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技艺

杨氏对黄妈妈狠批了一通之后,便对她略有冷落。

黄妈妈得知必须将功补过,亲自把连翘处置了,又为徐子墨选了两个年纪较小的丫鬟。

青涩,听话,杨氏见过之后点了头,对黄妈妈的过错不再多提。

毕竟是跟在身边多年的妈妈,杨氏仔细思忖,发现自己还真的离不开她。

一番警告敲打,随即又恢复如常,而此时的张家却没那么平静。

张夫人得到京中来信,为张仲恒订好的成亲的日子。

她也知道,与徐家的婚事是板上钉钉了。

亲自为张仲恒选了两个隽秀曼妙的丫鬟放身边,随即便告诉了他成亲订在过了年的二月初五。

“这件事是你祖父定的,你想驳也驳不了,成亲娶妻是你躲不掉的,身边也不缺伺候的,你也别再闹个没完了。”

张夫人沉着脸,心里虽然也不高兴,但谁让她说的不算?

也不知那严大人为何偏偏要保媒这样一门亲,虽说她们这一房不是张家的嫡出,却也是在老家守祖宅的。

徐主簿是穷书生出身就罢了,亲家母却是个小商户穷算计。

想起杨氏那一日的德性,张夫人便没了丁点儿的期盼。

只能等媳妇儿嫁过来好生管教一番,可别沾染了徐家那股子土气才行。

张仲恒听到了“二月初五”的日子,便想起徐若瑾那一日与他对顶的话。

都是一枚棋,顶多是个镶金边儿的……

如今再看家中的安排,张仲恒心又被狠狠的刺痛。

“我要去京都见祖父和父亲。”

张仲恒的不服,让张夫人很不满,“你够了!”

张夫人皱紧眉头,“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你把徐家丫头推进湖里的,做事都要有分寸,你认了就算了,真闹到老太爷知道真相,你就不怕他打折了你的腿?娶回家你扔一边也没人管你,可这门亲事你必须老老实实答应!”

见张仲恒不说话,张夫人也没了好心情,“你先下去吧,我还要去梁家一趟,你父亲来信特意叮嘱你不许再挑衅梁家的人,你自己看着办。”

“他把人救上来,他娶回家正合适!”

“不许胡闹!”张夫人冷声呵斥,“你也要顾忌着张家的脸面!”

张仲恒的拳头攥了紧紧,眼神微眯,口中喃喃道:“梁霄,徐若瑾!”

张夫人第二天便带着准备好的礼去了梁家。

这事儿也不是她自己乐意的,而是老爷在信中吩咐过,她也不得不从。

梁夫人倒没拒绝相见,请进屋内,沏上好茶,客套亲近的叙谈着。

若非知情的人,还以为是相识多年的朋友。

“……说起来都是我那儿子的错,自幼娇养惯了,祖宗的规矩也都忘了脑后了,梁夫人心慈善念,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梁夫人只微微摇头,“哪会与一个小辈计较,那岂不是太没长辈的样子了。”

看向了梁夫人身边的方妈妈,张夫人突然蹦出了徐家的姑娘来,“也要感谢梁夫人能允身边的妈妈去教习徐家的姑娘,盘算起来,这也是帮了我的大忙,婚事已经定了日子,到时候还望梁夫人能来喝杯喜酒。”

“规矩都是人教的,哪有生来就会的?张夫人快有儿媳帮衬着,着实是大福气,我在此也恭喜你了。”

梁夫人的不阴不阳让张夫人不太舒服,“……梁霄公子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

“他身子不佳,暂时不考虑亲事。”梁夫人的脸色落了下来,俨然不容人再叙谈这个话题。

张夫人面色尴尬,心里却格外舒坦。

因救父亲,被刀捅穿了身子,离心脏只有两指宽,梁霄私下虽被夸赞是个孝子,却也被众位名医判定无法再习武,只能是个废人。

何况梁家现在又正是被新皇责贬之期,另外两个儿子在戍守边境,被责令不允与梁将军见面。

中林县的梁家,就是一块鸡肋,就是皇帝摆在这里供人嘲笑的。

若非梁夫人出身忠勇侯府,自家老太爷和老爷也不会在意他们的。

不过这个心思徐若瑾不知道,否则一定诧异那个受伤的冷面男,离开时如同一阵风,那不受伤时是什么样?

话不投机半句多,张夫人礼送到了,寒暄两句便离开了。

梁夫人待她前脚一出门,脸色便落了下来。

看向身边的方妈妈,不由问道:“徐家的姑娘怎么样?”

“人很不错,并不像徐家夫人那般市侩,不过她似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还向老奴表过谢意,谢谢少爷救了她。”

梁夫人没有什么反应,沉默后又问起梁霄,“他人呢?”

“不在府中,又去寻访名医了。”

见自家夫人满脸愁容,方妈妈劝解道:“夫人,您就由着少爷去吧,好歹他也有个念想。”

“终归亲事也得有个着落吧?前些天提了一句,他却说根本不愿,其实谁不知道他心里是嫣儿?幼时,他和嫣儿一对儿的玉如意的坠子,他到现在还留着呢。”

“这些日子摘了。”方妈妈的话,让梁夫人无奈的叹气,“日子,就这么难熬吗?”

徐若瑾接下来的日子分毫没有闲着。

杨氏抽了疯,自定好成亲的日子后,便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成亲的礼单,还有陪嫁丫鬟和陪房。

出嫁时会有各府的女眷到闺院来添妆。

好院子,杨氏自当不会分给徐若瑾,找来工匠,在徐若瑾现有的院子旁再盖上两间厢房和一个耳房。

能不能用另外一说,起码让人看着不会丢了颜面。

每日的叮叮咣咣,徐若瑾只能在早上跟随方妈妈习课时有点儿清净功夫。

方妈妈每三天教徐若瑾一项技艺。

并非是琴棋书画之类的雅致手艺,而是织、绣、中馈、酒浆等妇人活。

对于织绣,徐若瑾大概明白了个道理,真的动起手来,除了把手上扎了无数个针眼儿窟窿外一无所得。

而中馈之事便是操持家务的算账功夫。

这对于徐若瑾来说并不难,连方妈妈也很惊诧她数算能力的厉害。

今天要学的便是酒浆,这个时代家家都要藏酒,在外买的酒不如自家妇人动手的陈酿。

徐若瑾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时代酿酒的法子。

黄酒、枣酒、菊花酒,葡萄酒、桂花酒、五加皮酒都已经有了,只是酿造的法子还很简单。

选材、熬汁调酒浆,每坛加醋和辅料,随后隔水煮开,封好坛口便算着日子等着喝。

酿酒除却喝之外,还用于祭祀。

大魏国对祭祀之事看的格外重要。

祭祀所用的酒也都要精心酿造,不能去外面酒铺中买二钱银子一大坛的糙酒对付,那是对祖宗的不敬重。

提及酒,徐若瑾忽然起了心思。

或许也借着与方妈妈学习的由头,弄回来些药材,自己亲眼见一见?

上辈子的药学知识如若不用,她始终觉得是个遗憾。

第五百章 宫内第二十一章 情分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赌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找茬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收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堪第九百八十三章 转变第三百零九章 有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酒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财神第四百四十章 密令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从商第二十九章 贪欲第七百零三章 换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找茬第九百二十三章 灭口第九百八十七章 为难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魏第四百二十八章 很像第六百三十七章 心药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僵持(二)第九百四十八章 无意第五十五章 诱惑第十八章 赏赐第两百零二章 多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绑架第一百一十九章 求亲第八百七十一章 作对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吊打第七百五十一章 见面第两百一十九章 我饿第二百二十九章 玩笑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孝顺第八百四十五章 阻拦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攻府(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私访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突然第八百二十三章 忙碌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断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实话第八百五十章 进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挑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吃食第七百三十五章 示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悠哉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不解第一百九十章 收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恶心第三十章 教习第三十六章 了结第二百九十二章 崩裂第二百章 惊心第一千两百零三章 出宫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带走第三百八十五章 记人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质疑第六十八章 酒香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出路第两百一十九章 惊讶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选择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打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线第二百四十五章 阴险第四百五十九章 抽他第三百一十八章 麻烦第六百二十一章 代价第四百四十四章 救他第八百五十七章 纵容第三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八百七十五章 哭诉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儆猴第九百七十章 后手第八百二十九章 挨打第三百八十一章 财神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择第四百一十章 身后第七百五十三章 惊吓第五十二章 下去第八百零三章 点醒第七百七十四章 纠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迷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收回第五百六十三章 领旨第三百七十五章 扛住第五百九十三章 上当第二百五十六章 待见第四百六十章 不懂第七百零四章 真相第七十二章 赌约第二百三十六章 纠结第九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似第一百七十九章 顾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密谈第三十五章 四婶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信第九百五十一章 搭线第四百九十五章 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