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0章 通宝

第120章 通宝

和渴望稳定,甚至对稳定有一种病态追求的官僚们不同,赵玖对金人这一波到来是早有预料的……金人没理由不来,实际上宋金开战四年,前三年都是天气一热便撤退,天气一转凉便南下。甚是连每次出兵的兵力配置和作战思路都一样,所谓东西两路军,一边十来个万户十来万人,其中金人五六万,其余各族四五万,而且特别喜欢斩首战术,盯着对方核心城市和首要指挥官不放。

那凭什么来了三年,第四年就不来了呢?

其实,什么盟约、什么宣战、什么国与国的外交都是假的,对于金国这种尚未脱离野蛮民族思维的国家而言,除非被打疼了、打怕了,否则只要能打就去打,只要能抢就去抢才是事实。

哪怕是基于这种出兵习惯的出兵,他们也该准备今年的南下,何况还有一道诏书呢?

而接下来,可能就是出于这种对战争截然不同的态度,赵官家和南阳的官僚们却是彻底丧失了往日那种合拍。

其实,有些道理,这些官僚们不是不懂,有些话,他们不是没听某人说过,但是事到临头依然觉得难以接受。数日内,南阳陪都中,慌乱、敷衍、悲观等情绪开始蔓延,敷衍、乃至于逃散等现象相继出现,好像之前几个月因为南阳欣欣向荣而欢欣鼓舞的不是他们一般。

对此,赵官家自然感到失望,却没有失望透顶,因为他也只是对这个群体鼓起了三个月的信心,而且再说了,相对于一年前,这些人最起码不会也不敢说议和了。

同时,转回到赵玖的立场,他赵官家除了一开始有些震惊外,到后来真的是越来越从容……毕竟嘛,这半年他又不是什么都没做,做了那么多事情,就算是局面堪忧,还能忧到去年那样子?

如果真还是一败涂地,被人来了个搜山检海,那活该他这个穿越者死无葬身之地。

实际上,赵官家早就想好了,三道防线,五六个军区,宗泽、岳飞、李彦仙、韩世忠、张俊,这是目前最好的阵容吧?层层阻滞,真就撕不下金军几块肉来?

而等到金人来到自己直接控制的南阳跟前,必然已成强弩之末,守城就是了!便是南阳守不住,回到身后襄阳,来个大宋的脊梁永不陷落,难道不行吗?

说白了,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做就是了!当不成李世民咱还当不成慈禧?

“钟相要粮食?”

新官上任,却是公认文官资历第一的枢相吕颐浩抬起头来,冷冷相对。“你们户部居然觉得该给?”

除了官家在御案后摆弄着一枚建炎通宝,显得不够尊重其他人以外,其余所有人,从立在他身侧的蓝珪、杨沂中,到几位宰执、六部高官、几位核心台谏等要员,还有诸如小林学士这种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构成的近臣,乃至于堂下比较远的刘子羽、万俟卨、胡闳休等中下层官吏,全都严肃以对。

因为吕颐浩呵斥的对象乃是户部尚书林杞,而林杞乃是李纲李公相在南阳地位最高的代言人,而此时讨论的赫然也是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户部尚书林杞咬紧牙关,礼貌之余,却也沉声以对:“禀枢相,户部以为该给。”

“为什么?”吕好问,也就是另一位吕相公见到情势不妙,主动插话来打圆场。

“凭什么?!”然而,吕颐浩根本不需要吕好问来插嘴。

“因为中枢这里不缺粮食。”林杞苦口婆心,诚恳以对。“两位吕相公,既然钟相此时还打着朝堂义军旗号,那便是可以拉拢的。此时给他粮食,并不是说指望着能凭着一点粮食就把这个篡逆之辈引以为援,但若能安抚住他一时,不让他趁机起乱,便算是救时了。”言至此处,这位户部尚书复又团团相对其他同僚。“至于将来,即使钟相将来反复,即使今日一些粮食将来看起来算是资敌,但只要能让他此时不反,将来金人退去,咱们自有一万个法子和他慢慢说道……敢问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吕颐浩冷笑一声,态度明显,而吕好问则沉默了一下,欲言又止……后者俨然是被林杞说动了心,却又畏惧吕颐浩这个不沾边的本家,不敢轻易答应。

至于殿上其他人,也都各自犹疑,很显然也有不少人被林杞给说服了。

甚至,就连赵官家都一边玩弄着那枚建炎通宝,一边若有所思起来……当然了,赵官家倒是对眼下这场争端没什么感觉,他只是因为这次争端复又感慨起自己的精神分裂来。

话说,对于钟相、杨么,或者说对于这股以宗教结社而形成的洞庭湖势力,赵玖的态度一直是复杂且变化着的。

一开始,赵玖在马伸的札子上看到钟相这个名字后就立即有了印象,因为此人作为洞庭湖起义的半个主角是上了历史书和《说岳全传》的,大约就是农民起义的代表,属于官逼民反和赵宋抗金不力的结果,甚至镇压洞庭湖起义一度成为岳飞的人生污点。

然而,真等到赵官家在这个时代切身接触了一些信息,却又立即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因为据他所知,钟相此人确实有利用宗教结社来扶助当地贫苦百姓的举止,但与此同时,此人也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在洞庭湖称什么大圣了,去年靖康之变后,他更是直接尝试用神神怪怪的方式暗示他是‘楚王’。

换言之,贫苦百姓的救助者兼利用者,妖言惑众的野心家与功利的追求者,这一体多面都是钟相的事实……而这也是很多农民起义领袖的事实,往前没几年的方腊是这样,再往前上千年的张角也是如此。

那么且不讨论农民起义的正当性与局限性,赵官家身为一个穿越者和赵家人,肯定是有着一种矛盾的心理的。

穿越者当然是要无限制的同情劳苦大众,谁让他上辈子出身贫寒农村,又受的是那种教育呢?而作为此间最那啥的一个赵家人,对于一个注定要造反的群体,又不免有些严重的威胁感。

而这种矛盾心理在最近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官家。”

就在这时,李纲的另一位心腹,也就是林杞在殿上最大的政治盟友、殿中侍御史李光了,眼见着吕颐浩一时语塞,而周围大部分人也都被说动,自然要趁热打铁,于是其人咬了咬牙,干脆越过几位相公,直接向上方正在胡思乱想的赵官家拱手直言。“这件事是有成例的,就好像宗留守与李公相一般,之前宗留守没有回到东京,东京周边都是军贼,但是宗留守让军贼重新变成了大宋官兵;而东南之前也屡次发生军乱,可李公相在那里,既往不咎,优抚得当,不也让可能变成叛匪的乱兵重新成为正经军队了吗?所以说,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便是钟相这种逆贼,也说不得是能优抚的……”

“可是李公相优抚乱军,不也优抚出范琼这种贼子了吗?”忽然间,一直闷声不吭的小林学士肃容开口,居然直接打断了李光的言语。

而小林学士甫一开口,几位当事人也好,殿上其余人也好,全都纷纷怔住,竟不知该如何接口。

且说,所有人都知道小林学士在官家身前的重要性,但一来小林学士自重身份,而且素来城府极重,很少会在御前公开表态,二来却是因为姓名的缘故,小林学士往往会刻意避开户部尚书林杞……故此,此人此时忽然开口,却是让所有人都有些误会,会不会是官家示意?

“钟相不可信!”

就在这时,吕颐浩也理清了思路,即刻趁势反击。“靖康之前,天下皆以为金人不足动摇大局,故此,彼时钟相也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去勤王;可靖康之变后,眼看着大宋有倒悬之危,此人复又迫不及待让自己儿子整编洞庭湖的渔民,组建乱军,还让人传播什么‘楚王’的妖言;等到陪都定在了南阳,官家雷厉风行,诛丁进、驱完颜银术可、扫淮西、灭范琼,中枢也重新通过一系列举动恢复了一点元气,此人便又即刻接受了中枢的招抚;而现在金人南侵的讯息刚刚传开,他又立即来要粮食……这算什么?这是在要粮食吗?我分明只看到一个野心投机之辈在试探朝堂!你今日给了他粮食,莫说会稳住他,只怕他反而会以为中枢虚弱,然后专等金人来后趁机举兵吧?!”

“吕枢相。”林杞回过神来,也是赶紧再对。“人心这种事情,是我们能说清楚的吗?”

“你敢作保吗?!”吕颐浩冷冷相对。“你若敢作保,我便许你纵敌!”

林杞愈发语塞。

“好了。”

堂上剑拔弩张之时,刚刚在手中抛出一枚通宝的赵官家忽然开口。“不就是赌一波吗?成也无关大局,败也无关大局……说的好像一个钟相能把天捅破一般。他不反,是好事;可他便是反了,难道还能水军上岸,击破马伸抢了襄阳不成?!”

众人各自噤声。

而赵官家看了眼那枚被自己接住的建炎通宝,复又忽然失笑:“朕意已决,宁与内贼,不与外寇……给他便是!万俟卿,你再走一趟吧!”

众人如何不晓得赵官家是用什么法子做的决断,也是觉得荒唐,但偏偏都说不出更好的方案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万俟卨急速上前,领了旨意。

“明日起,朕就不在殿中听你们议事了,你们也不必都留于此处。”赵玖收起通宝,起身继续言道,却是让满殿臣僚愈发愕然与惶恐起来。“战事既开,朕当往豫山大营常住,枢密院那边,从两位相公以下,各处都随朕去军中,速速准备一下,朕今晚便要在军中看到全军的兵力配置,其余的事情都不要再管了;至于都省两位丞相,吕相公留守南阳主持大局,一言可决,许相公也不要耽搁,立即去襄阳,若南阳有变,大事许相公可与襄阳刘相公一起做决断,反正不要整日争吵了……当然,各部寺官吏,也都一分为二,谁去谁留自己商量,不要耽搁。”

说着,这赵官家居然兀自揣着袖子往后宫而去了,只留下满堂无声。

“官家!”就在这鸦雀无声之中,御史中丞胡寅忽然出列,扬声相对。“御史台不与他同,愿一分为二,一半随侍官家,一半往各处监军!襄阳便不用去了。”

殿上不知道多少人,闻得此言面色各自铁青,而赵官家却回头一笑,然后一言不发,继续揣着袖子走了。

(本章完)

333.第328章 初雪(2合1)86.第86章 流光(下)148.第147章 理由432.第425章 密谋327.第323章 喧嚣192.第190章 何去何从159.第158章 各问东西(上)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342.第337章 手段332.第四卷卷末总结229.第227章 杀人233.第231章 账目(7.5k勉强二合一)254.第251章 债务347.第342章 秋风38.第38章 雪渡(下)434.第427章 驱鱼203.第201章 排名47.第47章 帐内(下)151.第150章 堂论237.第235章 山水481.同人33:我真的曾经是个皇帝啊——泗水159.第158章 各问东西(上)25.第25章 一将之论446.番外2——榴弹怕水112.第111章 解烦79.第79章 决战(中)141.第140章 分歧(下)46.第46章 帐内(上)71.第71章 危机(上)425.第419章 薅草437.第430章 畏惧321.第317章 连锁439.第432章 断绝131.第130章 三里395.第390章 南北并起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374.第369章 旨意326.第322章 大局409.第403章 柳下144.第143章 乱像303.第299章 秋雨350.第345章 汇报(大家圣诞快乐,寒门生日73.第73章 劫寨99.第98章 方城(续)254.第251章 债务421.第415章 崩摧147.第146章 一丈青165.第164章 左右兼济(下)384.第379章 且行且观(续)355.第350章 献礼12.第12章 界沟140.第139章 分歧(上)70.第70章 撤兵(4k2合1)460.同人12:宋金战争后世记叙及相关评价—400.第395章 进言149.第148章 召见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135.第134章 五道327.第323章 喧嚣203.第201章 排名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坠(续)131.第130章 三里412.第406章 获鹿265.第262章 桑林388.第383章 思前思后383.第378章 且行且观387.第382章 一进一退150.第149章 问答316.第312章 倚河24.第24章 三万之约445.番外——退婚100.第99章 南阳(上)134.第133章 战间254.第251章 债务144.第143章 乱像247.第三卷总结兼百萌感谢415.第409章 黄绿328.第324章 金河275.第272章 岳台218.第216章 名将241.第239章 军令471.同人23:明小说《北宋志异》节选——Te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73.第73章 劫寨356.第351章 黯然93.第92章 人心(续)288.第284章 东西256.第253章 后浪433.第426章 浑水4.第4章 英雄气4.第4章 英雄气337.第332章 赴宴235.第233章 进发97.第96章 轻重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31.第31章 骚动460.同人12:宋金战争后世记叙及相关评价—369.第364章 夏雨124.第123章 忧虑181.第179章 君臣留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