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3章 战间

第133章 战间

小挞懒完颜彀英当然很想活着出去,而且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必然是内外墙根高低不同的缘故,不是什么妖法,只是一种很简单却实用的陷阱。而一旦明白了原理去除了心中的恐惧之后,这个极具表现欲和求生欲的金军最年轻猛安自然想努力爬回去。

最简单的两个方式,一个是呼唤落入这个陷阱的其他士卒来给自己搭人梯,一个是自己小心搬运叠起尸体,在墙根下搞一个尽量垫脚的地方。

完颜彀英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因为前一种会暴露他前线大将的身份,反而容易引起城墙上宋军弩手们的注意,而后一种就显得平淡多了……最起码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不过,事情还是有些困难,一来尸体大多顺势滑落沟底,搬运困难;二来,羊马墙内侧与壕沟之间的缝隙很窄,这就让尸体堆砌起来很困难。

而在数次尝试失败以后,身上铁甲已经扎了七八根弩矢,宛如掉了毛的刺猬一般的完颜彀英注意到了别人的逃生之路——在他身侧几十步外,有一名明显是张遇部下的‘健壮民夫’的年轻人,正在尝试一条看起来很有可行性的逃脱通道。

此人也是在叠尸体,却不是在狭窄墙底操作,而是在内壕沟底叠的……因为他身侧有一架云梯,很显然,此人准备用尸体给云梯在冰面上凑一个稳定的下盘,好攀梯翻墙逃回。

完颜彀英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选择了与此人合作。

一个年轻女真贵人,一个可能是京西什么地方的市井年轻汉民,在宋军的城墙下方,在哀嚎声与箭矢破空声中,同心协力搬运着不论是女真人还是汉人,又或者是其他族裔的尸首,以求逃回金军大营……天底下没有比这更荒诞,却又更合理的事情了。

这就是全面战争下一个个体的无力与无奈。

而双方无声的合作非常顺利,他们很快就将云梯成功支了起来,但也正是梯子竖起来那一瞬间,城头上最近的一个出台便察觉到了这里的动静,随着出台指挥官的呼喊声传来,他们逃生的概率被大大降低。

于是乎,嘈杂的战场之上,完颜彀英毫不犹豫的将之前的合作者狠狠掼在了沟底的冰面上,并率先爬上了梯子,准备抢在即将到来的攒射之前逃脱……后者狼狈爬起,赶紧跟上,但随着两人一起登梯,本就不稳的云梯下盘陡然一滑,便有失控趋势。

完颜彀英心下大怒,便直接在梯上往腰间摸刀,准备将身后这个汉儿砍死在当场,但他尚未摸到腰间佩刀,却先觉得腋下一疼……这位金军猛安回过头来,方才醒悟。

原来,后面那个年轻汉儿补充兵敏锐察觉到了完颜彀英的意图,然后抢先一步,从下方夺走了对方腰间挂着的奇怪白刃,复又直接一刀从侧下方插入对方甲胄缝隙之中。

而一刀捅出,完颜彀英尚在忍耐,这名汉儿却率先惊惶,竟然主动放弃了争夺云梯,并在慌乱之中选择了跳下云梯,并卧倒于冰面上的尸体堆之后。

相对而言,剧烈的疼痛刺激着完颜彀英,而那名汉儿的后撤也让他无须再理会梯子的稳定,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此人继续奋力爬行,但腋下的疼痛却使得他行动严重受阻,而不过勉力又爬了三五步,便一时再难行动。就是这一停,多支箭矢便针对性的飞来,其中最少有四支弩矢成功射穿了他防护最弱的臂膀位置,造成了显著的损伤。

叠加的剧痛之下,再加上伤口位置,此人终于再也抓不紧梯子,而是直接翻身砸落在尸体堆上。

梯子下方抱着头的汉儿,见到这一幕后,反而意识到了机会,他居然二度捡起地上的刀子,上前扑到对方背上,并将手中白刃狠狠插入对方脖颈,然后方才在城上宋军弩手微妙的注视下,窜上云梯,翻越了那栋要命的羊马墙。

至于挨了两刀,中了四箭的完颜彀英,最终没有活着出去。

原本历史上,此人活了七十四岁,作为金国难得的长寿宗室宿将,一辈子经历了女真人的勃发兴起、内乱交戈,经历了宋辽战争、宋金战争的一切战和不定,最后以大挞懒一样的军衔,也就是金国副元帅的职衔;以父亲类似的显要位置,也就是西京留守的身份,寿终正寝于金国最昌盛的世宗末期。

但现在,在他二十三岁这年,却因为一条壕沟和一堵墙,因为他自己强烈的表现欲与求生欲死在了南阳城下,死在了自己叔父的佩刀之下,死在了一个类似年纪的汉儿补充兵的反抗之下……

没什么比这更合情合理的了。

否则,战争进展到现在,这片土地上死于非命的数以百万计的人命又该向谁找理由呢?

甚至,到了下午时分,金军鸣金收兵,宋军出城往羊马墙内打扫战场的时候,已经知晓了羊马墙后内壕情况的金军诸将也没有谁问起为何完颜彀英一去不复返?更不知道这个年轻的猛安已经被不知情的宋军扒光了一切,连中的弩矢都被奋力薅掉,最后和其他金军甲士一样,被裸身掷出了羊马墙,成为了这道墙的外围阻碍。

当然,所有人都想到了类似的可能性,但大部分人都不是很在乎……搞的好像女真人没死过大将一般,完颜阿骨打亲冒矢石,夺关临阵,难道是假的?

至于说,完颜拔离速回去怎么跟自己哥哥交代,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与他人无关。

实际上,完颜兀术以下,金军诸将在弄清楚夺城失败的缘由后,稍作讨论,却只是对今日之战的两件事情比较在意而已:

其一,伤亡有些大;

其二,南阳城防确实有些门道,看得出守城之人是有一番套路与根底的。

而两件事情最终又合成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设置好足够大足够多的石砲集群之前,要不要继续维持这种烈度的攻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四太子完颜兀术早有定论,他要城内宋人一日都喘不过气来。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拿女真人,或者说金军主力部队的命往城池方向探路,未免就有些不太值了。

于是乎,一窝蜂张遇理所当然升职了,他现在是大金国河南都监,并被赐下了大量的军械粮草,然后完颜兀术还允许他新编出一万人的‘新军’!这还不算,四太子还许诺了,将来南阳打破了,河南这片地方,京东建个齐国,以东京城为首都,河南建个郑国,以南阳城为首都,此次南征得力之人,虽称孤道寡也未必不可。

对此,张遇当然是欣喜若狂,拜谢四太子大恩之余,发誓赌咒,一定要尽全力替四太子攻下南阳城,生擒那个沧州赵玖。

四太子也是难得笑颜抚慰。

然而,此人回到自己所在的东面营中,进了自己的军帐,却又陡然面黑起来,隔了半晌方才唤来自己结拜兄弟兼心腹副将黎大隐,并在后帐之中向后者说明了一切。

“这是让咱们兄弟去送死的意思!”黎大隐一听之下便跌坐于帐内,然后满脸无奈。“今日三个女真猛安一起助战,却只是损兵折将,连羊马墙都过不得……照着这般下去,得几日才能破了羊马墙?又得几日填完内壕?然后还有城墙!”

“说是要等他们起完砲!”张遇一边玩弄着手中匕首,一边黑着脸应声。“城墙未必需要我们去破。”

“起砲?”黎大隐不由冷笑起来。“女真人须不是傻子,今日知道城防有门道后,必然要弄出足量的砲车来,依俺看,没个两百砲车金人是不会动的,指不定三四百砲车也是有的,而现在营中方才五十砲车……到时候,怕是要咱们兄弟都要死光了!”

张遇也冷笑不止,却一时没有说话。

“哥哥,你莫不是被那句‘称孤道寡’给糊弄住了吧?”黎大隐忽然想起什么,正色相询。

“若被他们糊弄住,今日也就不找你来了。”张遇瞥了对方一眼,连连摇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俺如何有那个贵种的命?还不是被金人围住,一路被人驱赶着到了这里吗?”

黎大隐这才松了口气,复又解释了一二:“不是兄弟多心,实在是如今受制于人,只觉得心里发虚……”

“不必多言了。”张遇复又摇头道。“叫你过来,不过让你想个法子,既能跟女真人有交代,又能尽量存下一些兵马……其实哥哥跟你一样,在金人这里好像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一般,只觉得浑身不自在。这一战,不指望有什么赏赐和前途,只求平安熬到战后,到时候手里还能存个几千兵马,咱们兄弟便好寻个偏僻角落,快活几年!”

黎大隐连连点头,便起身拱手称命,然后离帐而去……他是木匠出身,后来被抓了壮丁,在东京城守城时便是砲手,之前又守过滑州,城防上的事情是一把好手。

而眼见着黎大隐去忙活,张遇也不多言,稍作准备,便卸了甲胄,也不顾冬日寒冷,直接光着膀子,只拎着匕首出帐而去,却又号令部属将那些上午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一棍汉’,还有‘新兵’一起驱赶出来,准备继续扩充他的部队。

但很显然,和张遇、黎大隐一样,经历过今日这场惨烈的攻城战后,这支特殊的部队里,有不少人对战争的前景,最起码是他们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前景,产生了质疑和动摇。

“你说什么?”

一阵沉默之后,午后阳光下,光着膀子,露出胸前一朵纹身红花的张遇翻身坐到了营寨高处的栏杆上,然后对着第一个出声的中年民夫失笑质问。“不让你们做一棍汉了,你们还不乐意?”

“太尉。”这个明显是被推举出来的中年人赶紧朝着张遇伏地叩首,小心解释。“太尉给脸面抬举,俺们自然感激……”

“都监。”张遇摆弄着手中匕首,不以为意的更正了对方。“刚刚四太子升俺做了河南兵马都监……哪来的什么太尉?”

“是,都监!”中年人继续叩首。“都监给脸面抬举,俺们自然感激,可俺们并非兵士,多是商人、农人,既不会用刀,也不会用剑,更不会杀人,上了阵岂不是白白送命?白白送命倒也罢了,就怕还会误了战事,耽误了都监在金人那里的前途。”

张遇闻言微微抬眉,似乎在思索什么。

而眼见此情此状,栅栏内的人群似乎是得到了某种鼓励一般,而在又一群人的推举之下,复有一人出列,却赫然是已经升为补充兵,今日扛着云梯出发,然后又活着回来的一个年轻人。

和地上那看似小心,其实游刃有余的中年人不同,这年轻人明显畏缩一时,但还是勉强伏地叩首:“都监,我们……俺们其实也想回去做民夫……今日扛着云梯出去,一队人一百个,只活着回来八十多,还有十几个是中了箭负了伤的,这样下去,只一块木板,根本活不下来。而若是民夫,眼瞅着城上官军反而会抬手放过不少。”

张遇扭头看了眼耀眼的太阳,又摸了摸胸上纹身,方才回头颔首:“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是实话……上阵嘛,官军自然先紧着兵士放箭,而从农人、商人转过去做兵士呢,也确实不会杀人,便是真扛着云梯上了城头,也不过是被官军一刀子砍下来的命。”

下方二人连连叩首,连带着身后两大群看到希望的人一起下跪叩首。

“但也没办法啊。”张遇忽然大声叹气。“你们若一开始是军士,会杀人不就行了?再不济是匠人,不用上阵,还能吃好喝好……可你们偏偏只是农人与商人!这个世道,农人和商人有个鸟用?”

下方二人还要出言,张遇却又忽然严肃起来:“我有个法子,可让你们速成军士,上阵再不畏缩,说不得还能立下功劳,做成军官呢……这两个带头的,一起围起来!”

下方二人面面相觑,而顷刻之间,便有数十甲士左右出列,将这两个首领团团围住,显然是轻车熟路,而与此同时,外围众人却也纷纷仓皇后退,但很快便也有甲士从后方隐隐兜住。

“起来!”张遇没有在意这些,而是朝着身前二人抬手喝道。

二人手腿俱抖,那名年轻人还伸手搀扶了中年人一把,方才一起勉力起身。

“报上姓名。”张遇眯眼喝问不止,却又陡然拔出了匕首,阳光下匕首锋芒毕露。“年轻汉子叫什么?那装腔作势的中年汉子又叫什么?都是什么籍贯?做什么的?”

“俺是郑州人士,是个城内开店的,只因幼年时稍肥了些,便被取名唤做马肥。”中年汉子颤抖相对。“都监务必饶恕则个。”

“周镔,镔铁之镔……汝州人。”年轻人也惊惶一时。“本是个读书人。”

张遇点了点头,忽然将手中匕首掷到二人身前,甲士中间,然后似笑非笑,开口说出了一段随意的话来:“读书人也罢,商人也好,都无所谓了,待会俺吹个口哨,你二人便开始相斗,却只能活一个下来……这样的话,胜的便算是会杀人了,便可升一级,一棍汉变补充兵,补充兵变正经军士,正经军士还能升做甲士,输的那个,在这个世道注定没鸟用的,不如早死!”

周围人俱皆骇然,而张遇却是在栅栏上忽然吹了个口哨。

被围着的二人循声本能相对而视,而几乎就是二人视线相交的那一瞬间,其中的年轻人,也就是汝州周镔了,却是忽然抓起地上匕首,中年商人马肥见状,转身便欲逃跑。

说时迟,那时快,周镔见马肥逃窜,只往前奋力一铲,便将对方从脚下铲倒,然后再起身一扑,便又将对方扑在身后,最后便是一戳,就将这匕首直接戳入这马肥脖颈之上。

那马肥仰头躺在地上,只是挣扎了几下便也没了动作,唯独其人既死,脖子上的血液却还喷溅不止,将那周镔半张脸半个胸膛都染得血红,偏偏这周镔又不敢轻易起身,只能一边哭泣,一边任由血水抛洒。

这番情景,看的上方张遇都鼓掌笑了:“你这汉子动作虽然稀疏,却下手极快,今日阵上杀过人了吧?而今日根本摸不到官军的边,必然是逃窜时杀了自己人吧?”

那满身是血的周镔茫然抬头,却喏喏不敢言。

“无妨,无妨。”坐在栅栏上的张遇愈发摇头失笑不止。“这个世道……在东京的时候,俺跟一个叫王善的统制合不来,那鸟厮出身河东,仗着兵马多,常常欺负俺,但这厮有一句常说的话却说得极好,俺也记得清楚……他说啊,天下大乱,正是贫富、贵贱重定的时候!秀才,你记住了,自今日起,读书人便要被咱们这些刺字的贼配军给踩到脚底下了!而你今日既开了个好头,俺就破例给你个甲士待遇,匕首也与你,再让人给你身上刺个花,定个出身!从此以后,你也是乱世中的上等人了!”

周镔依旧茫然,却被周围甲士给直接拽走了。

而周镔既走,张遇居高临下,继续去看这些早已经骇然失色的一棍汉与补充兵,却已经无人敢与之对视了。

“这两拨鸟人,既然站出来,便一个都跑不了,让他们两两相对,分出胜负……至于其余人,拿尺子量一量,高大一些的,力气壮些的,再编出来三千,不够就去遣人跟后营说,让后营去周边村镇去取些人来。”张遇说完这话,便直接跃下栅栏,宛如无事一般,光着膀子回军帐去了。

至于他身后一拨民夫,一拨补充兵,却都几乎绝望。

话说,天色渐晚,且不说城外如何,得胜之后的南阳行宫殿内,却也气氛有些古怪……原来,战后回到宫中,之前一直消失的御前统制领皇城司杨沂中方才出现,却未提及斩获多少,只是絮絮叨叨汇报了一些古怪事宜,从城上士卒早上饭食,到沉入冰水中保存的石炭储量消耗,再到士卒棉衣等事,堪称一应俱全,而且俱是赵官家最喜欢的具体数字,让人听起来索然无味。

而赵官家静静听杨沂中汇报完毕,方才颔首:“辛苦正甫了,但刚刚才想起来,还有一事要你去查……”

“陛下请吩咐。”杨沂中赶紧低头。

“现在城上应该正在用饭,城下各军坊的锅灶处应该正在烧洗脚水,你去看看热水足不足城上所用,如果不够,即刻持金牌寻阎少尹,让他准备妥当。”赵官家严肃相对。“然后再来此处对消石炭数字。”

杨沂中沉默了一下,但还是俯首称命,即刻出宫去了。

而杨沂中既走,殿内其余重臣纷纷相顾,然后便有御史中丞胡寅出列相对:“官家,官家若关心城上士卒,何妨主动上城去看一看,如此遣亲军去查看什么洗脚水,士卒未必感恩!”

“不错。”今日战后精神着实抖擞的吕好问吕相公也难得出列相对。“依臣看来,官家此时正该亲往城头一行,赏赐战功卓著者,以此来宣示天子恩威!”

“昔日靖康中,天寒地冻,东京城城上士卒军需不足,常有士卒逃散,于是渊圣(宋钦宗)下令,宫中皇后以下,数千宫人皆亲手绣锦制拥项(围脖),发往城上,城上士卒感激不尽,却道‘拥项虽好,却乏冬衣石炭,实难坚持’,然后逃散者依旧……”赵官家低头读文书不停,复又喊一人相对。“胡参军(胡闳休),你当日在城上,知道这件事吗?”

“回禀官家,确有此事。”胡闳休赶紧出列相对。“且非只如此,宫中贵人数量毕竟有限,拥项其实也不足,所以发往城上,只能紧着禁军先来,而当日便有没得到拥项的勤王兵马干脆整支散去,甚至有人直接降了金人……官家不去城上慰劳其中一二表率,却在意城上士卒能否足取热水,在臣看来,着实妥当。”

胡寅张口无言,吕好问也一时沉默……毕竟嘛,这太不符合他们对战争的价值观认识了,偏偏又极有道理的样子,还有靖康的教训摆在那里。

不过,总有人高人一筹,就在这时,吕颐浩吕枢相却忽然闪出:“官家,既如此,待明日战时,何妨请官家亲自披甲上阵,引弓杀敌呢?士卒必然感念,却又不耽误官家战后确保士卒后勤公正……”

赵官家放下文书,若有所思。

但其余诸臣,却纷纷失色,吕好问更是不顾规矩,直接回头去看几名台谏,乃是要这些人出来阻止的意思。

然而,原本正在尴尬中的御史中丞胡寅闻言,竟然大喜过望,然后直接拱手表示赞同:“臣以为吕枢相所言,倒是极有道理。”

赵玖闻言,终于重重颔首,而吕好问以下,其余臣子则各自目瞪口呆……这南阳城的行在班底,怕是还不如当日八公山那拨人妥当呢!

赵官家当日分派人选时,到底存的什么心?!

ps:继续做人。

(本章完)

308.第304章 丧家犬(2合1还债)51.第51章 生死(上)252.第249章 往来(中)136.第135章 五道(续)266.第263章 舆论237.第235章 山水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240.第238章 奔援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260.第257章 共情19.第19章 扶腰(七岁大佬也生日快乐)266.第263章 舆论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435.第428章 将死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涨198.第196章 且说且笑266.第263章 舆论366.第361章 击剑405.第400章 天惊78.第78章 决战(上)85.第85章 流光(中)384.第379章 且行且观(续)246.第244章 不忘(下)祝阿越女儿周岁生日362.第357章 淮左384.第379章 且行且观(续)33.第33章 掼首(下)247.第三卷总结兼百萌感谢257.第254章 买卖173.第171章 舟楫恐失坠183.第181章 臣如忽至理457.同人10:梦京华——楚茗淮鲤113.第112章 解烦(续)294.第290章 资历273.第270章 一笑(续)458.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341.第336章 刺激411.第405章 忧惧219.第217章 败走126.第125章 不断136.第135章 五道(续)122.第121章 兵力7.第7章 召见300.第296章 仁王354.第349章 有心248.第245章 自扰312.第308章 虚张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97.第96章 轻重459.同人11:绍宋御营军制及编制、番号初探444.第436章 附录:番外1——榴弹怕水229.第227章 杀人74.第74章 观战(上)467.同人19:易开天说历史中的赵玖——泼茶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么?44.第44章 文书(下)2.第2章 赤心队133.第132章 两层159.第158章 各问东西(上)56.第56章 苦累306.第302章 表决(2合1)94.第93章 畏惧303.第299章 秋雨180.第178章 潇洒送日月(续)292.第288章 神佛54.第54章 扰攘(下)341.第336章 刺激405.第400章 天惊433.第426章 浑水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203.第201章 排名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97.第96章 轻重336.第331章 奏对112.第111章 解烦25.第25章 一将之论224.第222章 嘱托(2合1还债)389.第384章 映雪映月187.第185章 川广不可越294.第290章 资历58.第58章 元宵(上)344.第339章 回应92.第91章 人心233.第231章 账目(7.5k勉强二合一)31.第31章 骚动323.第319章 奏札81.第81章 胜了(上)58.第58章 元宵(上)311.第307章 攻守399.第394章 果决如斯224.第222章 嘱托(2合1还债)175.第173章 凌晨过骊山236.第234章 方略39.第39章 买卖(上)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赵玖——蔡有明天104.第103章 雨水(上)7.第7章 召见436.第429章 将死(续)63.第63章 廿八(上)415.第409章 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