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有心结好

李漕司呆了片刻,突然打了个寒噤,一脸惧意,“老秦,五哥儿他……才十五……”

“漕司别忘了,五哥儿现在跟谁在一起。这正是我走这一趟,要跟漕司当面说说话的原因,这才是,最要紧的事。”秦先生站起来,找到暖窠,倒了两杯茶,递了一杯给李漕司。

“漕司,你想想,王爷身边,有金世子,金世子背后,站的是金家,和金相。”秦先生坐下,抿了口茶,“有古家六少爷,金山银海,还有位陆将军,刀口锋利。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秦先生这几句话,听起来还算寻常,可那份沉缓的语调中,充满了意味深长。

“明涛山庄,到底是什么意思?”李漕司呆了好半天,突然烦恼无比。

“什么意思,你我怎么想得出?不过,我要杭州城呆的越久,越觉得明涛山庄令人敬畏,漕司,五哥儿有句话,在下觉得对极了,时机,要的是一个准字,而不是早。”

秦先生直视着李漕司,“漕司,皇上今年才三十来岁,正当盛年,宫里年年进新人,未来还长得很,变数实在太大了。

横山县这事,要把三老爷构陷进去,这明摆着是冲着漕司来的,何苦现在就树起来,去做别人的靶子?这防人,防上十年二十三十年,怎么防得住?一个不小心,不等到最后,就先做了肉馅儿了。”

李漕司脸色发青,好一会儿,才低声道:“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我知道了,先生放心。”

………………

横山县衙,李文山走后隔天,李县令的病就好了,吴县尉撤了差这件事,李县令对着文书看了半天,怔了半天,怅然了半天,心情一片沉重,并没有欢喜之意。

再看签押房,看县衙,看公堂,东西还是一样的东西,却象蒙了一层灰,失去了原来的光泽。

李县令的消沉,却没怎么影响徐太太的心情。

这个春节,是徐太太嫁给李老爷以来,过的最顺心最高兴的一个春节,隐约中,她甚至觉得,这是她头一回,真正的在自己家里,张罗自己家的春节。

心情好银子上又宽裕,头一回,徐太太给家里所有下人都做了新衣服,给四个孩子一人做了两身新衣服,她和李县令,掂量来掂量去,到底没舍得,只给李县令添了套新官服,给自己添了条新裙子。

进了腊月,横山小县也忙起来,杭州城今年要大办灯展,放河灯,放烟火,杭州下辖的几个县,当然也要跟着热闹,一是要送几支舞龙舞狮子旱船什么的,到杭州城给太后娘娘贺新,二来,小县城也要有花灯,也要好好热闹上大半个月……

琐事一件件堆上来,吴县尉撤了差,一时半会的,这县尉的职责,李县令就得自己担下来,没两天,李县令就忙的脚不连地,顾不上那点子颓唐和伤感了。

腊月二十三祭了灶,李文山放假回到家里,李文岚和李夏的课也停了。

徐太太带着李冬,忙着将家里张罗的花团锦簇,一片热闹喜气,年三十晚上,虽然家里只有六口人,还是张罗了一大桌子十几二十道菜,加上下人一桌,这个年过的从未有过的热闹喜庆。

初二这天半夜,江宁府派来接徐太太和李文山等人的车子,就到了横山县衙。

徐太太带着李文山兄妹四人,和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更带着满怀忐忑,上了车,天还没亮,就启程往江宁府去。

她和那位大嫂,已经十四五年没见过面了,从前,她以为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现在……

徐太太想起钟婆子,呆了片刻,自从知道钟婆子葬身江中,她对她那满腔的忿恨,就一点点的少了下去,象洪嬷嬷说的,这也是她和老爷的命,她和老爷都是没福的人,她和老爷的福气,都在几个孩子身上……

徐太太低头看着已经趴在自己怀里睡着了的小儿子,怜惜的抚着他,轻轻将他放下睡好,挪了挪,歪在儿子旁边,也睡着了。

年三十守了一夜的岁,初一忙了一整天,今天又是半夜起,她也累坏了。

车子走的不算快,直到人定时分,赵大在车外禀报,前面,象是四爷李文松带着人接过来了,徐太太急忙掀起帘子,“到江宁城了?怎么这么黑?”

“还有十来里呢。”赵大笑道。

徐太太一个怔神,随即感动的鼻子都有些酸了,竟然接出了十来里……

“山哥儿呢?快……”

“在这儿呢,是四哥,我看到了,我去迎迎。”李文山已经从车上跳下来,从小厮手里接过缰绳,跳上马,纵马迎上去。

片刻,迎面而来的一队灯笼会合进车队,李文山带着李文松过来,李文松在马上欠身行了礼,笑道:“从天一落黑,阿娘就开始念叨,担心的不行,让我带了些汤水点心,过来迎迎,三婶这一路上可还好?咦,六哥儿,我带了你最喜欢吃的莲蓉酥。”

李文松说到一半,看着探头出来的李文岚,忙笑着和他打招呼,李文岚喜笑颜开的看着李文松,亲热的叫着四哥,连连点着头,“多谢四哥,阿夏也最爱吃,还有桂花糕。”

“知道,都带了。”李文松忍不住笑,“先挑着阿夏最喜欢吃的带上,忘了谁也不敢忘了阿夏。”

“辛苦你了。”徐太太也笑起来,“你们都惯着阿夏,她现在可是越来越淘了。”

李文松已经来来往往横山县好几趟,他性子本来就极其随和亲近,和小三房一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李文松和李文山骑着马,跟在徐太太车旁,说着闲话,这十来里路很快就到了。

江宁府的繁华,比太后驻骅前的杭州城不差什么,太原府没法比,横山小县更没法比。

后一辆车上,头一次到江宁府,更是头一次看到象江宁府这样繁华大城过年夜景的李冬,掀起帘子,看的目不瑕接,眼花缭乱。

李夏紧挨姐姐坐着,从她胳膊下面往外看着。

她也是头一回见到夜晚的江宁府,她记得钦天监说过一回,江宁府几朝古都,王者气象,虽已败落,却更有一份古远之意,若论景色,他以为最佳。

这会儿,灯火通明的江宁府,在苍茫的夜色里,仿佛银河流淌,她看不到败落,只看到了繁华和生机。

做了半夜噩梦,半夜醒了,一点儿一点儿的反思,能悟到一点:本性纯洁纯良的人,都是真正的得天之厚,深受佛菩萨爱重。闲这样的,是来经受修正努力向好……

第100章 从前现在第203章 繁华之外第159章 可怜的徐焕第623章 敬一杯茶第184章 警告第135章 湖心寺第129章 看潮第334章 直接和迂回第557章 不高兴第45章 说叛变就叛变了第185章 这一对表兄弟第598章 两端第646章 送出的希望第736章 一场考试7第446章 当老大难啊第643章 番外五 那位陆将军之五第42章 李家有后第82章 承包送糖任务第236章 豆豆生快第166章 激愤的士子第161章 教子有方第266章 上门拜见第5章 李老爷的小傲骨第618章 一场小戏第24章 关切和照顾第573章 除夕第267章 憨厚和天真第637章 番外四 那位陆将军之四第667章 邀请第684章 番外二十二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二第33章 从上往下第460章 缝隙总是有的第64章 清是很清的第426章 醉话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15章 烧银子第307章 不平不忿第454章 哪儿去了和哪儿来的第178章 礼不下庶人第184章 警告第227章 与平常不同的年夜饭第583章 就位第661章 当年的雄心第159章 可怜的徐焕第660章 一线之间第166章 激愤的士子第517章 当个弄臣吧第493章 超度第236章 豆豆生快第193章 知而不说第437章 春天第301章 后手在哪里第455章 会面第582章 愉快出城的十七爷第675章 姐妹第681章 番外十九 那位陆将军之十九第552章 关键的人第666章 标配老和尚第454章 哪儿去了和哪儿来的第688章 番外二十六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六第457章 旺炭第301章 后手在哪里第606章 地狱之下有地狱第234章 胜出不容易第197章 细查之下第679章 番外十七 那位陆将军之十七第300章 请你拿个主意第505章 旨意第159章 可怜的徐焕第298章 振夫纲第226章 家事不能管第394章 善事第513章 济难第250章 亲眼不一定看到第421章 各自清理第609章 是人有一蠢第329章 倒霉的阮十七第460章 缝隙总是有的第465章 事起和事了第137章 小大人第277章 光脚第418章 流云第390章 急蠢坏祸第590章 身为棋子第478章 盛德第15章 烧银子第358章 不慈和不仁第283章 吃饭的和看吃饭的第707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三第113章 用心尽心第131章 主帅不知道的演武第564章 海外仙方第654章 一只船上第400章 渔和鱼第530章 不变与变第292章 一对好朋友第133章 你高兴就好第403章 担当第304章 这事不能知道第198章 长途奔波李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