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曹勇讨逆

周冰倩扭过头来,温柔地看了杨鹏一眼,娇颜微微一红,垂下头去。杨鹏心头一震,不由的咽了口口水。随即赶紧将这些绮念抛开,微笑道:“你现在有我这个大哥,还有那么多的姐姐,我们大家都是会照顾你的,在这个世界上你绝不孤单!将来你还会有疼爱自己的男人,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你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周冰倩温柔地看了杨鹏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

杨鹏脑袋有点迷糊,赶紧去想颜姬她们,这才清醒过来。周冰倩娇颜微红,声音轻柔地道:“小妹虽然遭遇不幸,父母早丧,却也是幸运的,能够遇到大哥……”说到这里,神情变得无比娇媚。

杨鹏叹了口气,望向波光粼粼的湖面,情不自禁地喃喃道:“其实,我这辈子恐怕也见不到父母了!……”

周冰倩不由的心头一动,眼见杨鹏神情悲伤,不由的伸出纤手握住了杨鹏的手掌。杨鹏突然感到一只冰凉柔软的小手抓住了自己的手掌,不由的回过神来,扭头看向周冰倩。见周冰倩的眼眸中全是关切担忧的神情,于是微笑道:“不用担心,大哥可不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周冰倩这才放下心来,微微一笑。

杨鹏道:“这些事情,我们迟早都是要经历的。将他们记在心里就好了,却不要总是为此伤心!他们在天上,肯定也希望你能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啊!”

周冰倩点了点头,扭头看向天上的明月,情不自禁地喃喃道:“父亲,母亲,你们现在在看着女儿吗?”一种柔弱的情怀不由的涌上心头,情不自禁地靠进了杨鹏的怀抱。杨鹏搂着这个可怜的女子,心中没有丝毫的绮念,只有一种怜惜的情怀。

好一阵子之后,周冰倩离开了杨鹏的怀抱,转过身来,羞涩地道:“谢谢你大哥,小妹好多了!”杨鹏微微一笑,道:“今后有什么心事,尽管来找大哥!”周冰倩点了点头。随即不知道怎么回事,娇颜突然红了起来,垂下臻首。

杨鹏见她这个样子,正感到奇怪,突然发现自己正牵着她的纤手。不由的一愣,想要赶紧放开,却感觉这样做的话太着痕迹了,只怕会令小妹难堪,一念至此,便假作不知,继续握着周冰倩的纤手。

周冰倩柔声道:“大哥,小妹回去了。”杨鹏道:“我送你。”周冰倩开心地看了杨鹏一眼。两人便手牵着手朝周冰倩居住的那座院落走去。

来到院子的拱门外,两人停下脚步。周冰倩羞涩而又希冀地道:“大哥进来坐一坐吧,小妹给你沏茶。”杨鹏心头一荡,笑道:“太晚了!大哥可不好进去了,否则对小妹的名声不好!”见周冰倩投来一个幽怨的眼神,不由的暗自震惊。周冰倩幽幽地道:“那好吧,小妹进去了。”杨鹏点了点头。周冰倩看了一眼杨鹏,走进了拱门,没走出几步,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然后才继续朝里面走去。

杨鹏直到周冰倩走进了绣楼,这才转身离去。脑子里不由的回想刚才周冰倩的神情和言语,不禁更加肯定了先前的判断,她对自己有意思!杨鹏苦恼起来,随即喃喃道:“或许是我想错了,她应该不是喜欢我,只是一种妹妹对大哥的情感罢了,那只是兄妹之情,并非男女之情!”言念至此,不由的松了口气。随即思忖道:“杨贵就快要来了,到时候让他们见一面好好谈一谈,杨贵一表人才英武不凡,小妹一定会喜欢他的!”随即又想到了之后的事情,笑道:“这婚礼,我这个做哥哥的可得费些心思了!等南方的战事一结束,我就给他们举行婚礼,一定要弄得热热闹闹的!”此时此刻,杨鹏对于周冰倩真的已经有了几分兄妹的感情了,不过杨鹏自己恐怕都还没有察觉到。

第二天早上,杨鹏召集所有留在汴梁的内阁成员会意,将准备提前对南方用兵的意图和原因说了出来,让大家各抒己见。大家议论一番,基本上都表示赞同杨鹏的决定。杨鹏见意见基本一致,便提议以耶律寒雨为主帅,总领平复南方的战事。众人感到奇怪,耶律寒雨问道;“大哥让小妹总领南方战事,那大哥做什么呢?”

杨鹏道:“刚才已经说了,这一次平复南方的战争必不会顺利,根据种种迹象显示,只怕辽国、吐蕃都会来插上一手,还有我们内部的敌对势力。因此我要去燕京对付契丹人。”众人思忖着点了点头。

杨鹏看向产后第一次公开露面的耶侓观音,道:“观音替我坐镇汴梁!”耶侓观音比之生产之前明显消瘦了很多,听到大哥的话,不由的一愣,看了一眼旁边的韩冰,问杨鹏道:“那韩冰呢?”

杨鹏笑道:“韩冰身子越来越大了,精力越来越不够了,就安安心心地在家里休息,等着生孩子吧!”众人不由的笑了起来,饶是韩冰性格豪爽,见大哥当着大家的面说这种事情,也禁不住羞涩难当,娇嗔无限。耶侓观音笑道;“韩冰你就专心生孩子吧,别的事情有我!”

韩冰通红着娇颜,嗔怪地道:“你也来捉弄我!”耶侓观音呵呵一笑。杨鹏看向颜姬,道:“‘华胥’要加一把劲,有任何情况就向我和内阁报告。”颜姬抱拳应诺。杨鹏扫视了众人一眼,神色郑重地道:“这一次平定南方之战,不会一帆风顺!很有可能在我们出兵南方的同时,会有多个国家来攻击我们!因此这一次,我们燕云要倾尽全力,既要顺利收复南方实现汉地的统一,同时也不能让其他的对手占到哪怕丝毫的便宜!”众人一起点了点头,都神色严肃的模样。

杨鹏对众人道:“散会后,内阁即刻传令各地的军府动员起来,同时筹集粮草运往燕京大同和洪州潭州。具体的,黄光负责钱粮调运,黄巧云负责监督各方行动,张翔负责军府军的集中和调度,耶侓观音则负责协调各方的行动,同时也要注意内部的问题,如果发生突发情况,耶侓观音可以临机决断!”扫视了众人一眼,“都明白了吗?”众人一起抱拳应诺。

杨鹏道:“好了,没有问题的话,就都下去办事吧。”众人站了起来,朝杨鹏一拜,鱼贯退出了大厅。顷刻之间,大厅里便只剩下了杨鹏和挺着大肚子的韩冰了。韩冰郁闷地道:“哎,现在就只有我无所事事了!”

杨鹏站起来,走到韩冰的面前,蹲了下去。韩冰目光闪亮地看着杨鹏。杨鹏握住了韩冰的一双纤手,微笑道:“谁说你无所事事啊!你现在可是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呢!为大哥我生孩子!”韩冰羞恼不已,抬起右手轻轻地打了杨鹏一下,嗔道:“这是什么话,难听死了!”

杨鹏侧着头把耳朵贴在韩冰的肚子上。韩冰见状,芳心中不由的升起幸福的感觉来。韩冰哈哈笑道:“我听见小家伙在叫爸爸了!”

韩冰噗哧一笑,“瞎说!孩子都还没生出来,怎么会叫爸爸呢!”杨鹏抬起头来,说道:“我真的听见了!是两个孩子呢,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韩冰见杨鹏一副正儿八经的模样,不禁相信了,一脸渴望地道:“可惜我不能像你那样去听一听!”随即气恼地问道:“孩子们为什么只叫爸爸,不叫妈妈呢?”

杨鹏又贴着梁红玉的肚子听了听,抬起头来笑道:“这会儿叫妈妈了!”韩冰开心地道:“反正都是你说的,我又听不见!”两人说着贴心的话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韩冰感到有些疲惫,杨鹏见状,当即扶着她离开了大厅。

安顿好了韩冰之后,杨鹏回到大厅。这时,早就接到命令的张德芳和王开两人已经在大厅中等候了。杨鹏对两人吩咐了一遍,两人应诺,离去了。

视线转到广州。赵恒接到钦差从漳州传来的报告,声称张浚正密谋造反,大惊之下却也难以置信,毕竟张浚一直以来的表现可用完美来形容,说他要造反,别说皇帝不相信,就是满朝文武也无人能信。

然而不久之后,广州城内却传出了流言,说张浚已经与燕云接触了,正密谋造反,要和燕云方面联合拿下广州。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传播这些言论的人中有一些声称是漳州过来的难民,并且声称是他们亲眼所见的。

这些情况传到朝堂之上,赵恒和满朝文武都惶恐不安起来,对于张浚的信心不由的动摇了。再结合先前钦差的报告,只觉得张浚真的就是要造反了。有了这个想法,皇帝和满朝大臣都慌乱起来,太师黄琮道:“陛下,我们应该立刻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众大臣纷纷附和。沈与求建议道:“应当立刻调集大军讨伐叛逆!”

沈与求这么一说,许多大臣便附和起来,只见人人歇斯底里地叫嚣,简直恨不得将张浚碎尸万段一般。

赵恒看向黄琮,问道:“太师以为呢?”黄琮稍作思忖,朝赵恒抱拳道:“陛下,兵贵神速。想来那张浚并未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对他的叛逆行为做出反应,这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叛乱的时候!吾皇圣明,应当即刻遣王师前往漳州!同时派出钦差大臣令其投降!在大军压境之下,他还能有何选择?只有老老实实向朝廷请罪这一条路可走!”

众大臣纷纷赞叹,这个说太师算无遗策,那个说太师料事如神,纷纷扰扰之中,张俊的事情仿佛已经解决了似的。赵恒不由的安心下来,道:“那么就照老太是的意思去做!就令曹勇为平乱大元帅,即刻率军赶赴漳州,同时令沈与求为钦差大臣,前往漳州招降张浚!”沈与求出列应诺,随即退回原位。

赵恒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对众大臣道:“诸位爱卿,无事就退朝了吧。”文武百官齐声唱诺:“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即鱼贯退出大殿。赵恒叫道:“老太师,你留下来。”黄琮停下脚步,应诺一声。

待百官退下,赵恒兴冲冲地问黄琮道:“老太师,皇宫修建得如何了?”黄琮笑着抱拳道:“因为陛下圣德动天,因此连日晴好,施工进度非常得快,目前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以如今这样的进度,相信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大致完工了!”

赵恒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师真不愧是朕之肱骨重臣啊!这样一件大事办得如此妥帖!”黄琮连忙拜道:“为陛下效劳乃是老臣的分内之事!”

赵恒高兴地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昨天我又收到了两封奏折,一封是曹勇的,他希望朝廷开源节流停止修建皇宫,而将资金用作军费,说什么如今时局紧张,朕不应当只顾自己享受,而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作整军备战!老太师以为曹勇所言可有道理?”

黄琮扬了扬眉毛,愤然道:“曹勇太失礼了!身为臣子,怎能如此说话?君父所作所为都是有道理,岂容臣子说三道四!”赵恒大为欣喜,赞道:“老太师所言真是再对也没有了!”顿了顿,道:“那么我便将曹勇的提议驳回了!”黄琮道:“不仅如此,陛下还应严词斥责!也好叫他引以为戒不要再说出此种失礼的言语来!同时也是对文武百官的一番警示!”

赵恒点了点头,道:“还有一本奏折,是李特送上来的,说民间疾苦,认为朝廷不应该再增加税赋,并且应当裁减不必要的税赋。老太师认为此言可有道理?”

黄琮怒声道:“李特真是该杀!此番言论分明就是妖言惑众!他如此言语分明就是说陛下不顾民间疾苦,这不是将陛下视作昏君吗?身为臣子,如此言论,实在有失身为臣子的本分,其心可诛!百姓供养陛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百姓!再者说,朝廷征收的赋税,也是为了保卫大宋,保卫大宋不就是保卫他们那些百姓吗!所有的花销可以说都是必须的!如今百姓虽然生活稍有困苦,陛下却更加困苦啊!陛下都能够忍耐,百姓难道就不应该忍耐了?”朝赵恒一抱拳,“臣请陛下捉拿李特治其妖言惑众之罪!”

赵恒温颜道:“老太师所言极是。然则李特所言虽然可恨,但毕竟是为百姓上书啊,我若治他之罪,总是不大好的。便下旨申斥一番也就是了。”黄琮感叹道:“陛下真是太仁慈了!”随即愤然道:“可恨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赵恒龙颜大悦。

曹勇见自己的上书不仅被驳回了而且还被训斥了一番,心里十分郁闷。就在这时,又有圣旨传来,令其即刻集结一部分兵马,会同其它各地的兵马前往漳州讨伐张浚。曹勇吃了一惊,连忙询问那个传旨钦差详情,然而那钦差却态度傲慢什么也不肯说,朝曹勇拱了拱手,便自离去了。

曹勇捧着圣旨,眉头紧紧地皱着。最后长长地叹了口气,令亲兵召集众将,将圣旨令其率军讨伐张浚的事情说了。众将面面相觑,都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即日,曹勇便率领最精锐的三万兵马离开了驻地,至于南岭一线的防御,便交给麾下的几名重要将领负责了。对于南岭一线,他倒是并不担心,因为种种迹象显示,燕云方面都要到明年才会出兵,而且就算他们来犯,凭借着南岭万重山的险要地势,也定然可以抵挡住。真正令曹勇担心的却是张浚的事情,他担心张浚真的反叛了,那样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实以曹勇对张浚的了解,原本是不担心的,然而张浚反叛的流言甚嚣尘上,而且他还得到可靠消息,说张浚对于朝廷召他家属前往广州的事情诸多推搪,如果这两件事只有一件事倒还好解释,可是两件事一起出现,就实在让人怀疑他反叛之事是真的了!

曹勇率领大军兵临漳州城下,随即得到消息,说张浚抓了知府,并且关闭了城门严阵以待,城墙上还挂出了燕云的双翅飞虎战旗。

曹勇大为恼火,当即挥军近薄城池。曹勇策马来到双方之间,冲着城门楼上扬声喊道:“张浚,出来说话!”很快城门就打开了,张浚单人独骑奔驰而出,来到了曹勇当面。两人相见,都不禁心生感慨,张浚抱拳道:“老朋友,别来无恙啊?”

曹勇愤然道:“没想到半年不见,当日那位慷慨激昂誓死效忠的大忠臣居然变成了背叛朝廷,背叛陛下的叛逆!张浚,你还有何话说?”张浚叹了口气,道:“老朋友,你我誓死效忠赵宋官家,究竟所为何来?”

曹勇一愣,随即皱眉不言。要是过去,他自然会说出忠于君父乃是天经地义人伦大道这样的话来,然而此话现在却说不出来了。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要他继续相信这一套鬼话,实在有些困难。“我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曹勇最后说出了这句话。

张浚笑了笑,“为了报答这所谓的知遇之恩,你不顾百姓的死活,不顾我们汉人的前程,也不顾千千万万将士的生命!为了这知遇之恩,你甘愿做赵家的奴才,甘愿将父母妻儿的性命全都交到赵家的手中!”

曹勇只听得冷汗淋淋,全身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张浚皱起眉头,斩钉截铁地道:“我可做不到这些!我绝不会为了一个腐朽的赵宋赔上全家人的性命!何况所谓赵家的知遇之恩,我早就还了,我并不欠赵家的!”看了一眼曹勇,语重心长地道:“老朋友!忠有大忠,义有大义!你切不可为了对赵宋官家的小忠小义而背弃了对整个天下的大忠大义,和对自己亲人的责任啊!”

曹勇眉头一皱,抬起头来厉声道:“不对!忠诚若是可以改变,还能叫做忠诚吗?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忠乃是立身之本,人生在世,若是选择了效忠的对象,便不可以改变!也许赵宋官家确实不好,可是我却只能为其尽忠!”

张浚无奈地叹了口气。

曹勇道:“张浚,你们没有胜利的可能,我劝你们早早投降,也变得生灵涂炭!”张浚正色道:“我也没有选择了!我知道赵宋管家的做派,如果我不能保住这座城池,便有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所谓的通敌之罪身首异处,其中就包括我最在乎的家人!我们只有与赵宋官家血战到底,搏出一条生路来!”

曹勇眉头一皱,“何苦如此,你们根本没有胜算!我可以答应你们,只要你们投降,我会尽力请陛下宽宥你们的罪过!”

张浚斩钉截铁地道:“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比较好!”随即道:“老朋友,你我今日恩断义绝,来日大战不必留情!”曹勇长叹一声,抱拳道;“既如此,你多保重!”张浚也抱拳道:“你也多保重!”两人互望了一眼,各自勒转马头,回归了各自的阵营。

随即宋军战鼓声大响起来,宋军部队开始攻城了。出乎曹勇预料的是,城中军民居然表现得十分顽强,己方连续数日猛攻竟然不能取得任何进展,战事就此进入了胶着状态。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七月,太阳变得火辣辣的,大地一片亮堂,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挥汗如雨,汴梁的大街小巷就像这天气一样,更加的热闹了。

茶肆内,几个刚刚坐下的脚夫一边喝茶一边议论。只见一个身着褐色汗衫的汉子好奇地问对面的同伴道:“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么我这一路回来汴梁,不时看到调动的军队啊?”

第一百六十二章 震碎三观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面大战第七百二十二章 可可西里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年往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扩张海军第八百四十一章 血战巴特纳第八百一十五章 继位纷扰第四百零三章 最后的勇士第四百五十九章 旁敲侧击第六百章 江西战况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原反应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难题第八百九十三章 势如破竹第六百一十五章 调整部署第二十三章 枪匠制度第四百六十章 突起变故第四百七十五章 火炮天威第九百九十八章 双方对视第二百零二章 大炮轰鸣第一千章 势如破竹第十二章 大有斩获第七百二十八章 惊慌失措第二百二十四章 把水搅混第一百二十五章 纠缠不清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一百一十五章 朝廷制衡第二十二章 持续发展第九百零八章 逃亡之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危机隐现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军压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辽国韩家第七百三十四章 和亲政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吐蕃攻略第五百七十四章 都市之夜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获颇丰第八百九十二章 蒙古人动向第七百六十四章 待更新第四十九章 完善建制第九百零四章 大战开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事已原违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二十五章 情为何物第六百七十章 事已愿违第九百三十七章 骨肉相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五百八十二章 路见不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州教育第二百七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六百一十一章 对辽策略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坏打算第九百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零三章 最后的勇士第九百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四十四章 完全失控第五百三十三章 发生冲突第七百二十八章 惊慌失措第八百四十七章 待更新第二百六十六章 微服私访第七百六十章 情不自禁第五百九十六章 全军覆没第十二章 大有斩获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战序幕第八百二十七章 假意卑恭第五百章 形势危殆第四百零四章 夜宴美女第三百八十六章 双方鏖战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夏意图第四百二十二章 燕云骁锐第四百四十八章 孔雀开屏第六百九十五章 危如累卵第一百一十六章 当机立断第八百六十二章 待更新第六百九十八章 收获不小第八十五章 萧天左的犹豫第八十九章 羽翼已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赶紧撤退第二百五十三章 势不可挡第二百四十五章 惊慌失措第三百六十三章 格外开恩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战序幕第九百二十四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八百三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九十九章 格杀勿论第二百四十四章 险死还生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可阻挡第三百一十六章 包藏祸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关系恶化第二百六十章 峰回路转第二百七十四章 犹豫不决第三百六十五章 试探底线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家三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杨琪来援第八章 年关之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政府采购第六百一十七章 曹勇讨逆第三十六章 玻璃成功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国风范第八百章 汴梁见闻第九百零八章 逃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