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鲜出炉的王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今有东宫嫡长子杨昭,年虽止弱冠,然学行优敏,堪膺时务。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当其时也,能不畏艰危,勇而任事,为君父分忧,朕心甚慰。故特进为河南王,加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协掌宫掖禁御。并许开府,赐邸。宜自勤勉努力,勿失君父重望也。今以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极乐宗门,佛法深妙,济度群品,凡在含识,皆蒙覆护。宗主摩诃叶,德高望重,宜为帝师。故特敕封极乐宗门为国之正教,摩诃叶为护国法师。赐良田八百顷,邑千户,钦此。”

“奉大隋天子口喻:高句丽使节乙支文德,粗鄙不文,出言无状,意态狂妄。本应严惩不贷,故念其初犯,只略施薄惩。押于太极殿下杖三十,驱逐出境,交还高氏元王严加管教,并终生不得再入隋。”

开皇二十一年……哦,不,大年初七日,大隋天子杨坚,已颁布诏令,改元仁寿,并大赦天下。所以现在,就是仁寿元年的正月十三了。阳光普照,天青气朗,万,里无云。天气好得直教人全身全心,由内而外都感到说不出的舒服。

骑在马背上的杨昭心情很好。不仅因为天气,也不完全是因为那“进为河南王,加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协掌宫掖禁御。并许开府,赐邸”的奖赏。

进为河南王,其实不过是个虚衔。中国社会自秦始皇以来,大一统思想就深入人心,决不会允许出现国中之国的情况。当年晋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曾经分封诸王并付托以地方大权,结果没多久就出现了八王之乱,搞得天下骚然,晋室也被迫南渡,开始了南北割据,五胡乱华的大悲剧时代之序幕。

如今经历近四百年光阴,好不容易才重归一统。以杨坚绝代雄主的英明神武,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所以无论当年分封五子,抑或今日进杨昭为河南王,其实都只代表了一种特殊荣誉而已。虽可食邑,并不真正就封视事,更不能干涉当地官员处理政务。

加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协掌宫掖禁御。道理也是差不多。隋朝官制,大体仍依前代旧例,却又有所创新。共分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内史省主要负责参与国事决策,并草拟及颁布诏书。用现代制度比喻的话,就是国家立法委,员会了,地位不用说,当然是极重要的。

可是杨昭如今不过十五岁,无论才学人望,都不足以真正担当内史令的职务,而且以他那点国学底子,拿起毛笔写字绝对让人笑掉大牙(其实以前杨昭拿铅笔和原子笔做作业,照样被老师批评为‘写得像*’),四书五经也是看得头晕眼花(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实在痛苦)。对于大隋各处民情、官吏人选、地理风俗等等情况更加两眼一抹黑,又能指望他提出什么法案,起草什么诏书?

至于兼左卫大将军协掌宫掖禁御,大隋本就有其人任职。一切井井有条,根本用不着杨昭突然空降下来多管闲事。所以杨广就此特意嘱告杨昭,要儿子不必对左卫事务多加干涉,一月中有两三天去露个面,已经很足够了。

只有那许开府,赐邸”的赏赐,是让杨昭觉得真正高兴的。想当年……啊,不对。站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该说是“后世”了。在真正历史上,将近二十年后的唐武德四年,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身份攻下洛阳,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已经当上皇帝的李渊,于是封次子为天策上将,并许开府。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策府了。

房玄龄、杜如晦、候君集、罗士信、李靖、徐世绩、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等千古名臣,其时皆入天策府,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而且算算时候,这些人中如今好多都还不过二十刚出头,正是默默无闻,苦苦寻觅伯乐以求建功立业的年纪。现在既然杨昭也得到了开府的权利,那就等于他以前玩游戏《太阁立志传》时一样,终于从家老身份被提升为城主,可以名正言顺,不受限制地自由招收家臣了。

不久前杨昭刚刚打听过,唐国公李渊家里的次子,今年正好三岁,还是穿着开裆裤的年纪。不过想想后来的历史,杨昭觉得假如自己要改变什么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做准备应该没错了。当下他暗暗下定决心,定要找时间去杨素府上转个圈,非得委托他帮忙,把自己印象中的那些牛人们,统统都召集过来入自己的河南王府不可。

当然,杨昭最开心还是能够搬出大兴宫,在外面拥有自己的府邸。穿越半年以来,他天天都困在东宫之中,从来没出过门半步。开始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可时间长了自然受不了。要知道以往穿越之前,即使杨昭自命为宅男,最高记录也不过七天没出门罢了(当然,以前住的房子只有五十多平方米,而现在则少说有上千平方米了)。

再说,好不容易穿越这么一趟,要是不能亲自出来走走,亲眼见识这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大隋盛世,岂非就太可惜了么?半年以来,不错他已经逐渐和现在这个身份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建立起了真正亲人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对萧氏。但自己毕竟是穿过来的,多多少少总会有点不能说的秘密。搬出皇宫去居住,以后做事也能比较方便。所以纵使心中不舍,杨昭仍旧向便宜老子和萧氏辞行,义无返顾地出宫去也。

此时此刻杨昭跨下这匹回纥进贡的白马,还有腰间悬挂的香囊,就分别是杨广和萧氏临行所送的礼物。

后世北宋词人柳永,作《望海潮》词云: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綺,竞豪奢。

重湖垒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吊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誇。

只不过区区一百三十字,却将杭州这江南大都会的种种繁华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历历尤在目前。然而时当泰始元年,江南杭州还不过只是偏远地方的一个钱唐小县,在大隋朝根本排不上号。天下第一繁华都会,乃是如今身处的这座大兴城。

所谓“千百街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南北东西合共二十六条街道,果然如棋局纵横,将整座大兴城划分为整整齐齐的一百一十坊。尤其那贯通大兴城南北的朱雀大街,更加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无论作用地位抑或热闹繁盛之处,和2009年的北京长安大街相比都是毫无逊色。那柳永词只须稍微改动几字,再用之以形容当今的大兴城,才真叫天造地设的合适呢。

杨昭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身边是七八位新近被安排到身边的王府亲卫,哪怕不张什么仪仗,但前呼后拥招摇过市,委实也十分惹人注目。眼看着逐渐从看热闹变成“被”看热闹,杨昭禁不住心中苦笑。自从和天剑通灵,坐关入定七日七夜之后,他固然于武学修为上境界提高不少,连带着心性也渐脱轻佻而趋向沉稳。这种无聊又无益的风头,他不但不喜欢,而且更巴不得有多远就赶快避多远。

心中暗暗决定以后定要自己独个儿出来再逛个够,杨昭手上一挽缰绳,催促马匹加快速度,离开朱雀大街而入了西市。

这边坊市因为地近皇宫,所以朝廷中达官贵人多在此居住。杨昭的河南王府,就设在和朱雀大街并称的繁华路段永安街上。府邸并非新建,而是前朝北周宣帝的旧宅。自从改朝换代后,虽然一直空置无人居住,却也有定期进行打扫整理,并未荒废。今回杨坚将它赏赐给孙子,却是这边传下旨意,那边内廷调拨好了人手就能立刻入伙,倒也方便非常。

经延康坊转往永安大街,只见宽达十多丈的大渠横断南北,在前方流过。有座宏伟石制拱桥雄据水渠之上。杨昭赞叹地吐了口气,随口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那桥有名字没?”旁边有名机灵小厮,抢先上前道:“王……公子,下,面那是连通渭河的永安渠。大兴城中半数居民用水,还有货物运输都依靠着它。这桥名叫跃马桥,是咱们大兴城最大的石桥。因为大桥两岸的住户都非富则贵,所以又称富贵桥。”

“哦?这就是跃马桥?”霎时间杨昭心中,赫然生出了某种滑稽荒谬之感。沉寂半晌,又不禁哑然失笑。杨素眼下正是如日中天,圣眷最隆的时候。当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又怎么犯得着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建造什么宝库,为将来造,反作准备?杨公宝库什么的,在这个世界中应该是不存在了吧?

话是这样说,但好奇心驱使,杨昭仍然跃下马背,信步上桥,潜运内力,伸手就去拍那龙头望柱。当然是毫无反应了。而大庭广众之下,他堂堂王爷也不可能钻到桥底下去找什么机关。当下也就笑笑算数。想起刚才那小厮倒是蛮机灵的,自己以后要是出门,也需要有个人帮忙打点。于是有心抬举他,却又回头问道:“你是什么名字,哪里人士?现在是何职司?”

那小厮大喜,赔笑道:“公子,小的也姓萧,双字白郎,是太子妃殿下娘家远亲。若论族里辈分,那是该称呼公子为表舅舅才对。现在隶属宫中内侍省。是太子妃殿下担心公子身边无人,所以特地简拔小的前来伺候。”

“哦,你是内侍省的?”杨昭略觉惊讶。所谓内侍省,就是皇宫中专门管理宦官的部门。这萧白郎看着倒也一表人才,没想到却是个太监的?却就问道:“你既然是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却怎么也沦落到这个地步?”

萧白郎神情黯淡,道:“本来也不至于如此。却是当初咱家自作孽的关系……这等下作之事,公子却还是不听的为好吧。”

杨昭见他不愿说,亦不强人所难。点头道:“好,那么你以后便跟在我身边当个长随罢了。”萧白郎大喜,当下连连感恩戴德,却就差没当众下跪叩谢了。

杨昭摆摆手,更不在意。他走上几步,手搭凉棚,凭栏远眺,只见风景佳妙,一时大觉心旷神怡。正在沉醉之间,却骤然觉得心中微动,就仿佛有头危险至极的洪荒凶兽,正潜伏在远处对自己虎视眈眈的模样。

杨昭遽然一惊,下意识运功戒备,心里感应更随之越来越显得清晰。回头凝望之下,但见石桥南边人流陡然像被柄锐利长刀一刀切成两半。过往行人纷纷面露惊恐,自动向左右分开。南边长街彼端,却有个高高瘦瘦的孤独身影,正徐徐向跃马桥而来。

他身披袈裟,半臂袒露,肌肤黝黑有如生铁。赤足所过之处,左侧脚印寒霜凝结,右侧脚印焦黑如遭火焚。正是天竺僧:竺法冉!

第285章 恩怨情仇信义亲(三)第273章 南海仙翁,铁勒飞鹰(四)第205章 横死荒坟(1)第241章 易筋之颠,黑级浮屠第99章 大龙凤(上)第238章 天下熙壤,为利来往(下)第322章 阴差阳错兴云雨(二)第97章 毒计出连环第276章 郁河之泮,宋家山城第276章 郁河之泮,宋家山城第172章 善后事宜第179章 试金石(1)第188章 帮我一个忙,可以吗?(2)第237章 风华绝代,阴后驾到(下)第189章 毒绝天下(1)第206章 尘埃落定(1)第292章 英雄救美守信诺地261覆云摘星流曜四化一第364章 真武宇宙绝寰宇(一)第96章 千毒绝神蛊第362章 恩怨情仇神兵断(三)第96章 千毒绝神蛊第147章 邀宴第162章 蓝丝第86章 叛徒第246章 净念不再,禅院成空第352章 斩鬼屠神第九击(一)第141章 最后遗言(2)第215章 佛道双修,伏魔尊者(1)第129章 久别以后的再会(3)第274章 收降纳叛,飞鹰低首(下)第101章 四大皆凶皆成空(下)第348章 昨日我死今重生(一)第363章 血归穹苍注龙穴(三)第130章 麟争龙斗(2)第195章 误将冯京当马凉(2)第316章 同门相残无情义第294章 闺房中事细叮咛第59章 称皇独尊唯一圣(下)第20章 狭路相逢第92章 列柳城第121章 争雄(3)第64章 乾阳坤月,元始章篇第167章 前世今生孰如是?第117章 破茧(3)第165章 惊变(1)第321章 脱胎换骨转轮回第296章 独步东西岂百里(三)第329章 雷霆霹雳伏禅震(一)第177章 南陈旧臣(2)第240章 超然灵觉,血洒长空第313章 四大奇书月旦评(二)第360章 千秋一帝至尊皇(五)第169章 恶斗七大限(2)第117章 破茧(2)第159章 媚诱(3)第355章 斗转星移合魂魄第139章 穷途已末路,绝处无生机(1)第322章 阴差阳错兴云雨(一)第76章 霹雳盖天火第350章 喜气洋洋杀意浓(四)第247章 芳踪何觅,魂归何处?(上)第90章 战街亭(下)第204章 惺惺相惜,如何善后(2)本章还是自动发布如无意外俺就8说了哇卡卡0第316章 同门相残无情义第101章 四大皆凶皆成空(下)第42章 外忧内患第299章 日出东方我不败(二)第253章 四大假合,凡圣同归(下)第322章 阴差阳错兴云雨(一)第43章 岷江寻宝第364章 真武宇宙绝寰宇(二)第54章 龙脉出,神州乱第350章 喜气洋洋杀意浓(一)第285章 恩怨情仇信义亲(四)第234章 知已知彼,反客为主第143章 王府(1)第356章 竞寻龙穴骊山陵(二)第105章 天鼓岭第120章 吐蕃之王,密宗黑教(3)第101章 四大皆凶皆成空(上)第182章 绝世幻魔不死印(2)第24章 再遇第257章 美人名马,宝刀何觅?(中)第226章 生死之道说灵神(一)第343章 恩怨会及爱别离(二)第348章 昨日我死今重生(一)第196章 处心积虑,漠不关心(1)第207章 未来?现在(2)第256章 无以名状,芳心如鹿(下)第2章 初会摩诃叶第324章 事如春梦了无痕第209章 屠神(1)第221章 天机算尽,起死回生(上)第208章 单清风的决心(2)第277章 得刀忘刀,天道霸道(下)第280章 诛仙屠神灭如来(二)第183章 阴阳令出破不死第297章 无关胜负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