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黑云压奉天

或是因为小茹一直滞留在草原的缘故,李茂对回鹘的关注程度一点不亚于长安、洛阳。回鹘的境况他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判断,这栋百年老屋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晚年,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继续下去的样子。

但他无法推算出这栋老房子准确的崩塌时间和关键节点,许多事都已经改变,他的那点贫乏到可怜的“历史知识”此刻完全失效。

李茂给右厢下了两道绝密手令,派遣两大干将陈慕阳、胡斯锦分赴回鹘王城和草原深处坐镇,作为回鹘人的老邻居,他很盼望隔壁家的老房子早点倒掉,免得挡了自家的采光,但为了自己家人的着想,还是要未雨绸缪,免受池鱼之殃。

开成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刚刚打发走李茂这头虎,李瀍发现京西的那几匹狼又凑了过来,张开血盆大口,腥臊袭人。当初因为探知李茂屯兵河中,裴家三兄弟劝阿杜牙暂缓东进,免得李瀍破罐子破摔,把李茂这头东北虎引进关中来,弄个鹬蚌相争李茂得利。

现在李茂河东、河中两道入手,心满意足地走了,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两家合兵五万猛攻奉天,裴家军多,自然去打头阵,吐蕃人少,又水土不服,就留在后面观阵。镇守奉天的老将温彦召眼看裴家兄弟自告奋勇来打头阵,一时怒发冲冠,不听众将劝阻,执意出城挑战。

老将出马一个顶仨,七千神策军大破裴家军,三兄弟狼狈而逃,四万大军仓皇西走。老将大喜,自叹宝刀未老,催马急追,众将劝他穷寇莫追,老将笑道:“尔等不见裴家兄弟形同草木,死物一个,怕他作甚。”一口气杀出三十里方才回营,斩获极多。

后方观战的阿杜牙见老将如此神勇,不禁心惊肉跳,连声哀叹道:“是我幼稚了,我道大唐疲弱至此,为何危而不倒,原来他朝中卧虎藏龙!一个糟老头子尚且如此难对付,更遑论那些骄横跋扈的关东诸侯?”

阿杜牙在奉天城下扎营,坚守不出,一面遣使往祁连山报讯,请求退兵。吐蕃陇西大都督、炎王初都在祁连山下用重兵剿匪,本以为手到擒来,却没想到匪是越剿越多,一时骑虎难下,不知如何收场。接到阿杜牙的告急,心中暗喜,召集众将吏说道:“沙陀,癣疥之患也,大唐却乃我国不世仇敌,天赐良机,岂可错过?我意撤军增援阿杜牙,诸位以为如何?”

祁连山剿匪剿成这个样子,众人都已意兴阑珊,闻听关中大乱,有机可乘,忙附和说好,初都说干就干,强令精锐五万立即抢入关中。

龙骧营散布在陇西的密探第一时间将讯息传回长安,除李绛外,众人都以为是初都在虚张声势,沙陀虽小,却是腹心之患,若不趁机剿匪,将来必动摇其根本,攻下长安自然是奇功一件,但得关中易,守关中难,即便侥幸建功,将来也还是要灰溜溜地退出去的,这一点被历史一次次地证明。吐蕃鼎盛时有能力打的唐国鼻青眼紫,找不着北,却没有能力灭他的国,何况吐蕃也已经日暮西山。

吐蕃国内但有一个有见识的,也不会赞成初都行此下策。

宰相李绛却不这么看,他向李瀍进言道:“吐蕃国内诸王仇杀,各自为政,炎王初都在陇西割据自雄,无人能管束。他倾尽全力对沙陀用兵,却寸功难建,越陷越深,正是骑虎难下之际。攻打关中虽是步险棋,却是他目下最好的脱身之策。”

李瀍道:“吐蕃内讧朕是听说过的,这个初都既然在陇西割据,就该好好经营。陇西各族苦吐蕃已久,畏惧其残暴不敢举事,哄沙陀人出头,果然让沙陀人成了事,吐蕃人的威信何存?再大的一口水缸,只要有了第一道裂缝,土崩之势旋踵而至,这岂是在关中打几场胜仗能冲抵的?既然能割据一方,多少应该有些眼光吧,初都会短视至此?”

李绛道:“初都本是炎王,夺权不成才被流放陇西,他是瞧不上这块地方的,割据是迫不得已之举,如今若能建功关中,他就有了重返逻些城的资本,臣以为此人就是个赌徒,不可不防他孤注一掷。”

李瀍道:“宰相所言极是,容朕再斟酌。”

李瀍虽然赞同李绛的话,心里却始终没有重视起来,他现在还有比京西战事更刺手的事情要解决。

仇士良专权,裴家兄弟投敌,关中岌岌可危,关东诸侯入关勤王,屯集在长安附近的藩镇军队多达十万。其中只有李绛带到长安的四千河东军答应变更番号为神策军,交出兵权。其余义成、宣武、昭义、武宁、天平、魏博等镇只想拿好处,却无意交出兵权。

这些赖在长安的藩帅个个胃口大的惊人,一个个以李茂为榜样,也想吞几个道下肚方才甘心,问题是李茂是先占河东、河中两道,造成了既成事实后,朝廷无奈才顺水推舟的,你们这些土鳖扛着杆枪跑到长安来就要这要那,凭什么?

不错,你们帮朕除了仇士良,可朕也没亏待你们啊,该给你们的都已经给了,何苦还要步步紧逼,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瀍甚至想过借吐蕃之手把这些人的那点资本都给卸了,恶念闪过,他没觉得脸红,只是担心操作不当而引起更大的危机。思虑再三后,李瀍决定走一步险棋,他授意有司在京中制造恐慌,激起民意,造成吐蕃犯境、关东诸侯却盘桓京城不为朝廷出力的意象,将狮子大张口的关东诸侯们统统推到风口浪尖上去。

待到他们无路可退时,这才出面辟谣,声称关东诸侯此番入关目的就是抵御外敌,盘桓京城只是暂作休整,来日即要出征。

事到如今,关东诸侯们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了,再赖在长安就成了天下人共同唾弃的奸臣,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当然即便出征,好处也是不能少的。

你皇帝会操控舆论,我们也会!韩弘带着粮料官满京城化缘,求施舍粮草。刚从宣武颠颠跑到长安的韩弘则开起了诗会,邀请京城士子名流赴会,故意把会场布置的很寒酸,吃没得吃,喝没得喝,诗会变成了募捐晚会,韩弘一把鼻涕一把泪在那哭穷,嚷着要募捐。李全忠则做的更绝,他让士卒换上破衣烂衫,托着破碗沿街乞讨,制造出关东诸侯入关勤王,却因度支克扣粮料,士卒饥寒交迫,被迫托钵乞讨的景象。

矛头是冲着度支去的,但谁心里难受谁心里清楚。

李瀍咬咬牙,把公家仓库再扫一遍,凑出一份丰厚的出征粮,好赖把人打发了出去。

各镇军马近十万人陆续开拔前往奉天,听从老将温彦召的调遣。吐蕃骑兵也星夜兼程到了关中,在奉天城下结营,兵马多达十万。奉天城黑云密布,城内城外屯集了二十万大军,锦旗飘飘,战马萧萧,大战一触即发。

第254章 有权要用第240章 干柴和火第131章 毛太公第222章 一路向西第291章 追索真相第32章 你不能把醋当酒喝第721章 历史的长河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鹅和禁言令第706章 哄闹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525章 这一劫在幽州第643章 清理门户第513章 过往的风云第6章 公正的审判第268章 虽胜犹辱第361章 妥协是需要理由的第36章 筑一座千年之城第686章 建国,号秦第30章 不许碰我第730章 皇帝该做什么第131章 毛太公第228章 凰化龙第211章 那件事的真相第503章 战后重建要加快速度第740章 我不能归隐第724章 水寒鸭先知第689章 暗战长安第659章 心的桎梏第143章 一对姐妹花第6章 公正的审判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干事第236章 哄你来当官第134章 十万钱,莫要走第356章 我们去哪第209章 跑路是门技术活第156章 我不好这个第210章 海上遇故人第440章 共赴时艰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433章 活埋第126章 回来就好第248章 绑票(续)第505章 落水狗,要痛打第336章 从容是种气度第347章 唐冢第649章 亦幻亦真第597章 我什么都没听见第189章 下一个目标第38章 我不娶妻第295章 稀里糊涂就开打第1章 悲情英雄第217章 好事自上门(续)第664章 牛肉汤西施第137章 断指求援第88章 这算什么第295章 稀里糊涂就开打第482章 打还是不打第534章 何以辨忠奸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414章 进退之道第71章 找钱第37章 流民多了也不怕第527章 兵乱之后第82章 你骂我是狗?第737章 谁家封侯第237章 这个人留不得了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27章 这事儿不能算完第26章 你当我是好欺负的吗...第704章 王城风云第728章 共享天下第61章 铜虎头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342章 太上皇说第730章 皇帝该做什么第605章 我无福消受啊第16章 我又立功了第272章 我不想杀人第628章 阳光海滩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704章 王城风云第545章 老夫人的担忧第733章 我们还是兄弟第197章 你们别动,让我来第279章 无题第31章 遇到一伙不讲理的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456章 落魄之王第45章 脓包不挑不破第453章 审不下去第33章 我要恭喜你第319章 勾搭不清第183章 诈第261章 说走就走第512章 魏州谁当家第510章 取营州第720章 严禁烟火第637章 软磨硬缠第157章 怀疑你的原因第582章 激辩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