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暗渡江水

徐汝愚凝目望着陈预,默无言语,过了片刻,转身走下河堤,向后面的营垒走去。许伯英、方肃、魏禺等人随着他的身边下了河堤,只余陈预怔站对对岸的河堤上空望着这边静默的夜色。

徐汝愚未在小杨河南岸的营垒里停留多久,当晨雾从小杨河面上向两岸迷漫开来的时候,徐汝愚与许伯英、方肃、魏禺等人在一千精骑的护卫下返回广陵城中。马蹄踏在夯实的硬土上,得得的蹄音在晨雾中尤为响亮。

徐汝愚赶到广陵中临时的住处,尚无暇休息。

许伯英、方肃、蔡裕华等人在驿馆匆匆用过早餐,便套了几驾马车,在一队精卫的护送下,先返回江宁了。

许伯英、方肃、蔡裕华在马车里歇了一阵,黄昏时分抵达宿州境内,在驿站歇了一夜,次日清晨换马驾车继续赶路,直到才向晚时分才抵达宿州城。从宿州往东六十里,就进入江宁的地界,渡过江去,就能看见巍然的江宁城。

从广陵走驿道抵达江宁,全程约三百五十余里,乘马车比逆水行舟快上许多。许伯英等人在经过宿州西边的江边驿道赶上数日之前经过三水的船队。

梅铁蕊与蔡辉等人从三水走陆路,也在昨晚遇见船队,遂弃车登船,此时见许伯英、蔡裕华从后面的陆路赶上来,将他们也接到船上,笑道:“到底是你们脚力健,从广陵绕了一个圈子,也没有落在我们后面。”许伯英笑道:“我们从三水出来,就昨日歇了一宿。”介海见许伯英有意随船队同行,遂说道:“既然许大人随船队同行,我等即刻返回广陵返回复命。”

梅铁蕊问道:“介将军急着返回广陵做什么?”

许伯英见船上并无旁人,将广陵发生的事情说出来,梅铁蕊听了唏嘘不已,望了介海一眼,说道:“你回广陵吧,小心跟在大人身边,莫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许伯英笑道:“梅大人是怕尉将军做出格的事情吧?”

有徐汝愚、魏禺两人在,尉潦的野性子也只有按捺下来,倒是怕徐汝愚做出点让大家大吃一惊的事来。这话倒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梅铁蕊摇了摇头,与许伯英相视一笑。

蔡裕华听他们话间的意思竟似徐汝愚有意亲率奇兵袭击祝家,心中略有惊讶,想想也不觉得有什么,此番奇袭本就是威慑祝樊两族的意味居多。

梅铁蕊见徐汝愚让方肃、蔡裕华等人先随许伯英返回江宁,便能猜出徐汝愚的意图。

江宁尚不知此行有方肃随行,梅铁蕊便派出快马上岸先去江宁送信。方肃直说不必如此麻烦,梅铁蕊笑道:“仲道将军在江宁翘首以盼,别人不通知,倒要先通知他,免得他日后埋怨我。”

方肃在东海出任毗陵都尉时,与雍扬众人相处甚洽,与梅铁蕊之间也无生疏之感。范阳蔡氏乃是徐汝愚母族,幼黎不良于行,珏儿却要亲自迎出来,以免范阳众人生出疏离之感。见梅铁蕊如此,也不坚持。

蔡裕华只担心范阳众人如何能尽快在江宁立足。

此次随船队南下的范阳人超过三万,除了础艮堂的匠师,大多是范阳世家中人,江宁容不下这么多人,一部人留在雍扬,一部分人前往溧水,一部人将留在江宁,而蔡氏、君氏、楼氏这样的大族则可以选择迁居地。

君家要求将宗族迁往温岭,大概是考虑到普济海匪在那里盘踞的近二十年,当地的世家势力荡然一空,不会受到多大的排斥,温岭虽然是海滨边陲之地,却是泉州至雍扬海航路线的中继点,又陆上联接普济岛最近的城邑,君家以船运发家,温岭将是最佳的迁居地。

础艮堂大部势力要并入军器司,但是徐汝愚允诺将武陵山上的一部分矿山交于蔡家经营作为交换,蔡氏将有一部分宗族迁往溧水,还有一部分将留在江宁从事其他的营生,但是要在江宁能站住脚跟,却要比君家困难得多。自己出领军器司,虽然是南下众人职位最高的一人,但是君家除了君逝水之外,君卓颜、君啸云、宋倩、君宗庆、君宗瑞、君华光等人都得徐汝愚相当的重视,君家在幽冀不过二流的势力,到了江宁却成了一流的世家,想来君啸云两年前来图雍扬不得转而投附徐汝愚却是君家最正确的选择。

君家将君致嫁于蔡辉,不过是贪恋蔡氏的权势,此时蔡氏却要依赖这段婚姻来求助君家。蔡氏惟有优势大概是与徐汝愚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江宁并无严厉的手段去遏制地方上的世家势力,但徐汝愚心中多半不愿看到宗族势力过度膨胀以免有害江宁的政制。

楼氏在范阳拥有万顷田庄,呼兰南侵,化为乌有,江宁征战所得荒地都按比例配给军户、流民,当地世家大概不会乐意将田地出售给南迁的世家势力。所幸楼庆之在北唐时与徐汝愚相识同行,此番非与众人相会,直接随李印前往乌湖岛,出任乌湖军总哨,将是北五郡司在北地的重要人物。司闻曹也有意择录楼氏子弟填充到军谋、刺军两司,楼氏的境遇要比其他的南迁世家好一些。

徐汝愚将范阳世家的迁居交由政事堂负责,梅铁蕊未必不比蔡裕华头疼。梅铁蕊心中不愿将范阳世家迁居之事揽下来,南迁世家与当地世家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避免,然而江宁最大的世家不是别家,正是梅族,其外便是江氏,江凌天出身宿帮,从东海之战始就不遗余力的支持徐汝愚,在军中的影响力实非其他人能比。徐汝愚在清江崛起之初,身边除了即墨明昔、魏禺、尉潦等率领的二百青焰军外,只有许亭易、许伯英这一系的豫南马帮势力与汉口桃源有千余附居民,徐汝愚欲与世家共政,允许氏在溧水立族,弥昧生入赘宜家,娶宜听雪为妻,宜氏在江宁立族。除这四家之外,雍扬沈氏、抚州班氏、宣城张氏,以及东阳的郑氏、惠安的何氏、龙岩的丁氏都是随徐汝愚崛起而崛起的世家势力,百夷分为即墨、子阳两姓,这些家族将是世家共政的中坚力量。

这些家族几乎覆盖江宁全境,便是新辟之地,这些家族都迫不及待的想将势力渗透进去,不论将范阳世家安置在何处,总不法让所有人满意。

梅铁蕊望了方肃一眼,即将组建的议政堂将由方肃与寇子蟾共领,他们两人将代表徐汝愚协调各个世家之间的利益分配,范阳世家的迁居要不能不问他的意见。

梅铁蕊问道:“汝愚让子肃出领议政堂,出江宁之前,就拟定册书,子肃抵达江宁,就无闲暇之日了。”

方肃笑了笑:“肃年轻识浅,只怕有负汝愚与诸公所托,所幸有寇先生为前导,肃才能勉力为强,还望梅大人不吝赐教。”

梅铁蕊笑了笑,说道:“江宁熟识典制者惟邵海棠,只是他不能从长史府繁重的事务脱身开来。”

许伯英说道:“汝愚设议政堂本有开一代先风之意,典制从议政出将是世家共政的基础,梅大人、邵先生都免不了要被抓去议政堂充当苦力。”

此话不假,典制从议政堂出,重要的世家都会在议政堂有代言人,参与江宁典制的拟定。

梅铁蕊笑道:“范阳不乏饱学之士,哪里容得我置喙?”

方肃见他这么说,也知道他的想法。一路上蔡裕华沉默寡言,想来为此事忧怀。方肃与徐汝愚在幽冀同行数行,心里清楚徐汝愚的想法。范阳城一日不失陷,呼兰主力一日就不能从幽冀北部脱身到其他战场。范阳城里的将士在没有什么援军的情况仍然坚守范阳孤城,为中原各大势力赢得相当的喘气时间,徐汝愚自然不愿亏待他们的亲族。

方肃心想:汝愚让梅铁蕊负责安置范阳迁居的世家,应该已将这些话说给梅铁蕊听,自己何需多言,引得别人不快?只笑了笑,也不多语。

从广陵出发,第三日午时随船队抵达江宁。如此庞大的船队,进入江宁境内的海域,又有静海水营的战舰全程护送,船队从前到尾,足有四五里的距离。

祝家在江水南岸的军队虽然得到江宁的通知,此次船队中所载的俱是从范阳南迁的民众,然而祝连枝又如何能够省心,通令沿江诸堡诸城严加防守,自己又从吴州率领一万精锐步卒保持离江边十数里的距离,暗中跟随着船队往西潜行,以防变故。

船队里多是妇孺,然而船舱里不时传出战马的嘶鸣声,足让祝连枝提心吊胆、心惊肉跳。

徐汝愚善用奇兵,如此庞大的舰队足以让徐汝愚将江水北岸的兵力都藏在船队之中。在抚州会战之时,徐汝愚有过移花接木之计,将雍扬的战力通过东林会的商船秘密转移到抚州,让公良友琴在抚州吃了大亏。如果徐汝愚集中数万精锐,突然袭击祝族势力内的一座城池,绝非什么难事?

等船驶入两岸都是江宁辖地的境内,无法继续监视江水之中的航船,祝连枝率领兵马进入兰陵城中,增派了数倍游哨潜入江宁境内斥候军情。等了一日,才确知船队只是从范阳迁来的数万民众,其中妇孺占了大半,祝连枝不由自嘲,只觉自己此时正如惊弓之鸟,江宁稍有风吹草动就让自己惶惶不安。

张续率领青卫军进入白石境内,屏护江宁的北面,驻在江宁的武卫军主力调到江宁的南边,江宁城南句容、新浦诸县的驻军增加了一倍不止,以往湖州、历阳、新安、江宁四城,两家各据对角两城,四城之间数百里方圆成为两家都能通行的浮地,徐汝愚不仅在江宁的南宁筑城置县,也在新安的北边筑城置县,将新安与江宁之间距离缩短到不足百里之遥。祝家也针锋相对的在湖州的西边、历阳的东边各筑一城,将湖州与历阳之间距离缩短到六十里。然而江宁以往要面临江水北岸白石许伯当的威胁,武卫军将近半数驻在江水南岸的壁垒之中,靖海诸战中,徐汝愚又将驻在新安城的骁卫军主力调往乐清加与围歼温岭城里的残寇,祝家在湖州、历阳几乎感觉不到来自江宁的压力。

靖海诸战结束之后,公良友琴失去普济岛,许伯当又从白石撤兵,张续率领青卫军迅速穿过历阳,渡江北上进入白石境内与东海陈族争地,出乎众人意料,事后想来却觉其妙。那时中垒军、五校军没有集结,海陵、广陵一线的兵力不过三万,即便提前集结,一直盯着广陵、海陵两地驻军动向的陈预也能随之迅速做出反应。而青卫军在凤陵防线一直整编待发,世人皆以为那是徐汝愚用来防备在荆北的南平精兵。从青卫军空城而出到骁卫军移驻凤陵,凤陵防线曾有数日时间只有千余守军,却只有历阳的祝同山能把握住这一时机,然而祝同山未敢擅起兵衅借机攻下凤陵城。

青卫军渡江北上,武卫军却从江水沿岸的壁垒移到江宁南边诸县,骁卫军整编驻入凤陵城,骁卫军在靖海诸战损失不大,杨尚从甘棠带回的一万二千精锐几乎完整无缺,骁卫军整编超过三万二千人。宿卫军近两万将士暂时在雁潭休整,但是各种物资正源源不断运抵抚州城。

江宁在广陵集结重兵、东海在龙游集结重兵,两家隔着百步宽的小杨河对峙十数日,世人都以为徐汝愚要撕下与东海陈族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祝连枝心里却最是清楚,江宁不取越郡,不会与东海发生大规模冲突,江宁此时正在积极备战,矛头却是直指祝樊两族。

然而东海与江宁关系微妙,实难为外人道,徐汝愚的崛起离不开陈昂的支持,江宁大将张仲道、肖乌野又都曾在宛陵任过军职。陈预遣人渡江来议两家共抗江宁之事,祝连枝满口答应,却又无法信任陈预没有动别的心思。

普济入侵越郡之时,祝族曾是樊族最坚定的盟军,然而普济岛让江宁攻破,樊祝两族同时面对来自江宁的威胁,却再也无法同仇敌忾了。樊文龙趁北上之机投附徐汝愚,随徐汝愚返回江宁就出任青凤卫统领这样的要职,并且子阳秋这些日子来出入余杭的次数未免太多了一些。

由于公良友琴与许伯当将残余兵力撤入荆北,使得南平在荆北的兵力超过十万,在南平重兵的威胁之下,想来江宁也不敢轻举妄动,大概惟有此事能让祝连枝稍觉宽慰。

祝连枝率领兵马在兰陵城停了一日,见江宁方向并无异动,便率领一万精兵出兰陵返回祝族宗族之地吴州城。出兰陵一日,离临江县尚有二十里之遥时,前骑斥候飞报,徐汝愚午前亲率大军突然渡江南下,攻陷临江县城,正挥军向这边杀来。

祝连枝惊惶失措,站在那里只觉头昏目眩,恍乎不解徐汝愚从何处征结了这一路大军避过祝族在江水沿岸的警戒,突然渡江侵入江水南岸。询问详情,游骑只说看见临江县城易帜,一列列举着五校军旗帜的兵卒从临江县城西门鱼贯而出,尚无法确知从何处渡江,也不知具体人数。

祝连枝想到随徐汝愚北上广陵的有一千青凤骑精锐,此时自己率领的一万步卒不需多时便会让青凤骑的骑兵赶上,原路返回兰陵绝非上策。

往南二十余里有一座土堡,却容纳不下一万兵马。祝连枝一面让游骑继续斥候渡江五校军的详细军情,一面飞骑传令,让附近城邑的守军速来驰援,自己则率领一万步卒向南边的土堡移动,在土堡前选择一处开阔地列阵以待。

游骑搜寻到数名从临江县城里逃出来的残兵,才知午前吕通河口涌出数百艘漕船,徐汝愚的渡江大军便藏在漕船之中。临江县守军不过五百,坚守不出一个时辰就被攻陷。徐汝愚渡江大军约有万余,并未发现骑营踪迹,这让祝连枝心安不小。大概徐汝愚觉得骑营目标太大,不便隐藏,让护卫骑卒弃马渡江。

温岭一役中,一千青凤骑精锐尽歼数倍于骑营的寇兵予人印象太深刻,若是徐汝愚让一千青凤骑不顾伤亡的冲击己方的防守阵,祝连枝尚无信心能够坚持到援兵赶来,临到最后只有避入土堡之中等待援军,祝连枝相信徐汝愚此番渡江并没有攻城拔寨的打算,然而土堡之中只能容纳两千到三千人。

虽然得知徐汝愚率领渡江大军没有骑营,只是此时再撤走,为时已晚,祝连枝已能看来远处扬起的漫天灰尘。

第6章 龙游于野第7章 相疑之势第11章 千里雄奇第16章 背腹之患第1章 齐川夜月第7章 芥子须弥第13章 兵出白陉第13章 军政会议(下)第5章 失于迷途第3章 新丰城下第3章 台山四寨第6章 大道泽生第7章 御精奇术第11章 青衣命途第1章 荆北被困第5章 乌伦夜战第11章 纸上言兵第2章 城下相知第5章 绝色佐酒第1章 翠狮相会第9章 英雄迟暮第2章 血溅碧泉第11章 疑敌第8章 玄机瞳第2章 落霞望江第5章 围堰填海第3章 西京巨变第13章 初战清江第2章 城下相知第12章 施粥梳民第5章 星空飘香第12章 青骏扬蹄第12章 暗日之战第0章 青凤纪事第4章 臾城岭道第20章 无心之失第7章 宣城都府第9章 祁门绝道第7章 天下大略第9章 祁门绝道第3章 延陵荒地第3章 枋山议和第0章 青凤纪事第11章 疑敌第1章 唇枪舌剑第10章 奔行于野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1章 疑敌第9章 迷雾重重第6章 风起云涌第11章 攻陷渝州第1章 幼黎花舫第11章 历阳水营第3章 再入雍扬第12章 筑城藏娇第7章 寇袭第12章 军政会议(上)第5章 丹青仕女第1章 齐川夜月第13章 兰陵援军第13章 军制第9章 没有尽头的引子第10章 小儿女态第3章 江左形胜第7章 天下大略第9章 祁门绝道第10章 期以十年第1章 夜抵宣城第3章 襄樊会第3章 青丘弱水第2章 青州鬼骑第13章 兰陵援军第5章 夜遁第5章 入主泉州第7章 招抚夜议第1章 江宁叠烟第7章 覆巢之下第10章 倾盖如故第9章 仲道来访第8章 两岸对峙第4章 瑶光积雪第2章 大漠残垒第10章 奔行于野第3章 再入雍扬第2章 始乱之责第7章 乌湖南归第5章 围壤夜战第2章 良骥相附第2章 再入抚州第9章 刚烈第13章 罪王伏诛第2章 宜家宜室第4章 故人相逢第10章 期以十年第9章 东海窘境第3章 景云论战第12章 竹篮打水第7章 招抚夜议第2章 流民壅途第9章 祁门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