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环河 (1)

在黄石公园,你依然可以看到灰熊,

可是它们却饱受那些外来的寄生虫的侵扰,

而且在保护所的边缘,

有许多黑黝黝的来复枪口已经在等待着它们。

早年在威斯康星州有许多奇观,环河便是其中之一。它最终流回自己,永远不断地循环着。班扬最先发现了这条河流,并且让许多圆木流入这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中,这个可以在关于班扬的传说里找到。

没有人认为班扬在记述时使用了比喻,但环河这点是个例外,他确实使用了比喻:威斯康星州不但有一条环河,而且它自身也是一条“环河”。这条“环河”的水流是能量之流。能量从土壤中流入植物,从植物中流入动物,最后又流回土壤中,形成了一个无休无止的生命循环。这里是“环河”在陆地上的具体体现。

我们骑在顺着环河流淌的原木上,砍掉了原木的枝节,一番简单处理后,就能控制木头的方向和速度了。这项优秀的技能足以为我们赢得“聪明人”的称号。修理木头的技巧被称为经济学,关于最初的路线的记忆被称作历史,对于新路线的探索被称为政治才能,关于挡在前方的浅谈或激进的谈话被称为政治。有的人不仅想修理自己骑乘的原木,还想修理整条河流的木头。这种人类和自然之间展开的集体性的交涉被称为国民计划。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很少有人用河流来比喻生物的不断循环。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包括土壤、植物群、动物群等等的生物学,包括这些事物的起源时间的地质学和进化学,包括这些事物的开发利用技巧的农业学和工程学。但是,我们必须自己去推断一条有干旱、洪水、逆流和沙洲的河流是什么样子。想要了解河流的水文知识,就必须在进化观念和生物的集体行为上寻找正确的视角。我们要和所谓的“专业化”背道而驰;我们不需要再花费力气关注细节,而是需要学习从整体上关注生态地景。

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是横向研究,那么生态学就是纵向研究;它如同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孩,和所有的婴孩一样,全神贯注地创造自己的语言;它的作用,要在将来才能显现。生态学注定和“环河”无法分离;尽管直到很晚,它才将我们关于生物的集体知识,转化成关于生物世界发展的指南针,那就是生态和自然的保护。

生态和自然的保护的目标,就是实现人和土地的和谐相处。这里的土地并非是狭义的土地,而是指地球表面、上空和地下的一切东西。与土地的和谐相处和与朋友的和谐相处一样,你不能只珍惜他的右手,干脆砍掉了他的左手。换句话说,你不能只喜爱猎物,而讨厌捕食者;你不能只保护水流,而毁坏山林;你也不能只建造森林,而不顾对耕地的破坏。土地是一个有机组合体,里面的组成的人体很相似,每个部分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有机体内运行的一部分。你只能小心谨慎地调节各个部分,却不能毁掉某个部分。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不是收音机,也不是电视机,而是揭示了土地有机体的复杂性。只有在这个方面拥有深刻理解的人,才会明白这方面的知识是多么的匮乏。没有比认为动植物没有用更为无知的事情了。无论我们是否知道,如果土地作为一个有机体整体运转良好,那么它的每一部分都是良好的。如果在几十亿年的生物演变中,已经产生了某些我们喜欢却不了解的事物,除非是傻瓜,否则没人会丢弃那么看起来似乎没用的部分。修补土地也许是一种明智的行为,但在此之前,我们要细心保护其中的每一个部分。

我们是否知道,想要保护自然资源,需要最先遵守的原则就是保护好土地有机体的每一部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并不知道,因为即便是科学家,也不能了解所有的组成部分。

德国有一座山叫做许佩沙特山,在它向阳的山坡上长着世界上最雄伟的橡树。当美国的家具制造商需要优质木材时,他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许佩沙特山。按理说,背阳的山坡应该生长着更好的木材,可是那里却只有普通的欧洲赤松。这是为什么呢?山的两侧属于同一个国有森林,而且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它们受到的照顾也是同样,那么差别从何而来呢?

踢开橡树下的落叶,你会发现它们几乎是一落地就开始了腐烂。可是踢开松树下的落叶,松针却厚厚地堆积着,只有一小部分开始腐烂。之所以会这样,原因要追溯到中古时代。那是山坡的南面被一位农场主完整保留,热爱狩猎的他将那里作为了猎鹿场。而山坡的北面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改造成耕地、牧地等等,如同今天的威斯康星和爱荷华州所受到的遭遇。直到这段滥垦乱伐的时间结束后,北面的山坡上才重新被松树所覆盖。然而在那段不幸的时间里,土壤中已经无声无息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微小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的数量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土壤的消化器官大大减少了。虽然经过了两个世纪的修护,可是收效甚微。人们需要高科技的显微镜和漫长的土壤科学研究,才能弄清楚究竟是那些零部件在许佩沙特山中起着决定作用,影响着人与土地的和谐相处。

为了生存,生物群落的内部运转必须保持平衡,否则许多物种会消失。众所周知,一些生物群落曾经存活过很长的时间。比如,1840年的威斯康星和一万两千年前冰河时期结束的威斯康星州,在土壤、动植物群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泥炭沼泽中的动物骨头和植物花粉告诉了我们这个事实。在连续的泥炭层中,保存着分量不同的花粉,通过它们甚至可以研究当时的天气情况;如果说,你在大约公元前三千年的泥炭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猪草花粉,那么你可以推测,当时也许是连续发生了几次干旱,要不然就是数量过多的水牛在此生活,或者有大火吞噬了草原。然而这种严重的危机并没有毁灭这个地区,三百五十种鸟类、九十种哺乳动物、一百五十种鱼、七十种爬行动物,还有成千上万的昆虫和植物依然在几百年间生存繁衍。这是因为,在生物群落的内部保持着和谐和稳定。科学无法为这种稳定作出解释,但即便是普通人也能明白它的两个作用:一是肥料在食物链中不断循环,积累的速度和流失的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二是土壤肥力的积累和动植物的多样化是一起进行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之间互相依赖。

在我看来,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的重点,依然放在不实用的观光品上。我们还没有学会从有机体的组成角度思考问题。不妨看看我们的后院:爱荷华州和南威斯康星州的草原。那里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是肥沃的黑壤土,也就是黑钙土。黑钙土从何而来呢?是由那些种类繁多的草、草本植物和灌木造就的;是由草原的真菌、昆虫和细菌造就的;是由草原上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造就的。所有的一切都被连接在一个群落中,始终在不停地合作与竞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物群系。这个群系经历了数万年的毁灭与重生、燃烧和萌芽、追捕和逃亡、冰冻和融化,终于构成了这片被我们称作草原的黑土地。

我们的祖先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他们的草原从何而来。他们肆意捕杀着草原的动物,驱赶着草原的植物,只在铁路和公路旁边为它们留下了一小块避难所。在工程师的眼中,这些植物都是没用的杂草和灌木,因此他们不断用推土机和割草机将其消灭。所有的植物学家都能遇见到草原花园的未来:变成偃麦草的乐园。草原花园没有了,公路管理部门请来了园林设计师,用榆树、欧洲赤松、绣线菊等装饰偃麦草。自然资源保护委员在参加某个会议时路过此地,为这种路边的美化活动高声喝彩。

也许有一天,许多植物将会消失,我们不仅把这些植物当成观赏品,还需要它们为草原固定土壤中的养分。我们有足够的善心和诚意,可是却依然不了解自然有机体的内部结构。

我们在试图保护“大环境”,这说明我们并不够成熟。当一个物种即将消失时,一点悔恨就能让我们的心灵取得宽慰;而当它消亡后,我们可能会因此大哭一场,但不久之后又让同样的事情发生。

最近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灰熊从西部的几个发展畜牧业的州消失了。是的,在黄石公园,你依然可以看到灰熊,可是它们却饱受那些外来的寄生虫的侵扰,而且在保护所的边缘,有许多黑黝黝的来复枪口已经在等待着它们。新的道路和度假村不断出现,日益蚕食着灰熊的繁殖地。每年,我们只能在越来越少的州里,在越来越少的保护区里,看到越来越少的熊。我们常常用一个荒谬的理由安慰自己:只要能在博物馆中看到一只熊就足够了。可是历史却在清晰地提醒我们:如果想要拯救物种,那么必须要让它们在足够多的地方存活。

我们需要了解大自然的各个组成部分,需要大众在这方面觉醒。但有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我们更加需要的:《森林和溪流》杂志将它称为“对于大自然的精致品味”。那么,我们在这个方面是否取得了进步呢?

第9章 六月第1章 序 言第12章 八月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7章 四月 (2)第41章 野地与文明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38章 雁的音乐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17章 十一月 (2)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7章 四月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2)第38章 雁的音乐第18章 十二月 (1)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41章 野地与文明 (1)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1章 序 言第38章 雁的音乐第11章 七月 (2)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5章 三月第1章 序 言第15章 十月 (2)第16章 十一月 (1)第5章 三月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1章 序 言第16章 十一月 (1)第30章 Part 3乡野的秘密——乡野第14章 十月 (1)第32章 环河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15章 十月 (2)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33章 环河 (2)第15章 十月 (2)第6章 四月 (1)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41章 野地与文明 (1)第41章 野地与文明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38章 雁的音乐第4章 二月 (2)第38章 雁的音乐第18章 十二月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9章 六月第15章 十月 (2)第10章 七月 (1)第32章 环河 (1)第36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2)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6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2)第30章 Part 3乡野的秘密——乡野第39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1)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1章 序 言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6章 四月 (1)第17章 十一月 (2)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2)第14章 十月 (1)第23章 伊利诺州和爱荷华州第5章 三月第37章 观鹿第16章 十一月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36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33章 环河 (2)第11章 七月 (2)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32章 环河 (1)第37章 观鹿第11章 七月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37章 观鹿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