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再见杨彤

军事政变的图谋东窗事发,内阁在紧急调动兵马的同时,传令密卫卫队拿捕了所有参与政变的人员,皇后杨彤,妃子赵金喜同一时间被软禁起来。由于此事涉及到了皇后,内阁也不敢贸然处置,因此只是将有关人等暂时关押,讯问郭同等人罢了。郭同等人当此之时,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皇后杨彤的身上,试图能够减轻罪责。

韩冰来到软禁杨彤的皇后寝宫中。此时的皇后寝宫冷冷清清,便如同一座巨大的监狱一般,杨彤站在窗户边,望着窗外的冷月怔怔出神。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回过神来,随即转过身来。

看见了一身戎装走来的韩冰,冷冷地问道:“你来做什么?”

韩冰道:“有一个消息我必须告诉你,大哥已经安全了。现在大哥已经同舰队汇合,正在返回大明的路上。”

杨彤的神色立刻变得复杂起来,有欣慰也有不知所措,禁不住喃喃道:“他,他没事,太好了,太好了!我,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杨彤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杨彤心头一震,苦笑了一下,长叹一声,喃喃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夫君一定恨死我了!”韩冰不知该说什么好,转身去了。“等一下!”杨彤突然叫道。韩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杨彤疾步走上前来,一脸关切地问道:“我的孩子他还好吗?”

韩冰道:“他很好,你不用担心。现在是永惠姐姐在照顾他。”永惠姐姐便是柴永惠,由于柴永惠年纪最长,又有杨鹏和柴永琦这个身份,因此宫中群妃都尊称她为姐姐。杨彤听说孩子无恙,不由得放下了一件心思。

舰队主力护送杨鹏和颜姬过了西洋之后,分出一支小规模舰队由王蓉率领直向泉州港驶去。经过多天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泉州港。随后舍舟登岸往汴梁而去。

这天傍晚时分,杨鹏和颜姬终于回到了汴梁,众妃子众大臣见到杨鹏无恙归来,都禁不住泣不成声。好一会儿之后,众人的脸上才浮现出笑容。

杨鹏想到杨彤的事情,不由得心情沉重起来,问道:“杨彤呢?”

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韩冰道:“正软禁在皇后宫中,等候大哥裁决。”

……

杨彤望着夜空发呆,她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一般,她希望自己能够醒过来,可是她却始终在这个噩梦之中。

“杨彤。”一个她既期待又害怕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不由得心头一震,随即喃喃苦笑道:“我一定又在做梦了!”

“时间还早,做什么梦呢!”

杨彤大感惊讶,连忙转过身来,赫然看见了自己的夫君。杨彤先是一愣,随即便想躲藏起来。

杨鹏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杨彤,没好气地道:“看见老公回来了,不打招呼却想跑,这是什么道理?”

杨彤羞愧到了极点,低着头不敢看杨鹏,又是惶恐又是悲戚地道:“我,臣妾,臣妾对不起夫君!臣妾,臣妾没脸见夫君!”

杨鹏抱住杨彤的双臂,喝道:“看着我!”杨彤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又是惶恐又是羞愧地看着自己的男人。

杨鹏道:“这种事情不想发生也已经发生了,逃避有什么用!”杨彤禁不住抽泣起来。

杨鹏叹了口气,“你啊,最大的毛病就是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唉,这件事情也怪我,我若是早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你也就不会干出这件蠢事了!”杨彤不解地看着杨鹏。

杨鹏道:“我对于帝国将来的规划,其实是虚君实内阁。也就是说,从我之后开始皇帝是不会有什么实权的,国家的主要权利都在内阁的手上,而内阁则由所有百姓选举产生。这是为了解决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治乱循环的怪圈。至于皇帝的继承人,等他们长大以后,根据表现由内阁来确定!”

杨彤惊讶地看着爱人,忍不住道:“如此一来,那天下还是杨家的天下吗?”

杨鹏道:“这件事我已经不止一次地说过了。天下从来就不是哪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我们虽然身在高位也不比普通百姓高贵到哪里去。”

杨彤哭泣地道:“这么说臣妾完全做错了,完全做错了!”

杨鹏叹了口气,道:“你确实做错了!你太傻了!”

杨彤抬起泪眼婆娑的臻首看着杨鹏,凄苦地问道:“夫君是不是,是不是打算休了臣妾了?”

杨鹏苦笑了一下,把杨彤搂进怀里,道:“一日为夫妻,终身为夫妻,我是不会抛弃你的!”

杨彤感动不已,随即皱眉道:“夫君如果放过臣妾如何向天下臣民交待?”

杨鹏道:“我并没有说这件事情不处置,不过你我的夫妻名分却并不会就此断绝。根据我们大明的律法,你犯的是策划叛乱罪。根据律法规定,最少也要判处十年监禁。好在这次叛乱并了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如果我向内阁求情,大概可以将刑期减到六年左右。”杨彤惊讶地问道:“我,我可以不死?”

杨鹏微笑着点了点头。

杨彤又赶紧问道:“夫君也不会休了我?”

杨鹏微笑着点头道:“不会。我已经说过了,你永远是我老婆。”杨彤欣喜无限,扑进了爱人的怀中,呜呜地哭泣起来。

杨鹏柔声安慰着她,待她情绪平复下来之后,一脸愤怒地道:“赵金喜和郭同我可就不会放过他们了!赵金喜就不用说了,从过去到现在有多少事情是她挑唆出来的!至于郭同,他想投机取巧获得更大的权位,好啊,我就让他去监牢实现梦想!”杨彤见爱人一脸愤怒的模样,不由得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杨鹏又宽慰了杨彤一番,便离开了寝宫。

一出来,便碰见了嫣然跪在台阶下。杨鹏见状,连忙上前去扶她,笑问道:“你这是闹得哪一出啊?”

嫣然一脸自责地道:“臣妾是娘娘的姐妹,还请陛下一并治罪。”

嫣然笑道:“你这就叫做哪壶不开提哪壶了。这件事根本就与你无关,你请什么罪?起来吧!”

嫣然却道:“臣妾其实从开始就参与了这件逆案,臣妾不能说无罪!”

杨鹏将嫣然扶了起来,看着眼前这种角色娇颜,道:“整件事情我非常清楚。你不仅没有参与,反而一直在劝说你杨彤姐姐悬崖勒马。要不是那个可恶的赵金喜,这件事情应该是不会发生的。”看了嫣然一眼,道:“因此你不仅没有罪,反而还有功。”随即笑道:“好了,不要想这件事情了。”

嫣然听见爱人这么说,心里欣慰极了。随即想到姐姐的事情,连忙问道:“不知,不知陛下要如何处置姐姐?”

杨鹏叹了口气。嫣然见状,登时面色一白,急声问道:“难道陛下要,要……”

杨鹏明白嫣然误会了,笑道:“你想岔了。”顿了顿,皱眉道:“不过杨彤的罪行十分严重,我也不能不处置,恐怕她至少要在牢狱之中受五六年的惩罚。”嫣然闻言,不由得松了口气,知道陛下对于姐姐可以说是格外开恩了,便没再说什么了。

杨鹏回头看了一眼皇后的寝宫,对嫣然道:“你进去陪杨彤说说话吧。”嫣然应诺一声,便进入了寝宫。

杨鹏收拾了心情,朝御书房走去。

来到御书房,只见韩冰、柴永惠和颜姬都在。三女见到杨鹏进来,当即站起来迎接。

杨鹏笑问道:“你们怎么都在这里啊?”

颜姬当即将一份报告递给杨鹏,道:“这是刚刚从虎思斡耳朵传来的报告。”

杨鹏接过报告,走到书案后面坐下,看了起来。看完了报告,微笑道:“好,非常好!总算是没让十字军占到什么便宜!”

当日杨鹏失踪之后,十字军便猛扑大明的残余兵马。然而耶律寒雨毕竟非同凡响,在此危急时刻,果断舍弃所有城池,却故布疑兵让敌人以为大明军还在据守那些城池。而实际上,耶律寒雨却已经率领主力朝虎思斡耳朵赶去。占领虎思斡耳朵的耶律中却以为耶律寒雨还在西南,远离虎思斡耳朵,因此毫无防备,在城中纵情声色,城中兵马也都是醉生梦死放肆享乐。结果半夜时分,被大明军一举突入城中,耶律中及其麾下兵马骤然听见杀声震天,还闹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许多人就去了阴曹地府。

大明军冲入虎思斡耳朵,便好似狂风扫落叶一般将城中敌军一扫而空,夺回了虎思斡耳朵。

耶律中侥幸逃过一劫之后,赶紧奔去十字军大营求援。而此时,十字军正在攻略西南诸城,已经发现当前的大明军只是疑兵了。在接到了耶律中的求援信息后,当即判断大明军的主力已经转移到了虎思斡耳朵,于是大军立刻转向,直朝虎思斡耳朵扑来。

十字军眼见城中只有几万大明军守卫,根本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当即四面扑城。然而大明军的意志力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凭借着虎思斡耳朵的城墙拼死抵抗!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十字军不仅没有拿下虎思斡耳朵反而损失惨重,虎思斡耳朵的城墙下已然是尸积如山了。

而就在这时,杨延昭率领的十万精锐赶到了战场,当即与城中及其周边的大明军配合对以十字军为首的敌军发动猛烈反击。大明将士个个一往无前以一当十,与敌人十荡十决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直到黄昏时分,才各自收军。

不过敌军依旧不愿意放弃,继续与大明军对峙鏖战。可是不好的消息却接踵而至,一直接着一支的大明军在接近虎思斡耳朵了。卡恩鉴于战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若是继续羁縻此地的话,不仅无法取得胜利,甚至有可能陷入大明军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卡恩果断决定撤退。这个命令传达下去,除了耶律中耶律夷列和粘拔恩诸部之外没有人提出反对,因为这些天的血腥鏖战下来,大家已经十分疲惫了,人人的心中都不禁升起了厌战的情绪来。

十字军立刻转向西撤,耶律中耶律夷列和粘拔恩诸部无可奈何只能跟随十字军西去。说到这里,朋友们也许会感到奇怪,那粘拔恩诸部不是已经投靠了大明吗?怎么又站在了十字军一边?其实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粘拔恩诸部昨日与大明联合,今日却投效十字军,这不是很正常吗。当日,阿里奇所部大军被耶律中击溃之后,粘拔恩诸部见势头不对,当即便倒向了耶律中一边,不仅不救援阿里奇,反而与耶律中一道夹击阿里奇。若非如此,当时阿里奇虽然毫无防备,却也不会败得如此干净利落。

十字军等一直退到了虎思斡耳朵西边的塔剌思,试图依靠此地的险要地形稳住战线。

各部大明军陆陆续续到虎思斡耳朵会齐,当卡恩等退到塔剌思的时候,共有主力军团加军府军六十万汇聚到了虎思斡耳朵。杨延昭提议立刻发动全面反击,耶律寒雨表示赞同并且制定了反攻的计划,她自己率领五十万大军正面反击,让杨延昭率领十万精锐走北路沿垂河西进。

不久之后,耶律寒雨亲率五十万大军进抵塔剌思城下,发起猛攻。而卡恩等则依靠塔剌思的坚固城墙和有利地势据守不退。恶战连续数日,双方都双亡惨重,可是塔剌思城依旧岿然不动。

而就在这时,急报突然传到塔剌思城,说大明大将杨延昭率领十万大军已经攻陷了扫兰。这扫兰在原来花剌子模和西辽的边境上,是卡恩等人西退的后路,如今却被大明军占领了,这说明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卡恩等人只感到难以置信,几乎认为这个消息是假的。不过很快确凿的消息传来,大明大将杨延昭率领十万精锐沿垂河西进,在垂河上游折而向南横越沙漠,突袭了扫兰。此时扫兰数万守军毫无防备,被大明军一举冲入城中,结果是死的死逃的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扫兰瞬间落入了燕云的手中!

卡恩等都不禁慌乱起来,所有人都无心恋战了。

就在卡恩等慌乱不知所措的时候,耶律夷列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可以从这里往西,越过沙漠,然后沿着阿姆河北上,便可抵达花剌子模海了。”众人正没有主意,此时听见他的这个建议,只感到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纷纷点头附和。众人既然都同意了,卡恩当即决定放弃塔剌思西撤。

虽然已经决定逃走,可是卡恩却小心谨慎,下令在城头上多竖起旗帜以迷惑城外的大明军,同时令各军等候到半夜三更才行动。

时间终于到了半夜,西城门悄悄地打开,数十万兵马立刻蜂拥出城。虽然卡恩事前已经交代过要保持安静不得发出任何响动,但是多方联军哪里控制得住,数十万人马蜂拥出城,登时马嘶人喊脚步声隆隆。

数十万兵马离开城市十余里。突然,周围出现了无数的火把,将黑夜照耀成了白昼。数十万人突然见此情景,自然一惊,还未反应过来,密集的箭雨掀起的风暴便已经刮到了。顷刻之间,惨叫声响成一片。各军登时乱作一团,也不管什么统一号令了,争相奔逃,摔在地上的人还来不及爬起来就被无数人脚马蹄活活给踩死了!

就在这时,大明军四面猛攻,铁蹄纵横寒光闪烁,直杀入敌军中间。此时敌军已然大乱,哪里还能抵挡得住彪悍的大明军,被大明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尸横遍野。

……

卡恩率领残兵败将一路向西狂奔,待逃到忽章河边的时候,卡恩检点兵马,发现麾下的大军损失了近一半,而其他各军的损失则更加惨重。众人不敢停留,当即涉水渡过忽章河继续西逃。不久之后,身后马蹄声骤起,大明战骑又追上来了。

当此时刻,所有人都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没命地狂奔,只想让别人却挡大明的铁蹄和刀锋。那些骑兵还好,可那些步兵就倒了大霉了,被骑兵远远地丢在后面,眼看被大明战骑席卷而过死伤无数,侥幸没死的也是四散奔逃了。

卡恩等一路狂奔,几天之后终于逃入了沙漠,可是大明战骑却依旧没有停止追杀的意思。往往卡恩等刚刚停下来准备稍作休息,就看见大明战骑如狼似虎地扑上来了,便只好又亡命狂奔。如此这般,卡恩等逃到了阿姆河畔,而大明战骑也跟着追到了阿姆河畔!卡恩等顺着阿姆河向北逃命,大明战骑也是一路穷追!

在阿姆河下游,即将汇入花剌子模海的地方,有一座要塞,名叫玉里键,可以说是花剌子模海南部整个阿姆河流域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原本属于西辽,不过后来被耶律夷列占据了。

卡恩等逃到了玉里键,几十万东征大军居然只剩下了六七万残兵败将了!卡恩等见此情景真是欲哭无泪啊!

而就在这时,警报又传来了,大明军进抵城下。众人听到大明追上来了,登时如同惊弓之鸟一般乱成了一团。卡恩喝令众人冷静,随即传下严令,令各军誓死守卫玉里键,任何人若敢擅自脱离战场,便以叛逃论处。众人都是心头一凛,不敢再说逃命的事情了,然而军心惶恐,这样的情况想要守住玉里键几乎可说是天方夜谭。因此卡恩在以军法震慑住众人之后,跟着宽慰众人道:“你们不要害怕!敌人只是几万骑兵,怎么可能攻破这座坚固的要塞?”

众人听到这话,只觉得很有,不由得宽心了几分。

卡恩接着道:“我已经派人去国内求援了,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军就能赶到!大家何必担心!”

众人听到这话,担忧的心又消退了一大半,纷纷表示要死守玉里键。

卡恩见军心稳定了下来,不禁暗自松了口气,随即传下号令坚守城池。

卡恩等登上城墙,朝城外眺望,只见数万大明战骑正列阵在城外做着进攻的准备。当即不敢大意,令各军小心戒备。

半个时辰之后,城外的大明战骑却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向南边退走了。是完全退走了,并非是暂时后退,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扎下营垒,而是直接向南边而去了。卡恩等人看见这样的景象,只感到莫名其妙,人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之后,城中才传来无限兴奋的欢呼声。不过卡恩对于大明军的突然撤离却还是感到十分困惑,他不明白大明军为什么在占据了如此优势的情况之下会突然撤退?这是一个阴谋吗?

这当然不是一个阴谋。不过大明军撤退也是迫不得已。要知道对辽国的大战已经耗尽了大明的军粮。如今开赴西辽的大军所用的粮草都是朝廷向民间购买的。这个数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持久。因此大明军打到此时不能不撤退了。其实如果卡恩等人能够在塔剌思坚守上一段时间的话,大明军就会不战自退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大明军的情况,因此才会匆忙逃走进而落入了耶律寒雨布置的天罗地网。这也怪不得卡恩,在后路被切断的这种情况下,只怕所有人都会做出与卡恩一样的选择。

不管怎么样,这一场规模浩大的大战至此算是画上句号了。

军报传回神圣罗马帝国,凯撒琳立刻下令花剌子模地区由进攻转入防御,同时从阿拉伯地区,摩尔地区调兵三十万前往花剌子模以加强防御力量。卡恩以下等神圣罗马帝国的十几位将军均受到处分,不过依旧留任原职。至于那些试图跟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屁股后面分一杯羹的众多国家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灰溜溜地回国去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百零八章 战阵对决第一百三十四章 雷厉风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夏意图第三百八十一章 事已原违第二百四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九百七十八章 斩尽杀绝第七百五十三章 家中变故第五百零一章 各怀鬼胎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网成擒第二百八十章 血战到底第三百五十五章 梦碎心碎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掌上京第六百六十九章 计划调整第二百三十六章 穆桂英第七百七十三章 麻痹大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真意切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可阻挡第五十五章 万胜,万胜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装骑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两淮宣威使第四章 血腥教学第八百三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九百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三章 长途奔袭第一百一十五章 朝廷制衡第六百二十九章 军心向背第一千零二章 非常震惊第二十六章 建设新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二百八十六章 趁其不备第五百八十三章 私生子第七十一章 照斩不误第八百五十四章 判官来降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用书生第五百二十五章 进入四川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方武士第四十六章 双方设局第八百八十九章 反间计第二百零二章 大炮轰鸣第八百三十章 阵前夺帅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宫酒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舰队鏖战第四十九章 完善建制第八十三章 除此强敌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主柔情第六十六章 制造镜子第九百一十六章 各方蠢动第二百五十五章 鏖战,崩溃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宫酒宴第一百零七章 算计伏击第一百一十章 烽火雁门关第三百二十四章 辽国新君第五百四十五章 情意绵绵第十章 暗杀耶侓楚干第二百九十一章 猛虎下山第九百五十一章 爱的龙舟第二百九十八章 恩威并施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室密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关系恶化第六百五十章 闲言碎语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州教育第四百零七章 晴天霹雳第二百三十八章 将遇良才第六百五十一章 王君计谋第七百四十章 强行攻击第四百五十七章 儒生激情第四十五章 狭路相逢第五百六十五章 问题解决第十一章 分路夜袭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凉商贾第六百六十三章 春光无限第五百八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败亏输第五十三章 屠杀契丹狗第五百六十一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六章 功亏一篑第五百三十六章 生意经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途艰难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难题第八百九十一章 蒙古动态第七百二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四百八十六章 秀才造反第一千零六章 大明皇宫第八百二十五章 事有变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动作第二百五十二章 蒙蔽双眼第四百三十九章 巡视琉球第二十五章 血腥警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明铁骑第二百六十三章 医者仁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攻城妙策第六十五章 契丹细作第八百一十六章 小别胜新婚第八百八十五章 子女反抗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军汇聚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夏意图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略辽国第六百零九章 恢弘景观第一百八十七章 残忍的契丹第六百五十五章 阅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