心,随着徐汝愚势力急剧扩大,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从而成为影响天下格局的世家。

梅立亭想到徐汝愚说及“拯天下危厄,汝愚不敢惜此身”时眼神掺杂的一丝无奈,心中颇有感触。

只有徐汝愚的势力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梅族才会消除被其他势力或直接被徐汝愚吞并的担忧。徐汝愚参与天下制霸乱局,是梅族甘心追随他的首要条件。

梅铁蕊淡淡说道:“乱世若激流,不进则退,汝愚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心中还存有犹豫,你我就是担上拂逆之名,也还是要相谏的。”

梅立亭心想:哪里是进谏,明明是相逼啊。

梅铁蕊当初与云清虚商议此事,让梅立亭提出此事,也是希望此事若是不成也有缓和的余地。

云清虚笑道:“去年我在清江府时,邵海棠就有这样的想法,仅是安定东南的局势,远远救济不了天下的乱局,只是那时青焰军的势力还局限在溧水河谷中,也不便过早的提起,而今,青焰军成为东南重要的势力,哪能只想着东南一隅的事?”

邵海棠、云清虚、梅铁蕊怀着不同的心思,却有着同一个目的,在这样的压力下,徐汝愚想不就范也是不行。梅立亭微微摇头,心想:传闻大人与珏儿姑娘关系十分亲近,却坚持不肯纳入室中,大概早就有了今天的自觉。

虽无明文禁止,两年来,雍扬与清江诸将中少有纳妾之举,想到徐汝愚一改旧制陋习的心怀与豁达,梅立亭不禁十分向往。

不需多时,东城军、西城军、后备营就会正式纳入青焰军的编制,分设中垒、五校、武卫三营,梅立亭任中垒营统领,加卫将军衔,刑坤民任五校营统领,加统制衔,张仲道出任武卫营统领,加策将军衔。三营受江凌天节制,加策将军衔。

宿邑两营卫军改编为宿邑步营,由沈冰壶统领,加统制衔。

除此之外,此时驻守在宿邑的三千名营军名义归陈族所有,事实上也在徐汝愚的控制之下,为免过早惊动旁家势力,暂时不急于改编这三千营军。

依据军政分离的原则,雍扬府的政务将由梅铁蕊主持。

张仲道与江凌天一同加封策将军衔,也就代表着他也进入青焰军的核心层。

除去邵海棠、许伯英、蒙亦、张仲道、江凌天、梅铁蕊六人,叔孙方吾、云清虚也是青焰军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外,六名卫将军与六曹佐官、左右内吏成为次层核心,至此,青焰军初具规模。

待江凌天、梅铁蕊等人离去,徐汝愚向幼黎露出万般无奈的苦笑,说道:“若是给梅铁蕊抓住我的软肋了。”

幼黎说道:“清江两年的田赋、丁银都让你免去,若无梅族大力输纳,仅凭屯田、专营的获利,怎么够维持清江府的开销呢?”

徐汝愚说道:“只望伯英南闽一行有所斩获,不然以梅族的财力也会有所吃紧。”

一年半的光景,梅族已向青焰军输纳近二百万金。

青焰军一下子将越郡西南的五座荒城都纳入自己辖内,筑城、铺路、开荒、引水都是百废待兴,此外还要维持庞大的军备,财力更加吃紧。徐汝愚将要离开乐清城的那几天,都不敢主动去找许伯英。

为了节约军备物用,徐汝愚与樊家约定分批派遣将士进入余杭府的近海地区,协同樊族精兵打击登陆抢劫的普济海匪,只要樊家提供物用与伤亡抚恤。

兵力上捉襟见肘的樊彻虽然不甘心,却迫于近海中小世家的压力,考虑到派遣将士的数量与活动区域不会威胁到余杭府的安全,勉为其难的答应下。

徐汝愚将四千将士分成二十余组,遣往近海匪患猖獗的区域,以此解决三千将士的补给,又能轮流派遣各部将士进行实战训练。

此事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相当繁琐,樊家并不是一个有着良好信用的世家,在近海区域与海匪作战,还要防备樊家在背后可能有的动作。许伯英见可以节约物用,自然十分赞成,只说:“越是复杂,越能锻出高素质的将领出来,不妨规定演武堂的左尉、哨尉都需独立率领百人队在近海区域活动两个月再正式授职。”

尉潦将马刀连鞘搁在肩上,怔怔的望着汹涌的海浪,许久没回过神来。

金华城东面还有一座小城安溪,城小不坚,不利于长期驻守,屡屡给普济海匪攻破。海匪攻破此城之后,也不派兵驻守,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扬长而去,将城重新让给樊家。如数几次之后,樊家才明白这城不过是普济海匪的饵,让樊家不断的向城里输送物用让他们劫。

樊彻见安溪城不可守,就将城毁去,只留下半人高的城墙墙基。

尉潦站在青条石的墙基上,望着归海堤外的海水,蓦然抽出利向虚空劈击,刀气脱刃而出,哔哔爆响,声势甚为骇人,及到远处却化为无声无息,周遭的落叶也没有掀起一片。

天气闷热,青天如盖将四下里捂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丝风透进来,空气弥漫着藻腥味。

安溪向南二百里就是普济海匪最大的陆上基地,之间再无别的阻隔,不仅会遇到普济水军,也有可能遇上普济的步卒,尉潦与他的清江骑营就被遣往此地。

第11章 历阳水营第3章 步云术第8章 东墙之女第2章 新丰野望第0章 青凤纪事第9章 襄樊会众第11章 青衣命途第6章 开门揖盗第4章 故人相逢第1章 齐川夜月第11章 及笄之礼第5章 佐领之制(下)第7章 招抚夜议第4章 楼挑明月第13章 将离清江第7章 覆巢之下第9章 槃木拳术第6章 风起云涌第9章 刺客第4章 东有大洋第9章 襄樊会众第3章 重塑山河第12章 乐清军议第1章 援兵不再第7章 将侵江宁第5章 血染流桂第16章 背腹之患第11章 千里雄奇第2章 新丰野望第2章 舟行江上第11章 疑敌第6章 风起云涌第2章 青州鬼骑第6章 不期之会第2章 司习女史第3章 步云术第9章 刺客第21章 天下共仇第10章 与子同袍第5章 灞水涛远第10章 与子同袍第2章 流民壅途第11章 疑敌第7章 闭关脱身第2章 溧水夜蹄第20章 无心之失第13章 骁卫营第9章 刺客第2章 血溅碧泉第2章 拜营第9章 英雄迟暮第7章 建安堡(下)第11章 合围第1章 坞堡连营第16章 布疑第2章 始乱之责第1章 夜抵宣城第10章 暗渡江水第9章 英雄迟暮第10章 小儿女态第10章 青焰军议第9章 沈门秘议第6章 世家存续第3章 二百海匪第7章 为子择名第12章 雁门悲月第4章 配田决议第3章 二百海匪第6章 晋阳山道第2章 再入抚州第1章 河西奴兵第7章 狼行海上第6章 分割天下第8章 惊鸿第13章 屠人以城第4章 漳州奇袭第11章 云溪映雪第7章 乌湖南归第5章 血染流桂第5章 佐领之制(下)第8章 岭道荆棘第7章 借刀杀人第1章 族人飘来第3章 十二寇盟第1章 勤王密诏第10章 暗渡江水第11章 君爱佳人第5章 失于迷途第9章 没有尽头的引子第10章 倾盖如故第10章 暗渡江水第10章 与子同袍第8章 玉案岭第18章 梯山为田第10章 序战第2章 三分祝氏第4章 星夜奇谋第4章 妇人之仁第1章 暗日续战第1章 灞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