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夺舟驱寇

徐汝愚随着莫念越过山口,穿过矮松林,来到村寨前的谷场,掉过头来,正看见那一群海匪从山口处探出头来。徐汝愚站定,望着山口的海匪说道:“他们果然在那里迟疑了。”

莫念见他如此淡定,心中的不安也渐渐平复了,对他的身分却是愈发的好奇,他的这分淡定与从容远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断不会只是一名清江派出的暗间这么简单。

海匪停在山口,分出十数余人继续向下搜索。

徐汝愚回头看见村口有人探出头来张望,对莫念说道:“你唤几个人过来,有些事吩咐他们去做。”

莫念招手让探出头的几个人走出来,见他们个个神色慌张、手足发抖的样子,便想让他们躲进去。徐汝愚说道:“山口那边看不真切,你唤他们过来没关系。”

徐汝愚留下几个胆壮的孩童,让村民尽数躲在暗处,尽可能寻来铁器,又让他在村子里堆上数堆篝火堆,淋上水。十多名海匪钻进矮松林中,身影时隐时现,下了不足百丈距离,就停在那里,山口余下的海匪见没有什么危险就迅速汇合过去。

经过东海、抚州两战,普济海匪果然变得谨慎许多。徐汝愚嘴角微微上牵,心想:若是你们不顾一切杀下来,还真会让人头疼。

片刻之后,百多名海匪下到半山腰,徐汝愚示意村民将潮湿的篝火点起来,立时数柱黑烟直刺山坳子上方的青空。藏在山口附近的十多名弓箭手一齐涌出来,放箭将留在山口的两名海匪放倒。坳子的村民敲击着铁器,一齐大声呼喊,却没有人迹现出来。

半山腰处的海匪惊惶失措片刻,却不见有伏兵涌出来,才稍稍安定,在原地结着圆阵,派出十多数分散开来,收搜可能隐藏在密林中的伏兵。

莫念想起什么似的,瞬间惊呆住了,说道:“村中这么大动静,却不见踪迹,海匪起疑心继续向下探,我们怎么办?”

徐汝愚笑道:“这边这么大动静是吓唬海堤上的海匪。让大家不要停下来,若是海堤上的海匪认为进山的人已被消灭干净,自行驾船离去,就让人头疼了,你让那些孩子喊声大点。他们总不至连小孩都怕。”

停在半山腰的海匪完全不明白山坳搞什么明堂,迟疑了半晌,还是缓慢向下行来,只是行进速度更加缓慢了。

却在莫念准备让村民四散逃去之时,山那边陡然传来厮杀声,虽说没有持续多少时间,向下移动的百多名海匪还是立时意识到海边发生了什么变故,一齐收住向下步伐,几乎没有停顿的向山口冲去。

十多名弓箭手在海匪离山口尚有百多步的距离才离去,藏进密林中。

莫念看见山那边又涌出来五十名海匪,知道郑苍生领着三十多人解决船上的几名海匪不会有什么大碍,只是一百五六十名海匪停在山口,想来已经看到海船被郑苍生他们夺了,此时既不冲下来,也不返回到海边,让莫念的一颗心又提得紧紧的。

海匪终于动了,莫念看着一个个人头消失在视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对徐汝愚抱拳说道:“先生果然不是普通人,我们去山口看看去。”心想:这样气度的人,身分不是我应揣测的,故而没有再去旁击侧敲的询问什么。徐汝愚也不用为难的去编什么漏洞百出的谎言。

徐汝愚看着半山腰处阵形依然整饬却完全丧失嚣张气焰的普济海匪,暗叹一声,心想:普济海匪终于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了。远处,三艘海舟正缓缓驶离海岸,停在离岸百丈开外的海面上,郑苍紫叉立在当中一艘海舟的甲板上,手中提着狭身长刃的马刀,正兴奋的在船上比划着。

断堤缺口外的海滩上躲着六具海匪装束的尸体,鲜血还在不断汩汩外流,郑苍生正领着十多人转过山脚。

郑苍生从后山绕上来时,那群海匪正沿着海岸线向北行去。

徐汝愚说道:“不能让他就这样走了,不然下一次可能有更多的海匪向这边集结,你们只有向别处迁移了。”

郑苍生已知道夺舟之策是眼前这人所说,正在思量说什么感激的话,听他这么一说,微微一愣,问道:“怎么拦得下他们?”

徐汝愚微微一笑,问他:“这群海匪的补给应当还是船上吧。”

“海匪登陆只带三四天的干粮,海匪刚刚急忙进山,干粮都留在船上,如果今晚他们抢粮食,只有饿着肚子赶路。”郑苍生眉头拧结起来,不无担忧的说道:“旗山那边有几个寨子,人手比这边还少,看来要遭殃了。”

徐汝愚看着郑苍紫等人驾着海船向岸边靠来,说道:“你让村民逃到别处去,虽说海匪返回的可能性极小,却也要预防万一,然而派人通知附近的几家寨子,小心戒备,我们乘着海船,缀上那群海匪。若是他们要洗劫寨子,我们就上岸支援。”

海岸隆起的丘陵将海湾三面围住,只有北面十余里处的大漳溪河谷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与近海山带背后的台地平原连在一起。

看不出大漳溪的水道在山背有多宽,却在急拐处给两岸相距仅两百步的崖石夹住,水势湍急,白浪翻涌,河道拐过急弯,河道极速放宽,入海处已有里许,但是溪水从拐弯到入海不过七八里之遥,被狭窄的弯道蓄得凶猛的水势还是直冲入海中五六百步的距离才混入湛蓝的海水之中。

海船拐入大漳溪的河道时缀上那一百五十名海匪,看着湍急凶猛的水势,估计着凭借帆力无法逆流而上,若要桨水,只怕整船的人都要用上,徐汝愚看着海匪沿着大漳溪的岸堤向上流走去,转过头问郑苍生:“转过那处弯道,水道有多宽,水势急不急?”

“弯道过去是一座平湖,比这边的口子还宽。”

“大漳溪南边,除了你们的寨子,最近的住人的寨子有多远?”

“有三十里山路,只要他们不过大漳溪,天黑之前寻不着吃的东西。”郑苍生似乎知道徐汝愚所想,答话不掩兴奋。

“那行,所有人上一艘船,准备过弯道。派几个驾着另两艘船离开这里,免得让海匪又劫回去。”

三十八人集中到一艘船厂上来,除了十名弓箭手,其他人都奋力控舟逆着湍急的水势,向弯道行去,徐汝愚负手站在船舷,双目注视着左岸百余丈开外的那群海匪,心中盘算着要不要出手将他们收拾掉算了。

郑苍紫喘着气走过来,空旋几下酸疼的臂膀,问道:“是不是清江的人个个像你这般用兵如神?”

徐汝愚哑然失笑,说道:“普济海匪在雍扬、清江遭受过两次大的挫折,勇气已泄,被我们吓走,没什么了不起的。”

郑苍紫问道:“你这次来寻本宗的人,是不是要将普济海匪从漳台也赶出去?”

“你以为呢?”徐汝愚反问道。

郑苍紫笑着说:“你如果是青凤将军派来,那就是了。”见徐汝愚笑而不答,只当自己猜中,兴高采烈的说道:“沿着大漳溪上去,走两天就能到建安堡,你若能跟家主说上话,就提一下我的名字,说我今年就想加入旁系弟子,好学了本领去打海匪。”

一侧桨水的郑苍生说道:“建安堡离这里只有六十里,不过沿途的道路好多年没有翻修了,沿着大漳溪走,是要走上一两天时间。待灭了这群海匪,我领先生去建安堡。”

徐汝愚印象里,建安堡是在漳台城东南五十里处的低岭中,源于闽中山戴云峰的大漳溪全程曲折五百多里,建成安堡所在那片低岭在位于大漳溪的中游。

弯道渐渐接近,船速变得极慢,船头调过方向,徐汝愚看见弯道过去,则是一处平湖,心想:只要将这仅长两百步弯道拓宽些许,水势就不会这么急了。不过开峡拓宽水道却要顾长淮这样的专才来进行,想到这里,想起萧逸之曾许诺劝说顾长淮去清江府协助水利,却不知他有没有成行。

能得顾长淮相助,这处海湾便能迅速改造成优良的港口,水营在此驻守,往南的琉球岛以及附近的群岛就能脱离公良友琴的势力范围。普济与吕宋之间的黑色贸易裢就会断开。

这处海湾三面群山环抱,山下是狭长的滨海平原,曲折约二十余里,最狭处只到里许,最宽处就是这片溪谷,也不足十里。

但是要在此处修堡建港,没有漳台郑家的支持,只有出兵将整个漳洲拿下才行。

漳州世家势力虽弱,人丁也少,漳州全境人丁怕不足五十万,还及不上寻常的一个大邑,但是泉州的宗政家将漳州视为自家后院,贸然出兵漳州,势必引发与宗政家的冲突。徐汝愚拥兵近十万众,但是主要集中在雍扬府,清江府的兵力除去应对盘踞温岭城的普济海匪外,就分不出多少人进入漳州了。此时取漳州,还不如在武陵山上居高临下窥视漳州更有利。

第8章 一触即发第9章 纸上谈兵第3章 玄冥之境第8章 喋血城头第3章 护田之争第12章 乐清军议第10章 桑泊微澜第8章 玄机瞳第13章 兵出白陉第8章 后山草堂第2章 始乱之责第2章 血溅碧泉第9章 丽阳门外第7章 淮水汤汤第4章 东有大洋第9章 仲道来访第12章 雁门悲月第7章 商南马市第5章 失于迷途第0章 青凤纪事第21章 天下共仇第3章 再入雍扬第8章 夺舟驱寇第8章 夜议第7章 为子择名第8章 酒楼说战第4章 佐领之制(上)第3章 台山四寨第6章 泉州水营第4章 瑶光积雪第2章 初至沂州第17章 流民第13章 体悟之术第10章 望风而降第3章 二百海匪第16章 背腹之患第12章 乡土之士第2章 昭武九姓第13章 兰陵援军第1章 长河帮第6章 风起云涌第6章 天下势第4章 妇人之仁第7章 传习第15章 哀兵第5章 隔水相望第11章 云溪映雪第6章 前途渺茫山河论战下第5章 围堰填海第2章 三分祝氏第6章 危言耸听第3章 意外相逢第12章 雁门悲月第5章 碧涛北涌第8章 夜议第12章 百人夺城第1章 荆北被困第6章 不期之会第9章 又临津水第3章 步云术第6章 胧月弓第3章 十二寇盟第15章 哀兵第5章 仇雠第5章 樊族归附第9章 东海窘境第11章 玉壶春雪第5章 绝色佐酒第7章 借刀杀人第11章 青衣命途第1章 奇兵夺营第5章 绝色佐酒第8章 岭道荆棘第10章 倾盖如故第13章 江河表里第5章 灞水涛远第5章 北静郡王第1章 唇枪舌剑第13章 初战清江第10章 暗渡江水第4章 以南统北第8章 两岸对峙第2章 三分祝氏第8章 蔡氏少年第4章 故人相逢第7章 世家之子第1章 暗日续战更多内容尽在中州乱世录第5章 仇雠第13章 兰陵援军第11章 前奏第13章 骁卫营第7章 闭关脱身第9章 尉潦有讯第11章 及笄之礼第9章 没有尽头的引子第1章 江宁叠烟第3章 西京巨变第8章 静湖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