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道赶路

他言语极是认真,只是此人着实骨子里都透着媚惑,即便已然稍稍收敛了面上的笑容,但此番对他入目一观,仍是发觉此人满身的闲散柔腻,风月之气尽显无疑。

风瑶并未言话,深邃的目光静静凝在他面上,脑中思绪翻涌,一遍一遍的将他方才之言仔细审视洽。

待得半晌后,她才按捺心神,低沉无波的出声道:“无论皇上心思如何,但你皆得留在京中。皇上蛊毒未全然解却,若身子稍有不适,你的血,尚且能稍稍压住皇上的蛊毒。”

柳襄缓道:“柳襄出发前,也曾担忧此事,但国师说了,皇上已是服下了一枚解药,将近一月都会安然无虞,是以,柳襄便是留在宫中也无用,倒不如遵从了皇上之令随长公主同行,也好与长公主有所照料,更能让皇上心宽。”

依旧是冗长的一席话,条理分明,但脱口的话语内容则略微让人信服。

风瑶心口复杂横涌,低沉沉的问:“你出宫之事,国师也知晓了?”

他勾唇笑笑,点点头,“国师若不知不允,柳襄在皇上蛊毒未解之下何能离开宫中。正也是听了国师之言,柳襄才如是而为,长公主若是不信,大可差人回城去问问国师。”

风瑶面色并无起伏,瞳孔深邃如墨,幽远清冷。

“国师那里,自不必再问。而今本宫倒要问你,你柳襄好不容易从容倾手里脱身,安稳之日未过多久,此番,当真甘心随本宫一道前行?你可要知晓,前途漫漫,凶险不定,说不准这一趟出去,可是没命回来。”

他自然而然的垂眸下来,并未耽搁,待得风瑶的话刚刚落下,便已平缓柔和的出声道:“往日柳襄便听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初被容倾所控,柳襄一直以为,柳襄有朝一日被坊主算计死了,定不过是横尸荒野,卑贱破败,别说是死得重于泰山了,许是连鸿毛都重不过,且死了都还得受人诟病,天堂无路。但如今,既是有此等护长公主的机会,柳襄这卑贱之躯也能为国效力,如此,柳襄自不会缺席,便是以后死了,也定当是为长公主而死,那时,无论如何,柳襄都不会再受人唾骂,许是长公主与皇上,偶尔想起柳襄来,还会记着柳襄的好。如此死法,许是柳襄之亡,当真能重于泰山。钤”

这还未出发,这厮便一遍一遍的想着死了。

风瑶眼角一挑,瞳孔稍稍缩了几许,待得沉默片刻,就着他的话继续道:“你当初背叛容倾,不正是因为不愿死在容倾手里?而今竟突然大义凛然的不怕死了?”

柳襄平缓认真的道:“长公主误会了。柳襄自然是怕死的。只不过,柳襄前半生活得太过卑微,而今终还是想有所作为。若说此番是应了皇上之令而护长公主周全,却又何尝不是柳襄在拿命豪赌,就赌,此番之行,若柳襄亡了,自是柳襄之命,柳襄也认命,若未亡,且还能与长公主顺利归京,那时候,柳襄无疑是建了功,风光归来,柳襄一直盼着有朝一日,柳襄能洗脱满身的风尘,堂堂正正的做个极有作为之人,堂堂正正的以风光正派的形象面向世人,只有那时,柳襄才有勇气,让人去寻我生母生父,也让他们能瞧见,他们曾经遗弃的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风瑶面色骤变,从不知,这妖异柔媚的柳襄,竟有这等心思。

她深眼凝他,稍稍压下心底的震撼,继续道:“你说你是孤儿,记不得前事。如此,你要如何去寻你双亲?又或者,许是你双亲早已不在……”

话刚到这儿,风瑶眉头一皱,噎了后话。

柳襄瞳中顿时漫出了几许微光,“他们在。坊主以前曾查过他们,说他们在世,也曾说,柳襄,是他们刻意丢弃。”

“既是刻意丢弃,你还要寻他们?你好不容易才从容倾手里挣脱,此番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你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偏要随着本宫前往大英,以命来豪赌,就为了让自己活得出息,甚至让你双亲后悔?”

风瑶着实有些看不透他了。

本是风尘之人,想来性子早就被磨圆搓扁,毫无锋棱,且如今好不容易脱离容倾魔爪,自当抓紧时间享受安稳日子,但这厮此番折腾,又是何意?究竟是为了让幼帝安心为重,还是,为了建功立业为重?

风尘之人,洗心革面之后,便也想,彻底的出人头地,正面风光?

不得不说,往日只觉着柳襄妖异柔媚,极是难缠,但如今却突然发觉,这柳襄,也不过是个被琐事缠身却又抑郁不得的可怜人。

“柳襄的确想让他们后悔!”仅是片刻,柳襄回了话,平缓柔和的语气突然就强硬了几许。

待得风瑶神色微动,再度下意识迎上他的双眼时,他分毫不避,继续道:“他们当初曾丢弃柳襄,柳襄自是要在他们面前风光,看着他们的卑贱鄙陋,让他们羡慕懊悔。柳襄此生并无大志,唯独此事想不通,皆道是人之初性本善,柳襄出生之时,何其可怜,他们竟还狠心丢弃,若非那老乞丐收留,柳襄早已冻死饿死,也若非他们丢弃,柳襄何能沦落风尘,受尽世人凌辱。”

说着,嗓音一沉,歪着头凝着风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那面上却积满了自嘲,“长公主许是不知,那花月柳巷,莺莺燕燕,灯红酒酣,看似繁荣热闹,但却是个埋人骨头之地。柳襄满身的志气与脊梁骨啊,就是在那里被强行折断的,埋没的,便是柳襄乃平乐坊头牌,受尽一众龙阳之人追捧喜爱,但柳襄,也是接客的,那千人骑万人压的滋味,柳襄毕生都难忘绝,甚至日日午夜梦回,都会被那种无力与恐惧惊醒。呵,如此的柳襄,长公主当真以为我能真正的安稳过日?不成的,我若不找事干,我若不将心底的一切宣泄,我若不摆脱以前的一切一切,即便坊主死了,柳襄,仍是逃不脱那花月的枷锁,日日折磨。”

长长的一席话,自嘲悲凉,却又似是染了太多太多的无奈与悲痛,一时之间,层层涌入在风瑶耳里,蓦地让她面色一紧,连带心口都微微的紧了起来。

她无心顾及柳襄的前事,但如今他这话,她终还是彻彻底底的听进去了。

她并未言话,微微发紧的目光静静朝他凝着,将他面上所有的自嘲与不甘全数收于了眼底,突然有,也莫名的开始理解柳襄,理解此人,欲死得重于泰山,欲活得光鲜亮丽。

终是被命运抛弃的人,是以一点一点的挣扎着,努力的苟且活着,却又待所有的危险悉数除尽,他又突然有勇气了,不怕死了,往日那深深封存在心且全然不敢去触动的意志与念想,再度的蹿起作怪,差点侵蚀了他的骨血。

是以,心有动摇,层层晃动,风瑶,也终还是心软了。

“柳襄。”她立在马背沉默半晌,低沉沉的出声。

他似是这才应声回神,瞳孔颤了两颤,凝稳了风瑶。

“行车赶路自是不便,且易跟不上队伍,你且将马车车厢卸了,策马而跟。”

风瑶迎上他的瞳孔,低沉幽远的出声。

他自是明白风瑶妥协之意,勾唇朝风瑶微微一笑,随即强行敛神一番,慢腾腾的道:“情绪流得太多,倒让长公主见笑了。此生之中,长公主是第一个听柳襄说这些贴己话的人,”

“努力活着的人,本宫自是佩服,何来见笑。”风瑶稍稍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平缓无波的回了句。

他眼角略微一挑,面上的不甘起伏之色全然消却,瞳中的笑容也随之浓烈半许,待咧嘴朝风瑶笑笑,随即不再多言,仅是略微干脆的下了马车,打发了马夫,而后极是干脆干练的跃上马背,扭头过来朝风瑶笑得灿然,“长公主,柳襄已是准备好。”

风瑶神色微动,淡然点头,随即再度挥军而行。

夜色沉寂,寒风凛冽,周遭之处,荒林丛丛,望之生寒。

天空漆黑漫步,深邃如砚,遥远无边。

身子骨着实凉薄得紧,冷风迎面而来避无可避,唯独强行忍受,风瑶的马速极快,驰骋而前,柳襄则策马紧紧的跟随在侧,全然不曾跟掉分毫。

待得三更之际,周遭突然起了雾,雾气氤氲磅礴,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越来越密,待得浓雾交加得看不清前路时,风瑶一行终是放慢了马速,缓缓朝前而行。

这回,柳襄举着火把,策马走在了前方,独自探路。

风瑶目光时常朝他一扫,只见他脊背一直都挺得比值,满身的衣袍翻飞,墨发飞扬,整个人清清瘦瘦,似要被凛冽的冷风刮走一般。

突然,瞳孔稍稍紧了半许,有莫名思绪陡然在脑中滑过,待得按捺心神一番,风瑶低沉的问:“你身上的寒毒……”

曾记得,当初容倾虽为幼帝解了被柳襄血液中染上的寒毒,但柳襄身上的寒毒并未解,如此,颠沛流离的赶路,却又无解药在身,这柳襄能撑得了多久?

正待言话,柳襄则扭头笑盈盈的朝她望来,不待她后话道出便平和柔然的道:“长公主放心,柳襄身上的寒毒,已求悟净方丈解了。”

是吗?

风瑶微微一怔,那悟净,竟还会为柳襄解毒?

她神色稍稍幽远半许,兀自思量,柳襄似是知晓她心底的疑虑,继续道:“悟净方丈曾亲眼见得柳襄割腕为皇上献血,是以心有慈悲,主动要为柳襄处理手腕伤口,柳襄则趁那忌讳,跪地央求悟净方丈为柳襄解寒毒,悟净方丈未拒绝,大抵是可怜柳襄吧,便当真配药为柳襄解了寒毒。”

风瑶瞳孔稍稍一松,漫不经心的朝他点头,随即垂眸下来,不再言话。

一行人浩荡往前,全然不歇,纵是风声鹤唳寒意交加,众人也都是打起了精神,铁蹄铿锵的往前。

待得翌日天明,一行人仅稍稍停歇休息过一个时辰,随即便再行赶路。

路途遥远,漫无边际,除了满身的奔波疲倦,并无其它。

风瑶再未收到黑鹰的信了,大抵是不知她去了何处,是以黑鹰也找不到路送信来了。

路途之上,风餐露宿,本也以为携带柳襄不过是圆他之意,多个在旁奔波的人罢了,却不料,只要每番停下来歇息,柳襄便会迅速下马撸着袖子便为风瑶准备膳食。

从不知,如柳襄那般妖异柔媚的人,竟也会羹勺之事,且即便条件不便,处处受制,竟还能利用周遭的一切为风瑶烹饭熬粥,甚至还可添上些滋补的炖品甚至炒菜。

此番行路,终归再不如往日那般次次干粮与烤肉,待得薄帐之中寒风呼啸,风瑶冰凉得都快失了知觉的手指捧住了一碗热腾腾的粥,指尖微微的暖了开来,瞬时之间,心也有触动,终是抬头朝柳襄往来,低沉沉的道:“你怎会做饭?”

他停了手指舀粥的动作,似是未料风瑶会突然出声,整个人也稍稍一怔,待得思绪全然回笼,才按捺心神一番,抬头咧嘴朝风瑶笑笑,“还以为长公主不会问呢,却不料长公主终还是问了。”

说着,嗓音稍稍一挑,继续道:“往日与老乞丐行乞之时,老乞丐偶尔讨了米粮,便会煮来吃,柳襄多看了几次,便会了,老乞丐知晓柳襄会了后,便也再不做饭了,甚至偶尔自破庙不远的菜地里偷了菜回来,也会让柳襄煮着吃,只不过,无油无盐,便是再新鲜的菜,都不过是索然无味罢了,呵,柳襄的厨艺启蒙,便是从那破庙中开始的。再到后来啊,老乞丐亡了,柳襄辗转到了平乐坊,也是从那时开始,柳襄才突然知晓,何谓用不完的粮油,何谓用不尽的盐巴,何谓新鲜上乘的蔬菜瓜果,何谓,真正入口便似天堂的美味珍馐。往日那些从来不敢想象的东西,一朝一夕,便全数拥有,且可随意支配,且坊主虽重视柳襄学习技艺与媚术,但并不抵触柳襄常入后厨独自摩挲做菜,大抵是知柳襄往日不曾吃饱过饭,目光短浅土里土气,不过是未见过世面之人罢了,是以大多会对柳襄翻了白眼面露嘲笑,但并不会真正阻拦,如此,后厨的所有东西,柳襄皆可随意而用,柳襄的厨艺,便也是在平乐坊真正练就的。”

风瑶瞳孔微缩,深眼凝他几眼,不说话。

本不过是寻常一问,只因如柳襄这般风情万种之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与厨艺浑然不沾边的人,却不料,此人竟也如此擅厨,是以,便心有探究,直至今日,热粥暖手,才情不自觉的问了出来。

只是,这柳襄倒当真将她的话极是认真对待,说了一席这么长的话来,倒也在她的意料之外。

“长公主可知柳襄第一次在平乐坊吃饱肚子时闹了何等笑话?”却也正待风瑶沉默片刻,柳襄柔然轻笑的朝风瑶问。

连日的行路,他身上虽染了几许风霜气息,但面上那柔然的笑容,则是一直都浓烈灿然,风情之至,似是无论条件如何的艰苦磨难,也折不断他那满身的柔腻风情。

风瑶瞳孔微缩,热粥滚烫,她仅是垂头下来,小心翼翼的饮了一口粥,随即淡然点头。

柳襄继续道:“柳襄第一次在平乐坊吃东西,足足吃了五碗米饭,三盘小菜,两碗肉汤,还吃下了一整只叫花鸡。只因从小到大不曾吃饱,是以那次吃东西时,便是腹中大胀大痛,也如发疯般不愿停筷,直至被胀得两眼发翻,面色发青,整个人僵倒在地时,坊主才笑得不轻,抬手指着柳襄便道‘将这个小叫花子催吐,吃了那么多东西非得胀死不可’。柳襄清楚记得,那种将吃下去的东西全数吐出是何等感觉,甚至吐得腹中几无可剩,坊主才让人罢手,随即差人收走了屋内的一切吃食,说是要柳襄养胃,却不知柳襄将胃里的东西全数吐了出来,休息之后便饥饿难忍。呵,那一日啊,过饱与饥饿,都一一折腾了一遍,再到后来,柳襄再不敢吃撑,也不敢挨饿。”

说完,抬手将桌上的小菜朝风瑶面前推近,“此地虽是荒芜,但仍是不乏野菜,长公主且尝尝,这野菜的味道自也不错。”

风瑶点头,一言不发的就食,待得半晌后,她才幽远低沉的道:“往日容倾,似对你不薄?”

柳襄目光幽远,笑笑,“棋子罢了,何能薄与不薄,只是坊主让柳襄活到今日,柳襄,自然也是感激他的,只奈何,这么多年了,无论陪伴与否,也无论柳襄为他做了什么,柳襄在他眼里,都不过是枚棋子罢了。而柳襄,还是想活着,至少死,也不愿一声不响的死在坊主手里。是以,命运如此罢了,怪不得谁。”

“容倾何时与异族之人接触上的?”风瑶沉默片刻,思绪翻涌,话锋也稍稍一转,低沉沉的问。

柳襄并无隐瞒,低声道:“上次柳襄与长公主说,平乐坊的分铺遍布大旭其余之地,不止京都一处,但那时,柳襄并未说全。坊主的平乐坊,不止在大旭上下分布,在大周大盛大齐都有分布,若不然,坊主自也不会对诸地之事的消息这般灵动,更也称不上江湖百晓生了。那大英之人,许是听了坊主名号,主动来与坊主合作,但至于要与坊主合作什么,柳襄便不知了,只是,依柳襄片面所了解到的,那大英之人如此想对付长公主,似是因长公主得罪了什么人,且最为重要一点便是,那人想利用幼帝来牵制住长公主,从而,再利用长公主来牵制……大周。那人似是并非想要即刻要长公主性命,且不直接对付长公主,是因知晓长公主巾帼之气,并非贪生之人,但幼帝乃长公主的软肋,是以那人,便将矛头与蛊毒提前对准了幼帝,以图逼长公主就范。只不过,许是那人也不曾料到,坊主会如此急于求成,全然将与那人的合作毁了,率先不顾一切的将矛头对准长公主。”

冗长的一席话,层层入耳,再度在沉寂的心底勾出了波澜。

风瑶满目幽远,神色凌厉,待得兀自沉默半晌,终是道:“如此说来,容倾倒也算是坏了那大英之人的算计。”

柳襄点点头,“那人有意留长公主性命,坊主则有意要长公主性命,且不说坊主此番已是亡了,即便未亡,那大英之人,也不会放过坊主了。”

说着,叹息一声,“仇恨令人蒙蔽了双眼,坊主,也不过是个可怜人。倘若没有仇恨,坊主定也能像许皇傅那般富可敌国,儒雅风华,深受京中女子追捧青睐,只可惜,如坊主那样的人,终还是未能逃脱仇恨的枷锁。”

这话一落,柳襄便垂眸下来,不再言话了。

即便抵触容倾的使唤与算计,但终是与之相处了多年,无论如何,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他对容倾,终还是心有恻隐的。

一时,周遭气氛终是沉寂了下来,风瑶也未言话,仅是沉默片刻,便兀自开始垂头饮粥。

待得一切完毕,一行人再度收拾赶路。

冷风依旧凛冽,天气寒凉无温。

而脑中有关的容倾之事,终是随着冷风的吹拂而肆意消散了。

许是,待得以后归得京都时,她可差人为容倾满门仔细翻案,看看容倾一家是否冤屈,又或者,等她真正归得京都时,容倾的事早就忘记了,忆不起来了,但却不得不说,容倾那般死法,的确是,可惜了。

一行人再度浩荡而前,驰骋而走。

接下来几日内,众人皆鲜少休息,咬紧牙关策马赶路,偶尔迷路,柳襄则会身先士卒的开始问路,随即确定好方向后再度前行。

风瑶略有担忧方向,只因大英之地毕竟神秘,也鲜少有人真正知晓其所在之地,柳襄则自信满满,言道他虽不知大英确切位置,但却知大概方向,定不会有错。

如此,无奈之下,自然也得选择信任柳襄。

而待一路分餐露宿,颠簸前行,待得五日之后,日落黄昏,天空突然霞红缕缕,给人一种暖春的错像。

却也正这时,前方已再无道路,而是横亘了一条河,大河极是宽敞,水流不急,河面波光粼粼,在这黄昏的霞红里极是耀眼。

而放眼朝大河对岸一望,隐约可见,那河岸层层树木之后,像是立着一簇簇的帐篷。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道出府第十七章 振振有词第497章 可够资格第五百一十三章 事态有异第五百九十九章 本该避嫌第四百九十章 交代一事第二百七十章 楚京游街第八百零九章 赐封之事第五十六章 出宫拿药第四百二十四章 舍不得你第五百七十四章 强行来见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道同榻第二百一十一章 醉态再显第九章 国难当头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了何事第四章 居心叵测第六百零六章 多留几日第一百四十九章 衣帛撕声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朝一日第三十八章 狡诈圆滑第二百四十四章 区别而待第五十章 传达命令第三百八十四章 缠住脖子(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东湖而游第七百六十六章 照顾自己第一百一十五章 会识时务第497章 可够资格第六百七十章 仅你而已第六百七十章 仅你而已第七十二章 教导有方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眠不休第四百二十二章 满目金黄第三百四十二章 若论恩情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心翼翼第七百八十五章 也有无奈第七百五十七章 温柔霸道第七百七十三章 输在哪里第一百八十八章 送上画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亏欠于你第四十八章 赈灾之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路第四十七章 有事要奏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之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再坚持些第五十一章 亲自试试第七百章 再行入宫第四百零五章 活着撑着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然来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利用是吗第七百三十五章 忘不了了第九十五章 为何在此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心翼翼第八百一十七章 如此在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即刻拿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众人皆斗第三百九十三章 讨好之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曾归来第五百六十一章 换为婢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正面交锋第四百零五章 活着撑着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封后了第二百一十章 突然维护第七十二章 教导有方第二百一十九章 委屈不公第七百零九章 公孙一族第一百九十八章 冲冲晦气第六十二章 圆你之愿第一百六十四章 铁树开花第七百七十四章 想去哪里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会善待第四百五十章 脱离危险第三百九十七章 如此欺辱(二更)第六百五十五章 必死无疑第二百八十一章 钟声大鸣第一百七十九章 崖头边缘第六十三章 突兀箫声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多变化第三百三十章 竟是那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六十五章 亲笔而写第六百七十五章 去趟翼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再坚持些第三百零四章 妖花如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渡他回去第八百二十一章 好好相处第五百二十四章一去不返〔一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想有个家第八百二十二章 让出宫阙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正常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缓过来了(二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难得悠闲第二百四十九章 醉酒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来旨觐见第四百零三章 断情似水第五百零五章 曲折命途第六百五十四章 强强算计第七百一十三章 堇年之伤第一百三十七章 也不消停第四百八十章 听何人说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所谓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