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呼延赤金

此时张翔、杨八妹和郑段志贤站在杨鹏身后,杨鹏让杨八妹去把契丹俘虏带来。没一会,就有七个鞑子俘虏和五十六个鞑子首级被抬到中军大帐中。那五十六个契丹首级都用石灰硝好,擂在一起堆得高高的,每个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根细辫子。那七个鞑子活口中有五个被燧发子弹打中了手脚,两个被马摔伤,此时身上都有伤,跪在中军大帐中时不时喊叫几声。

张翔看了看那几个留着辫子的契丹兵,赞许地点了点头。其他的武将一看到地上这些精悍的鞑子战兵,也立刻相信了杨鹏的话,看向杨鹏的目光立即都不一样了。这杨鹏,真的擒斩了六十多个鞑子,其兵马当真是勇悍。有这样的强兵同行,此战胜算又多了几分。

大宋官家这次派寇准带着怀化将军石平章(石守信的孙子)到天京新城观看杨鹏的军队。寇准问道:“契丹士兵,本金紫光禄大夫 问你们,此次你们入寇京畿,除了主帅萧天左,萧天佑之外还有哪些将领?”

寇准身后的一个幕僚站出来,将寇准的话翻译成契丹语。地上的契丹兵哼哼了几声,却不愿意答话。押在契丹兵后面的选锋团士兵举起鞭子,啪一声抽在一个契丹兵身上。那契丹兵背上立即多了一道森森血痕,他害怕杨鹏的士兵再抽他,匍匐在地上哇哇地说了一通。

寇准的幕僚听了,翻译说道:“此次契丹萧天左为奉命大将军,萧天佑、张华为副将;胡元幽州团练使,韩德让为副将。”众将听到这话,恍然大悟。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对面除了萧天佑,还有哪些契丹首领。

萧天佐,北辽国承天太后萧太后的长弟,萧天佑的大哥,和萧天佑同为萧太后的左膀右臂。萧天佐和杨家父子三代为敌,是杨家将的老对手。生得面目粗犷,凶恶十分,胯下马,掌中一口五金折铁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传说是上天神龙转世,刀枪不入,其实萧天佐是有一身硬功夫,再加上有宝甲护身,所以寻常兵器不能伤着他。

幽州之战,将宋太宗围在幽州。杨七郎(杨延嗣)力杀四门,一个人力战萧天佐和萧天佑两人,杀得他们招架不住,幽州撤围。继而的金沙滩之战和两狼山之战,萧天佐都有参与,特别是两狼山之战,设下第五道包围圈围杀杨七郎的,正是萧天佐萧天佑兄弟。萧天佑被杨七郎打败,萧天佐眼看要擒住精疲力竭的杨七郎,结果杜金娥杀出,力挫萧天佐,救下杨七郎。之后在和杨家将的战斗中,萧天佐败多胜少,但一直坚持和杨家作战,,萧天佐成为萧太后集团的骨干力量,在黄土城之战、遂州围城战等重要战役中纠缠着杨家将。

韩德让,汉名耶律隆运,契丹名兴宁·尧哥。辽朝大臣,政治家,祖籍河北玉田。唐朝末期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被契丹人俘虏到辽国为奴,但到了韩德让父亲韩匡嗣时,由于能征惯战,成为辽国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韩德让从小就受到父亲在辽国征战的熏陶,有勇有谋,为辽国立下战功,萧太后更是赏识他,后来成了辽国的"摄政王",撑起辽国发展的重任。

唐末,祖父韩知古被掠至辽为奴,后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官居南京(幽州)留守,封燕王,后因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初侍辽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乾亨元年(979)七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九月,宋军攻打南京,韩德让临危不惧,登城指挥守军抵御15昼夜,待援兵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兵于高梁河(约在今北京外城一带),史称"高梁河之役"。韩德让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乾亨四年,迁升南院枢密使,赐名"德昌",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

是年秋,辽景宗病危,德让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他与承天皇后萧绰密议,随机应变,剥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路诸侯兵权,立12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尊圣宗生母萧绰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以拥立功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

萧太后为笼络韩德让,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从此,韩德让处于监国地位。统和元年(983),萧太后在韩德让支持下实行汉法,加封韩德让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统和四年,宋攻辽,韩德让从萧太后拒宋,败宋,封楚国公。师还,韩德让在萧太后支持下,团结契丹贵族和汉族中有治国才略之人,实施选官任贤,不分番汉,考核官吏;确立科举制度;清理辽世宗以来的滞狱;减免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灾民的赋役等改革措施,使辽代中期出现了兴旺繁荣局面。

统和二十二年九月,韩德让从萧太后南下攻宋,参与订立了"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萧太后利用摄政地位,先赐韩德让名德昌,再赐皇族姓氏,取消奴隶身份,成为契丹贵族。后辽圣宗赐名耶律隆运,对其"至父事之",赐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从杨鹏的俘虏那里套出话来,对杨鹏的态度又多了一分认可。从这些低级士兵口中看似套不出机密情报,但也足以得到敌人的大致布置,兵力分布。更何况战局变化莫测,稍微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有时候一些看似无用的情报往往能改善将领的决策,左右战局。

寇准审问完这些鞑子,寇准意犹未尽,又说道:“城主计划怎么使用这些契丹俘虏?”杨鹏一听这话,就知道寇准的意思了。他拱手说道:“寇大人若是想细细审问这些俘虏,末将晚上就把俘虏送到寇大人标军中。”

寇准大喜过望,说道:“好!本大夫要从这些俘虏口中多套些情报出来!”欣喜之余,寇准举起水杯朝杨鹏一举,说道:“城主大人治军大有不同,此次立下情报之功,本大夫以水代酒敬城主一杯!”顿了顿,寇准说道:“等五日后大军和契丹军交战,本大夫再一起为城主叙功!”

看到寇准敬杨鹏酒,其他的武将都十分羡慕。但谁让自己的兵马没有那本事抓几个契丹兵来呢?众将对杨鹏受到礼遇也是口服心服。杨鹏端起案上的米酒,一饮而尽。

接下来宴会就开始了,一众武将开始互相敬酒。当然受敬最多的还是杨鹏。此时现在烽火连天,以文御武的疆场规则渐渐瓦解,大宋已经有军阀化的倾向,军中各镇最重实力。结交有实力的武官做朋友的话,在朝堂上说话都可以大声一些,出了差错被言官弹劾或者被巡抚总督惩罚时候如果有朋友救一本,也能化险为夷。

各个总兵听说杨鹏的兵马强盛,又亲眼看到杨鹏抓获的鞑子俘虏,都暗道这杨鹏不同寻常,有了结交他的心思。虽然初见时候还对杨鹏这么年轻有些悻悻,但看到杨鹏抓到的俘虏以后,众人暗道这杨鹏能自己所不能,也就接受杨鹏少年英雄的事实了。

一时间,杨鹏案前觥筹交错,将军副将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来,杨鹏一口气喝了十几杯米酒。一下子喝酒太快,杨鹏觉得自己的脸红了。将军副将喝完,一群参将又走了过来,杨鹏又喝了十几杯,当真有些吃不住。等那些校尉再来敬,杨鹏就让身后的段志贤等人为自己代饮了。

敬了一圈酒后,众将就开始享用酒肉了。那些武将大都是粗人,杨鹏只看到一片狼吞虎咽的景象。怀化将军石平章一筷子一筷子地把肉往口中塞,歪着脑袋狠狠地咬着肉,仿佛是在和羊肉搏斗。那些武将更是粗鲁,他嫌筷子不好用,直接用手抓肉吃,吃得一嘴一手的油。

众人的吃相中,以石平章最好看。他用筷子夹着羊肉细嚼慢咽,吃得十分得体。偶尔端起酒杯喝一口酒,动作也十分潇洒。寇准毕竟是个文官,倒是比这些武夫斯文些。不过他饭量极大,竟一口气吃了三碗米饭,看得杨鹏啧啧称奇。要知道军中饭碗很大,那三碗米饭抵得上民家的四碗饭。

吃完酒肉,杨鹏就和寇准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中。杨鹏先是让士兵把俘虏给寇准送去,然后就沉沉地倒在坛子上,一下子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杨鹏一起床就听到侦察兵来报。“将军,契丹的十万大军全部拔起营寨,往西面去了!”杨鹏愣了愣,暗道这契丹怎么就走了。看来契丹试探了一阵后,也没有一鼓而下攻破大宋沧州的信心。契丹生活在辽东苦寒之地,人口物资缺乏,所渴望的只是在宋的沧州城外围烧杀抢掠,做些稳赚不赔的买卖。杨鹏感觉自己还是有些宿醉,摇了摇头,问道:“所有兵马全撤走了吗?”

侦察兵排长大声说道:“还余一千战兵,有一半是马甲,驻扎在瀛洲城东五十里,似乎是准备跟着我大宋军队,搜集我大宋军队的情报!”好嚣张的契丹军,主力走了还敢留探子下来!”杨鹏哼了一声,又问道:“那些鞑子一半都是马甲兵?”

侦察兵排长说道:“应该是,看不清楚。这些契丹兵人人有马十分嚣张,我们一靠近他们就集体冲上来追砍。我的骑兵排几次想接近看清楚都失败了。”

契丹审问过那些活着的鞑子,知道此时契丹已经改革了军制。契丹不再以百人队为基本作战单位,而是把战兵都抽到了三大营中,由萧太后统一任命各营的军官。这三大营便是噶布什贤营、南招讨使和耶侓哈超哈营。

最精锐的是耶侓什贤营,兵员由契丹贵族、每个百人队选择勇武强悍者二人充任。其次是南招讨使,每百人队选取十人,选取的都是精锐的溪军精锐。最后是阿里哈超哈营,每百人队选取四十人,选的都是骁勇的马甲兵。

而其他的步甲和辅兵,就跟随在耶侓哈超哈营马甲兵的后面作战。这一千契丹兵马有一半是马甲,看来就是耶侓哈超哈营下属的一支作战部队。杨鹏点了点头,朝传令兵喊道:“让呼延赤金带一千步枪手出来,随我出营吃掉这一千马甲!”

传令兵大喊得令,把杨鹏的命令传了下去。没多久,呼延赤金就点好了兵马准备好了出征。杨鹏穿着的盔甲,骑在自己的枣红大马上,打着大旗,带领一千选锋团士兵往东面杀去。

往东行了四十里,杨鹏便看到附近有不少契丹哨骑。这些哨骑侦探到契丹兵马掩杀过来,都往十几里外的军营中跑去,似乎是回去报信。但很快新的哨骑又从契丹的营寨附近骑了出来,围着杨鹏的军马打转。契丹兵们似乎依旧很放松,不相信杨鹏这一千宋军敢袭击自己。

杨鹏率兵一路往东走,一直逼到了契丹营寨的五里内,契丹兵才警觉起来。契丹兵吹响了号角,在营寨外摆出了作战队列。杨鹏用望远镜看了看清军的阵营,发现契丹兵果然人人有马。其中有一半契丹骑的是高大的战马,大概就是马甲兵了。杨鹏让呼延赤金的士兵上膛装弹,一点点朝这一股契丹兵压过去。

契丹军在营寨外列好队,策马朝杨鹏这边冲了过来。马蹄滚滚,契丹军的马军冲锋扬起阵阵烟尘,像是在炫耀武力,向杨鹏和呼延赤金的一千步枪手冲过来。杨鹏让士兵们排成四列纵深的方阵——方阵没有侧后,不会受到敌人骑兵从侧翼发起的冲掠。士兵们训练过无数次组织方阵了,此时快速调整,只用了一分钟就把队形改成了方阵。

杨鹏又让呼延赤金带着士兵在阵前铺洒铁蒺藜,把阵前二十米都变成了无法进入的禁区。杨鹏的士兵刚洒完铁蒺藜,契丹兵的马军已经冲到一里外。呼延赤金的士兵开始上膛装弹,准备战斗。

距离四百米,三百米,二百米,呼延赤金已经看清楚了鞑子马军的脸面,呼延赤金的火枪手开火了。正面第一排七十名火枪手同时向鞑子开火,只听到一片噼哩啪啦的枪声响起,陷阵团的阵前冒出了一片烟雾。七十枚子弹向两百米外契丹士兵射去,狠狠地射入了契丹士兵的身体内。

一名契丹兵马甲兵中弹了,子弹破开了他身体最外面穿着的镶铁片绵甲,又破开了他里面穿着的锁子甲,刺入他的右腹。不过距离太远了,子弹在破开两层盔甲后失去了动能,只刺入他身体一厘米就停了下来,他并没有受到重创。他咬着牙,还坚持骑在马上冲阵。

一名中弹的契丹兵步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只穿了一层盔甲,子弹刺破了他的镶铁片绵甲,钻进了他的血肉里,把他的肺部打成了一片血糊。这个步甲中弹后立即口吐鲜血,惨叫一声倒在了马下。一名契丹兵马甲的战马被子弹击中,那战马剧痛下人立而起,把背上的马甲士兵摔在了地上。后面滚滚的军马洪流从这个马甲士兵身上踏过,立刻把他踩死,把他踩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只一次射击,就有三十名契丹兵步甲被打死在马上。倒地的契丹兵尸体阻挠了后面马军的冲锋,造成了一片小的混乱。契丹兵们没有想到会在这么远的距离上遭到火器打击,像是被人重捶了一拳,士气一滞。不过契丹兵并没有丧胆。领导这一千“耶侓哈超哈营”马军的“溪军精锐”躲在契丹兵的身后,大声吆喝着,鼓舞着勇士们的士气。

契丹兵马军鼓起勇气,继续朝前面冲过去。距离一百六十米,第二排六十名步枪手朝契丹兵开火了。又是六十发子弹划破战场前的空隙,射入了契丹兵的队伍里。契丹兵的冲锋阵型前面一片人仰马翻,二十多个中弹的步甲像是被镰刀割下的稻子,扑通扑通地掉下了马。

他们的尸体变成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绊倒了两匹后面的战马,又摔伤了两名马上的骑兵。契丹骑兵的士气动摇起来了。这是哪里来的宋军,这火铳齐射的火力怎么这么猛?前进短短三十步,已经有五十多名勇士丢下了性命。想冲到宋军的阵前射箭,需要抛下多少尸体?

而且距离近了,是不是身穿两层重甲的马甲兵也会被这支宋军的犀利火铳打死?契丹的骑兵投鼠忌器,有些畏缩起来。契丹的溪军精锐暗叫不好,他一把抢过身边号角手的号角,大声吹了起来。

听到中气十足的中军号角声,契丹的骑兵们心神又稳固了一些。他们突然一起嚎叫起来,继续策马朝一百步外的宋军冲了过去。距离一百二十米,又是六十发子弹射了过来。这个距离上,步枪射击的精度已经非常高了。虽然达不到训练时候的九成九,但也有八、九成的命中率。而且在一百二十米上,即便是两层重甲的马甲士兵也防不住锥形米尼弹,燧发子弹可以充分搅碎中弹者皮肉下面的内脏器官。

一名契丹兵马甲被子弹打在了左胸,血花猛地溅开,喷了他左边一个骑兵一脸。这个马甲只是喊叫一声,就倒在了马下。一个契丹兵步甲被打中了肚子,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中弹了,直到他觉得腹部好凉,这才发现自己的肠子已经从伤口中露了出来。他看到这么大的伤口,就感觉到自己要死了,头一低,噗通一声倒下了马。后面的军马没有减速,从他的胸口踩了过去,他一声不吭地死在了战场上。

六十发子弹破空而来,契丹兵的前排骑兵像是撞上岸堤的海浪,猛地一滞。起码有五十个契丹骑兵被打死。这些被打下马的骑兵尸体变成了障碍物。冲阵骑兵的前排,又是一片混乱。契丹兵被陷阵团的火力打懵了。这是打仗?这简直是屠杀!短短十几息,契丹军已经在战场上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骑兵们不再闷着头往前冲,他们慌张地看向了中军,看他们的溪军精锐是不是鸣金退兵。

但溪军精锐回应他们的,是一声继续冲锋的号角声。前排的骑兵们脸色发白,却又不敢擅退,只能咬牙继续往前面冲去。距离明军九十米,又是一排排枪射来,契丹的前排骑兵像是没有灵魂的沙袋,扑通扑通往地上倒去。

契丹兵前仆后继,不管不顾地埋头往前冲,终于冲到了宋军的五十步外。第一排六十多契丹骑兵举起弓箭,朝五十步外的陷阵团射去。一片箭雨划过天空,七个陷阵团士兵中箭,惨叫着倒在了地上。

不过回应契丹兵的,是陷阵团正面士兵的第五次齐射。距离六十米,七十名陷阵团士兵再一次站到了射击位上,开火射击。七十发子弹像是七十个死神,猛地射入六十米之外的契丹兵队伍中。前排的契丹骑兵像是被点名,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马下。

和骑射的契丹弓手比起来,火枪手的命中率高多了。火枪手想要瞄准某个目标的时候,只需要克服几斤的火枪重量,使用者只需要瞄准并扣动扳机。而当你使用弓箭的时候,却要用力向后拉,保持十倍于火枪手的力量。更何况骑马冲阵时候上下颠簸,根本没法仔细瞄准,有个大概就射出去了。前排骑射的契丹骑兵和呼延赤金的陷阵团士兵对射的结果是,惨败。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七百八十四章 战场转机第五百二十五章 进入四川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宋来使第五百八十一章 政府状况第六百零四章 街上巧遇第三百八十七章 铁血无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雨中情意第三章 沿途训练第九百二十章 不战而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仓皇撤退第五百三十八章 恶狗相争第八百四十章 最后通牒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锋交战第十六章 精心呵护第四百五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八十二章 无路可逃第五百四十四章 优柔寡断第一百七十四章 胜利果实第六十七章 骑兵与手铳第六百九十一章 全面反击第五百零一章 各怀鬼胎第六百二十一章 势均力敌第五百二十二章 财政问题第三百九十章 顽强血战第九百零一章 民间论战第九百三十九章 东瀛乱起第六百九十六章 仓皇撤退第九十五章 羊入虎口第六百六十五章 杨鹏的荒唐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难题第八百九十八章 悍将无敌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京动态第六百零三章 工商立国第九百四十三章 前锋之战第五十章 内阁制度第四百九十七章 守城恶战第五百二十章 全军覆没第六百章 江西战况第七百四十二章 牢不可破第八百二十七章 假意卑恭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廷册封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鸡岭第七百零六章 西方情报第七百二十章 家法侍候第九百六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军北上第四百四十章 铁舰狂扫第七百六十八章 海外锦衣卫第一百九十一·章 财大气粗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杀风情第二百九十章 燕京战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两淮宣威使第七百八十八章 教廷危机第一百四十五章 耶律观音第二百七十八章 如此父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女香兰第六百三十五章 这一家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前倨后恭第三百二十八章 凤凰涅槃第七百二十章 家法侍候第三十二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九百零一章 民间论战第八百九十四章 城下血战第二百一十九章 毁尸灭迹第七百八十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第二百零三章 情谊深浓第一百八十四章 猛,猛,猛第九百七十六章 大军汇合第四百七十四章 攻城妙策第七百六十三章 比武招亲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朝会第七百二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六百九十章 双方鏖战第九百二十七章 情到深处第八百八十三章 老顽固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明铁甲第十一章 分路夜袭第五百零一章 各怀鬼胎第九百三十二章 直捣黄龙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西内政第二百零三章 情谊深浓第六百一十九章 铁骑无敌第一百五十五章 黄雀在后第五百一十六章 鏖战倭寇第六百零九章 恢弘景观第五章 紧急训练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贵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缓兵之计第四百八十九章 视察灾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计划取消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烽火第八百四十五章 峰回路转第六百五十七章 定国是诏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情旧情第六百一十章 性福生活第三十一章 杨七郎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凯歌连连第八百二十六章 缓兵之计第八百四十一章 血战巴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