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芳心如迷

说话声立刻停止了,随即房门吱呀一声推开了,两个宫女踩着碎步走了进来,跪下请罪道:“奴婢吵着公主了,请公主治罪!”

“算了。你们在说什么呢?”一个宫女连忙道:“我们在说燕王殿下新做的歌赋呢?”赵丽华一听杨鹏有新歌赋了,登时来了兴趣,“是什么歌赋?快说来我听?”另一个宫女道:“名字叫做《霸王别姬》,奴婢们记不全,只能大概地唱给公主殿下听!”赵丽华点了点头。宫女想了想,按照自己的记忆清唱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没有记清楚,不过大体还是不错的,而且由她这样一个小姑娘唱来,有一种与杨鹏所唱时完全不同的韵味,不像是霸王的角色,倒像是虞姬的角色,缠绵婉转,哀怨非常。

赵丽华回味良久,感叹不已,情不自禁地喃喃道:“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如此英雄美人的佳话实在是令人向往啊!”随即不解地问道:“燕王他怎么会突然做了这样一首歌赋了?”

一个宫女道:“听说是燕王做给耶律夫人的。”赵丽华秀眉一皱,胸中没来由地涌起滔天怨愤。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我要睡了,你们出去吧!”两个宫女不明白公主怎么突然生气了?不敢多问,应了一声,退了下去,把房门轻轻地掩上。赵丽华躺了下去,拿被子蒙住了脑袋。……

“明教再一次大败,高家军仅仅以五万兵马七战七捷歼灭明教军五余万,尤为引人瞩目啊!”左谋笑道。此刻,杨鹏、左谋、钱乐天、杨九妹、耶律寒雨正在留守府的书房里议事。

杨鹏微笑道:“高家军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高怀德的子孙不错,我看这高家军的战斗力可与我们燕云军相提并论了!”耶律寒雨微笑道:“这怎么一样呢!高家军虽然可称得上是天下强军,可是却受制于懦弱的赵宋朝廷,我看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只怕将来的下场还会非常的凄惨!”

杨鹏想到高怀德事件,不禁皱眉点了点头。耶律寒雨叹了口气,“其实宋庭从来就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军和士兵,他们的问题在于皇室。皇室少了一口气,缺了一根骨,所以赵宋虽然总有强兵猛将,却终究毫无作为,连石敬瑭时期失去的燕云十六州都无法收回!”

“小姑说得对极了!赵宋的问题就在于少了一口骨气,缺了一根傲骨!”

杨鹏皱眉道:“照你们的意思,岂不是赵宋朝廷不可能北伐了?”耶律寒雨微笑道:“人的本质是改变不了的!我感觉赵恒目前的心思应该是,辽国新皇即位,国内人心不稳,可以趁此时机与辽国议和。”杨鹏呵呵笑道:“这难道不是大举北伐的大好时机吗?议和,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耶律寒雨道:“既然你不信,不如我们就打个赌如何?”“好啊,小姑想赌什么?”耶律寒雨美眸瞟了杨鹏一眼,微笑道;“我现在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杨鹏笑道:“小姑真是狡猾啊,这岂不是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吗?好,只要是我做得到的,我都答应你!”耶律寒雨嫣然一笑。

视线转到辽国朝廷。辽国朝廷得知明教又大败亏输的消息后,大为气恼。耶侓虎城道:“帮他明教,本来是想以汉人制汉人,让他们互相攻伐,我们好坐收渔人之利!却没想到这个明教实在无用,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大败亏输,白白让宋和燕云夺回了许多土地!还不如废掉刘豫,咱们辽国直接统制中原!”

皇帝耶侓亶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朕也早就觉得明教无用!不过该如何废掉方金芝呢?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只怕会让方金芝拿中原大地投靠宋庭啊!”

耶侓休哥立刻道:“此事容易。”看了一眼耶侓观音,微笑道:“我想这件事如果交给皇姑去做,一定十分容易!”耶侓休哥微微皱了皱眉头。

耶侓亶十分认同耶侓休哥的观点,于是对耶侓观音道:“那朕就将此事交给姑奶奶了!”耶侓观音犹豫了一下,接受了命令。

散朝后,耶侓观音与耶侓虎城一道出了皇宫。连辔走在街道上,耶侓观音叮嘱耶侓虎城道:“大哥,小妹离开后,这里的事情就全都交给大哥了!大哥一定要小心在意!”耶侓虎城点了点头,皱眉道:“我们就不应该姑息耶侓休哥!如今这个样子,实在是让人郁闷呢!”耶侓观音道:“为了维护大辽国的稳定和团结,只能如此了!”耶侓虎城无奈地叹了口气。

原来,耶侓亶刚刚登基之时,流言蜚语盛行,耶侓亶难以服众。眼看着辽国就要陷入内乱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候,耶侓观音和耶侓虎城站了出来,公开表示效忠新皇。耶侓观音和耶侓虎城,是太祖太宗的亲弟妹,从契丹一族崛起到如今,立下无数军功,无论在军中还是在民间都威望崇高无与伦比,而且都手握重兵,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影响朝廷局势。因此他们这一表态,混乱的局势立刻表示效忠新皇。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了。

“难道耶侓休哥和那个高丽妖妃就不该受到惩罚了?”耶侓虎城十分不平地道。耶侓观音皱了皱眉头,“暂时只能如此了!”耶侓虎城叹了口气。耶侓观音第二天就离开了中京,前往中原。她离开后不久,辽国上京突然爆发叛乱,辽太宗长子,耶侓蒲璐虎以为父报仇铲除奸佞的名义突然起麾下十万兵马,并且裹挟上京路十余州郡一同反叛。

消息传入中京,辽国君臣大为震惊。耶侓休哥、高丽太后等请皇帝发兵平叛,于是皇帝令耶侓虎城为平叛大元帅,率领从中京路和东京路调来的五十万大军北上平叛。耶侓蒲璐虎鉴于朝廷力量强大,恐自己难以抵敌,于是一面布置防御一面派出密使分别前往燕云和江南,试图联合燕云以及宋庭的力量对抗辽国朝廷。

杨鹏看了耶侓蒲璐虎写来的亲笔书信,对站在下面的那个化装成客商的密使道:“这件事我们需要商量一下,请贵使暂时到客馆休息!”随即叫来王开,令他带领使者前往客馆下榻,好生保护。王开领命,随即领着耶侓蒲璐虎的使者离去了。

杨鹏扫视了一眼书房里的众人,问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左谋道:“辽国先后两个皇帝都死得不明不白,辽国国内暗潮汹涌,这次叛乱只是这汹涌暗潮的冰山一角罢了!我们应该与耶侓蒲璐虎联合起来,只要能造成一股声势,并且在战场上形成对峙状态,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辽国贵族起来造反的!如此一来,必将影响前线战事,我军有很大机会取胜,继而挥兵北上。就算不能一鼓作气打垮辽国,也必然会大大消减辽国的力量而提升我们的力量,并且进一步加重辽国的内乱!因此属下以为应当与耶侓蒲璐虎联合!”

众人都流露出思忖之色。就在这时,蒋丽奔了进来,呈上一封书信道:“主人,韩冰将军发来了紧急传书!”杨鹏接过书信,拆开,取出信纸,飞快地看了一遍,眉头皱了起来。抬起头来对大家道:“耶侓观音已经到了西京,西京境内以及中原的近八十万契丹军已经接到耶侓观音的命令,做好了对我燕云军的作战准备!”

众人都吃了一惊,耶律寒雨瞪了杨鹏一眼,没好气地道:“你的这个情人真是丝毫不讲情面呢!”

杨鹏苦笑了一下。耶律寒雨思忖道:“这种情况下的话,我军主动出击,只怕得不偿失!除非南边的宋军能与我们一同行动!”而差不多就在此同时,耶侓观音派出的一个密使赶到了汴京,进入王钦若的府邸。王钦若在内堂接见密使,一见到密使便大礼参拜:“奴才王钦若拜见贵使!”

使者傲然道:“公主有亲笔书信给你。”王钦若连忙举起双手,准备承接。使者取出耶侓观音的亲笔书信,交到他的手中,吩咐道:“大王交代,你必须立刻照书信的内容施行!”王钦若恭恭敬敬地应诺。

送走了使者,王钦若连忙拆开书信看了一遍,微微皱起眉头流露出思忖之色。就在这时,王钦若的亲信,参知政事孙近急匆匆地来到王钦若府上。“相国,辽国的叛将耶侓蒲璐虎派使者来了。”王钦若心头一动,急忙问道:“他的使者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他起兵反叛辽国朝廷,派使者来自然是想与我们联合的!这件事陛下还不知道,相国你说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王钦若怎么变成了朝廷的相国了?原来造成这样的局面,赵鼎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之前曹俊由于丽琼旁边的事情被免职,于是皇帝便询问赵鼎,谁可接人曹俊的职位。此时由于王钦若在各种场合都极力逢迎赵鼎,给赵鼎造成了王钦若忠诚可任的假象,于是当皇帝问起曹俊的继任人选时,赵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钦若,并向皇帝推荐了他。皇帝也觉得王钦若可用,于是升任王钦若为尚书右仆射,兼枢密院使,成为了所谓的右相,而赵鼎则是尚书左仆射,也就是所谓的左相,首相。

王钦若想了想,小声吩咐道:“此事就不必告诉陛下了。将那人秘密处决了,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孙近应了一声,奔了下去。

数日之后,杨鹏等人正在书房里策划进军策略。杨鹏已经回复了耶侓蒲璐虎,同意与他联合对付辽国,并且许诺一个月之内就出兵。

“我的计划是以主力大军在中原和山西方向牵制耶侓观音的契丹军,同时集中一支精锐骑兵直接攻入辽国中京路,把辽国搅他个天翻地覆!”杨鹏道。

耶律寒雨思忖道:“你是想用这样的动作造成辽国危急的假象,好让更多心怀不满的人起来造反!”杨鹏点了点头,“就是这个目的!如果朝廷也能在这个时候出兵的话,那么局面就将对我们十分有利了。我们可以南北同时动手,南路大军可以与朝廷大军配合一举收复整个辽国!”

就在这时,蒋丽奔了进来,将一封书信呈上,“主人,南边来了书信!”杨鹏接过书信,看了看封皮,封皮上没有任何文字,只印着日月的图纹。杨鹏拆开信封,取出信纸,看了一遍,眉头皱了起来。放下书信,看向耶律寒雨,感叹道:“还真让你猜中了!高虎、曹俊,等人请求朝廷乘辽国内乱之机大举北伐,可是皇帝却并没有同意,而是听从了王钦若的蛊惑,决定议和,并且已经派遣王伦为议和大使前往辽国议和了!”

耶律寒雨冷哼一声,“他们还真是不吸取教训呢!要是一纸合约有用的话,宋国怎么会丢掉了整个燕云十六州呢!“杨鹏揉了揉太阳穴,皱眉道:“妈的!看来没办法一举收复辽国了!只希望我们的北进之策能够起到效果!”

当天晚些时候,杨鹏便任命刘智亮为主将,呼延必显为副将,率领直属军团四万战骑,出古北馆席卷辽国中京道,同时命令占金国率领两千玄甲军出榆关,侧翼迂回配合刘智亮做战。

耶侓观音得到警报,立刻明白了杨鹏的意图,当即写下了一封亲笔书信,派人昼夜兼程送回中京,她自己则下令所有八十万契丹军摆出攻击的架势,同时命令明教军主力配合,一时间中原大地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驻扎在古北馆对面北安州的萧野不勒所部十五万大军接到边境警报,说有大批燕云战骑突然入关了。萧野不勒倒也没太当回事,以为燕云战骑入关的目的只是骚扰而已,于是按部就班调集大军准备迎战。

可就在他刚刚集结好军队之时,又有情报传来,说燕云战骑已经从滦河上游浅滩涉水渡过了滦河绕过北安州向北狂飙而去了。萧野不勒这时才感到了不对劲,赶紧亲帅麾下八万战骑追赶,同时命人向中京告警。

与此同时,占金国率领两千玄甲军出榆关,从契丹军防御的间隙迅速穿过,朝北方扬尘而去。契丹军大将萧贴合干直到玄甲军已经去远了才接到报告,感觉不对劲的他,一面调集骑兵追赶,一面派快马向中京告警。

中京的辽国皇帝和朝廷重臣,还没接到两位将军的告警急报,却先接到了各地被攻陷的噩耗!先是马盂山大寨失守,三万驻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随即便是檀州失守的消息传来,在这个败报中特别提到,燕云黑衣黑甲的骑兵突然出现就如同幽灵一般,近万守军都无法抵挡,转瞬之间便被那些幽灵一般可怕战骑杀得尸塞街巷血满沟渠了,剩下的军队恐惧异常纷纷作鸟兽散,檀州失守!

檀州失守之后仅仅一天,檀州以北数十里的利州也告陷落,万余守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利州大仓被付之一炬。

耶侓亶接到报告,愤然道:“废物!废物!万余守军居然又被对方两千战骑杀得溃不成军,令我利州大仓毁于一旦!立刻传旨,逮捕利州知州回京问罪!”立在殿下的那个军官立刻应诺,奔了下去。

韩德让出列道:“陛下息怒!那玄甲战骑战力之强可谓冠绝天下,当日在孤山,就是这支骑兵居然面对我数十万大军发起冲锋,十荡十决险些被其冲动了中军!战力之强可见一斑啊!如今檀州、利州等地的守军比之我们的主力部队还要逊色一筹,又毫无防备,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如此鬼神之师呢!”耶侓亶紧皱眉头,喃喃道:“原本以为孤山之战只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没想到玄甲军果真如此勇悍!”随即流露出凶狠之色,“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抬头对耶侓休哥道:“就请大元帅调集兵马围歼燕云玄甲军!我就不信,他们两千人真的是神魔!”

“臣领旨!”这时,又有一名军官心急火燎地奔了进来,跪禀道:“启禀陛下,阿里蒲卢浑将军率领所部六万战骑在归化城下堵住了刘智亮呼延必显的四万战骑,即将爆发大战!“

耶侓休哥急声道:“燕云军乃虎狼骁锐,那刘智亮呼延必显均是万人敌的虎将,阿里蒲卢浑只怕应对不了!”

韩德让立刻对皇帝道:“陛下,应立刻传令松山的萧沾没喝率领所部八万战骑南下驰援,与阿里蒲卢浑会合与归化城下围歼燕云军!”皇帝深以为然,当即传旨。就在这时,耶侓观音的书信送到了。

皇帝看过书信之后,皱眉道:“姑奶奶要我们注意内部的问题,她说燕云军入侵的目的既非财富也非土地,而是在鼓动我们内部心怀异心者的叛乱!”

韩德让笑道:“皇姑太危言耸听了!陛下已经君临天下,还有什么人敢叛乱呢?试问他有几个脑袋!”皇帝觉得韩德让说的有道理。

就在此时,刘智亮和呼延必显率领的四万战骑与阿里蒲卢浑的六万战骑在归化城下爆发大战。刘智亮呼延必显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长枪所向无敌,手下无一合之将;四万燕云战骑个个奋勇突击舍命冲杀。大战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又持续到傍晚,杀得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尸横遍野血满沟渠,辽军将士虽然也拼尽全力战斗,奈何燕云战骑的战力太可怕了,最终败下阵来!残兵败将来不及奔入归化城,丢盔弃甲朝中京仓皇逃去。

燕云军乘机攻破归化城。传令官跌跌撞撞地奔入大殿,扑通一声跪下,“不好了不好了!阿里蒲卢浑将军战败,六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了!”君臣们听到这话,只感到晴天霹雳一般。皇帝不知所措,韩德让愤怒地问道:“阿里蒲卢浑呢?”

“回禀大元帅,阿里蒲卢浑将军,以及三位前锋,四位偏将全部力战阵亡了!”君臣们都惊得一愣一愣的。耶侓休哥急忙问道:“萧沾没喝的军队在哪里?”“萧沾没喝将军的军队根本就没出现在战场之上!”

君臣们不禁狐疑起来。这时,又一名传令官奔了进来,跪禀道:“陛下,萧沾没喝将军仍然在松山,并未出兵。”皇帝十分疑惑,“沾没喝他为何没有遵旨出兵?”韩德让皱眉道:“只怕被耶侓观音言中了!萧沾没喝恐怕也是心怀异心的啊!”皇帝一惊,“如今京城只有五万守军,燕云军就要兵临城下了,萧若沾没喝这个时候反叛,那,那中京城岂不是保不住了!”朝廷的大臣们也都惊慌了起来。

韩德让暗暗心惊,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众人十分疑惑地看向韩德让,有人不禁怀疑韩德让是不是急疯了?!“大元帅为何发笑呢?”皇帝问道。韩德让笑道;“我实在替陛下高兴啊!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危机,所有心怀叵测的人都跳出来了,正好我们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大臣萧悖敬轮没好气地道:“叛逆是跳出来了,可是我们目前只怕很难对付得了他们啊!那燕云军数量虽然不多,可是战力实在吓人,凭京城里这五万守军只怕难有胜算!再加上松山的八万叛军,中京根本不可守!我认为应当立刻放弃中京,朝东京方向撤退,然后调集大军消灭叛逆和燕云军夺回中京!”许多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耶侓休哥喝道:“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过就是几万燕云军和几万叛军罢了,有何可惧!”随即对皇帝道:“陛下,我们五万兵马据坚城守御足可抵挡住他们的进攻!而与此同时,萧鲁野干、萧贴合干、萧野不勒的数十万大军正在回援的路上,数日之后便能齐聚中京城下,那时就是燕云军和叛军的末日了!中京绝不可弃,若弃中京,天下震动,只怕局势就真的难以收拾了!”

韩德让道:“大元帅所言极是!请陛下下旨,死守中京城,同时号召各路大军回援!陛下必胜,大辽国必胜!”一些大臣随即齐声道:“陛下必胜,大金国必胜!”

皇帝的心中不由的热血沸腾,霍然而起,扬声道:“告诉臣民们,朕不离开中京,朕要与中京共存亡!”那些本来心中惊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也不禁恢复了斗志,齐声拜道:“愿誓死追随陛下!”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 九章 汴京风坡第八百六十九章 计划不变第六百五十三章 秋游春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主副龃龉第二百六十三章 医者仁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民生状态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就是燕云军第二百零一十章 燃烧的海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蹦地裂第七百五十七章 月下夜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事已原违第五百八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七百零九章 神秘教宗第二百一十六章 艳福不浅第四百一十九章 急转直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钦差第八百三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六百零六章 阴谋男女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后之争第三百二十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八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吃一惊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绅贪婪第六百一十章 性福生活第八百八十六章 战争准备第二百六十三章 医者仁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琉球现状第三百七十章 内政军事第九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四十七章 无妄之灾第三百三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形势危急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军撤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以百姓为重第五百六十五章 问题解决第八百五十九章 待更新第七百一十章 吐蕃使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方武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刺杀风波第八百八十一章 难得清闲第八十六章 进退不得第二百八十章 血战到底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掌上京第七百一十二章 倭国使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无妄之灾第八百七十八章 花剌子模第二百六十四章 愿赌服输第九百二十五章 休战两年第七百九十四章 辽国剧变第七百三十九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八百二十章 朝会新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反击恶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恶狗相争第二十三章 枪匠制度第八十三章 除此强敌第一百八十三章 单刀赴会第一百三十一章 美女杀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席卷千军第六十五章 契丹细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朝廷脸面第八百六十八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零五章 褒忠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同总督第二百零九章 连环杀招第十九章 以乱对乱第四百七十八章 围城打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锋交战第六百七十七章 乐极生悲第五百四十七章 此情难了第六十 九章 汴京风坡第一百四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一十三章 杨八妹的怒火第九百九十二章 大军追来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叵测第四百零六章 攻掠如火第五百八十五章 寇准下狱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辽使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恩威并施第八百五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二十三章 功亏一篑第八百六十一章 反戈一击第九百九十二章 大军追来第四十六章 双方设局第五百八十九章 重创宋军第四百九十五章 烽火连天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此捉奸第三百四十五章 兵锋转向第九百六十三章 引君入瓮第九百五十四章 转攻为守第七百五十七章 月下夜宴第三百零八章 并州民政第五十章 内阁制度第七百九十八章 其乐融融第八百零七章 七箭退大军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州战况第八百一十章 火力威猛第四百四十八章 孔雀开屏第二百五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第二百二十六章 马踏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