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那些番邦杀汉民杀的怕了,所以希望用佛家来给自己消除的罪孽?而所有的百姓应该放下仇恨,忘了自己的祖辈曾被当成了两脚羊,好好的被异族奴役,所以多信信佛?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这种思想似乎都不是一个大民族应该接受的东西,太消极了。所以堂堂的汉民族,越发后就越软,最终连骨头都没了,这个跟这些也不是说完全没影响。
信仰这东西还是纯粹点好,不要那么博爱。把儒释道都混到了一起,到最后谁是谁非都分不清了,文化入侵这东西其实很恐怖,能把一个文明的根给腐蚀掉。
这次的吐蕃之战暴露出来的东西,也能让李好明白一些东西,如果这些东西一点关联都没有,谁能相信?李好自己查出来的东西,里面就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把这种侵蚀从根底断掉。
李好把乡下干部干掉,那些人以为乡下干部死了之后,就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事情,所以就没怎么关注。却不料还有几个人知道,而这几个人把这些东西全部泄露了出去,这正好给了李好机会。
“那些世家,他们心中永远没有什么国的概念,他们只忠于自己的家族。这华夏天下换了谁做皇帝都没关系,只要他们家族的利益能保持下去就好。这次的事件,他们未尝不知道,但是却没人去说什么,反而还对我落井下石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好看了眼李恪,也不知道这家伙有没上位的机会。自己给他灌输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人不作皇帝,以后自己白灌输了。
“所以无论是吐蕃入侵也好,还是其他番邦入侵也好,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了,他们从不会去关心别人和朝廷的死活,这就是世家的行事准则,只要他们家族好久行。”
而唐朝的这些所谓的五姓七世家实际上都是当年在番邦肆虐中原地区后残存的汉人,什么关陇和山东门阀都一样,这也是李好一直觉得李二那么身上的血统不一定纯的原因。
就算李好这具身体的祖辈,其实都一样,他们一样奉过番邦为主。而真正原本的汉人世家其实大部分都是在江南地区,那里是两晋之后留下的汉人精粹,只是现在得天下的是关中人,自然关中的世家为重。
但是江南那地方一样存在门阀世家,他们一样占据着江南那边大部分资源。只不过在政治上面的话语权,他们就没这关陇山东世家那么强而已。
朝会的风波很快就刮遍整个长安城,过年的气氛都被这场风波波及到了。不少官宦家中都是一片凄凉,尤其是那些被鼓动出来上书的人,此刻全部成了替罪羊。
那些世家自然不会因此倒霉,他们最多受到一些警告而已,然后抛出一些马前卒出来。最多不过是刮了一层皮,却动不了筋骨。不过这样给那些寒门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李好门下的那些少年如果中了,都会有机会。
在这次朝议风波中,同样倒霉的还有所有的佛寺。不管有没牵涉到这件事情上面来,李二重新放了旨意下去。各地严禁新建新修寺庙,百姓严禁入寺为僧。
所有寺庙中四十岁以下,无论僧尼,必须还俗,寺庙占用的耕地全部还回。大唐人口现在严重不足,各地都要以鼓励生育为重,严禁出家,而不限制结婚生育的道家不在其中。
事实上李唐初期,因为人口的原因,一直都在限制这个佛家发展。只是李二自己神经也有问题,身边一出了什么事情,就立刻修佛寺什么的祈求,所以这东西一直都是屡禁不止。
而这次的事件正好给了李二一个最好的理由,加上寺庙这东西在这个时候没有有效的手段控制就会拼命的侵占周围良田,严重影响大唐人口增加,李二干脆一次性全玩了下来。
而他现在有什么迷惑也不用请示那些高僧去解惑,因为那些高僧有的有问题,这次查出来的人中,就有好几个是所谓的高僧,这让李二对这些人现在极度反感起来。
感情这些人就是利用自己来解惑的时候,来忽悠自己。如果不是这次被军方无意捅出全部原因出来,恐怕李二现在还迷在鼓里呢。
这让李二对于释家不再相信,然后逐渐偏向道教。有点小疑惑跟自己的老祖宗交流一番,这道家新修正了一些东西后,比高僧说的更适合李二的需求。
重要的是,道家有不少高明的医术,能诊治这个时期李二身边的皇子皇女身上的所有疾病,这让李二更倾向道家这边。而听说道家那边有严格规定,任何道教人严禁干预朝政。
这些东西跟李好的关系不大,他也不会过多的参入进去。自己身上的脏水干净后,李好小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好好的在长安过一个年了,整个李府和武家的女人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来,因为这件事情跟李府关系疏远的不少。整个李府和武府全都悬着一颗心。除了知道真正情况的李好,和猜出部分原因的小武,其他人都一直在担心着。
然而到了此时,李好完整脱身,还升了一品。那些疏远的人全都想要再度挽回却已经不再可能,谁也不知道,原本已经群臣指控的家伙,转身就翻了身。
李府以后的崛起已经无法阻挡了,谁也不曾想过,李好如此年轻,就有了灭国之功。现在已是高位在身,怎么看以后都是前途无限,这样的人谁还能小瞧?
就在这个时候,房二的婚礼也开始了。因为这场尚公主的婚事,那些原本要砍头的家伙们全部沾了光,除了主犯被杀之外,家属全部改为发配岭南。这个时候的岭南跟后世发达的南方差太远了,那都是偏僻地方。
贞观十二年就这样落幕,这一年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有的发生了,还被改变了。比如刚刚结束的吐蕃之战,整个吐蕃现在成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这跟原历史不同。
而有的干脆就没发生,比如小武进宫,这妹子本来是贞观十一年进宫,现在却没有。这代表着李好已经影响到大唐了,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他现在也不清楚了。
最后局势原本没有的,现在却发生了。比如自己被黑,还有那些跟吐蕃勾结的人的清扫。以及那个倒霉催的李泰,现在被李二勒令在家老实修他的括地志,或许这是李二对李泰的一次严厉的不满。
这种事情在原来历史上并没发生,一些小问题李二能够容耐李泰出来蹦跳,但是涉及到世家的事情上面去了,李泰的表现让李二很失望,所以这次李二才会勒令李泰。
尽管李二自己也是出身世家,但是作为皇帝,李二清楚的知道实际对皇权的影响。所以李二才会在大唐开科举,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慢慢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自己的儿子们瞎折腾这个还好说,但是跟世家扯上关系后,这问题就大了。李二自然会对李泰很失望,而且李二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让李泰做太子。
贞观十二年结束后,贞观十三年开始。这一年刚开始,发配到岭南那边的犯人就传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岭南那边出现了越人叛乱,岭南告急。
“这事情你们怎么看?”李二把河间王李孝恭,李靖都叫了过来商量,李恪也在。河间王和李靖两人平过江南,他们跟岭南那边有接触过,算是知道岭南那边的情况。而李恪现在就督潭州那边,一样要接触那边。
“岭南那边山岭太多,瘴气到处都是。从长安这边调兵过去恐怕不合适,只能从潭州那边取兵。”河间王想了下后回道,他并没深入过岭南那边,对那边的情况也是从各种资料中分析出来。
一边的李靖也认同了这种方式,北方的兵去了南方后都比较难适应,更重要的是,现在发兵过去,到了岭南那边后就要进入到热天去,那边的瘴气就更重,北方人难以适应。
“潭州那边的兵力如何,儿臣不太清楚,不过关于瘴气这块,子佳几年之前去潭州的时候,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想来这个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潭州那边粮草充足,就地筹集粮草问题也不大。”
李恪想了想,把潭州的情况说了下。事实上潭州的兵力什么情况他很清楚,李好府上有几个少年在那边就职。不过这家伙谨记着李好的话,绝对不谈自己在地方涉及到军队的事情。
李二对于李恪这个答案显然很满意,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那份李好送上来的地图沉思起来。大唐十道,岭南道那边现在只有一个广州府和泉州府经济可以,其他地方都不行。
而且那边各种番夷众多,派谁过去比较合适,李二自己也很头痛。他身边的这些将领都是北方人,而且年纪都大了,让这些人过去显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