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

良久之后,夏正平随着何士元坐到了屋中。小童弹奏琴曲,侍女奉茶,两人对饮,夏正平最先开口道:“早先,永昌郡不曾留下先生,实在是内疚啊!”

他这句话,自然指的是,自己没有把何士元留在永昌郡做官。事实上,这也是属于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何士元能前往永昌郡,为自己献出对付南蛮的办法,实在是不容易。

“殿下指的可是那一饭之恩?陈姬娘娘的大恩,我怎会忘却?哪怕是协助过殿下,也报答不了这样的大恩啊!”

何士元口中的一饭之恩,夏正平自然知晓是什么,这一件事也听得陈庆之提起过。

“也罢!”夏正平闻言,心中宽敞了许多,他决定掏心窝子的对何士元进行游说,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当今天下,皇族不振,朝纲靡废,诸侯并起,藩镇独立!”

此时,夏正平已然拱手,面容之上,显现出担忧的表情。

“大夏神朝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不过是两个州而已。昔日的万里河山,今日已经不在了!”

“我夏正平身为皇族之人,虽然太子之位被废,但曾经立下的志向,却不曾改变,恳请先生能够仕官永昌,助我一臂之力!”

何士元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了窗前,望着窗外的紫竹林,叹息了一声,方才缓缓问道:“殿下,可知当今天下形势如何了?”

“难道不是诸侯并起,藩镇独立吗?”

夏正平有些奇怪,但他没有多想,而是急躁的发问。

但是,何士元给他的答复,却是摇了摇头,这是什么意思,让夏正平很是不理解。

“在下愚钝,望先生教我!”夏正平丝毫不做作,实在是因为他太希望拯救眼前的大夏了,“大夏不能亡啊!”

何士元叹息了一声,并没有说话,而是站在窗前沉思着,夏正平也不再言语。

约莫半个时辰后,何士元方才转过身来,缓缓说道:“当今天下,诸侯并起,藩镇独立只是表象,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夏祖制之中的弊端,已经不符合历史潮流了!”

他的这一句话,算是说到了夏正平的心坎中。大夏神朝的弊端,的确在其祖制上。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改变了祖制,就能恢复大夏往日的荣光。因为,诸侯并起的状况,是一个已经既成的事实了。

想要恢复大夏神朝往日的荣光,其前提条件,就是结束诸侯的割据自立。而结束诸侯割据自立这一件事,绝不是文绉绉的言语能够做到的,其根本办法,还是要东征西讨,南伐北战!

“大夏立国之初,为了管理庞大的疆域,而设置了州郡制度。万里天下,划分出了数十个州,数百个郡城。这样的制度,本事没有错的。”

“然而,错就错在,郡城之中,郡尉能够执掌军队,州府也能够执掌兵权。另外,还会实施功臣分封的制度,让有功之人,成为统御数个州的藩王,也能够掌握政、军权力!”

何士元又是说了一通话,让他有些茅塞顿开了。

大夏神朝,的确实行的是这样的地方制度,让地方执掌了军政大权。

这其实是最大的弊端,地方分去了太多的权力,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已经形同摆设了。

简单来讲,地方州郡,执掌军政之后,又是有诸侯王统御,这就意味着诸侯藩王掌握了兵权。这一个弊政,直接导致了当今天下纷乱的局面。

“殿下呆在皇宫中,想必是明白这样做的弊端吧?”

何士元发问,将夏正平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夏正平慌忙点了点头道:“地方分权,中央集权,这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

“立国之初,因为要奖赏有功之人,从而授予了他们诸侯王的爵位,也让他们执掌了兵政大权。可能在最初的几年里,这些诸侯王还能够收敛一些,中央也因为形势的需要,而没有进行削藩的举措。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形势转好,而这些诸侯王也发展的快速,逐渐做大。这个时候,再进行削藩,已然不可能了。毕竟,这些诸侯王做大的同时,也拥有着足以抗衡中央的军政实力了!”

何士元接过夏正平的话茬,将弊政的前因后果说的一清二楚,直说的夏正平豁然开朗。

“太祖陛下自然在晚年的时候,遇到了这种问题,只可惜之后继任的大夏皇帝,也因为诸侯王的持续做大,而面临了无法收拾的局面,直到今天!”

“那,先生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夏正平觉得战争并不是唯一的路,“或者说,还能够挽回吗?”

“不太可能了!”何士元摇了摇头,“我游历天下,拜访过许多诸侯王,见识过他们的手段,也明白他们的想法。”

“这么跟殿下说吧,可能在您的印象里,诸侯王都是寻欢作乐的那种。然而在我的眼里,除了几人以外了,他们都堪称有着一统天下的英雄!”

“啊——”夏正平惊呼起来,他没有想到,原本自己只以为襄王能干,却不曾想着何士元会给予其他诸侯王如此高的评价,“先生,我只想做未雨绸缪,不想做事后之人!”

何士元顿了顿,脸上显现出犹豫之色,道:“将军现在想要未雨绸缪,怕是有些晚了!”

夏正平闻言,旋即脸上显现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什么?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只是想请教未雨绸缪的办法,却不曾被何士元泼了一盆冷水,现在准备对抗诸侯,已经有些晚了。夏正平不明白,这个晚,究竟意味着什么?

何士元喝了一口茶,皱了皱眉,道:“敢问殿下,相信天上的紫微星,就是大夏皇帝的命星吗?”

这是一种玄学的说法,在百家争鸣的颍川郡,很多人都相信这个。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地上每一个人的命运。地上有亿万人民,天上就有亿万颗星星。

夏正平迟疑了一阵,不明白何士元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但他依旧说出来了自己的实话,道:“有时候觉得这种东西,比较符合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状况;而有时候,又没有发现他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所以总的来说,紫微星和我父皇之间的关系,我无法判断。或者说,有时候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诚然如殿下所说,殿下对于这种东西,持有的是左右摇摆不定的态度?”何士元微微一笑,似是看穿了夏正平的心思一般,“玄学上的问题,的确难以明了,但我依旧告诉殿下我的预判,紫微帝星明暗不定,主皇帝多凶少吉,命在旦夕!”

“此乃大危之兆,很多年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个时候正好是先帝驾崩,当今皇帝登极。又三年,九星连珠,北斗星域,天火流星,持续了整整七七四十九昼夜。再三年,泰山崩其一角,砸死数十人!这些景象,更是意味着朝代更替的日子,即将到来。殿下熟读历史,难道不知道前朝行将灭亡的那几十年,我所说的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有出现?”

夏正平惊呆了,没有想到何士元这些话,竟然是有理有据。如此看来,紫微帝星忽明忽暗,的确预示着某些事情的发生。而至于天火流星,九星连珠,泰山崩断,在前世看来,这也许就是普通的灾害现象,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却被人以玄学中的命理来判断。那么,如果非要这么看的话,何士元的话,不无道理,大夏的确面临着灭顶之灾!

各种天象,都意味着国运。这是深入人心的看法,国之不祥,种种如是。

虽然,发生天火流星、泰山崩断、九星连珠的时候,夏正平还没有出世,但是他毕竟是生长于皇宫中的,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

如今,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再一次被重提,似乎都证明了那些异常现象,都符合玄学之中所认为的那般——大夏真的面临消亡。

或者一句简单的话,就能概括,国之将亡,异象迭出,凡此种种,不可抗拒也!

“我已经断定出来,天下大乱之时,必是紫微帝星熄灭之际。也就是说,大夏皇帝驾崩的时刻!”何士元的话,再一次说到了夏正平的心里,这也与他判断出来的情况是一致的,“估摸着五年之内,必定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早在异象出现的时候,天下的诸侯,都开始准备了。所以,现在殿下未雨绸缪有点晚了,你顶多只有五年的时间准备,而人家都已经准备了至少二十五年了!”

这话说得没错,大夏皇帝登基到现在,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登基一开始,就发生了那般异象,恐怕早有人提醒过那些诸侯了!

夏正平心中虽然惊讶,但是也充斥着不甘心,他不想就这么算了,道:“无论多少年,我想先生出山,必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第十二章 裸衣相斗(下)第十九章 狗急跳墙第十五章 三个月第十五章 女扮男装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 兼听之策第五十五章 黄瀚生突袭后部,夏正平气死醉龙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六章 张冠李戴第五十章 取三江汉王用计第九章 煮盐、晒盐第十章 要抢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张富贵的作死秀第二十一章 吴越之地第四十一章 战隆江汉王鏖兵第二十章 汉王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十章 劝进第四十四章 临机制宜之权第一章 大旱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斗孔明亮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违第三十七章 得捷报汉王赏军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第十七章 苦情计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战第一章 大旱第十七章 苦情计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四十四章 雏凤计取交州地第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章 诈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一章 称帝第五十章 取三江汉王用计第三十三章 卫烬第十三章 宫刑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二十三章 夺诏第二十章 认死理的程汤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五十四章 巴州汉王三连驳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战(下)第二章 朝阳宫第二十章 认死理的程汤第三章 三堂会审第三十九章 求亲第十四章 王师北上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十章 劝进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二十章 兼听之策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四十三章 从君而战第四十五章 并南蛮暹罗来使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四十九章 矫诏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四章 车夫公羊假第十八章 东野小城第四十三章 承诺第十七章 商量第四十一章 转道西羌第三十章 诈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六章 建宁郡反第四十五章 乱政皇子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章 血溅三步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六章 张冠李戴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章 大变革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战汉水第十二章 裸衣相斗(下)第一章 大旱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为诸位书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战汉水第二十章 汉王第四十一章 战隆江汉王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