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军官安排

各个排长把队伍带了出去,在规划好的不同位置停下队伍,分发工具让士兵们开始修筑夯土城墙。修城墙说起来倒也很简单,就是按照杨鹏的规划从城墙外侧挖土,然后把土填到规划的城墙位置上。土被挖出来的地方,就变成护城壕了。到时候从海河引水进来,护城壕就变成护城河。城墙位置上堆积的泥土用石墩夯实,就成了夯土城墙,是砖面城墙的内基。

修城墙最繁重的工作是夯土,每铺上一层土壤都要夯实。操作时候由十几个人用绳子从不同方向牵着一个大石磨。众人齐声吆喝拉动石磨把那石磨挥舞起来,让后再扯动绳子让石磨重重砸在城墙的土上,把松软的土层压实。一次又一次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所有土壤被夯实压紧。

干这个夯土的活十分费力,是重体力活。夯土城墙建好后,包砖和建雉堞的事情,就交给泥瓦匠了。杨鹏规划的城墙工程量不小。城墙周长一万千米,是个正方形,每一条边都有七百五十米。城墙高五米,宽三米,每二十米就修筑一个马面。

所谓马面,就是城墙上向外突出的一个墩台,方便城墙上的士兵从侧方打击爬墙的敌人。这种明代的防御设施设计思想类似于后世的棱堡,目的是形成多方向的交叉火力。杨鹏在设计时候吸收棱堡的优点,把马面设计为对外突出的三角形,方便城墙上的火力交叉打击攀爬马面的敌人。

这样算下来,整个希望庄新城的城墙要五万多个土方的工作量,平均每个士兵要做二十多个土方的夯土城墙,肩挑背扛石磨夯实,算下来需要忙四、五个月。不过杨鹏给的伙食有蔬菜肉荤,营养充分。在营养充足休息充分的条件下做体力活,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说起来,李植招募的这两千家丁们虽然身体健康,但以士兵的标准来看都不够强壮。修筑夯土城墙,可以帮助这些士兵们锻炼肌肉,在体质上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除了士兵的布置,杨鹏还要安排军官人选。选锋团的团长是由张翔亲自担任的,便于杨鹏控制军队。程世杰和段志贤是原先士兵队的两个队长,现在两人自然就担任选锋团的两个营长。还有两个营长位置,其中一个杨鹏决定让占金国担任。这乱世里面,做部队的将领比管理盐厂工厂更有前途,杨鹏有心把营长这个好位置留给兄弟。而且如果杨鹏有占金国带兵,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一种震慑,会让杨鹏的家主位置更加稳固。占金国已经在盐厂总管位置上锻炼几个月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现在转到营长位置上继续磨练。

主意打定,李植就骑马来到纺织工厂找占金国。杨鹏进了工厂,看见占金国正带着一个助理在工厂里四处转悠。杨鹏叫唤了占金国一声,他便看到了杨鹏,带着助理跑了过来。

“大哥你来啦?”“这些天我没有来,盐厂最近怎么样?”李兴得意地一拍手,侃侃说道:“我就等你问我哩!在我的管理下,这个月盐厂厂产出增加了半成,一个月产盐三万一千多担。另外我组织优秀盐工给其他纱工传授经验,这个月海水消耗量降低了七担!”

歪了歪脑袋,占金国说道:“大哥你要给我发赏银哩!”杨鹏啐道:“七担这种小数字你也好意思拿来说的?”占金国不满说道:“多少也是节约啊!我又没有海边的仙人指点,也只能搞这种小打小闹了!”说完这句话,占金国把他身边的助手拉到前面,大声说道:“大哥,我要给你推荐我这个助手”

杨鹏看了这个助理一眼:“哦?”“大哥恐怕你都忘记了吧。他叫郑晖,算是我们的老乡了。他两个月就学通了盐厂的锻炼,对厂里的管理门清的,这个月能多产半成盐都是他的功劳。”那郑晖被占金国推到前面,有些紧张,口上说道:“见过家主”,便要跪下对杨鹏行礼。

杨鹏在下属面前也摆了摆架子,等他行礼完才说道:“免礼!你做得不错,帮占金国帮得好!”郑晖听到这话便站了起来,面有喜色,站在一边不再说话。表扬完郑晖,杨鹏正色对李兴说道:“占金国,我要调一调你的位置了!让你换个岗位!”

占金国眨了眨眼睛想了想,却觉得杨鹏手下没有比盐厂总管更大的位置了,喃喃说道:“大哥你要给我换个什么岗位?我总管做的不是挺好的么?”杨鹏拍了拍占金国的肩膀,说道:“我要你去当将军,去做选锋团的营长。”

占金国眼睛一亮,问道:“做营长?管多少人?”杨鹏说道:“现在是管五百人。但是做营长和做工厂总管不同,做营长是将领,要对士兵的起居饮食劳作训练作战一切行为负责!权力更大。”顿了顿,杨鹏又说道:“而且以后选锋团还要扩大,到时候你营长就变团长了。”

占金国转了转眼睛,笑道:“好啊!听上去是挺好的!”杨鹏说道:“做将军威风啊,去哪都带着一票人。打起仗来指挥士兵们冲锋陷阵,和做盐厂总管大不一样!”

占金国想了想,有些担心地说道:“可是我不会带兵打仗?”李植缓缓说道:“不会可以学,在训练和实践中一点一点学起来。我的新军用的是燧发枪,打仗方式和从前完全不一样,没有人有经验。你学东西挺快,上去没几个月就能上手了。”

占金国大声说道:“好啊,那我便去为大哥做营长吧!”杨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选锋团最后一个营长位置,杨鹏留给了刘智亮。刘智亮管理肥皂作坊管理得很好,是个难得的管理人才。他又和杨鹏是亲信,杨鹏把部队交到他手上也更放心。

刘智亮去做营长,肥皂作坊就需要一个管事的总管,杨鹏想了想,干脆让李有盛来管肥皂作坊。如今杨鹏的事业越来越大,几乎把一开始和杨鹏打天下的人收到产业里面任职了,现在大家都认杨鹏做老大,李有盛反而没有杨鹏受认可了。不过李有盛为人精明,而且四十岁不到身体还不错,还能做做管理。肥皂工厂最关键的事情是秘方不能外泄,李有盛作为杨鹏的第一批收留的乞丐外泄配方的可能性极小,是个可靠的人选。

看着小辈都跟着杨鹏发了财,李有盛这个老家伙也有些眼馋。杨鹏让他来做总管,他立即满肚子欢喜地答应下来。至于盐厂厂总管的人选,杨鹏则选择也是第一批乞丐的郑元。郑元以前虽然有些腼腆,但那是落魄的生活造成的。这几个月做了助理以后,他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做事十分认真,算得上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

一下子从助理提拔为盐厂总管,郑元喜出望外。这天晚上,郑元敲开布庄大门买了六尺紫绢,这才回家。郑元每天戌时才下班,回家晚,妻子瞿氏已经习惯了自己吃饭。这天瞿氏正在床上坐着纺纱,却看见郑元背着手神神秘秘地走进了家门,她捂嘴笑道:“你怎么蹑手蹑脚,像做贼似的!”

丈夫升为盐厂助理后,一个月有五两月钱,郑元家的经济条件一下子就好多了。别的不说,每天瞿氏都有底气吃点鸡蛋猪肉了。女人家饭量小,即便是餐餐吃点肉荤一个月也不要五钱银子,瞿氏现在大大地吃得起。嫁给郑元十年了,到了做乞丐都没有放弃,瞿氏只感叹苦日子终于到头了。现在家里条件好,她在别的妇女面前有地位,说话都大声些了。她心情好,整个人也丰润多了。原先瞿氏看上去像三十多岁,现在看上去却只有和她年龄一样的二十八岁了。

心情好了,她对丈夫的态度都好些,虽然郑元蹑手蹑脚的,瞿氏也只当丈夫和自己开玩笑,依然是笑着和郑元说话。要是以前,瞿氏理也懒得理郑元。听见瞿氏询问,郑元笑了笑,背着手坐到床上,说道:“娘子,我最近琢磨,我们该去买幢房子!”瞿氏停下了纺纱机,问道:“买房子?”

郑元说道:“对,买房子!买独门独户两层的房子!”瞿氏听到郑元的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女人对拥有自己家的房子这种安全感具有天然的渴望,瞿氏可不想租一辈子的屋子。但想了想,她又犹豫地说道说道:“夫君,虽然你这几个月月钱提高了,但这才几个月,我们也只存了二十多两银子,哪里够在TJ城里买一幢房子?希望城里两层的房子,怕最少也要六、七十两哩!”

郑元摇了摇头,说道:“钱不够,家主可以借给我们。不过我们不买沧州的房子,我们买希望庄的房子!”瞿氏听到郑元的话愣了愣,喃喃问道:“希望庄的房子?杨鹏做官的那个希望庄?”“正是!”郑元大声说道:“现在东家把希望庄扩成了一个县城那么大,要逐渐把盐厂和肥皂作坊搬过去。家主要在城里面要修几千幢两层的独立屋子,卖给或者租给工人。我现在是盐厂的总管,当然要带头买一幢大的!我们买有六间房的。”

听丈夫越说越玄,瞿氏有些反应不过来,打断说道:“你是工厂的总管?你不是第三车间的助理么?怎么变成总管了?”郑元嘿嘿笑了一声,这才缓缓说道:“占金国调到希望庄选锋团第一营做营长去了,我就补了个空,当上了盐厂的总管。”听到郑元的话,瞿氏愣了愣,半响才反应过来。看着郑元,瞿氏呐呐问道:“工厂的总管,一个月有多少月钱?”“十五两!嘿嘿。”

瞿氏听到郑元的话,开心地看着郑元,嘴角一点一点冽开,最后夸张地向上咧着,大声笑了起来。她越想越开心,兴奋地在床上站了起来,手舞足蹈地挥舞着手臂,大笑说道:“十五两?发财了,发财了!一个月十五两银子,我家要过上好日子了!要过好日子了!”

雀跃时候撞倒了床上的纺纱机,瞿氏也浑然不知。郑元任妻子在床上跳跃,坐在床尾也不说话。跳了一、两分钟瞿氏才冷静下来,看着郑元说道:“你怎么不开心的?”郑元云淡风轻地说道:“家主事业越做越大,我既然跟上了家主,就迟早有发达的时候,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瞿氏有些崇拜地看着淡然的郑元,说道:“夫君你越来越厉害了!”“那是自然!”郑元笑了笑,这才从身后拿出那六尺紫绢,笑道:“我刚才买的紫绢,给你做条裙子!”瞿氏看着郑元手上的紫绢,诧异地用手捂住了眼睛,只从指缝里看那六尺轻薄丝滑的紫绢。苦日子过惯了,瞿氏哪里想过自己也能穿上丝绸衣服,一时间竟不敢接那紫绢。

郑元把瞿氏的手拉过来,把紫绢放在她的手上,笑着说道:“你自己缝制也行,找裁缝来做也行。反正如今我们富裕了,再不用紧巴巴过日子了!”瞿氏拿着手上的紫绢,呆愣愣地看了半天,眼神从惊讶变成兴奋,又变成欣喜,最后平静下来。沉默了半响,她突然说道:“夫君,我有了!”

郑元愣了愣,半天没反应过来,问道:“你有什么?”瞿氏脸上一红,说道:“我有孩子了!”郑元闻言满脸的兴奋,大声问道:“你怀上了?”瞿氏满脸羞红地点了点头,便低着头不再说话。

以前郑元家没钱,夫妻两怕生了孩子养不起饿死,都不敢合房。一直到郑元进了杨鹏的肥皂作坊做事一个月有二两的月钱,郑元和瞿氏才合房。这过了半年,瞿氏就怀上了。郑元脸上渐渐浮起了满满的兴奋。妻子怀上了!自己快有孩子了,有后代了,自己这个郑家的男丁,也担负起传宗接代的责任了。三十多岁了,自己终于再不是那个老实可怜的郑元,自己要做爹了!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郑元感觉自己呼吸都有些急促了!他抓住妻子的头,把嘴巴凑到妻子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忙完新军和城墙的布置,杨鹏动用这几个月搜罗来的银子,开始在新城墙内大兴土木。沧州和瀛洲的泥瓦匠和木匠们,今年整年都找到事情做了。希望庄里的泥瓦匠现在有两拨:一拨是杨鹏雇来做选锋团营房的,陶有茂那一拨;另外一拨是早几天过来的,来帮一百多个匠户和铁匠修葺破屋子的。

第二拨泥瓦匠和木匠有四百多人,已经修葺完了枪匠们的屋子。现杨鹏把他们全部雇下来,在新修的城墙内部修厂房和别墅。不但雇佣这一拨匠人,李植还派人去沧州附近各个州县找来了一千多泥瓦匠和木匠,又雇了六百多搬砖搬木料打下手的民夫,全部来希望庄修房子。

希望庄一下子聚集了两千多建筑工人,各种材料搬进搬出,好不热闹!修屋子的匠人民夫加上修城墙的队伍,把希望庄里里外外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也只有杨鹏拥有这么大产业的人,才雇得起这么多工匠。还有就是在契丹人哪里搞来的一百多万俩银子也给了杨鹏的底气。

城墙虽然没有建好,但杨鹏对城墙内“希望庄”的规划已经设计好了。以后不但选锋团的营房在城墙内,食盐工厂、肥皂工厂和水泥作坊也将在城墙内,而且李植还要在城墙内规划七千块住宅用地——其中五千块空白的住宅用地空置留待出售,另外两千块住宅用地现在就用来修建“别墅”。

这些别墅是建给工人和士兵们的家庭住宅。希望庄距离沧州城六十多里,这路程在这个年代靠走路要走一天。杨鹏既然把工厂和作坊建到希望庄,工人们就不可能继续住沧州,自然要举家搬到希望庄。另外新军士兵们拿着这么高的月钱,也一个个要结婚成家,到时候自然也需要在希望庄有住宅。

为了应对这些需求,杨鹏设计了三种别墅。第一种小别墅是面对广大普通工人和士兵的,占地五十五个平方,上下两层也就是使用面积一百一十平方,有一个正堂一个厨房一个茅厕,还有四间卧室,够一家老小居住了。这种房子杨鹏准备修上两千座,卖给或者租给工人和士兵。

这种房子杨鹏盖起来的成本是三十两银子,算上修城墙成本的分摊,成本要四十两银子,杨鹏为这种房子的销售定价五十两银子——杨鹏足足有两千士兵保护希望庄,当然要从房产里赚一点回来。无论如何,这种房子比沧州城里的房子是便宜的。

工人士兵买房子时候存款不够可以找杨鹏借钱,以后还款则慢慢从月钱里面扣。如果是租,这种房子一个月租金二钱七分银子,十分便宜。当然,单身汉或者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数家人合租一套别墅,那就更便宜了。

如果工人们在沧州城有房子,卖掉沧州城的房子来买希望庄的这种别墅,估计还能有不少剩余。如果在沧州城是租的房子,转到希望庄来租这小别墅也更划算。除了让泥瓦匠修建的两千套小别墅,杨鹏还在城内预留了四千多块五十五平方米的空白地块。如果工人和士兵们对杨鹏提供的这种小别墅不喜欢,也可以自己买地自己盖房子。这种地块作价二十两银子,买好了地自己请泥瓦匠木匠,盖什么样子的房子都可以。

第二种别墅是面对管理人员和军官的,占地八十个平方,上下两层共一百六十个平方米使用面积,有一个正堂一个餐厅一个厨房一个茅厕,还有五间卧室,足够三世同堂居住。这座房子杨鹏要修一百套,全部修在城西。

这种别墅定价七十两。钱不够也可以向杨鹏借钱。如果是租,则一个月租金四钱银子。如果买地皮自建,地皮价格是三十两。最后一种别墅是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军官的,比如赵金喜和占金国这样的人。这种豪华别墅占地一百四十平方米,四周围有两米高的围墙,围墙内四十平方米是院子。建筑的使用面积是二百平方米。比中级别墅多一个茅厕一间书房一间卧室。

这种房子全部规划在城西风水最好的地方,定价一百三十两,租金一个月七钱银子。如果买地皮自盖,地皮是五十两银子。除了准备盖的两千多座大小别墅,杨鹏还规划了五千多块空白的住宅用地。以后这些地块不但可以供给士兵和工人,还可以卖给到希望庄做大小生意的商人们——一旦工人和士兵的家庭迁入希望庄,对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巨大的需求,会吸引各种商人走贩和服务业人员入驻范家庄,到时候空白的地块就有用武之地了。

当然希望庄最后还有一种房子,就是杨鹏的官厅。经过杨鹏的扩建,原先的希望庄已经被新希望庄城墙包住了。老围墙拆除后,老希望庄就成为了新希望庄的一部分。原先的希望庄太小了,包括寒碜的官厅。杨鹏在新希望庄最中间位置重新建了一所四进的大宅院,作为新的官厅。

新的官厅以后是新希望庄的心脏,除了给自己住的简易棚屋,匠人们第一个要盖的就是这个新的官厅。泥瓦匠葛老二和钟民是杨鹏的人从瀛洲找来泥瓦匠,在希望庄修别墅。来希望庄的第一天,葛老二就被杨鹏大人的“水泥”给震撼到了。这黑不溜秋的东西看似毫不起眼,效果却十分犀利。以一比五的比例混上沙子,和水搅拌成粘糊糊的东西,用来砌砖涂墙效果好极了。风干后水泥十分坚硬,用手扳用棍子撬怎样都弄不开,就和天生的石头一样硬,牢牢地黏合着砖块。

那效果,比三合土好多了。都说杨家家主不同寻常,有肥皂和杨家精盐等各种新东西,但看到这水泥,葛老二才真正意识到杨家的神奇。第二天还没开工的时候,葛老二就和钟民一起到水泥作坊那里领一木桶的水泥,然后到工地上使用。葛老二一路上看着木桶里的水泥,越想越觉得这东西奇妙,想着它以后怕是要彻底取代三合土了。

葛老二琢磨着,这水泥以后肯定会被市场认可,要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各个县去。就是不知道这水泥价格高低,泥瓦匠弃了三合土用水泥修房子,亏本不亏本?若是水泥比三合土贵,修房子的主人喜欢用水泥,使用水泥多出来的造价肯定要让造房子的主人补贴,这样泥瓦匠就没什么赚头。倘若这水泥比三合土便宜,泥瓦匠按原价接单,水泥和三合土的差价泥瓦匠就可以赚进自己的荷包里!

原先盖一个院子要用好几两银子的三合土。如果水泥稍微比三合土便宜一些,效果却比三合土好,泥瓦匠就能赚不少银子。葛老二现在帮别人修屋子忙一个月才赚一、二两银子,如果水泥便宜,说不得他要收入要翻番。

葛老二想着想着,忍不住和钟民问道:“杨鹏大人这水泥卖多少钱一斤?”钟民走在葛老二的前面,倒是没有想那么多,随口答道:“没听说杨鹏大人卖水泥啊。现在希望庄又是城墙包砖又是修‘别墅’的,水泥用量这么大,恐怕没有多余的拿出来卖了吧!”

葛老二心里琢磨着,有些放心不下,又问道:“你说这水泥会不会比三合土便宜!”钟民看了看葛老二,说道:“这水泥看上去黑不溜秋的,不像是很贵的东西。不过那也不一定,这是杨家修的房子,杨家啊!说不定是为了房子质量好用好材料,不一定比三合土省钱!”葛老二心里有事,忍不住说道:“不行!这事情要搞清楚,我们回水泥作坊那里去问问?”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百章 他乡的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琉球现状第五十五章 万胜,万胜第七百三十九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九百四十六章 两强鏖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军心向背第七百五十一章 城中鏖战第七百二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一十八章 内心不弃第一百一十五章 朝廷制衡第一千零三章 鲁莽之祸第七百四十八章 意外情报第九百零二章 情动书房第八百零六章 西辽的决心第三十章 杨家将往事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家三口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明大军现第五百零八章 战阵对决第五百五十八章 暗潮汹涌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面大战第五十九章 重视教育第八十二章 关羽断头第三百二十四章 辽国新君第九十四章 智救柴永琦第九百一十四章 麻烦来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箭之威第八百七十八章 花剌子模第一百八十二章 杨琪来援第八百八十六章 战争准备第六百六十三章 春光无限第八百三十九章 逃命要紧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骑退敌第九百二十四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八十二章 路见不平第一百五十五章 黄雀在后第七百五十六章 杨鹏做菜第三百二十三章 疑雾丛丛第一百八十四章 猛,猛,猛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乎预料第九百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清官,狗官第六百六十九章 计划调整第五百六十三章 烈焰焚馆第四百三十九章 巡视琉球第八百九十八章 悍将无敌第五百九十五章 战事胶着第七百七十五章 内部混乱第二百五十五章 鏖战,崩溃第五百零七章 势如破竹第一百二十七章 幽州现状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叵测第三百五十六章 公主驾到第二十二章 持续发展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气之争第二百六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六百三十四章 漏网之鱼第九百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者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伦之乐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卷达卡第九百二十二章 自相残杀第五十章 内阁制度第八百零七章 七箭退大军第四百六十章 突起变故第一百三十七章 凌迟处死第七百五十二章 无间道第五十四章 击杀两翼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面围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九章 羽翼已成第六百八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五十章 佐贺希幽第五百零八章 战阵对决第六十一章 人生方向第一百九十四章 势不可挡第九百零八章 逃亡之路第八百七十四章 迎头而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幽州现状第三百一十八章 内心不弃第二百五十章 情为何物第二百四十章 芳心如迷第五百三十四章 如此诱惑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出意料第九百五十五章 疲敌之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三十一章 势不可挡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夏复兴军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装骑兵第三百一十章 一箭双雕第八百九十五章 百姓怒火第九百三十九章 东瀛乱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鸡岭第四百一十七章 塞尔柱帝国第八百四十七章 待更新第三百七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九十六章 震惊鬼佬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可阻挡第五百七十九章 杨靖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