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进军之策

李同仁和王焕听见杨鹏的褒奖,心里比吃了蜜还要舒爽,一起抱拳拜道:“这都是陛下圣德教化之功,臣等不过是略尽绵力,不敢居功!”

杨鹏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道:“你们两个少拍点马屁就更好了!”

两人颇为尴尬。

杨鹏问道:“宁夏社会还稳定吗?最近有没有叛乱事件发生?”

李同仁抱拳道:“自从上一次在陛下的领导下一举扑灭了叛乱之后,便再也没有叛乱事件发生了!各地百姓都安居乐业!即便是那些被剥夺了特权和土地的贵族也都十分安分,其中不少人改行经商,倒也做的是风生水起啊!”王焕点了点头,接着道:“便是匪患,在这一年多剿灭安抚双管齐下政策的作用下,也基本上已经绝迹了。总之,宁夏的一切情况都非常好。这都是……”王焕习惯性的想要歌颂杨鹏一番,话到嘴边了,想到杨鹏刚才的话,便硬生生地把后面的话都给咽了回去。

杨鹏点了点头,看了两人一眼,问道:“粮草辎重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同仁抱拳道:“已经在两处主要官仓储备了两百万担粮草。另外,各处军府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需一声令下,便可立刻开始动员,由于已经做了准备,只需要一个月时间,所有军府的兵马便可以集结起来。”

杨鹏满意地点了点头。

散会之后,杨鹏留下杨延昭,两人在行宫的后花园内漫步。杨鹏问道:“你觉得这个计划有没有什么问题?”

杨延昭道:“陛下英明,这个计划可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大明便是这个渔翁。只要辽国同西辽打起来,这个计划便基本上已经成功了。”

杨鹏道:“我现在担心的是兵力够不够用。段志贤的兵马调过来之后,也只能出动二十万兵马。凭这二十万兵马可以如我们希望那样一举席卷西辽的整个东方地区吗?”

杨延昭道:“只要前面没有出现问题,二十万兵马就绝对够了。怕只怕被西辽方面提前发现了我们的意图。因此末将在接到陛下的命令之后,依旧没敢进行军队调动,便是害怕被西辽方面察觉异常。另外一方面,也怕西辽万一抵挡不住辽国的猛攻短时间内垮下来的话,只怕大半的西辽会被辽国占了去。”

杨鹏点了点头,道:“你担忧得对,做得也对。耶律隆庆不是个冲动的匹夫,他接到我们的报讯之后,定然会怀疑我们会不会有什么阴谋。他一定会派密探去辽国查探情况,同样的也会派密探来我们大明查探情况。因此我们暂时是不能有什么大的动作的。大规模调动必须等到他们两国全面开战之后才能进行,那时就算被西辽察觉到了,他们想要临时改变计划也将十分困难了。因此我才会命令段志贤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先到汉中,等我的命令再来宁夏。”

“至于西辽能不能抵挡住辽国的进攻。我认为以耶律隆庆的能耐,短期内应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辽军想要在短时间内一举打垮西辽,应该不大可能。”随即笑了笑,“如果事与愿违,真的被辽国势如破竹攻灭了西辽,那也没什么。”

杨延昭见杨鹏好不担忧的模样,眼神中不由得流露出无限敬佩之色,他知道即便是古之圣君,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如陛下如此这般的淡定。

杨鹏微笑道:“杨大将军,从来都会做好完全的准备。想必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也都做好了准备吧。”

杨延昭笑了笑,道;“末将做了三个方案,分别针对西辽提前发现了我们的企图,一切如我们预料一般的发展,以及耶律隆庆没能抵挡住辽国的突袭兵败如山倒,这三种情况。”

“对于第一种情况,末将认为不如索性和辽国挑明了,联合攻击西辽,事成之后,瓜分了西辽,而与此同时,大军集结于边境地区,做好准备;对于第二种情况,末将认为应当分兵两路,一路全是骑兵,由末将亲自率领直插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只要打下了虎思斡耳朵,西辽便垮了;另一路则由步军组成,分路夺各处占要地,阻止契丹军进入同时稳定局势。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与辽国开战的准备,如果战事发展到了这一阶段,便要令大同府路、太原地区、燕云十六州以及河北地区全面进入战争状态,在中线和东线给予契丹人足够的威胁,以防止他们集中力量在西线与我们交锋。”

杨鹏思忖着点了点头,道:“计划是好的。”看了一眼杨延昭,半开玩笑地道:“可是与辽国开战了,王君和我的丈母娘岂不是危险了?”

杨延昭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道;“这一点陛下不必担心。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和辽国开战了,但也是被迫的,那将一定是耶侓休哥冲动之下的作为。只要我们给予其迎头痛击,耶侓休哥定会冷静下来,主动与我们求和,而不敢伤害那两个人。”

杨鹏思忖着点了点头,问道;“第三种情况呢?”

杨延昭道:“第三种情况,西辽在我们发动进攻之前便兵败如山倒了。这种情况之下是最难办的。当此之时,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坚持继续出兵,那样一来,我军恐怕只能获得靠近玉门关的一小部分土地而已;二是放弃对西辽用兵,转而攻击辽国,以保住西辽,末将认为这样对我们才是最为有利的。”说到这里,杨延昭看了看杨鹏,道:“但只怕陛下不愿意走后面这条路!”

杨鹏苦笑道:“多情自古空余恨啊!”杨延昭也不禁笑了起来。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觉,只觉得大辽帝国的无比尊贵的太后娘娘竟然被皇帝陛下弄上了手,这似乎是另一个层面的巨大胜利呢!当然,杨延昭虽然这样想着,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

杨鹏低头思忖道:“你刚才的话提醒了我。与辽国一定程度的战争或许并非坏事,或许让耶侓休哥觉得王君和我的丈母娘并不能如何要挟我,对于拯救他们是有好处的。”

杨延昭没有接话,关于这件事情,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乱说话比较好。

杨鹏思忖了片刻,扭头看向杨延昭,突然觉得杨延昭其实真可说得上是智深如海啊!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他将所有的可能都考虑到了,而且都想到了应对之策,他如此思绪缜密,也就难怪历史上的杨延昭百战不败所向披靡了。或许当时赵恒和王钦若要害他,他已经看出来了,只是心中的忠诚思想令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他不可能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做出不忠的行为来,因此他只能选择死亡!杨延昭他是非常聪明的人,只是他的信仰令他不可能使用自己的聪明!

回过神来,杨鹏不由得笑了笑,心中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令那一场千古悲剧终于没有发生。

“对了,怎么没看见杨琪呢?”杨鹏想起了认得那个性格坚毅而又活泼单纯的八姐。

杨延昭笑道:“她在训练她的女子军呢。她还不知道陛下来到兴庆府呢。”女子军,不久前新晋组建的一支军队,是由杨琪提议,由杨延昭上书请求然后得到杨鹏和留守内阁批准组建的一支新军。在宁夏地区,由于国家之间部族之间纷争不断,因此这一代的女子往往也会上战场杀敌,战力丝毫不弱于男子。大明统治宁夏之后,这些女战士便都回到了民间,却很不适应和平的生活,经常打架闹事成为地方安定的一大隐患。因此杨琪便向六哥杨延昭建议,将这些女战士重新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军队,也算是物尽其用,同时也解决了地方上的一大治安隐患了。

这支女子军队人数在三万左右,全部都是宁夏地区的女子,主要是党项人,也有契丹人、女真人和汉人,身着特制的皮夹和铁甲,算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支女子军,隶属于直属军团,由杨琪统帅,划归杨延昭辖下,算得上是杨家军系统的一支新军。

杨鹏笑问道:“这支女子军的战力如何?军械装备都已经到位了吗?”

杨延昭笑道:“柴大官人的效率那是没得说的。陛下和内阁一批准,柴大官人便命属下把足额的军械装备都运到了!现在这支军队的装备是非常整齐的!至于战斗力,呵呵,说出来陛下可能有些不相信。这支女子军虽然还不能和我们直属军团的老牌部队相提并论,但已经很接近普通军团的战斗能力了!她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女战士,只需稍加训练便是一柄钢刀利刃!”

杨鹏笑道:“这可真是出乎我的预料之外啊!”随即有些担心地道:“面对这样一群母老虎,八姐她对付得了吗?”杨延昭笑道:“可真让陛下说着了,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不服气!她们根本就看不起杨琪这样的姑娘!不过在杨琪三两下就打到了她们中的刺头之后,就没有问题了!”杨鹏哈哈一笑。

当天晚些时候,杨琪兴冲冲的跑来了。看到杨鹏和杨二丫,杨琪十分兴奋,拉着杨鹏和杨二丫说了许多最近发生在军营中的有趣的事情,看她喜悦兴奋的样子,哪里像一位手握数万兵马的女将军,分明就是一个天真的女孩子。片刻之后,杨琪拉着杨二丫对杨鹏道:“大哥,我要和嫂子说一个晚上的话,可以吗?”

杨鹏看了一眼杨二丫,笑道:“我和你嫂子还有事呢!”杨二丫红了红娇颜。杨琪央求道:“大哥,你就把事情放一放吧!我好想和嫂子说说话啊!”杨鹏看见杨琪如此央求的模样,哪里还能说什么呢,呵呵一笑,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好吧好吧,你们就好好说说话吧。”杨琪喜不自禁地道:“谢谢大哥!”随即便拉着杨二丫离开了。杨二丫回过头来看向杨鹏,只见杨鹏流露出十分郁闷的神情来,禁不住抿嘴一笑。

杨鹏看着她两个离开了,郁闷地嘀咕道:“他奶奶的,今天晚上又要做孤家寡人咯!”呵呵一笑,转身朝书房去了。

杨鹏站在地图前,看着面前的西域地图,面露思忖之色。突然之间心头一动,喃喃道:“我若是耶侓休哥和耶律隆庆的话,如果发现了大明军的动作,或许还有一个选择!”……

连续多日,耶律隆庆都睡不安寝,一直在担心辽国方面的动作,他实在是担心辽国真的如大明方面所言,正秘密调动大军准备对己方不利了。

这天深夜,耶律隆庆还在书房中翻看奏折,虽然手里在翻着奏折,可是思绪却完全不在这些奏折上面,早已飞到了几千里之外了。

门口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静夜之中听来显得格外突兀。耶律隆庆收回思绪,抬头朝门口看去,只见是自己的皇后匆匆奔了进来,不由得心头一动。

皇后疾步来到耶律隆庆的书案前,急声道:“陛下,密探从辽国传来了消息,辽国确实在秘密地大规模调动军队!”

耶律隆庆眉头一皱,问道:“确定了吗?”

皇后道:“派往辽国的三位密探都传来了一样的消息,应该是确定的!陛下,辽国已经在秘密调动军队和物资一段时间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就会对我们大辽发动进攻!我们得赶紧准备才行啊!”

耶律隆庆皱眉思忖片刻,看向皇后,问道:“派去大明的密探,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有消息传回来。他们在从玉门关到兴庆府的整个宁夏地区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除了宁夏驻军提高了战备状态之外,并没有其他军队进入宁夏地区。陛下,我认为大明之所以将辽人准备袭击我们的消息告诉我们,仅仅只是不愿意让辽人占了便宜罢了!”

耶律隆庆皱眉道:“那杨鹏比狐狸还狡猾,比豺狼还要凶残!他难道仅仅只是不愿意被辽人占了便宜?我看他十有八九是想在我们同辽国的冲突之中捞取好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杨鹏想要做这个渔翁!”

皇后皱眉道:“陛下的分析自然是十分有道理的!可是密探发现的情况却说明他们似乎并没有想要趁火打劫的意图啊?”

耶律隆庆面露思忖之色,随即对皇后道:“立刻把诸位大臣给我叫来,不管大明想要干什么,辽人的入侵意图已经明了了,我们必须赶紧应对!”皇后应了一声,奔了下去。

耶侓休哥领着亲卫铁浮屠来到了西海东北的一座大峡谷中。所谓西海,其实就是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西海如今是西辽和辽国的界湖,西海的北方和东北方都是辽国的领土,西南和南方则是西辽的领土。

耶侓休哥在铁浮屠的簇拥下,趁着夜色进入了郁郁葱葱的大峡谷中。峡谷中没有点什么灯火,然而借着星月的光辉却可以隐隐约约看见,绵延数十里的大峡谷中居然搭满了营帐,低沉的人语声回荡在峡谷之中,虽然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很低,然而汇聚在一起就好像一头远古的巨兽在发出低沉的嚎叫一般。这座大峡谷中起码聚集了几十万的兵马!

耶侓休哥进入大帐,转过身来,众将一起拜道:“拜见陛下!”

耶侓休哥道:“诸位辛苦了!”众将又道:“多谢陛下关怀!”

耶侓休哥问站在左首处如同雄狮巨熊一般的耶侓虎城:“大王,各军都到齐了吗?”

耶侓虎城道:“按照陛下的命令,攻击七十万大军都已经家就位,此地聚集的兵马共计是四十万。”

耶侓休哥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们七十万精锐,以有心算无心,西辽这一次是必败无疑了!”

耶侓虎城道:“陛下不可大意!耶律隆庆绝对是一代雄主,这一战恐怕不会十分顺利!”

耶侓休哥心里有些不悦,半开玩笑半嘲讽似的道:“没想到大王居然会怕耶律隆!”耶侓虎城眉头一皱,大声道:“我不是怕他!我只是要告诉陛下,我们的对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耶律隆庆是一头雄狮,陛下不可将他当成一头绵羊!”

耶侓休哥沉着脸道:“这一点我自然知道,大王不必总是强调!他耶律隆庆就是再厉害,也算不到这一招,而我们辽国的实力又远强于他们的西辽!以有心算无心,又是雷霆万钧之力,他耶律隆庆除了败亡这一个结果之外,不可能有第二个结果!”

耶侓虎城见耶侓休哥不是太尊敬自己,心中有些气恼,大声道:“不管他耶律隆庆怎样,陛下总得将最坏的结果考虑到了!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耶侓休哥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冷冷地道:“朕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大王教朕怎么做!”见耶侓虎城还要说话,当即截住他道:“我们就按照既定计划形势,不必再讨论了!朕困了,你们都退下吧!”

众将应诺一声,纷纷退出了大帐。耶侓虎城瞪着耶侓休哥,十分不悦的模样,然而耶侓休哥却根本就不看他。耶侓虎城气愤地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大帐。耶侓休哥抬头看了一眼耶侓虎城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森寒的神色来。

大将达懒道:“陛下,大王实在是太狂妄了!居然在陛下面前如此张狂,实在令人担心啊!”

耶侓休哥皱了皱眉头,喝道:“不要乱说话!我相信大王绝对是忠贞不二的!你也退下吧!”达懒心中郁闷,躬身应诺,退出了大帐。

耶侓虎城领着自己的亲信将领回到自己的大帐之中。一进入大帐,亲信悍将牙骨都就忍不住埋怨道:“陛下如此对我们杲大王说话,也太不尊敬了!他也不想想,他之所以能够坐稳这个皇位,还不是由于我们大王支持他的缘故!”众将纷纷附和起来。耶侓虎城本来就心里不爽,这时听见手下众将的一番话,心里就更加不爽了。

汉人大将佟大为道:“大王,我们汉人有一句谚语:功高震主,必定不得好死。意思是,大臣如果能力和功劳远远超过了皇帝,必然会被皇帝嫉恨怀疑,进而设下种种圈套害死这个功臣。如今大王的功劳在我们大金帝国可谓震烁古今,功盖寰宇!说一句不敬的话,陛下不过一个小小青年,自我们辽国崛起到如今,他有什么功劳?在这种情况之下,陛下对于大王肯定是疑虑重重,生怕大王会取而代之的!大王自然是一颗赤心,但是陛下是绝不会这么认为的!末将实在是担心,陛下会不会随便找一个罪名,然后以此害死大王!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可是数不胜数啊!”

众将也都不禁担心起来。耶侓虎城皱眉道:“我量他没这个胆子!”

佟大为道:“大王,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大王自然是赤心为国的忠臣!可是却要防止被人陷害啊!末将认为,大王对于陛下应该防着一些才是。”众将纷纷附和。耶侓虎城紧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辽国大军集结完毕,便准备发动攻击了。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情报却从遥远的西方边境传来了。天主教国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号召之下正在调动大军,说是要讨伐天竺。然而耶侓休哥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时之间却不能相信天主教国家是真的要去讨伐天竺。耶侓休哥自己是耍弄阴谋诡计起家的,因此对于他们讨伐天竺这件事只相信了一分。他怀疑那些天主教国家是不是在打自己的主意?

前文已经说过了,辽国和西辽趁着花剌子模攻伐塞尔柱帝国的时机大举入侵,一举攻灭并且瓜分了花剌子模。因此两国如今的西方疆域已经与西方世界接触了,而且当时神圣罗马帝国攻灭了塞尔柱土耳其帝国之后,与辽国和西辽的军队发生了接触,双方交锋数阵,互有死伤,不过由于当时各国的君主并没有要开战的意思,所以约束各自的军队,因此大战才没有爆发,不过各方的心里却都埋下了警惕的种子。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火中的亲情第九百五十七章 大获全胜第三百九十章 顽强血战第八百七十六章 疑虑重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吐蕃归附第二百二十九章 海靖公主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乎预料第二百零三章 情谊深浓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零六章 西方情报第三百七十章 内政军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西内政第四百三十章 考预后路第八百六十一章 反戈一击第五百一十三章 口袋阵第七百五十九章 难得闲暇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军夺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九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第四百九十五章 烽火连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教圣女第七百三十五章 路见不平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人舰队第三百九十八章 无力为天第二百零三章 情谊深浓第四百八十三章 划清界限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局为重第一百六十一章 黑暗一面第三百四十七章 无妄之灾第六百一十七章 曹勇讨逆第八百六十章 待更新第二百七十二章 土崩瓦解第一千零三章 鲁莽之祸第六百六十一章 还在折腾第三百七十六章 激战琉球第七百六十四章 待更新第三百六十章 议任不休第七十二章 帮士兵找老婆第七十三章 杨延昭冬天种菜第五百五十三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三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六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五百六十九章 仪政会议第三百三十三章 铁骑横扫第四百一十三章 突袭夺岛第四百一十一章 军政情况第一百三十四章 雷厉风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处境危急第八百六十二章 待更新第五百九十四章 江南来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穆桂英第四百零七章 晴天霹雳第八百四十一章 血战巴特纳第四百五十九章 旁敲侧击第十五章 义无反顾第七百八十二章 情势逆转第五百八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战开始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箭之威第六百四十九章 有妻如此第一百六十八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三百二十三章 疑雾丛丛第三百零七章 易钗而弁第五十八章 艰难的抉择第八百二十六章 缓兵之计第一百八十八章 杨鹏出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又丰收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草原风波第七百五十四章 情况危急第三百二十一章 情深意浓第八百七十九章 内外交困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烽火第一百六十章 如此断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杨琪来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激战第九百九十七章 难以置信第七百七十七章 舰队鏖战第八百一十四章 继任之君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面大战第一百零八章 朝堂争执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面围城第三百零五章 惶恐不安第九百八十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零四章 坚定不移第二十三章 枪匠制度第八百章 汴梁见闻第四十六章 双方设局第七章 战场检验第二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九百六十九章 阿莫勒失守第八百一十五章 继位纷扰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鼓而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难题第四百五十一章 月亮惹的祸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五十一章 王君计谋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坏打算第三百九十八章 无力为天第二百零一十章 燃烧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