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

加弗兰河就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那种声音生动悦耳,

歌唱着跳舞的涟漪,

还有那些藏在树根下面的虹鳟鱼。

瓜卡马亚

在黑暗时代,物理美学依然是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甚至是研究弯曲虚空的科学家,也没能探寻到其中的奥秘。比如说,每个人都知道,秋天的北部森林就是土地、红枫树还有一只松鸡。在传统的物理学意义上,松鸡仅仅代表一英亩土地质量或者能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如果没有松鸡,所有的一切也便死去了,某种巨大的能量也随之消失了。

通常,我们会认为,那些损失只不过是我们在凭空想象罢了。有没有严肃的生态学家会赞同我们的观点?他们很清楚,曾经有过“生态之死”的说法,而且无法用科学术语表达那种意义。哲学家将这种无法衡量的本质变成为“灵魂”,与“现象”相对比。“现象”可以用科学术语来描述,即便是最遥远的星星的运行和旋转。

北部森林的“灵魂”是松鸡,山核桃树丛的“灵魂”是冠蓝鸦,沼泽地的“灵魂”是加拿大噪鸦,荆棘丛生的丘陵山地的“灵魂”是蓝头松鸦。这些事情并不能在鸟类学著作中找到记载。可是在我看来,它们对于科学来说是全新的,不管那些目光锐利的科学家,曾经它们曾是多么的熟视无睹。在马德雷山中,我发现了它的“灵魂”——厚嘴鹦哥。

人们对这种鸟感到新奇,这其实是因为很少有人光临过它们的藏身之所。如果到了那里,只有聋子和瞎子才无法知晓它们在山林生活中的地位。事实上,当你还没有吃完早饭的时候,这些鸟儿便飞离了悬崖上的鸟巢,叽叽喳喳地朝着太阳飞去,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它们有时会排成鹤群那样的方阵,盘旋着,有时还会大声地争辩:正在从峡谷中冉冉升起的一天,是否比昨天更加晴朗辉煌?支持和反对的意见各占一半,讨论没有得出结果。之后,它们又变化成许多队伍,飞到高高的山顶上。那里已经为它们准备好了早餐:壳已经裂开的松果。这时,它们还没有发现你。

没过多久,你从山谷中爬出来。那些眼尖的鹦鹉在两三里外就发现了你。在它们看来,那条只有鹿、狮子、熊或者火鸡才能通行的小路上,一个奇怪的动物正在气喘吁吁地爬着。它们忘记了早餐的事情,纷纷拍着翅膀朝你飞来,并卷过来一阵大风。当它们在你头顶盘旋,你恨不得手中能有一本关于鹦鹉的词典。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都想问你是来做什么的。它们像在开一个鸟类公会,想要知道你把此地和别地做比较后,是否喜欢它们美丽的家乡、居民,以及是否看好它们的未来等。答案也许是其中之一,也许两种都有吧。突然,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你的心头:当宽敞的道路通进山中,这些热情而吵闹的鹦鹉们将会遇到持枪而来的访客,那时它们该怎么办呢?

很快,鹦鹉们就会发现你是一个笨嘴笨舌的家伙,对于热情的马雷山居然没有反应,连个口哨都没有。毕竟,森林中饱满的松果还是比被食用过的果壳多,所以还是赶紧吃完早饭吧,好好享用一番。这一次,它们可能落在悬崖底下的树上,这给了你偷偷观察它们的机会。你会第一次清楚地看到它们的颜色:它们穿着天鹅绒绿的制服,佩戴猩红色和黄色的肩章,头戴黑色的帽盔。它们吵吵闹闹的,在松树之间飞来飞去,但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队形,而且每个队伍的成员数量都是偶数。只有一次,我发现了一队由五只鸟组成的队伍。

那些成双成对筑巢的鹦鹉,是否和在九月迎接我的鹦鹉一样喧闹呢?我不知道。不过到了九月份,如果能在山中看到鹦鹉,那些谜底自然而然就揭晓了。作为一个鸟类学者,我有责任准确地描述它们的叫声。初听上去,那种声音很像蓝头松鸦的叫声,但蓝头松鸦的叫声很柔和,如同笼罩着它们家乡峡谷的薄雾,还带有淡淡的乡愁。而这些被当地人称作“瓜卡马亚”的鹦鹉,叫声要洪亮得多,而且充满了热情。

有人对我说,春天时,一对对鹦鹉会飞到高大的枯树上,寻找废弃的啄木鸟巢穴,像隐士般暂时不问世事,专心在巢穴中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可是什么样的啄木鸟会啄出那么大的洞,供鹦鹉们容身?瓜卡马亚几乎和旅鸽一样大,那种小洞根本容不下它们。难道它们用自己的嘴开展了扩大木洞的工作?还是使用帝啄木鸟的巢穴呢?因为有人发现了帝啄木鸟的踪迹。我很乐意将解决这个问题这项愉快的工作,留给那些以后到这里拜访瓜卡马亚的鸟类学家。

绿泻湖

拜访野地,对于明智的人,绝对不会故地重游。因为百合花开得越盛,就越说明其中有人工培育的痕迹。故地重游不仅会糟蹋一次旅行,而且也会毁坏一个美好的记忆。只有在记忆中,野地之旅才能永远保持惊险和刺激。正是为此,自从1922年我和弟弟一起划船拜访科罗拉多三角洲之后,我们便再也没有去过那里。

我们所能告诉大家的是,自从1540年赫南多·德·阿拉康第一次踏上三角洲之后,这里渐渐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我们来到了据说他曾经停泊过的河口,在那里扎营,但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我们没有见到一个人影,甚至连牛和斧头的印迹、残破的篱笆都没有看到。有一次,我们偶然发现了马车碾过的痕迹。是谁的马车?没人知道,但是他们的目的肯定是邪恶的。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锡罐,我们都觉得它非常珍贵,因此不肯让给对方。

我们帐篷顶上的树上,栖息着黑腹翎鹌鹑,每天清晨,它都会用叫声唤醒三角洲的黎明。太阳从马德雷山后面爬上来,将光辉洒在绵延一百多英里的美丽荒野上——一片被高低错落的山峰包围的巨大洼地。在地图上,三角洲被河流隔成了两部分。但当你身临其境时,有时会感觉不到河流的存在,有时又感觉河流无所不在。因为河流连缀着上百个绿色湖泊,连它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才能愉快地、悠然自得地流向海湾。于是它干脆在所有湖泊之间开始了旅行,我们沿着河,在所有的湖泊之间转上一圈。河流有时分流,有时汇合,蜿蜒曲折,九曲回环。它在美丽的小树林里穿梭,有时迷路了,也玩得非常高兴,我们似乎都被它的快乐感染了。对于河流的这种蜿蜒,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想要旅行,就应该选择一条不愿在大海中失去自由的河流结伴。

在我们乘着独木舟在那些绿色的湖泊中漫游之前,“他领我在安静的水边”这句话对我来说仅仅是《圣经》里的句子,如果大卫没有写下那么优美的赞美诗,我想我肯定无法抑制用创作赞美美好事物的冲动。湖水静静地躺在那里,呈现出深沉的祖母绿色,也许是绿色的海藻的原因吧。牧豆树和柳树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墙,将河道与荆棘丛生的沙漠隔开了。在每个河流的转弯处,都有一只白鹭站在前方的水塘里,就像一座雕塑,在水中留下了白色的倒影。一群群鸬鹚伸着黑色的脑袋,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捕食越出水面的鲻鱼;几只反嘴鹬、半蹼白翅鹬和黄脚鹬单脚站在沙滩山,正在打盹儿;一些绿头鸭、赤颈鸭和野鸭受到了惊吓,慌慌张张地朝着天空飞去。它们飞走后,有序地排成了一支队伍,有时栖息休息,有时又飞往我们身后。假如有一大群白鹭停留在一棵绿色柳树上,远远望去,就像暴风雪提前在某地登陆。

这些种类繁多的水鸟和鱼并非仅仅为我们而生。我们经常能看到赤猞猁,它们趴在一根歪斜在水中的原木上,做好姿势准备捕捉随时可能出现的鲻鱼。浣熊成群结队地在水区游荡,大口大口地吃着水甲虫。郊狼躲在岛上的土堆后面,偷偷地看着我们,准备找机会继续吃没有吃完的早餐。早餐主要是牧豆,偶尔也会吃一些瘸腿的鸟、鸭子或鹌鹑。每一处沙滩上,都能看到黑尾鹿的足迹。我们常常仔细查看这些足迹,希望可以根据它们找到三角洲凶暴的统治者——美洲虎。

我们从没有真切地看过它们,甚至连它掉落的毛发都没有看见,但在荒野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任何动物敢于忘记它的存在,因为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有性命之忧。每一只鹿在准备穿过灌木丛,或是停下来吃牧豆的时候,都会警惕地闻一下,看看是否有美洲虎在附近。野营的人围在篝火边,话题总是离不开美洲虎。在夜晚,狗只有在主人身边才能安然入睡。它们知道,百兽之王在黑夜中依然拥有统治地位,巨大的脚掌一下就能拍倒牛,锋利的牙齿可以轻松地咬断牛的脖子。

现在的三角洲,很可能变成了牧牛者的天堂,那些爱冒险的猎人也不再对这里有兴趣。这些绿色的湖区不再受到恐惧的侵袭,可是也与光荣渐行渐远。

当吉卜林闻到了阿姆利萨城晚餐时的烟味,他应该为此写一首诗,还从没有诗人为这些绿色大地的木柴唱赞歌。也许,诗人们都是靠着无烟煤生活吧。

在三角洲,人们只烧最芳香的燃料——牧豆树。这些树木很古老,曾经接受过上百次冰霜和洪水的考验,历经一千个太阳的烘烤,变得非常脆。它们粗糙的身躯默默地躺在营地旁,随时准备化作薄雾中的一缕蓝烟,为茶壶歌唱,为面包赞美,为锅中的鹌鹑肉奉献香味,为人和动物的脚送来温暖。如果你在荷兰烤锅下面放了一铲牧豆树木炭,那么睡觉之前千万不要坐在那里,否则余温会烫得你哇哇大叫,惊走了栖息在上方的鹌鹑。据说,牧豆树木炭有七条命呢。

我们曾在玉米地带用白橡木蒸煮食物,我们曾在北部森林烧松木烧水,我们曾在亚利桑那州用刺柏木烤鹿排。但当我们吃过用三角洲的牧豆树烤的一只肥嫩的雁后,才终于找到了最完美的燃料。

那些雁应该被赋予最美丽的棕色,因为我们整整用了一个星期才捕捉到它们。每天清晨,我们听到呱呱的雁叫,看着它们排成方阵,从加州湾飞到内陆。过不了多久,又看到它们心满意足地飞回来了,肚子撑得圆圆的。哪个绿色湖泊中的哪种美味最吸引它们呢?我们不断地跟着雁群方阵挪动营地,希望可以找到它们的栖息地,看看它们丰盛的餐桌。一天早上,大约八点钟,我们看到一队雁阵在天空中盘旋,然后排成一排,像枫叶掉落一般向下滑落。费了这么多功夫儿,我们终于知道了它们的宴会地点。

第二天早晨,大约和昨天的时间相同,我们在一处泥沼附近发现了雁群昨天留下的足迹,于是在附近藏了起来,等待雁群出现。我们从营地走了很远才来到这里,早已经饥肠辘辘。他实在难以忍受饥饿,于是掏出冰冷的烤鹌鹑。然而正当他准备把鹌鹑放入口中时,天空中传来了一阵呱呱声,我们一下停止了所有动作。弟弟呆呆地举着鹌鹑,和我一起看着雁群在空中盘旋。它们犹豫着,争吵了好久,最终朝下飞来。枪声响了,鹌鹑落在了地上,但是被击落的雁正在沙洲上垂死挣扎,它们即将成为我们的美餐。

越来越多的雁飞过来了,在沼泽地上栖息。猎狗躺在我们的旁边,浑身微微颤抖。我们躲在遮蔽物后面,安闲地吃着烤鹌鹑,听着雁群闲谈,偶尔也看看它们。大雁们正在吃一些小石子;一群雁吃饱后飞走了,另一群雁又飞了过来,迫不及待地吃那些美味的小石子。所有绿泻湖旁边有不计其数的小石子,它们却对这里情有独钟。为了吃到这些中意的石子,雁群不惜飞行四十英里,当然,这些石子也值得我们进行艰苦地长途跋涉。

在三角洲地区,有数不清的小型猎物,几乎猎不完。随便找一个营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猎杀到足够一天享用的鹌鹑。假如你在烹饪方面很讲究,那么至少需要一个有霜的夜晚,将鹌鹑挂在牧豆树上冷却,这会是鹌鹑从飞鸟变成烤肉的必要步骤。

所有的猎物都肥得不可思议。每一只鹿都积累了厚厚的油脂。如果它们允许,我可以将一小桶水倒在它北部的凹处。显然,它不会允许我这么做。

第11章 七月 (2)第38章 雁的音乐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39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1)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3章 二月 (1)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1章 序 言第32章 环河 (1)第30章 Part 3乡野的秘密——乡野第5章 三月第30章 Part 3乡野的秘密——乡野第1章 序 言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1章 序 言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10章 七月 (1)第37章 观鹿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7章 观鹿第38章 雁的音乐第6章 四月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13章 九月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章 序 言第13章 九月第14章 十月 (1)第34章 大自然的历史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6章 四月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7章 四月 (2)第34章 大自然的历史第32章 环河 (1)第34章 大自然的历史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15章 十月 (2)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32章 环河 (1)第3章 二月 (1)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7章 四月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39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1)第33章 环河 (2)第16章 十一月 (1)第38章 雁的音乐第10章 七月 (1)第15章 十月 (2)第6章 四月 (1)第37章 观鹿第38章 雁的音乐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9章 十二月 (2)第32章 环河 (1)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8章 五月第18章 十二月 (1)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8章 雁的音乐第4章 二月 (2)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11章 七月 (2)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1章 七月 (2)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39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1)第38章 雁的音乐第38章 雁的音乐第3章 二月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15章 十月 (2)第30章 Part 3乡野的秘密——乡野第6章 四月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7章 四月 (2)第4章 二月 (2)第8章 五月第15章 十月 (2)第10章 七月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30章 Part 3乡野的秘密——乡野第9章 六月第7章 四月 (2)第17章 十一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