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雁门关大话杨德政

杨德政带着一千火山军的精锐刚刚赶到了二道湾。负责开路的跳荡兵,刚冲上了二道湾的山道,一截上面布满了枝干茬子的树干,从密林里突然冒了出来。“嘣~”树干砸在了两个跳荡兵的身上,上面的枝干茬子,直接在他们身上戳出了几个血洞。

“有埋伏~”跑在最前端的火山军军卒,大声的叫喊。杨德政和其他的火山军军卒们,纷纷勒马。

“去!喊话。”杨德政吩咐。一个火山军军卒,策马前行,走到了二道湾山道前,高声呼喊。“我们乃是雁门关守军,火山军。此番过道执行军务。前方埋伏何人?”

“嗖嗖~”回答他的,是两支箭矢。一支箭矢撞在了火山军军卒胸前的护心镜上,折断了。另一支,擦着火山军军卒的面颊而过,直接把他的帽子,射掉了。

火山军的军卒,并没有感到惧怕。他只是抹掉了脸上的鲜血,策马回到了杨德政面前。“大将军,对方没有让道的意思。”杨德政眯起眼,咬着牙,沉声道:“不愿意让道,那就杀过去。我们此行,关乎着雁门关内其他兄弟们的死活。断然不能因为几个小毛贼,就折返回去。”

“全体下马!”火山军军卒们一起跳下马背。杨德政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此处距离秃头山也不远了,一路上都是山道,我们也用不上马了。一会儿卸下装备,全部背在身上。然后火烧马尾巴,把马驱赶进山里。

疯马入山,够他们喝一壶的。我们直接顺着山道,杀过去。”“明白!”“明白!”“……”

火山军的军卒们,对杨四很信服,所以二话不说的就开始照着杨德政的命令执行。二道湾两侧的山林里。司马康等七八位校尉,带着近四千的人马埋伏在山道两侧。“他们在做什么?”刘厚凑到了司马康身前,盯着山下那些卸马背上装备的火山军,忍不住问道。司马康皱眉道:“应该是要杀过来。”

刘厚惊喜的笑道:“杀过来?那正好,兄弟们在山林里布置了两个时辰的陷阱,刚好用来招待他们。”司马康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火山军的精锐,在整个西北,那都是鼎鼎大名的。他们可不好对付。如果不借地形之利,咱们这些人,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刘厚乐滋滋道:“火山军的装备可不错,清一水的铁盔甲。咱们要是装备上他们那一身。以后这西北,咱们也能鼎鼎大名。”司马康嗔骂道:“没出息的东西。只要咱们完成了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铁盔甲都是小事,升官发财才是大事。”

“对对对~”正当司马康和刘厚白日做梦的时候。山脚下的火山军,已经点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火把。刘厚愕然,讥笑道:“他们傻了吧?天还没黑,他们点火把做什么。”司马康也一脸疑惑的看向山下。“他们在……点马尾巴……”“快跑!”

司马康也算是一个经年老卒了,又混到了都头的职位,自然懂一些兵法,也见识过一些谋略。

看到了杨德政率领着火山军的军卒们点马尾,他就猜到了杨德政要干嘛了。他连滚带爬的想逃离这一块地方。然而,终究是晚了。两千匹的战马,那都是精挑细选的烈马。

一旦失去了控制,那就像是两千头发了疯的野猪。在杨德政和火山军军卒们刻意驱赶下,一匹又一匹的马儿,冲进了山道两侧的山林。马儿尾巴上的火,撩在了干枯的树枝和树叶上,瞬间燃起一大片。

呼~北风一吹。连片的大火燃起。加上两千匹马儿在山林里狂奔。一下子,山道两边彻底热闹了起来。一个又一个的人,像是一个个土拨鼠一样从山道两侧冒了出来。然后疯狂的逃跑。

杨德政脸上却没有惩治恶徒的喜悦,反而脸色发青。“一群畜生。”杨德政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四个字。以他的聪明才智,又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些人的身份。近俩千兵马,堵在雁门关附近袭击。

再结合此前从雁门关出去的斥候们了无音讯,杨德政就已经猜到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杨家被人算计了,被人卖了。能把雁门关封锁的这么死,并且导致雁门关孤立无援。那么,必定有西北将门的人参与。

这是某个将门在背后暗害杨家,还是皇帝的意思?如果是皇帝的意思,那又为什么?杨德政感觉到胸膛里的怒火快要喷出来了。眼泪,不由自主的从他的眼眶里夺眶而出。

他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却热泪滚滚。“大将军,怎么了?”杨德政的副将被杨德政吓了一跳。杨德政一指山道两侧山林里逃跑的人,冷声道:“这么明显,你看不明白吗?”杨德政的副将瞅了瞅逃跑的人,皱眉道:“确实有点多了……”

“有点多了?”杨德政讥笑。“你觉得在这囤积着近百万大军的西北,会有四千人马的土匪吗?”杨德政的副将惊愕。

“您是说……”杨德政咬着牙,狠声道:“有人算计了杨家,要让我们这些人,死在雁门关。”听到了杨德政这话,再看看漫山遍野的敌人。火山军的军卒们,都明白了。“干他女良的!”“贼!”“……”

火山军军卒们,一个个都咬牙切齿的骂人。“老子一定要干死这帮狗日的。”杨德政的副将抽出了腰间的长刀,要扑向山间的人。杨德政拉住了他,空闲的手擦干了眼泪,道:“放心吧!他们跑不了的。”杨德政看着其他义愤填膺的火山军军卒,高声喊道:“兄弟们,我杨德政在这里发誓。不论咱们这一次是胜还是败,我都会带兄弟们杀回来。弄死所有想让我们兄弟死的狗东西。”

“对!弄死他们!”“弄死所有的狗日的。”“老子要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俺要用他们的头,祭奠兄弟们的在天之灵。”“……”

杨德政提起大枪,低吼道:“现在,随我杀过去。碰见的人,一个不留。”“杀!”火山军本就是虎贲之士,现在则在怒火中,变成了一头头眼睛赤红的猛虎。猛虎,就要吃人。杨德政一招火攻,破掉了敌人在二道湾布置的防线。一场大火下来,加上疯马的踩踏。漫山遍野的跑的都是人。

司马康逃了出来。立马组织起了人手剿灭德政。只可惜,他只是勉强聚拢了一千多人手。连阵型都没拉开。杨德政带着人就杀到了眼前。一个个火山军的军卒,把眼前的人都当成了生死仇敌。下手毫不留情。手起刀落,肆意的收割性命。

在精锐彪悍的火山军军卒面前,司马康临时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只是一个照面,死在司马康面前的自己,就多达上百。“快跑!”当看到一个火山军的军卒,随意的咬掉了一个敌人的耳朵,装进了背包里以后,司马康就知道自己败了。他掉转头,领着剩余的人,慌忙逃窜。

“司马康!”虽然只是一个照面,但是杨德政还是看到了司马康。杨德政在西北待的时间也不短,曾经见过司马康。杨德政一声低吼,司马康浑身一僵,像是被死神盯上了一样。他咬了咬牙,快步的继续逃跑,头也不回。杨德政盯着司马康的背影,喊道:“告诉你背后的人,你们的头,暂且寄存在你们脖子上。等老子回来以后,一定会一个一个的砍下你们的脑袋。”

司马康听到了杨德政的话,却没有做任何回应。他只是带着手下一味的逃跑,头也不敢回。杨德政冷冷的一笑,也不去追丧家之犬,吩咐手底下的人手道:“不必理会那些丧家之犬。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正事要紧,速速赶赴秃头山。”

杨德政率领着一千火山军军卒趁着夜色降临的时候登上了秃头山。雁门关这边,大战一触即发。乞答哈尔率领着乞答部两万勇士,到达了雁门关前。“少族长,咱们攻城吗?”脑袋上顶着一根狼尾巴的乞答部勇士,凑到了乞答哈尔身边,谄媚的问。

乞答哈尔努力的把自己硕状的身躯藏在一块盾牌后面,烦躁的骂道:“着急什么,急着去送死?”乞答部勇士苦笑道:“南院大王下达的攻城时间眼看就要到了,咱们要是再不动手。一个延误军机的罪名就逃不掉了。”乞答哈尔从盾牌后探出头,瞅了瞅雁门关上的若隐若现的箭矢,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他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沉吟道:“去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来。”

乞答部勇士瞪眼,愕然道:“那么汉人?”

乞答哈尔皱眉喝道:“叫你去你就去,哪来的那么多废话。”乞答部勇士,不情不愿的折返到了三里外的营地,叫来了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李重诲年龄不大,三十多岁,瘦瘦弱弱的,祖籍金城。

李重诲之所以能在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就当上了辽国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全仰仗着他爹。他爹以前是燕云十六州的刺史,也是第一批自愿投靠辽国的汉人。

辽国天圣宗,为了显示自己的豁达,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汉人来投,所以就厚待了这一批汉人,给予了极高的待遇。然而,即便李重诲如今贵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在乞答哈尔这个辽国八族的老贵族面前,也算不上什么。

乞答哈尔只是招了招手,李重诲就颠儿颠儿的凑到了他身边。“下臣李重诲,参见大将军。”李重诲在乞答哈尔面前表现的很恭顺,像是一条哈巴狗。

乞答哈尔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略微扬起了肥胖的脑袋,装腔作势的道:“李重诲,你今年三十六了吧?”李重诲谦卑道:“劳大将军记挂,下臣今岁正好三十六岁。”乞答哈尔点头道:“三十六了,也不小了。如今你还只是一个挂着五品名头的马步军都指挥使。今后要是在军伍上没有什么建树,这辈子估计也要止步于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了。”

李重诲干巴巴的笑道:“说来惭愧,下臣一直想为太后效力,可是苦苦等不到机会。”“嗯!”乞答哈尔故作深沉的道:“你的机会来了。”“什么机会?”李重诲眼中闪过一道喜色。乞答哈尔说道:“别说本将军不提拔你,这一次攻克雁门关,就是一个机会。”

李重诲也是一个聪明人,一听乞答哈尔这话,心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李重诲权衡了一下雁门关和乞答部的兵力,发现乞答部的兵力明显的占有绝大的优势。他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他不认为,在乞答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自己会输给杨业。而且,现在雁门关内的人困马乏的,战斗力比之前,恐怕更弱。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李重诲眼睛在发亮,他郑重的对乞答哈尔施礼,道:“下臣多谢大将军栽培。”

乞答哈尔满意的点了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省事儿。有些事不需要明说,他就会懂你的意思。

“哲古捏,你去,点两万乞答部的勇士给李将军。此番攻克雁门关的战斗,由李将军全权指挥。”名叫哲古捏的乞答部勇士明显不服,想要反驳,却被乞答哈尔用眼神给制止了。哲古捏按照乞答哈尔的命令去点兵马。

乞答哈尔拍着李重诲的肩膀,郑重道:“李将军,攻克雁门关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本大将军在这里帮你掠阵,敢有怯阵不前者,定斩不饶。”李重诲刚才还有点担心指挥不动乞答部的兵马,有了乞答哈尔这句话,顿时信心十足。

两万乞答部的兵马早已准备就绪了。哲古捏过去只是传达了一下命令,各级的将校就全都汇聚在了一起,到了李重诲面前,等候李重诲军令。大权在握的李重诲觉得自己颇具气势,平日里那些见着自己趾高气扬的辽国贵族们,此刻全在自己面前低眉顺耳的听令,他觉得倍有面子。

当然了,李重诲也不是废物一枚。他自幼熟读兵书,对兵法也颇具心得。面对雁门关的防守,李重诲有条不紊的开始布置进攻的步骤。辽人擅长于马战,也擅长奔袭战,唯独不擅长攻城战。所以,对于雁门关的进攻方略,李重诲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第一梯队,送死的炮灰梯队,以燕云十六州临时抽调的辽地汉民组成的仆从军为主。第二梯队,以攻城凿、云梯、攻城弩等器械军队为主。第三梯队,才是真正的攻城主力,他们会借助着前两个梯队的助力,大大缩减攻城所用的时间和攻城的损伤。这个计划虽然算不上高明,却中规中矩。……

雁门关上。民夫们正在往城关上运送石头、滚木、礌石、铁蒺藜、金汁等等军用物资。

火山军的军卒们,抱着自己的兵器,靠在城墙上歇息。由于关内兵力不足,所以火山军的军卒们几乎十二个时辰都在待命,即便是要休息,也只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稍微眯一会儿眼。

杨延昭带着杨贵,身披着重甲,在城头上来回巡逻,顺便鼓舞一下士气。杨延昭和火山军的军卒们亲如一家,所以每到一处,基本上都会停留下来,和军中的将士们聊一聊家长里短的。

杨延昭就像是一个大家长,火山军的军卒们就像是这个家庭里的成员。他们在闲暇的时候,很乐意自家的大家长分享一下自己的趣事。城墙上,唯有一处,老杨是不会去的。那就是北门城门楼子那一处。

北门城门楼子,是直面辽军最猛烈攻击的一处,也是军事任务最重的一处,更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处。守在这里的人,是杨延昭最倚重,最亲近的一群人。杨延昭不需要和他们交代什么,也不需要鼓舞他们的士气。

他们都是杨家的府兵、家将、曲部。就像是杨延昭身体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战场,对于他们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尸山血海的,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一个个像是地痞流氓一样,毫无形象的在北门城门楼子上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

有些常年镇守在雁门关的火山军军卒们喜欢往他们这边靠,因为从这些地痞流氓一样的家伙嘴里,能听到许多的趣事。

“葛叔,您再给咱们讲讲大少爷的事儿呗?”一个十七岁的小家伙,瘦瘦弱弱的,扛着比他自己还高的大枪,凑到了一个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邋遢汉子身边,低声喊道。邋遢汉子睁开眼,瞧了一眼十七岁的小家伙,哼哼了一声,又闭上了眼睛。

十七岁的小家伙贼兮兮的把手伸进了怀里,掏出了一块枯叶包裹,在邋遢汉子面前晃了晃。邋遢汉子耸动了一下鼻头,猛然间坐起,伸手抢夺枯叶包裹。“可以啊你,咱们都断粮三天了,你居然能弄到肉。”邋遢汉子撕开了枯叶包裹,里面露出了一块烧的黑乎乎的肉块。

他也不嫌弃,抓起来就往嘴里塞。身旁的其他的汉子们闻见味了,起身来讨要,全被他打跑了。十七岁的小家伙憨厚的挠了挠头,笑道:“咱们兄弟在西北待了也三四年了,平日里就靠灌着黄鼠狼打牙祭。时间长了也就摸索出了一些窍门。就是咱们手艺不好,总是把肉烤糊了。”

邋遢汉子边吃边道:“数九寒天的,又被辽贼围困着,能吃一口肉就不容易。再说了,咱们都是厮杀汉,又不是读书人,不娇气。”十七岁的小家伙期盼的说道:“您快给我们讲一讲七少爷的事儿吧。”邋遢的汉子吃光了枯叶包裹里面的肉,意犹未尽的嘬了嘬油腻的手指,憨笑道:“你们这群小家伙,又不是读书人,怎么净是喜欢听读书人的事儿。”

十七岁的小家伙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咱们不是喜欢听读书人的事儿,咱们是喜欢听大少爷的事儿。大少爷的事儿,可比那些读书人的事儿好听多了。”邋遢的汉子随手拉过了一个羊皮袄,靠在了城墙上,说道:“罢了,谁让我老汉贪嘴,吃了你们的东西,就给你们讲一讲七爷的事儿。”

十七岁的小家伙顿时激动的向身后招了招手,顿时从一侧的墙壁后,涌出了十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家伙。邋遢汉子苦笑着摇头,伸手指着十七岁的小家伙,“二狗子……你呀你呀……真有你的……”二狗子就是十七岁小家伙的名字。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他的名字。别看这个小家伙贼兮兮的,其实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当初征兵登记的时候,人家将官看他可冷,想给他起一个名字。可这个家伙愣是梗着脖子不让。说什么名字是爹妈给的,打死也不能变。

天大地大,孝道最大。在孝道面前,王法也得让步。所以,将官就把二狗子这个名字给他登记上了。见到了邋遢汉子老葛埋怨,二狗子也不害怕,还笑嘻嘻的凑到老葛面前问,“葛叔,你之前说到大少爷在长乐坊作诗,汴京城里的人都跑去看,后来呢?”

老葛哭笑不得的瞪了二狗子一眼,说道:“后来……后来可就更厉害了。从那以后,大少爷就有了一个雅号,叫小仙人。汴京城里的人都说,大少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人说,大少爷比那前唐的诗仙李白都厉害。杨府上,每日里求字求画的人,能从杨府门口,排到汴京城门外……”“哗~”“这么厉害?!”

一众小家伙们听的痴迷,一脸崇拜。老葛贼兮兮的笑道:“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这汴京城里的姑娘,都想嫁给大少爷当婆姨。大少爷爷当初去考科举的时候,足足有上万个姑娘,给七爷又跳舞又唱歌的送考……”

“咕嘟~”有人没出息的吞了口口水,其他的小家伙们则是一脸呆滞和羡慕。老葛笑的就更贼了。“还有……大少爷爷中的探花那一晚,汴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达官贵人们,出动了七八万人,满汴京城的追着抢着要把大少爷带回去给他们当姑爷。”

其他杨府的曲部们,听着老葛吹的有点夸张了,暗自摇头发笑。不过,他们都没戳穿老葛。少年人仰慕英雄,这是该有的事儿。想当年,他们也一样。他们不仅仰慕,而且追随,最后还成了那个人的曲部。那个人就是金刀令公杨业。

老葛像是一个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说道:“这汴京城里的权贵们厉害的紧,你争我夺的差点掀翻了汴京城。关键时候,出来了一个厉害人物,枢密使曹彬。这曹枢密厉害,带着他的七个儿子,还有三千曲部,在这人群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愣是大少爷抢到了手,当晚上就带回了曹府。”

“呼~”“曹彬大人真厉害。”“大少少爷更厉害。”“……”

小家伙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赞叹。老葛故作深沉的道:“这些还不是最厉害的……”小家伙们急切的追问,“还有什么,还有什么?”二狗子急的抓耳挠腮的。“葛叔,您快说啊!还有什么最厉害的?”老葛把这些小家伙们的胃口吊足了,才说道:“最厉害的就是,大少爷的名声,不传满了大宋。就连辽国的那个萧寡妇也知道了。

去岁的时候,辽国使臣进汴京。当时在垂拱殿上,面见陛下,说想邀请大少爷到辽国一行。甚至还说,大少爷若是愿意留在辽国的话,他们愿意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你们猜猜,辽国为啥愿意用燕云十六州换大少爷?”

小家伙们七嘴八舌的争抢着说话。“肯定是仰慕大少爷的才华,想把大少爷留在辽国给他们写诗画画。”“我觉得,辽国的萧寡妇是想让大少爷给她当女婿。”“对对对,肯定是想把女儿嫁给七少爷。”“可能不止一个女儿。”“十五个女儿,都准备嫁给大少爷。”“……”

“嘿嘿嘿嘿……”老葛笑的像是个偷鸡贼。“你们猜的都不对!”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主副龃龉第五百六十九章 仪政会议第八百一十五章 继位纷扰第二百四十五章 惊慌失措第九十三章 狠辣的杨延昭第九百六十一章 出乎预料第九百八十七章 妙计诱敌第三百六十八章 琼花公主第七十六章 醍醐灌顶第六百九十一章 全面反击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宋来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激战第二百零七章 五凤朝阳第五百七十四章 都市之夜第二百七十二章 土崩瓦解第九百五十七章 大获全胜第六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五十六章 杨鹏做菜第二百四十章 芳心如迷第二百四十八章 奇计百出第九百五十九章 致命诱饵第五百二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私生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九章 完善建制第四十一章 新城新貌第二百三十八章 将遇良才第五十九章 重视教育第七百四十四章 惊天噩耗第二十四章 以牙还牙第八十一章 萧天左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败亏输第九百二十三章 恶战无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后宫阴谋第三百零八章 并州民政第六百七十九章 权贵龃龉第四十六章 双方设局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片嚣嚣第三百五十一章 想当黄雀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举全歼第五百七十七章 段志贤的春天第五百二十八章 杀戮盛宴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敌临近第六百一十二章 必须统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始料不及第四百七十三章 席卷千军第八百一十七章 内乱平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零二章 高丽半岛第四十章 望远镜第六百章 江西战况第七百三十四章 和亲政策第七百一十二章 倭国使者第一百五十二章 女中诸葛第七百四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辽国韩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漫步街头第一百八十七章 残忍的契丹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骑退敌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吃一惊第三百三十一章 历史要进步第二百三十七章 棋逢对手第八百二十八章 阴谋初现第三十五章 前尘往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海上副将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竺的威胁第七百一十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五十三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优柔寡断第二百六十四章 愿赌服输第九章 深入虎穴第七百零二章 血性觉醒第四百九十八章 玄甲无敌第四百五十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趁其不备第一百三十七章 凌迟处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袭腾冲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就是燕云军第九百三十九章 东瀛乱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势不可挡第四百章 一心为民第四百零三章 最后的勇士第七百九十二章 天竺公主第七百八十六章 和平协议第八百零二章 进军之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天竺公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五十章 螳螂捕蝉第九百七十三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中理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五百一十七章 势不可挡第一百三十五章 扎马合部第八百九十六章 奇异逼婚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钦差第四百八十六章 秀才造反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斯商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第一百八十九章 朝堂反应第二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