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当天晚,英姑从二房这边离开,压根没去看自己的老娘,收拾收拾走了。
黄氏坐在主屋里,可是等了很久,可女儿一直不回来,等到天黑了,才知道英姑已经走了,黄氏气得把拐杖都丢了。
都是二房怂恿的,至少在黄氏看来,女儿不回家,一定是二房做的,往年女儿可都是回家的,而不是像今年这样,只回二房家。
她俨然忘记了,以前之所以回家,是因为那个家里有李海,现如今已经没有,更是没有回去的必要。
可人家没有自知之明,还把所有的事儿都赖到二房的头,黄氏越想越气,说起来,她不算太气李海,毕竟是亲生儿子,她最气的是元氏,天天知道瞎扯,蛊惑人心。
黄氏生闷气,李老汉啪嗒啪嗒地抽旱烟,年纪大了,多少希望这个家能完整,欢欢喜喜地过年,可今年,过的都是什么年啊,他一脸沧桑,疲惫的表情清晰可见。
老两口在家里沉默,这会儿,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不一会儿,韩氏和李邦出现在屋里。
两人旁若无人地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韩氏坐下来之后,对着炭火暖手,踌躇了些许,说道:“娘,老二家要买粮食,咱家那些……”
“胡闹。”李老汉斥责。
以前没分家时,粮食刚好收回来,没卖出去,后来有人到村子里来收,确实有卖了一些,但也留下来不少,毕竟是为了养一大家子,当时二房没分出去,那么多人,口粮也要很多。
可是,二房分了出去,家里的粮食没分出去,所以口粮多了,多了自然想卖,可一般只有在收成的时候,才会有人到村里来买。
其他时间,一般都是没人来买的,要是真的想卖,只能用牛车拉到镇去卖。
可牛车不好走,南方雨多,牛车慢,若是遇到个不好的,指不定下了雨,粮食全都淋湿,那完蛋了,加去镇,来回麻烦,人家也挑,未必能全卖完,平白浪费时间,李家的人懒惰,自然不会去镇卖。
现如今,二房在买,那都是亲戚,指不定还能价格高一些,届时,省了麻烦,又不会卖不出去,反正以二房的包子性情,绝对不会拒绝的。
李老汉却觉得不妥,先不说别的,二房已经和这个家接近决裂的边缘,每一次,二房在忍耐,李老汉看着,都担心他们猛地不理他们老两口了。
他们怕失去一个儿子,韩氏不同,她不介意失去一个小叔子,反正没啥关系,可李老汉不同啊,到底是个儿子。
韩氏反问道:“爹,为啥不行?难道您想要让咱们辛苦拿去镇卖?您难道忘记了,咱们这稻米,可是卖不出去的。”
当时说来也巧,李家田地不少,到了收割季节,向来都是全家出动的,女人家很少下地,李老汉带着三个儿子,还有一众孙子下了地,趁着还没下雨,赶紧收稻谷。
只是,下雨天说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