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仓皇撤退

大明军严加戒备,以防天竺军在这个最不可能的时间突发偷袭。不过一个晚上过去了,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不知道是司行方他们高估了天竺人,还是天竺人聪明,知道大明军不会掉以轻心,因此并没有做这无用功。

第二天一大早,行方等人便在城墙上看见,敌军正在从水路匆忙撤退,南北两支敌军都是如此,洱海的水面上就好像沸腾了一般。骑兵逼近城门附近戒备,而大营中则是黑烟滚滚火光冲天,那是天竺人在焚烧辎重物资。如此景象,没有什么可疑的了,敌军想必也已经得到了蒲甘人全军覆没的消息,因此才会如此匆忙地撤退,连那大量的辎重物资也顾不得了。天竺人很清楚,蒲甘人既然全军覆没,那么大明主力很快就会赶到,那时局面就顷刻之间彻底逆转了。如今还有一点时间,天竺人便想趁这个空档赶紧逃离险境。

行方有意出击,可是眼见敌军战骑逼近了城门警戒,无机可乘,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天竺人一支接着一支撤离,最后,负责断后的骑兵部队开始登船,由于是最后了,现场显得有些混乱的样子。就在这时,大理城门突然大开,大明军从南北城门倾巢而出,对正在慌忙登船的天竺骑兵发起突击。

天竺骑兵见此情景,大为惊恐,现场登时大乱,人人争先恐后挤上木筏,许多人被挤落水中,马嘶人喊中,有的人摔倒在地,还来不及爬起来就被无数人的脚和马的蹄践踏而过,命好的当场被踩死,命不好的苟延残喘只感到如堕地狱一般,生不如死。

大明军趁机猛攻,顷刻之间杀得天竺军尸积血飞!天竺军完全无法抵挡,现场根本就是在一面倒的屠杀!各条竹筏慌张逃离岸边,由于太过焦急了,结果许多竹筏撞在一起,许多天竺将士摔入水中,命好的挣扎着重新爬回了木筏,命不好的眼看着就咕噜咕噜地沉进了洱海之中。

此时,还有许多天竺骑兵没能登上竹筏,眼见竹筏离去,心中恼恨不已,可也顾不上叫骂,个个都在亡命奔逃,在大明军的追杀下,纷纷溅血倒地,惨叫声在一片混乱的声音中此起彼伏惊心动魄。最后,这些没能逃走的骑兵不是被杀,便是做了大明军的俘虏。岸边安静了下来,只见尸横遍地,靠进岸边的水面被鲜血染成了一绺一绺的红色,随波飘动。

行方立马在湖岸边,看着敌军远去的声音,经不住举起大刀吼叫起来。众将士也纷纷举起兵刃吼叫起来。

天竺将士见此情景,只感到心惊胆战,心中生不起丝毫愤怒的感觉来。

天竺兵马回到了东岸的营寨中,匆忙收拾准备西撤。此时的天竺大军,从大元帅刹帝利到底下的每一个士兵,都已经没有斗志了,只想赶紧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整座大营一片混乱和喧嚣。

段至纯和几个亲信坐在自己的营帐中,神情郁闷。

巴讼气愤地道:“事情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原本形势一片大好,怎么顷刻之间就完全变了?蒲甘人竟然突然之间就全军覆没了!”

段江皱眉道:“那史连城不禁勇悍,而且比最狡猾的狐狸还要狡猾!别说蒲甘人,我们当初得到蒲甘人大败大明军并且正在乘胜追击的消息时,不是也没有怀疑吗,也以为大明军真的大败了!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史连城设计的一个圈套,目的就在于一举歼灭蒲甘人!结果确实如此,蒲甘人撞入了大明军的包围圈,一场大战,全军覆没!唉!”

众人都郁闷不已。巴讼气恼地道:“也怪蒲甘人太没用了!他们兵力远在大明军之上,就算遭到突袭,也不应该顷刻之间就被杀得全军覆没啊!”

段江苦笑道:“这也怪不得他们啊!大明枭锐,所向无敌!野战争锋,即便当年全盛时期的契丹军也占不到丝毫便宜,何况蒲甘人!”

巴讼道:“其实要是天竺人能够尽快攻下大理,局势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还是什么佛祖的国度,结果五六十万大军面对几万敌军,打了这么多时候,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段至纯抬手道:“好了,这些没用的话都不要说了!”两人停止了议论。

就在这时,帐帘掀开,一名亲兵进来了。朝段至纯抱拳道:“大将军,有紧急情况,天竺大元帅请你过去议事。”

众人面面相觑,巴讼没好气地道:“也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乱子!?”

段至纯站了起来,对众人道:“你们留在这里,我去去就来。”众人一起应诺。

段至纯离开了营帐,朝天竺军大帐而去。来到天竺军大帐之中,只见刹帝利及其麾下众将都神情慌张的模样,而帐下则站着一个不速之客,正是先前与己方和天主方面都联络过的昊天(也就是莫昊天,昊天是他的假名)。段至纯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朝刹帝利抱拳道:“大元帅!”

刹帝利指着莫昊天道:“昊天来向我们报讯,说有四十万大明民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段至纯闻言大惊,随即冷静下来,看向莫昊天。莫昊天道:“我的人从大明军内部得到消息,目前正有四十万大明民军正在赶来的路上,按照时间来算,距离这里应该不远了。”

段至纯皱眉道:“阁下的消息可真是灵通啊!这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

刹帝利有些不知所措地道:“二十几万大明军就把我们和蒲甘人的百万大军就对付不了了,如今又来了四十万,这,这……?!”刹帝利面色苍白,显然已经惶恐到了极点。大帐中的众将也都是一副惶恐无措的模样。就在不久之前,这些人还大言炎炎,一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架势,然而此刻却一个个好像惊弓之鸟,又如同听见了虎啸声的鹿羊一般,惊恐得不知所措。前后差别之大,叫人又是好笑,又是感慨。

段至纯抱拳道:“大元帅,昊天公子说的敌军是民军,并非是大明主力部队啊!”莫昊天点了点头,“正是!”

刹帝利等这才想到‘民军’二字,刹帝利连忙问莫昊天道:“昊天公子,你说的民军是什么意思?难道和我们眼下遭遇的大明军有什么不同吗?”

莫昊天道:“当然不同。大元帅可能有所不知,这些民军其实不久之前还不是军人,只是老百姓。这四十万民军是大明方面临时从民间征召起来的百姓,与真正的大明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众人明白了,不由的大大地松了口气。马图尔道:“原来只是临时拿起武器的老百姓啊!那倒是不用担心了!”阿卡尔皱眉道:“不过若是被他们拖住了脚步,让史连城麾下的大明主力赶到,我们的麻烦就大了!”众人听到这话,又不禁担忧起来,刹帝利皱眉道:“我们必须赶紧撤退!”众将纷纷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奔进了大帐,急声禀报道:“大元帅,我们在东边发现了有大队敌军正在开来!无边无尽,好像有几十万人马!”

众人虽然已经得到了莫昊天的情报,可是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心头一惊。其实,在众人的心中,多多少少对于莫昊天的情报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以为他的情报不一定准确,而如今听到了斥候的确切报告,终于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了。

马图尔眉毛一扬,朝刹帝利道:“大元帅,敌军既然已经来了,索性先一仗彻底打败他们,再撤退吧!”几个将领出言附和。其他人则看着刹帝利,等他的示下。

刹帝利思忖道:“敌军既然已经来了,匆忙撤退恐怕反而不利!敌军只是民军,我军定可一鼓作气打败他们,也好挫一挫他们的锐气!”众将十分赞同,纷纷叫嚣要让大明人知道他们的厉害。天竺人得知当面的大明军只是临时征召的民军,于是乎又不禁故态萌发,嚣张起来了。

刹帝利当即率领大军离开营地前往迎战。不就之后,三十余万天竺大军来到了群山之间的一片草地之上。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草地上也是军势如潮旌旗云涌,几十万大明军也到了。

刹帝利仔细打量起来,看见前面的大明军虽然打的是大明的旗号,不过军容却远没有大明军那么整齐,而且铠甲颜色也是斑驳不一,一看就是临时集结起来的乌合之众,绝非正规军队。

刹帝利等见此情景,不由得心头大定。刹帝利举起兵刃,数十万天竺大军齐声呐喊起来,一声一声直冲云霄,显得十分兴奋嚣张的模样。

而大明民军方面,则显得有些紧张,不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却也流露出兴奋之色。四十万民军在杨桂华的率领下,排列成阵,做好了战斗准备。杨桂华,四川总督,最近接到命令,由他统帅这四十万民军入大理做战。

杨桂华先前接到了史连城的命令,令他率领四十万民军突袭洱海东岸的蒲甘人营地,当时命令中说洱海东岸只有不到十万敌人,可是眼前所见却远不止十万之数,足有数十万之众,单就规模而言,似乎已不比己方小了。

杨桂华不禁担忧起来,他担心手下的民军难以应对如此规模的敌军,毕竟民军不是主力部队,虽然也都进行过军事训练,但那和正规部队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而且他们从未真正上过战场,更别说同异族大军在沙场上对阵了。

呜呜呜……敌军的号角声划过天空传来。杨桂华回过神来,眼见敌军正在调动,显然在准备进攻了,当即下令将士们做好迎战准备。

就在这时,只见远处敌军战阵中涌出一片洪流,与此同时巨大的如同海潮一般的轰鸣声传来!

这些大明民军从未面对过敌军骑兵群的冲锋,眼见敌军骑兵好似潮水一般奔涌上来,都不禁紧张起来。杨桂华扬声喊道:“不要害怕!你们大明帝国的子民,大明帝国威临天下,你们不可堕了帝国的威风!”众大明民军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冲动来,也不知是谁高声嚎叫起来,众民军情不自禁跟着纷纷嚎叫起来,一时之间吼声磅礴,俨然将敌军战骑冲锋的响动都给掩盖住了。

立马在帅旗下的刹帝利眼看见敌军竟然爆发出惊人的气势,不由得一惊,只感觉不可思议。而杨桂华却暗自松了口气,只觉得民军的斗志似乎比自己之前预料的要强得多。

杨桂华回过神来,眼见敌军战骑奔涌而来,当即举起右手喊道:“盾牌手准备抵挡冲击!弓弩手准备射击!”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大明民军的兵种构成与正规部队是完全不一样的,大明正规部队,只分为骑兵、步兵、炮兵三大兵种,其中步兵往往身兼弓箭手的职责,可在大明民军中间却不一样,没有骑兵、炮兵,步兵则分为弓箭手、长抢手、刀盾手等,各司其职,如此做法也是考虑到一般百姓没有多少训练时间的缘故,他们不可能像正规部队那样学习各种战斗技巧,因此便都只学一样,争取都能精通一样,那样在战场之上也就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了。

盾牌手听到命令做好了迎接冲击的准备,而弓箭手则将箭矢搭在弦上,只等将军一声令下。这些大明民军的弓箭手,只有一小部分装备了弩,绝大部分装备的则是造价低廉的长弓。长弓威力射程都远不及神臂弓(宋弩),不过却胜在造价低廉,十张长弓的造价才抵得上一张神臂弓,因此可以极大规模的装备,而且威力也还不算小。眼前这四十万大明民军中,弓箭手便占了十分之一。

天竺战骑奋勇冲锋,个个兴奋异常,心里全没把眼前的大明民军当回事,只把他们当作了猪羊一样的猎物,认为不需直接冲击他们的战阵他们看见己方骑兵这样的冲锋气势便会心惊胆战而崩溃逃跑了,那时便可放手屠杀了!七八万战骑如同滔滔洪流一般,整个大地都在他们的铁蹄下颤抖!天竺战骑原本超过十万,此时却只来了七八万,那是因为先前在大军从洱海西岸撤退的时候,他们负责断后,结果被大明军出城一番凶猛突袭,死伤惨重,十来万战骑便只剩下了七八万。

天竺战骑组成的滚滚洪流已经进入大明民军弓箭手的射程了。随着杨桂华一声令下,只听见嗡的一声大响,密集的箭矢猛地飞上天空,朝正奔涌而来的敌军骑兵洪流飞去,如同一大片黑云,瞬间遮蔽了太阳!

转眼之间,箭矢如同密集的暴雨一般落入敌军骑兵中间,顷刻间只见人仰马翻,激起无数涟漪!不过这并没有阻止敌军冲锋的脚步,那滚滚浪潮依旧凶猛无比地冲来!俗话说:‘两军交锋,临敌不过三箭。’大明民军弓弩手只来得及发出三波箭雨,敌军的骑兵浪潮便已经涌到了面前了!民军将士全都瞪大着眼睛,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顷刻之间,惊涛拍岸!一片剧烈的撞击声中,燕云民军第一道盾牌防线土崩瓦解了!随即便是第二道第三道,竟然三道盾牌防线在敌军战骑的凶猛冲锋下顷刻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好在杨桂华早就料到民军战力与正规军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因此一共布置了六道盾牌防线(而正轨军布置的盾牌防线一般不会超过三道,便足以抵挡重甲骑兵的冲击了)!天竺战骑一举冲破了大明民军三道盾牌防线,冲锋威力已然耗掉了一大半,随即继续奔涌向前,试图一举冲破剩下的三道防线!他们催马跃蹄,挥舞弯刀,盾牌手则硬着头皮抵挡,现场血肉横飞,盾牌手死伤惨重,第四道第五道防线也相继被突破了!

杨桂华眼见第四第五两道盾牌防线也被突破,大为震惊,当即便命令所有长枪手长枪突击敌军。他也不知道这个命令究竟是对还是错,然而此时此刻情况紧急,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数万长枪手接到命令,呐喊中奔涌上前,每个人又是害怕,又是兴奋,只感觉自己好像不听自己使唤似的向前冲去,向敌人进攻。就在天竺战骑即将突破盾牌手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数万长枪手冲了上来,挺枪乱刺,上面刺人,下面刺马,天竺将士眼见突然冲出无数手持长枪的敌人来乱扎乱刺,登时有些慌乱,现场只见马嘶人喊,人仰马翻!

一番混战下来,大明民军损失惨重,可是天竺战骑却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刹帝利眼见骑兵难以突破,大为震惊,他没想到这些民军竟然也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虽然与正规军不能相提并论,但作为百姓身份的他们,也足以让人震撼了!

刹帝利下令骑兵后退,随即令步军全面进攻。数十万天竺步军,在惊天的战鼓声中对着大明民军发起全面进攻,只见漫山遍野,如狼如潮,好像没有尽头似的。顷刻之间,双方发射的箭雨在天空中交错乱飞,双方将士纷纷中箭倒地,双方大军越来越接近!各处接连接战,战场之上杀声震天,天竺将士欺对方是民军,凶猛冲杀,而大明民军则杀红了眼,也不管杨桂华的指挥了,只管疯狂地挥舞兵器与敌人拼命!血肉横飞中,双方将士纷纷倒在血泊之中!

杨桂华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是震惊又是担心,震惊的是杀红眼的民军居然个个悍不畏死,担心的是如此乱战不听命令,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好在敌军也没有什么章法,否则情况就真的严重了!

这一场好战,一直持续了半天时间,双方打了个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刹帝利眼见难以如愿击溃民军,担心被史连城的主力大明军抄了后路,于是下令撤退了。杨桂华眼见敌军撤退,而己方民军则在乱糟糟追击,不由得十分紧张,赶紧派出身边所有的传令官去喝令兵马停止追击!双方迅速脱离了接触!杨桂华眼见敌军退去,而己方的各路兵马均被约束住了,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即心中升起恼火的感觉来。可是想要发泄却不知如何发泄才好,这些民军虽然乱打一气不听命令,不过怎么说他们也只是民军,能与几十万天竺大军分庭抗礼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天竺大军迅速退去,人人垂头丧气,一副吃了瘪的模样。说来,他们并没有战败,反而还占着一点优势,然而对手仅仅只是民军,这让这些自诩为天神子民的天竺人心里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马图尔十分不甘心地叫道:“要是战象部队在这里,早就全歼他们了!”原来天竺的战象部队如今还留在凤羽郡外的营垒之中,当初刹帝利鉴于大理城大明军人数不多,而且又主要是攻城作战,战象部队作用不大,而调动又十分麻烦,因此便将战象部队留在了凤羽郡外的营垒之中。此刻众人均想到用战象部队冲击可大获全胜,可是也只能想象罢了。

天竺大军退回营垒,稍作收拾,便急匆匆的拔营撤退。烈焰在他们身后熊熊燃烧起来,天竺人将带不走的粮草辎重全都焚烧了。

与此同时,史连城率领的主力部队已经进入了龙尾关,大军急速往北行军!史连城已经料到,天竺人得到蒲甘人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定会从北面绕过洱海向西撤退,因此他要率领大军沿洱海西岸北上,一举切断敌人大军的撤退道路。史连城雄心勃勃,可不只是想要全歼蒲甘人就罢手,他还要全歼了这支敢于进犯的天竺大军!

大明大军沿着洱海西岸的官道向北急行军,由于多日连续作战,人人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不过却士气如虹!这日,天竺大军正沿着洱海北方匆忙撤退。一名斥候匆匆赶来报告:“大元帅,不好了!史连城率领的大明主力已经出了凤羽郡!”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战序幕第八百九十二章 蒙古人动向第二百三十一章 辽国韩家第四百八十章 人心险恶第六百七十九章 权贵龃龉第五百九十一章 黯然退场第四百零九章 如此君臣第四百八十章 人心险恶第五百一十七章 势不可挡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八十六章 趁其不备第五百三十七章 开始行动第二百零五章 命运捉弄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监察院第二百五十三章 势不可挡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京公主第八百七十八章 花剌子模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理内乱第五百二十五章 进入四川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教圣女第七百五十九章 难得闲暇第三百九十章 顽强血战第五百五十一章 局面不利第二百二十一章 后宫阴谋第二百四十一章 左右为难第三十章 杨家将往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州战况第四百七十八章 围城打援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掌上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有妻如此第五百七十八章 重型巡洋舰第六百四十五章 突袭成功第三百七十五章 视察琉球第八百零八章 不好的预感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二十一章 后宫阴谋第五百九十一章 黯然退场第四百四十一章 抢完走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二十二章 财政问题第一百九十章 杨鹏对乡绅第三百四十二章 螳螂黄雀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军压境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有不甘第三百一十章 一箭双雕第三百零七章 易钗而弁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明铁骑第八百一十四章 继任之君第一百八十五章 坦然处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烽火连天第八十一章 萧天左第八百七十七章 草原风波第八百六十九章 计划不变第九百零四章 大战开始第五章 紧急训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八百七十四章 迎头而来第八百七十七章 草原风波第二百七十章 欺世盗名第七百七十三章 麻痹大意第六百六十五章 杨鹏的荒唐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致命破绽第六百二十四章 汉奸献计第一百一十三章 杨八妹的怒火第二百五十二章 西夏逞凶第八百二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一十二章 倭国使者第八百四十四章 待更新第三百三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五百八十九章 重创宋军第八百五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九百八十五章 出乎预料第六十四章 军中比试第七百一十八章 席卷千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面围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猛将如虎第七百一十五章 陷入绝境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鸡岭第四百六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八十四章 阵斩萧天佑第六百五十五章 阅兵计划第二百五十三章 势不可挡第八百一十九章 应对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栽赃嫁祸第九十二章 进京朝见第五百二十二章 财政问题第二百三十九章 杨彤蠢招第九百零二章 情动书房第七章 战场检验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战序幕第二百零五章 命运捉弄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年往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妖魔战骑第五十一章 契丹奸细第二百零七章 五凤朝阳第六百三十七章 席卷钦州第九十九章 格杀勿论第四章 血腥教学第九百七十九章 应对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拯救复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