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95章 往使

第95章 往使

眼下的情形其实很简单:

让城下义军入城,十之八九汝阳城就彻底稳妥了,但却有较小的可能,直接葬送掉大宋国运;

而不让义军入城,汝阳城十成十还是能继续稳妥的,但义军却要遭遇到相当的风险,并会对城上的赵官家产生怨望,而且也有可能会被即将到来的金军主力给拿捏住,继而扯出无端的事来。

这个时候,怎么做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从赵玖的私人角度来说,也无外乎是理性与感性的区分而已……理性告诉他,坚决不能让义军入城,否则不说什么大宋国运,最起码是对满城百姓性命的不负责任;但感性却提醒他,如果义军因为无法入城而被金人屠戮在城下,最后造成相互离心离德的后果,那也是一个穿越者灵魂绝对无法忍受的,因为城下义军的性命也是性命。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经典的道德悖论。

那么这个时候,阎孝忠和小林学士的建议就显得很有价值了,无论如何,相忍为国,尽力而为就是了。

“你先去看看……”赵玖犹豫了一下,还是直接下令。“只弄清楚翟冲心思便可,跟此人可以坦诚一些。”

小林学士没再言语,只是拱手一礼,然后便有班直取来大筐,将他直接悬下了城去……继而,城上众人便目送这位玉堂学士随有些惊喜的阎孝忠一起转入不远处的队伍行列之中。

且不提城上如何,只说小林学士随阎孝忠一起牵驴来见翟冲与诸位首领,此时,眼见着阎孝忠没有唤开门,反而有人乘坐大筐下来,心下多少已经明白城上的疑虑或者‘谨慎’了,诸位首领都有些讪讪之意……任谁满腔热血而来却被泼了一盆凉水都会如此……但却意外的没有埋怨和愤懑之意。

说白了,正如很多大宋官员、军士对‘女真人’这三个字闻风丧胆一般,这些本地土豪对于‘赵官家’这三个字也都存着一丝莫名的尊崇与畏惧心态,哪怕之前这些人根本就是之前大宋的不稳定统治因素。

实际上,刚刚赵官家出面与阎知州在城门楼上下进行交谈时,这些人也都是远远眺望,而非擅自上前窥探的,似乎总觉得自己层次不够一般。

唯独今日赵官家为了安抚人心,未着红袍幞头,只是常服,未能看清是哪个罢了。

“本官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俗名唤做林景默。”小林学士来到这群首领之中,问清楚谁是翟冲之后,便干脆拱手出言。“俗称玉堂学士、内制翰林的,你们应当晓得。”

这谁不晓得?

大宋立国百余年,翰林学士的贵重人尽皆知,多少旨意都是这些人写出来的,京西这地方就算是再土豪,那也带着一个京字呢!尤其是这小林学士三旬有余,身材高大,容貌丰润,便是胡须虽然被汗水黏成一团,可在玉堂学士四个字的映照下却也显得潇洒起来,与一旁牵着驴的唐州知州阎孝忠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看就是真正的大宋精华人物啊!

于是乎,翟冲以下,诸多义军首领登时肃然,然后纷纷拱手,甚至有个年长之人慌忙之中要下跪。

小林学士面色不变,伸手扶住此人,方才继续团团言道:“本官……我这人不善言辞,都是想好了再说,所以请诸位首领暂时不要问我多余言语,先听我说完,再论其他,如何?”

翟冲等人自然忙不迭答应,继而肃然起来。

“是这样的,我先父林讳杞,昔日仁宗朝进士,历任康、雅、泰、淄四州,在泰州时修筑海堤,复良田千顷,功绩论为淮南第一。然后我家中兄弟十几个,其中八个考中了进士,做到了知州,大兄景渊,曾知惠州;二兄景韦,曾知泗州知州;三兄景辉,曾知徐州;五兄景大,曾知宿州;六兄景元,曾知常州;七兄景贞,亦曾任知宿州;还有十弟景亨,曾知华州;幼弟景瑞,正知常州;本人排行第九,亦曾知寿春府……”小林学士侃侃而谈,却又说及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然而即便如此,周围这些土豪听来,却已经都听傻了。

实际上,莫说翟冲以下的土豪,就连之前一直保持镇定的阎孝忠都有些懵了……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的吗?

可怜他阎某人苦读多年,三十岁才一朝得中进士,却又因为这份容貌不得二圣中的某位看顾,所以又辛苦起伏了十几年方才混到唐州这种下州知州,人家倒好,从小读书的时候就有一堆进士教他怎么读……

且不提阎知州如何作想,另一边,言至此处,小林学士却又看向翟冲,然后缓缓问出了一句直白到不似一个玉堂学士该问的话来:

“翟统制,你说我身份贵重吗,我家中显耀吗?”

“学士身份自然贵重,至于家族,那简直胜俺……胜我家十倍、百倍!”年纪已经到四旬后半段的翟冲一声叹气。

“那我再问你,你们这些人,几辈子打熬家业,不惜性命财富,所求的是不是就是自己家族能如我们南安林氏这般风采?”小林学士一边说一边就势看了眼对岸远远正在立寨的契丹骑兵。

“不敢想……”翟冲顺着对方目光扭头看了眼河对岸的金人马军,然后又瞅了瞅身后几个年轻的披甲武士,这才于茫然之中说了一句天大的实话。“我家下一辈连着儿子、堂侄也有八九个,但能出一个进士,穿红着紫当上知州,我和他们几个的老娘们便早就一辈子吃斋念佛了!可这几个鸟样的,平日里只会使枪弄棒,纹身唱曲,只能号称西平一县的八虎,最得力的老九,却也只是号称第九彪,如何与林学士家中包了一窝子知州相比?”

“这便是我要说的了。”

小林学士撒开那个之前作势下跪之人的手,然后按照之前想好的步骤,学着赵官家的步伐,上前一步握住了翟冲那双满是茧子的硬手,然后诚恳出言。“若在太平时节,你们翟氏全族再猖狂于地方,也比不上我们林氏一点风华之态,但眼下呢?眼下国家有难,官家也流落至此,我这种随行的文华之士,上了马便颠簸南行,下了马便两股战战,闻得前方军事惊惶无度,见到路上惨像便……便失控丢脸,真的是殊无大用!反倒是你们,正所谓学成好武艺,卖与帝王家,以往帝王家不收你家的货,今日却收了……翟统制一定要抓住这摆在眼前的泼天机会!”

翟冲听了这话,只觉得对方恰恰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若非为此,他好好在西平当土豪便是,为何要掺和这种事……便连连点头不及。

“但是现在有个事情。”小林学士再向前半步,几乎是贴着对方身子言道。“韩太尉五万大军都在外面,你应该是知道的,城内官家这里不过四千甲士,还要护着官家和四位相公,以及数百大臣,所以刚刚你们过来,城上大臣们的疑难之处,你身为老道之人,自然心中明白……”

“我懂得。”

“你懂便好,所以官家专门让我下来,剖心挖腹与你看,就是想问问翟统制,你能不能辅佐我这个不知兵的学士在这城下背城倚水立寨,一起为官家守住城北?”小林学士终于图穷匕见。

“林学士要和我们一起在城外呆着吗?”翟冲也陡然反应过来,却又立即在对方手中下拜。“愿为官家效忠,为学士效力!”

周围人也醒悟过来,也都纷纷学着翟冲行礼,口称效力。

而这个时候,林学士方才扭头朝有些发愣的阎孝忠示意:“阎知州,劳烦足下上城一行,与官家说一声,就说城外皆忠孝子民,足可倚仗。”

早就恢复如常的阎孝忠微微拱手,便径直折身而去。

就这样,小林学士单筐出城,安抚了一众土豪,便开始于城下就地立寨建营,挖沟立垒,而不久随着阎孝忠入城,城内也悬下酒肉、帐篷等物,等到傍晚时分阎孝忠回来,更是带回了一堆正儿八经的告身任命。

到此为止,此番义军与金军先锋齐齐突至带来的突发问题,似乎就此烟消云散。

事情得到完善解决,汝阳城内早已经没了之前的紧张,赵官家也自然转回府衙后院,准备用晚饭,然后早些休息。

然而,太阳西沉,赵玖坐在风景极佳的府衙后院廊下,只是迎着春风花树喝了几口粥而已,便忽然投箸不语……说到底,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不是那种第六感的危机意识,而是一种面对各种条件具备的数学题时,明明窥见了一个简洁有效解题方法的一部分,却一时想不出来,最后只能采用不合心意的笨方法来答题的那种不对劲。

当然了,这是工科狗直男癌的思路,如果赵玖穿越前不是个职业学生,而是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厨师,他应该会引用庖丁解牛这种更有文采也更有历史感的思维方式来剖析自己的操作。

官家不吃饭,素来迎奉妥当的冯益却不敢多言,只是束手肃立,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的各种突发事件使得气氛不比以往,更是因为这个资历和康履、蓝珪同样深的内侍省押班迅速适应了官家的‘新脾气’。

然后和本就处在内侍阶层最高位置,所以小心谨慎的蓝珪不同,此人却迅速融入到了角色和环境之中,想要更进一步,成为正经大押班。

他懂得该如何顺着一个人脾气。

不过,回到眼前,正如同杀牛不好杀,数学题不好解一样,赵官家也不是什么天才选手,一直到日落,吹了一晚上风,他还是闷闷喝了凉粥,转身回屋歇息去了。

但等到这日半夜时分,又或者说是第二日凌晨时分,总之,外面漆黑一片之时,赵玖却又被人再度唤醒。

“出了何事?”天气温热,赵官家只着中衣、披着外套便来到后堂,然后直接见到四位相公中的两位,然后张浚、王渊、刘子羽也在,甚至还有个意想不到的阎孝忠,也是一时不解。

“好教官家知道,城外出事了。”来不及说什么官家的衣着问题,枢相之一的宇文虚中便上前拱手相对,严肃告知。

“怎么说?”赵官家心中一沉,也跟着严肃起来。

“回禀官家,”烛火映照下,阎孝忠的黝黑面孔显得有些发亮,显然是汗水反光。“臣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像是有人立功心切,见到金人兵少,又都是契丹人,所以私自夜间渡河劫寨!深夜之中,臣只能大约猜度,可能是翟氏几个年轻子弟白日间受了刺激,想要施为,仅此而已。”

赵玖心中微动:“战况如何?”

“金人白日见数千义军不得入城,城上也谨守不出,便颇嚣张,还曾隔河嘲讽,此时猝不及防,人数又少,一时动摇,怕不是作伪。”

“翟冲是如何反应?”赵官家再问。

“事发突然,犹豫不决!”

“你自城上来,呼延通什么反应?”赵玖继续询问。

“呼延将军明显有所意动,却又因为守城有责,不敢妄动。”回答赵玖是王渊,看的出来,这位最近真的很活跃。

赵玖沉思片刻,刚要说话,门外匆匆赶来的吕好问却是甫一踏入门内便直接开口相呼:“呼延通不能出去,城防一刻都不能变动!官家,臣等昨夜反复议论,都觉得这是底线!切不可乱出兵马,自坏稳妥大局!”

赵玖面无表情,缓缓颔首:“朕深以为然!”

众人各自一怔,俨然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等他们醒悟过来,却又纷纷如释重负。

“所以,不能动呼延通的兵马,而是应该催促翟冲用兵,渡河击破这已经动摇的五百骑!”赵玖继续缓缓说道。

而吕好问等人面面相觑,也都觉得这个说法似乎没问题。

“但事发突然,情况也不明,而翟冲也好,其余义军也好,都是土豪出身,天然喜欢保存实力,所以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那么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下去,催促翟冲用命!”烛火畔,赵官家继续缓缓以对。“你们说是不是?”

此时汪伯彦也匆匆赶到,诸位相公皆至,而自这四位相公以下,众人各自环顾,依旧无言,反而纷纷颔首不及……唯独张浚,欲言又止,只是迎上了赵官家的目光后,却最终选择了没有吭声。

“然而,林学士以玉堂学士的身份出城为质,阎知州以故交身份相随,朕之前还给了他统制官身,他却还是不动,又该如何?”赵玖将目光从张德远身上收回,继续环顾询问。

“这种事没办法的,”来的最晚的,也是年纪最大的汪伯彦一声叹气。“这便是所谓义军秉性,他们与金人无仇无怨,不过是眼瞅着行在大军充沛,金人迟早要走,所以来搏个出身罢了。”

“不错。”许景衡也终于出言。“这些人看似老实,却又无利不起早,为了手中兵马资本,连自家子侄都不顾,又如何会被林学士与阎知州催动呢?”

“确实如此,所以只有朕亲自出城,才能逼他出军。”赵玖随意颔首,便扭头向侍立的冯益吩咐了一声。“取朕的红袍、幞头和那条金带来!”

冯益怔了怔,瞅了瞅堂上几位相公和重臣,便趋步而去。

而堂中一时寂静无声,显然是其中很多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但醒悟之后,却又觉得荒唐不及。

“官家开甚玩笑?!”许景衡差点跳了起来。

“朕何曾开玩笑?”赵玖平静答道。“道理不是摆在这里的吗?”

“之前的道理固然是道理,可官家的安危又在何处?”许相公勃然大怒,质问完赵玖后,复又扭头去看有些慌乱的吕好问和汪伯彦。“你们在寿州就是这么做相公的吗?!”

“许相公稍安勿躁。”赵玖赶紧抬手止住对方。“朕不是要去刻意行险,而是刚刚才想明白,此番出去其实殊无危险,与当日下蔡局势急切,被迫一行,截然不同!”

许景衡怒极反笑:“白日间臣虽不在城头,却也晓得城头议论,明明连义军入城都不可,如何反而能让官家出城呢?”

“因为义军入城,确实会有风险,但朕出城,却没有危险……”言至此处,赵玖不慌不忙,却是以手点向了王渊和刘子羽二人。“王卿、刘卿,还记得今日中午在城头上你们不许义军入城的真正缘由吗?是翟冲与阎知州不可靠吗?不过是时机敏感,而城外除了翟冲以外还有其他各部混杂,来不及甄别罢了。对否?”

刘子羽和王渊对视一言,也都心中微动,若有所思。

但不及二人开口,赵官家便霍然起身,披着衣服从容相对堂下诸臣:“不瞒诸卿,朕白日间便觉得哪里不对了,也是刚刚才想通这个道理……不让义军入城,是因为时机过于敏感,在外有金军牵扯的情况下,一旦义军中有小股不轨之人,勾连金人,内外夹击,打开城门,城池便有倾覆之险,而城池一旦倾覆,朕与诸卿自然如覆巢之卵……换言之,义军入城的危险从来都只是在于对汝阳城防的妨害,却不在朕身上!没人会想着刺王杀驾的,翟冲与阎知州更不会如此!实际上,你们想想,真若有人从心底觉得这二人不可信,下午便该趁着金军大队未至,驱赶他们往别处城池驻扎,为何反而要留下他们为城前依靠呢?还不是觉得阎知州也好,翟冲也罢,到底还是可靠可用的?!”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沉默下来,便是许景衡也都微微一怔,没了之前的愤慨,转而和其他人一起看向了身材矮小,却腰杆笔直的阎孝忠。

“总而言之,若翟冲可靠,那敢问朕只是下城往他中军本部去坐一个时辰,催促他出兵击破只有五百骑的耶律马五,又有何妨?”赵玖言至此处,终于露出微微笑意。“事不成,再回来便是……而一旦击破耶律马五,没了金军牵扯,咱们完全可以抢在完颜银术可大部到来之前,让翟冲率可靠精锐入城,再将其余各部发往周边诸城安顿。到时候才是真正的万无一失,诸卿,你们说,朕这番辨析到底对不对?”

众人恍惚不答。

“就这样好了,诸卿安坐城中,且待朕去去就来。”赵官家眼见如此,带着一丝解题成功的喜悦与工科狗对逻辑学的执着,却是直接扔下外面披的常服,然后就在赶回来的冯益手中取来圆领红袍,于堂上罩好,复又从容戴上硬翅幞头,系上金带,最后换上便于行动的皮靴,便直接扬长而去。

满堂文武,一分为二,宇文虚中、王渊、张浚、阎孝忠、刘子羽,还有冯益赶紧折身相随,吕好问、许景衡、汪伯彦,却是纹丝不动。

而赵官家出的门来,在外面街上上马,回头一看身后相随之人,却也是微微一怔,然后却并未多言。

只能说,天下间分立场的事情,从来不是一分辄定的,主战主和被赵官家一刀切了以后,如今却又分保守与激进了……其中,保守者注定力量强大,而激进者中由于赵官家的存在,又注定有投机者参与,或者大多数都是投机者罢了,反而是对立的保守者,多为道德上与行事上的可信之人。

这个道理,赵官家十五岁看高中历史课本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并不在意。

回到眼前,街上按照赵官家之前下令,不许轻易熄灯的缘故,此时居然颇为亮堂,而赵玖驰马向前,迎面春风鼓动,却是愈发觉得耶律马五的小寨子怕要不保了。

PS:赵小九当着我的面咬断了光纤……10010没人接,只能手机开热点……真心觉得是雪上加霜,也第一次想把它五十块包邮。

(本章完)

159.第158章 各问东西(上)423.第417章 崩摧(再续)25.第25章 一将之论476.同人28:宋世祖诗词鉴赏系列——星星下366.第361章 击剑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301.第297章 明月332.第四卷卷末总结406.第五卷总结及完本与完本活动说明156.第155章 并旗374.第369章 旨意303.第299章 秋雨70.第70章 撤兵(4k2合1)76.第76章 临战(上)357.第352章 取舍(上)226.第224章 陕西人80.第80章 决战(下)6k2合一423.第417章 崩摧(再续)402.第397章 进军116.第115章 郊游(下)122.第121章 兵力32.第32章 掼首(上)74.第74章 观战(上)151.第150章 堂论420.第414章 一掷120.第119章 跋扈54.第54章 扰攘(下)263.第260章 新旧140.第139章 分歧(上)258.第255章 约期138.第137章 悖论417.第411章 河流63.第63章 廿八(上)226.第224章 陕西人138.第137章 悖论153.第152章 决策332.第四卷卷末总结359.第354章 取舍(下)221.第219章 计较77.第77章 临战(下)313.第309章 名使368.第363章 赋诗60.第60章 元宵(下)314.第310章 名使(续)383.第378章 且行且观224.第222章 嘱托(2合1还债)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251.第248章 来往(上)386.第381章 数问数答225.第223章 广东话393.第388章 众志成城33.第33章 掼首(下)333.第328章 初雪(2合1)235.第233章 进发275.第272章 岳台145.第144章 乱想333.第328章 初雪(2合1)400.第395章 进言418.第412章 父子432.第425章 密谋67.第67章 水泊(续)475.同人27:夏侯远传——夏侯宁远286.第282章 白马428.第422章 保全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139.第138章 攻心364.第359章 报告64.第64章 廿八(下)353.第348章 无事(大家新年快乐)469.同人21:最后的武士一小狼弗利148.第147章 理由435.第428章 将死101.第100章 南阳(下)157.第156章 河滩331.第327章 遗篇323.第319章 奏札232.第230章 藏报295.第291章 名册346.第341章 正诡368.第363章 赋诗465.同人17:气球上的贝指挥——素来不言134.第133章 战间195.第193章 似玄似黄( 上)419.第413章 反复320.第316章 发兵58.第58章 元宵(上)29.第29章 一梦方醒(续)395.第390章 南北并起102.第101章 流言(上)188.第186章 阳谷140.第139章 分歧(上)63.第63章 廿八(上)419.第413章 反复472.同人24:开封府四大宋菜——缺钱缺闲130.第129章 五河96.第95章 往使361.第356章 有初148.第147章 理由179.第177章 潇洒送日月268.第265章 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