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关内五军

裴仁勇硬气心肠,挥挥手,打发了两个兄弟,唤入学士,拟书回复李茂,声言他自己可以去李茂大营投诚,却须李茂网开一面放裴仁静、裴仁渠及部将出城,翻越终南山,去南方隐姓埋名,等他们过了汉中,他便去帝号,自缚双臂前去李茂大营投诚。

李茂回复只要裴仁勇保证四宫太后和城中百姓、官员人身安全,财产无损,精神不受伤害,名誉不受亵渎,可以答应放裴仁静、裴仁渠一马。

在右厢的具体操办下,裴仁静、裴仁渠率两千旧部出散关,过汉中,向南而去。

接到裴家兄弟平安无事的消息后,裴仁勇履行诺言,去帝号,解龙袍,自缚双臂,出城赴李茂大营请罪。

李茂没有为难他,将其打入囚车送往洛阳,一面派兵接管了长安城。

出城之前,裴仁勇已经遣散五万秦军,烧毁军籍,免得受牵连,李茂设城东、城南、城西三处招募处,招募收编,免得流散害人。

待长安大局初定,李茂率行营将吏奔赴贤良寺觐见四宫太后,迎四宫太后回大明宫,郭太后道:“大明宫、太极宫为凶丑盘踞,腥臭难闻,未彻底清理前,我等不便居住,还是暂在兴庆宫落脚,待皇帝回銮后,再作计较不迟。”

太皇太后郭氏一直居住于兴庆宫,提出这个主张,倒让李茂不好拒绝。

只得派人收拾了兴庆宫,护送四宫太后去兴庆宫暂住。裴家兄弟占据长安后,盘踞太极宫和大明宫,对东内兴庆宫不大瞧得上眼,一直没有涉足。郭太后要求回兴庆宫自然不是怕骚臭什么的,她是担心李茂趁机安插耳目监视她四人。而兴庆宫情况较熟,人也相对较少,情况更容易控制。

四宫太后入住兴庆宫后,即任命自己面前的人执掌庶务,各自在自家面前筑起一道防护墙,防贼防盗防李茂。

李茂听闻此讯,一声冷笑,令田萁妥善安排人手好生看管,太后若在他手上出了什么意外,还真不好向天下人交代。了结了这桩事后,他自去李绛府上请他出山相助。长安城有多大,情况有多复杂,李茂有着清醒的认识,治理长安还得靠李唐皇帝钦命的西京留守。

李绛被李瀍任命为西京留守后尚未上任便被裴家兄弟擒获,裴仁勇欲用其做右丞相,李绛抵死不从,被裴仁静打入天牢,因为忌惮他声誉太高,一直不敢下手。裴仁勇出城投降前夕,将其从天牢里放出来,礼送其回家。

老友相见难免唏嘘一番,李茂随身带来米粮、肉菜、布帛各两车,解了李家燃眉之急。李绛出身不高,为官也算清廉,家中本没有多少积蓄,下狱后得到大秦帝国地方官府的特别照顾,光抄家就有四五次,另加几次小有规模的绑票,仅有的一点清汤寡水也被搜刮的干干净净。李家早已经混到了靠变卖家产为生的地步了,李夫人走投无路,连陪嫁来的传家宝都给当了。

李茂见李绛夫人眼睛里含着泪花,便让蔡文才领出一个人来,说道:“这位胡掌柜说有几样东西归还,请嫂嫂清点一下。”胡掌柜正是典当行的掌柜,人老成精,阅历丰厚,看惯了风起云落,对李家当的这些东西都妥善保管着,只等着风水哪一天又转回来,自己好有个交代。

蔡文才遣人去赎李家所当之物,这掌柜就打点好物品跟着来了。

李绛有些尴尬,对李茂说:“自小就不愿与孔方兄为伍,入仕以来虽未大富大贵,手里也从未缺过使用,我这一入狱,可苦了内子了,愁的头发都白了。”

李茂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若大唐的宰相尽如深之这般清廉,何至于此。”

李绛道:“深之也不清廉,只是被裴家皇帝搜刮的太狠了,才落魄至此。”李家典当的除了金银玉器还有部分家具,前厅吵嚷,李绛便引李茂至后园草堂上落座。

有两个眉目清秀的侍女过来奉茶,李茂见二人眉间点着朱砂,吃了一惊。李绛解释道:“我未及上任西京留守就被他们逮了,裴仁静劝我做大秦的右丞相,许诺金山银山,又从宫里拨了四名宫人过来伺候,我怎受用的起,送她们走,她们不敢走,说若回去难逃一死,只能留下了。唉,我如今是活罪难免,死罪难逃。”

李茂道:“陛下英明,会体谅你的苦衷的。”

在草亭坐下,支走了两名宫人,李绛不想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盖世奇功,无官爵可赏,你作何打算。”李茂道:“我此来是登门求教的,眼下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李绛目视青天,悠悠说道:“关中是块好地方啊。”

低下头,平视着李茂,劝道:“西京已定,还是奏请陛下回銮吧。”

李茂茅塞顿开,立即助李绛开府,出任西京留守,安定长安,又联名上奏李瀍,请立即回銮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李瀍自然是不肯轻易回来的,在洛阳他还能倚仗朱克融、突吐成骅和李全忠、刘悟、韩弘周旋一番,回到长安岂非落入李茂的牢笼中?再者,即便他肯成行,李全忠、刘悟、韩弘又岂肯放手?

李瀍遣使至长安,改封李茂晋王,实封五千户,加李绛司徒,封梁国公。又将裴仁勇明正典刑于洛阳闹市,遣使追捕裴仁静、裴仁渠二人。却只字不提回长安的事。

一切都在李茂的预料之中,皇帝不肯回京便是对臣子的最大不信任,但臣子姿态已尽,问心无愧,可以面对天下。

当然一个身兼幽州、河东两大强镇节度使,实际控制幽州、河东、河中、安远、龙泉、扶余、辽东、燕北、成德、淄青、营平等十一镇,拥兵近百万,占据关中腹心,窃据长安的臣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李茂不得不有所准备。

关中之地必须如铁桶般控制起来,以京兆府为核心,周边的潼关、武关、散关、萧关等雄关要隘都必须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凤翔、灵武、邠宁、鄜坊、泾原必须直接在自己的掌控中,丰州、夏绥、振武等人也不能允许敌对势力存在,这些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李绛告诉李茂他的家里有皇宫的宫女,等于是把身家性命交在了李茂的手里,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一定能看出大势所趋。自此以后一定会一心一意地辅佐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留守府大门敞开,正在广纳人才,目标是为李茂储备建国所需的各类人才。这一点谁都不说,却个个心知肚明。

李茂将五万大秦军按幽州军的编制编练成五个师,归属神策军建制,称作关内五军,分别交给朱邪执宜、尹牧、李先奕、刘凤山和严秦指挥。

奏请以朱邪赤心为灵武节度使,尹牧为泾原节度使,刘凤山为夏绥节度使,李先奕为凤翔节度使,严秦为鄜坊节度使。李瀍一一诏准。

自此关内要害都已在李茂的掌控之中,李瀍虽然已对李茂生疑,短时间内却还不敢指斥其有异心,这段时间就是李茂的机遇期。

第669章 甘露之变第121章 大变局第651章 “换头术”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368章 霸气侧漏的宰相第515章 不祥之兆吗第467章 谁是凶手?第687章 非太师不可!第608章 我治下的幽州(续)第213章 吓哭你老婆第659章 心的桎梏第254章 有权要用第322章 人质第148章 花开四方第675章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第513章 过往的风云第130章 宝刀斩铁第627章 不动声色第321章 规矩不能坏第115章 夜杀第131章 毛太公第143章 一对姐妹花第430章 你打牌去吧第390章 误入野人谷第347章 唐冢第505章 落水狗,要痛打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厂第481章 披铁甲的船第686章 建国,号秦第467章 谁是凶手?第9章 富人家的生活你不懂第697章 保持距离第198章 给你一个新考验第592章 内政一团麻第552章 弄个郡王干干第59章 破城首功第355章 阿热第207章 雇凶杀人第594章 宴无好宴第139章 哄诱大鱼上钩第74章 钱多好烫手第617章 吾不信鬼神第137章 断指求援第693章 进取的脚步不能停第591章 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第493章 现在正式开始第79章 誓不低头第592章 内政一团麻第581章 夤夜造访第721章 历史的长河第51章 新官三把火第130章 宝刀斩铁第609章 猝不及防第204章 二心第158章 明月,暖风,遇故人第480章 有的我都给你第70章 城局使和医学院第371章 铤而走险第83章 吃饼第250章 大事化无吧第655章 未雨绸缪和突发事件第329章 愿将心思付麻纸第348章 实不忍心丢下你第579章 寻旧部,再奋斗第123章 新班子第145章 骨头里挑鸡蛋第602章 涸泽而渔不是个好办法第181章 倒枯的大树第739章 囚凤第135章 木驴借箭第642章 化国为郡第269章 遗诏第289章 突然发难(续)第274章 天下太平第361章 妥协是需要理由的第310章 大将风度第724章 水寒鸭先知第341章 论政第57章 逆战(上)第285章 自身出了问题第646章 持续恶化中第451章 跑路第313章 袭破曹州第68章 傍第66章 功德圆满第292章 追索真相(续)第454章 死的蹊跷第106章 刺血当墨(续)第395章 不听劝第409章 捉奸第356章 我们去哪第453章 审不下去第552章 弄个郡王干干第172章 纠察官(续)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525章 这一劫在幽州第125章 分化、击破第696章 洛阳乱(续)第237章 这个人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