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夏正平随着何士元坐到了屋中。小童弹奏琴曲,侍女奉茶,两人对饮,夏正平最先开口道:“早先,永昌郡不曾留下先生,实在是内疚啊!”
他这句话,自然指的是,自己没有把何士元留在永昌郡做官。事实上,这也是属于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何士元能前往永昌郡,为自己献出对付南蛮的办法,实在是不容易。
“殿下指的可是那一饭之恩?陈姬娘娘的大恩,我怎会忘却?哪怕是协助过殿下,也报答不了这样的大恩啊!”
何士元口中的一饭之恩,夏正平自然知晓是什么,这一件事也听得陈庆之提起过。
“也罢!”夏正平闻言,心中宽敞了许多,他决定掏心窝子的对何士元进行游说,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当今天下,皇族不振,朝纲靡废,诸侯并起,藩镇独立!”
此时,夏正平已然拱手,面容之上,显现出担忧的表情。
“大夏神朝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不过是两个州而已。昔日的万里河山,今日已经不在了!”
“我夏正平身为皇族之人,虽然太子之位被废,但曾经立下的志向,却不曾改变,恳请先生能够仕官永昌,助我一臂之力!”
何士元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了窗前,望着窗外的紫竹林,叹息了一声,方才缓缓问道:“殿下,可知当今天下形势如何了?”
“难道不是诸侯并起,藩镇独立吗?”
夏正平有些奇怪,但他没有多想,而是急躁的发问。
但是,何士元给他的答复,却是摇了摇头,这是什么意思,让夏正平很是不理解。
“在下愚钝,望先生教我!”夏正平丝毫不做作,实在是因为他太希望拯救眼前的大夏了,“大夏不能亡啊!”
何士元叹息了一声,并没有说话,而是站在窗前沉思着,夏正平也不再言语。
约莫半个时辰后,何士元方才转过身来,缓缓说道:“当今天下,诸侯并起,藩镇独立只是表象,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夏祖制之中的弊端,已经不符合历史潮流了!”
他的这一句话,算是说到了夏正平的心坎中。大夏神朝的弊端,的确在其祖制上。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改变了祖制,就能恢复大夏往日的荣光。因为,诸侯并起的状况,是一个已经既成的事实了。
想要恢复大夏神朝往日的荣光,其前提条件,就是结束诸侯的割据自立。而结束诸侯割据自立这一件事,绝不是文绉绉的言语能够做到的,其根本办法,还是要东征西讨,南伐北战!
“大夏立国之初,为了管理庞大的疆域,而设置了州郡制度。万里天下,划分出了数十个州,数百个郡城。这样的制度,本事没有错的。”
“然而,错就错在,郡城之中,郡尉能够执掌军队,州府也能够执掌兵权。另外,还会实施功臣分封的制度,让有功之人,成为统御数个州的藩王,也能够掌握政、军权力!”
何士元又是说了一通话,让他有些茅塞顿开了。
大夏神朝,的确实行的是这样的地方制度,让地方执掌了军政大权。
这其实是最大的弊端,地方分去了太多的权力,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已经形同摆设了。
简单来讲,地方州郡,执掌军政之后,又是有诸侯王统御,这就意味着诸侯藩王掌握了兵权。这一个弊政,直接导致了当今天下纷乱的局面。
“殿下呆在皇宫中,想必是明白这样做的弊端吧?”
何士元发问,将夏正平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夏正平慌忙点了点头道:“地方分权,中央集权,这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
“立国之初,因为要奖赏有功之人,从而授予了他们诸侯王的爵位,也让他们执掌了兵政大权。可能在最初的几年里,这些诸侯王还能够收敛一些,中央也因为形势的需要,而没有进行削藩的举措。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形势转好,而这些诸侯王也发展的快速,逐渐做大。这个时候,再进行削藩,已然不可能了。毕竟,这些诸侯王做大的同时,也拥有着足以抗衡中央的军政实力了!”
何士元接过夏正平的话茬,将弊政的前因后果说的一清二楚,直说的夏正平豁然开朗。
“太祖陛下自然在晚年的时候,遇到了这种问题,只可惜之后继任的大夏皇帝,也因为诸侯王的持续做大,而面临了无法收拾的局面,直到今天!”
“那,先生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夏正平觉得战争并不是唯一的路,“或者说,还能够挽回吗?”
“不太可能了!”何士元摇了摇头,“我游历天下,拜访过许多诸侯王,见识过他们的手段,也明白他们的想法。”
“这么跟殿下说吧,可能在您的印象里,诸侯王都是寻欢作乐的那种。然而在我的眼里,除了几人以外了,他们都堪称有着一统天下的英雄!”
“啊——”夏正平惊呼起来,他没有想到,原本自己只以为襄王能干,却不曾想着何士元会给予其他诸侯王如此高的评价,“先生,我只想做未雨绸缪,不想做事后之人!”
何士元顿了顿,脸上显现出犹豫之色,道:“将军现在想要未雨绸缪,怕是有些晚了!”
夏正平闻言,旋即脸上显现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什么?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只是想请教未雨绸缪的办法,却不曾被何士元泼了一盆冷水,现在准备对抗诸侯,已经有些晚了。夏正平不明白,这个晚,究竟意味着什么?
何士元喝了一口茶,皱了皱眉,道:“敢问殿下,相信天上的紫微星,就是大夏皇帝的命星吗?”
这是一种玄学的说法,在百家争鸣的颍川郡,很多人都相信这个。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地上每一个人的命运。地上有亿万人民,天上就有亿万颗星星。
夏正平迟疑了一阵,不明白何士元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但他依旧说出来了自己的实话,道:“有时候觉得这种东西,比较符合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状况;而有时候,又没有发现他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所以总的来说,紫微星和我父皇之间的关系,我无法判断。或者说,有时候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诚然如殿下所说,殿下对于这种东西,持有的是左右摇摆不定的态度?”何士元微微一笑,似是看穿了夏正平的心思一般,“玄学上的问题,的确难以明了,但我依旧告诉殿下我的预判,紫微帝星明暗不定,主皇帝多凶少吉,命在旦夕!”
“此乃大危之兆,很多年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个时候正好是先帝驾崩,当今皇帝登极。又三年,九星连珠,北斗星域,天火流星,持续了整整七七四十九昼夜。再三年,泰山崩其一角,砸死数十人!这些景象,更是意味着朝代更替的日子,即将到来。殿下熟读历史,难道不知道前朝行将灭亡的那几十年,我所说的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有出现?”
夏正平惊呆了,没有想到何士元这些话,竟然是有理有据。如此看来,紫微帝星忽明忽暗,的确预示着某些事情的发生。而至于天火流星,九星连珠,泰山崩断,在前世看来,这也许就是普通的灾害现象,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却被人以玄学中的命理来判断。那么,如果非要这么看的话,何士元的话,不无道理,大夏的确面临着灭顶之灾!
各种天象,都意味着国运。这是深入人心的看法,国之不祥,种种如是。
虽然,发生天火流星、泰山崩断、九星连珠的时候,夏正平还没有出世,但是他毕竟是生长于皇宫中的,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
如今,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再一次被重提,似乎都证明了那些异常现象,都符合玄学之中所认为的那般——大夏真的面临消亡。
或者一句简单的话,就能概括,国之将亡,异象迭出,凡此种种,不可抗拒也!
“我已经断定出来,天下大乱之时,必是紫微帝星熄灭之际。也就是说,大夏皇帝驾崩的时刻!”何士元的话,再一次说到了夏正平的心里,这也与他判断出来的情况是一致的,“估摸着五年之内,必定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早在异象出现的时候,天下的诸侯,都开始准备了。所以,现在殿下未雨绸缪有点晚了,你顶多只有五年的时间准备,而人家都已经准备了至少二十五年了!”
这话说得没错,大夏皇帝登基到现在,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登基一开始,就发生了那般异象,恐怕早有人提醒过那些诸侯了!
夏正平心中虽然惊讶,但是也充斥着不甘心,他不想就这么算了,道:“无论多少年,我想先生出山,必能够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