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过不去的结1

前院,金拙言站在廊下阴影中,看着依旧灯火通明,却热闹消退的院子。

小厮踮脚靠近,离了四五步,垂手禀报:“爷,夫人出来了,说里面一切妥当了,问您这会儿回不回去。”

“跟夫人说,我还有点儿事,晚点回去。”顿了顿,下意识的落低声音,接着道:“我有点儿事儿,让她等我回去再歇下。”

小厮答应一声,垂手退下。

金拙言仰头看向天上明亮的半月,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或是要出什么事,说不上来为什么,他心里充满了惊悸,甚至是隐隐的恐慌。

翁翁交待他时,神态如常,声调如常,他不过是告诉他,今天晚上在王府多呆一会儿,过了戊时再走。

可今天一早,魏国大长公主突然病倒了,翁翁没来,太婆过了午时就走了,韩尚宫没来,早几个月前,太后就安排了韩尚宫过来这里,安排主持今晚明天后院里的一应事务,黄大伴早上来了一趟,之后,一直到现在,太后宫里,再没人来……

金拙言轻轻打了个寒噤,他想的多了,太后身体好得很,魏国大长公主这大半年里,十天有八天是病着的,她今天早上又病倒来不了,没有任何人觉得意外……

“唐夫人已经回去了。”陆仪一句话把金拙言吓了一跳,他太出神了,竟然没留意到陆仪的靠近。

“想什么?这么出神?”金拙言这份惊吓,让陆仪十分惊讶。

“韩尚宫没来。”金拙言看着陆仪,声音极低,“从早上到现在,就黄大伴来过一趟,再没有人来。”

“嗯,午初前后,我就打发人往宫里走了一趟,见到黄大伴了,说一切安好,看起来也是一切安好,这一天咱们忙得很,太后打发人来,看一眼就走,咱们都不一定知道。”陆仪眉头微蹙,神情也有几分凝重,他也有些不安。

“翁翁让我进了亥时再走。”金拙言看着陆仪,陆仪眼里闪过丝惊愕,盯着金拙言,“金相说是病了?”

“没病,一早上就出去了,我问了太婆,太婆说没事,让我安心,可太婆……”

“没到午时就走了,出什么事了?你们府上?宫里?”陆仪接的飞快。

“不知道,都说没事。”金拙言看着四周,“能有什么事……”金拙言的话没能说完,那个老秃驴到京城了,肯定是他,这老秃驴就是个瘟神,他所到之处,绝无好事!

陆仪看着金拙言脸上隐隐约约一丝怒气,敏锐问道:“想到什么事了?能说吗?”

“不能。”金拙言眼皮微垂,答的干脆直接。

“嗯,那该怎么办?要……”陆仪看着四周,“往哪儿防范?”

“不知道,只怕也防不了,我到戊正再走。”金拙言声音低落,他一直想杀了那个老秃驴,他早就该杀了他!

“我再去看一圈。”陆仪交待了句,转身走了。

正院上房,端砚打发走众小丫头,自己和湖颖垂手立在帘幔外,等着听里面的吩咐。

帘幔内灯火通明,两支一人来高的龙凤喜烛光亮闪闪,照规矩这喜烛傍晚点上,就一直到燃尽,代表着夫或妻的那一支先熄灭,就意味这一生就要先走一步。

皇家与众不同,自然不会任由这两支喜烛有一个先烧没熄灭的,这种宫里特制的喜烛,又粗又高,到第二天天光大亮时,最多不过燃烧过半,就由小丫头们齐齐吹熄,一切吉利。

李夏专心坐着,秦王专心梳着头,“我记得去年有过一根白发,后来又有过吗?”秦王用梳子用下面托起梳过,任由乌亮的头发散落在另一只手上。

“有,今年拔了两根。”李夏答着闲话,却没有平时的自在不拘,“太医诊平安脉的时候问了,说人之常情。大伯娘说没事,阿娘说肯定是想事想多了,人操心多了,头发就白,大伯娘头发就白了好多。”

“嗯,你大伯娘就太操心了,身在皇家,也有好处,至少不用象你大伯和大伯娘那样,一辈子聚少离多。”秦王一下接一下梳着手里的一把头发。

“这边。”李夏指了指另一边头发,秦王放下手里的头发,拿起李夏指的那一边,梳了几下,瞄了眼滴漏,“明天五更就要拜堂,之后进宫,至少要忙未末,咱们早点歇下。”

“好。”李夏一个好字里透着紧张,“叫她们进来……”

“不用,我侍候你。”秦王放下梳子,从后面抱住李夏,两只手往下摸索到丝带,轻轻拉开。

前院,金拙言看着下人收拾的差不多,转了半圈,正要往去寻陆仪,刚走了两步,就看到黄太监脚步急匆的冲进来,一眼看到金拙言,匆忙欠了欠身,金拙言急冲一步,一把揪住他,“出什么事了?”

“没出什么事,太后娘娘急宣王爷和王妃进宫,立刻。”黄太监急而快的交待了句,金拙言急忙松手,看着黄太监大步往里急进,呆了片刻,只觉得浑身僵硬,寒毛都竖起来了。

不是没出什么事,而是,出大事了。

“去找陆将军,快,让他立刻过来,立刻!”金拙言急急吩咐小厮明镜,明镜答应着,人已经冲了出去。

秦王抽开那根丝带,衣服散开,秦王松松拢着衣服,看着半露的春光,低头吻在李夏白细的脖颈,满足的叹了口气,“小阿夏总算长大了。”

李夏在他怀里转个身,伸手拎起他那件披着的长衫衣襟,额头抵在秦王胸前,举起长衫掩在头上。

秦王失笑出声,刚要说话,屋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婆子和黄太监的声音一起传进来,“王爷!宫里来人……”“王爷,娘娘让您立刻进宫,还有王妃。”

秦王和李夏几乎同时往帘幔外冲,秦王一步冲出,急忙伸手拦在李夏面前,急切之下,脱下身上的长衫,裹在李夏身上。

端砚已经举起帘幔,“姑娘,是……王爷,是黄大伴,说是……”

端砚话没说完,黄大伴已经冲进来了,摆手示意端砚,“你们出去。”端砚急忙看向李夏,见李夏示意了,急忙带着湖颖垂手退了出去。

“娘娘病了,病的突然,让您和王妃立刻进宫,还有,娘娘交待,规矩不能错了。”黄太监看着秦王,紧促的呼吸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惊恐。

“烦大伴略等片刻。”秦王急匆的交待了一句,话音没落,李夏已经扬声叫了端砚,“端砚湖颖。”

端砚和湖颖一起挤进来,惊慌的看着李夏。

“没什么事,我和王爷要赶紧进宫一趟,侍候更衣,挑端庄些的。”一句话间,李夏已经转了不知道多少念头,娘娘病到这会儿宣秦王和她进宫,必定不是小事,太喜庆的衣服不好,太素净更不好,端庄最不容易出错。

“请陆将军,看看世子走了没有,没有一起请进来。”秦王一边坐下,由着湖颖利落的梳头挽头发,一边一迭连声吩咐,“阿娘病了这事,金相知道了吗?皇上呢?”

“相爷已经在宫里了,皇上和江娘娘那边,老奴出来时,已经有人去禀报了。”

李夏和秦王急忙却不乱,黄太监心底的那片惊恐慌乱一点点下落。

陆仪和金拙言到的极快。

秦王在帘幔外,正伸直胳膊,由着湖颖带着几个小丫头手脚极快的穿衣服系纽绊系腰带,见两人大步进来,不等两人站稳,就迎着两人道:“说是阿娘突然病了,召我和阿夏立刻进宫,别担心,金相已经在宫里了,皇上和江娘娘那边,也去禀报了。”

“我陪王爷进宫。”陆仪立刻道。

“让陆将军陪您去。”不等秦王说话,金拙言上前半步,语气坚定道。

“不用。”李夏的声音从帘幔里传出来,“娘娘在宫里又不是鱼肉。”

“阿夏说的对。”秦王接话道:“真要是……那就是天罗地网,你一个人能抵什么用?倒不如在外面。”

金拙言点头不说话了,陆仪欠身应了,“我送王爷到宫门口,留承影守着。”

秦王应了,湖颖等人已经侍候秦王换好衣服,几乎同时,帘幔掀起,李夏头发简单挽起,只用一支金步摇,宝蓝裙子外一件靛蓝长衫,端砚也换了身靛青衣服,抱着件靛蓝薄斗蓬紧跟其后。

秦王伸手拉住李夏,刚要迈步又顿住,看着金拙言,郑重交待道:“不要轻举妄动。”

金拙言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只低头欠身应了。

李夏被秦王拉着,一路小跑,直奔二门,车已经备好等着了,李夏和秦王上了一辆车,陆仪上马紧跟在车旁,直奔宫城。

秦王拉着李夏,几乎赶在宫门下钥前最后一刻,冲进宫门。

会通门里,一个小内侍提着琉璃灯,焦急的等在宫门内,见秦王和李夏直冲进来,黄太监紧跟其后,猛的松了口气,忍不住露出笑容。

秦王紧盯着赶紧抿回笑意,躬身见礼的小内侍,心里一松,只觉得腿脚酸软,看样子,就算有事,也不是他不敢想的那些事。

李夏扫了眼小内侍,环顾四周,见四周看不出任何异样,也松了口气,萱宁宫的人能接在这里,一切如常,至少局面都在太后掌控之中,在掌控之中,就没有大事。

两个人心神都放松下来,这才发觉,两人紧握在一起的手,汗浸浸一片冷凉。李夏从秦王手里抽出手,将帕子塞到他手里,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伸手过去,在秦王衣袖上蹭了蹭。

秦王擦了手,将帕子递给李夏,两人脚步不停,一路紧走进了萱宁宫。

江娘娘从门房里踱出来,带着一脸说不出的表情,“娘娘说是突然病了,太医早就到了,我也早就到了,你问问太医,娘娘的病到底怎么样,打发人跟我说一声。”最后一句,江娘娘是看着李夏说的。

李夏低眉垂眼,曲膝应是。

“娘娘辛苦了。”秦王恭敬欠身,脚步却只顿了顿,往旁边斜了斜,绕过江皇后,往里进去。

李夏再次曲膝低眉,紧跟在秦王身后,一溜小跑往里进。

江皇后转身看着沿着走廊大步小跑的两人,眼睛微眯,心里堵满了困惑和忐忑。

这座看着风平浪静的萱宁宫里,必定出了极大的事,才会把这一对正该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新婚夫妇,这么急急慌慌的召进来。

可是,出什么事了?病重?哈!江皇后露出一脸讥笑,真要是病重就好了,可除了病重,还能是什么事儿?她想干什么?

要不要请皇上来,借着皇上冲进去看个究竟?

可这万一就是她的打算呢?

这事太突兀,也太荒唐,她实在想不出是她要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是不是真出了什么事……

她现在一片茫然,全无头绪而有所行动,只会坏事。

江皇后深吸了口气,往后退了一步,转个身,一步一步进到门房,坐下,她就坐在这里等着,她倒要看看,她要干什么,她想怎么样!

秦王大步在前,进了垂花门,绕过雕花屏风,这才顿住,看着急迎出来的韩尚宫,张了张嘴,那一瞬间,他喉咙干哑,竟然没能说出话。

“娘娘没事吧?没什么事吧?”李夏赶上一步,压着声音问道。

“这会儿没事,快进来吧。”韩尚宫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急步往里。

秦王脸色变了,步子比刚才快多了,越过韩尚宫,直冲进去。

李夏没跟上去,一把拉住韩尚宫,低低问道:“皇上没过来?”

“娘娘吩咐,说她只是高兴之下,多喝了几杯酒,犯了点儿老毛病,没什么事,安静歇一歇就好了,皇上要上早朝,让他不必过来了。”韩尚宫答的很仔细。

李夏嗯了一声,指了指外面,“江娘娘一直守在门房?”

“江娘娘那边,听说要立刻请王爷和您进宫,就过来了,娘娘说头疼心烦,要静一静,没让她进来,她不肯走,一直守着。”韩尚宫放慢脚步,声音压的更低。

“让人守好,防着她闯进来。”到正殿门口,李夏最后吩咐了句。

“已经安排下了。”韩尚宫答应着,紧跟在李夏后面进了正殿。

正殿内,烛光温暖,花香宜人,金太后和平时一样,斜靠在榻上,一身家常打扮,笑容隐隐,温和的目光落在李夏身上,抬手示意她不必多礼。

秦王笔直的站在榻前,李夏甚至能透过衣服,看到他浑身的紧绷,李夏顿住,顺着秦王的目光,看向屋角灯影下盘膝而坐的枯瘦老和尚。

老和尚一双清澈而亮,正目不转睛的看着李夏。

老和尚的目光温暖而安宁,可说不清为什么,李夏的心却缩成一团,下意识的靠近秦王,将手塞进秦王手里。

秦王握紧李夏的手,移开目光看向金太后,声音微哑,“你叫我来,是为了他?”

“不是。”一丝一丝的悲伤,渗进金太后的笑容里,“过来坐吧,还能说好一会儿话呢,咱们好好说说话儿。”

“他来干什么?你怎么能让他到宫里来?你……“秦王的愤然更多是担忧急切和丝丝的惧意。

李夏心底那丝说不清的惧意更浓,有一瞬间,她恍恍惚惚,好象不是秦王牵着她的手,好象是她牵着儿子的手,正走在往那张宝座的路上,不过那时候她没有惧意。

”阿夏坐这儿。“金太后没答秦王的话,向李夏伸出手,示意她坐到她旁边,那是李夏平时常坐的地方。

李夏暗暗吸了口气,用力握了握秦王的手,松开,侧身坐到金太后旁边。

金太后抬手按在李夏肩上,指了指老和尚,声音平和的仿佛在说这茶不错,“这是岩哥儿的父亲。”

“阿娘!”秦王呆了一瞬,失声惊叫,她怎么能跟阿夏说这句话!

李夏的愕然比秦王更甚,片刻,心里生出股极其不详的感觉,没看老和尚,只直直的瞪着金太后。

“你比岩哥儿强。”金太后避开李夏惊恐的目光,拍了拍李夏的手,转头看着秦王道:“你坐下,听我说完,有好些话呢。”

秦王脸色苍白,没坐到金太后指向的椅子,往旁一步,紧挨李夏坐在榻上。

“咱们就说说古话儿,你是个聪明孩子,有什么不懂的,你问就是。”金太后看着李夏,李夏急忙点头。

“就从……我八岁那年说起。我八岁那年,有一回和阿娘,还有大哥到婆台寺上香,回来的路上,有人拦在车前,一个男孩和一个小姑娘,还有两三个仆从,说是金氏族人,来认祖归宗的。阿娘不知根底,就带回了长沙王府。”

金太后声音轻缓,这是李夏从来没听说过的事,秦王似乎知道些什么,别过了头。

“还得说远些,才能说明白。我们金家,是从古氏太夫人起,才富贵绵延,古氏太夫人是个妒嫉性子,当年据说有个庶出子,被族中送出海外,这兄妹两人,就是那一支的血脉,说是,只有他们两个人了。

古氏太夫人之前,金氏族中就有遗训,海外一支非金氏子孙,永不许认祖归宗。

那一对兄妹,女孩儿跟我差不多,说是六岁……”金太后一脸讥笑,看着李夏,“过了好些年,我才知道,她不是六岁,她是九岁,她那个哥哥也不是十岁,而是,十四了。”

李夏已经知道她说的这一对兄妹是谁了,只觉得后背一片冰凉,头皮都有些麻了。

“阿爹说祖宗之训不可违,是大哥……”金太后干笑了几声,“大哥从小儿就想当个圣人,他跪在阿爹面前,说当年就是古氏太夫人妒嫉不贤的错,以势压人,如今不能再一错再错。”顿了顿,金太后干巴巴的夸了句,“说的真好,后来,那兄妹两个就留下了,他们不姓金,姓全,几代人都姓全。”

“全具有。”秦王低低的说了个名字。

“金家和郑家是世交,百年之中,联姻不断,我二姑姑嫁的就是郑家,是郑太后的嫂子,先皇兄妹几个,常到长沙王府,我和魏国在一起念书,那时候,我和大哥一样,也觉得,一笔写不出两个金字,那一对兄妹,是我们的亲人。阿爹和阿娘待全氏兄妹,跟我和大哥一样,一起念书,一起进出。”

后来,先皇就迷上了全柔,柔姐儿,人如其名,水一样的柔软,碰一碰就盈盈带泪,怯怯动人。“

金太后一字一字说的冷漠无比,李夏下意识的看向一动不动团坐在阴影中的老和尚。

“我没妒嫉,”金太后上身微微前倾,看着李夏,“因为我不喜欢先皇,那时候,我最喜欢和四哥一起玩……”

李夏心里如闪电划过,她知道这老和尚是谁了,他是晋亲王,出生时生母难产而死,养在先郑太后膝下,和先皇亲逾骨血的四皇子,传说中刚成年就早死了的晋亲王!

金太后看着李夏圆瞪的双眼,露出丝丝笑意,抬手在李夏手上拍了拍,“你是个聪明孩子。我没打算嫁给先皇,我想嫁的,是皇四子,可后来……”

金太后的话顿住,好一会儿,悠悠叹了口气,“我和先皇订了亲,订亲前一个月,全具有和阿爹说,他姓了金,全氏往上几代人,就失了祭祀供奉,这是不孝,他不想再认祖归宗,他要为全氏立族。阿爹很感动,大哥更是击节赞赏,半年后,全柔哭成泪人儿,要以滕妾的身份随我出嫁时,阿爹就答应了,让她入了族,姓了金,进宫当月,她就做了金贵妃。”

李夏指尖冰凉,下意识的握住了秦王的手。

“我和全柔差不多时候怀了身孕,全柔生下了皇上,三天后,我生下了大哥儿。”金太后声音低而慢。李夏看着金太后浑身的悲伤,心里说不出的悲凉。

“我不知道全柔怎么说服的先皇,先皇听她的,先皇在她的眼泪里,就是一堆烂污泥!”金太后从牙缝中挤出了烂污泥几个字,“先皇把皇上抱过来,把大哥儿抱给了全柔,是我太傻,我看出了那孩子不象我的孩子,我压根没想到,我就觉得自己太多疑了,我就是……”

金太后猛的哽住,好一会儿,才透过口气,“两天后,是阿妙,她给皇上洗澡……我还坐着月子,冲到全柔那里……”

金太后微微昂着头,用尽全力,也没能咽回眼泪。

“大哥儿是活活饿死的,渴死的,抱回去,就……活活饿死……我打杀了那院子里所有的人,杀了全柔,我把她打成了一堆烂泥。”

金太后抬手捂着脸,眼泪从指缝里往外涌。

第47章 树阿娘第613章 碾压第350章 考试第244章 展财第42章 李家有后第485章 反了反了第322章 诉个苦第714章 一出戏第412章 风波第265章 大不相同的五哥第261章 闲聊第419章 要恭喜的好事儿第543章 皇陵旁边第88章 气急了第491章 温馨第52章 一家子老实人哪第257章 搅局的江公子第42章 李家有后第220章 你回来真好第157章 舅舅第614章 鸡同鸭讲第25章 九曲十八转第167章 急转直下第546章 心和心第7章 刷好感第684章 番外二十二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二第368章 一网一片第351章 阮大丈夫第415章 闲话第92章 放下放不下第356章 透口气第66章 从狼嘴到虎口第705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一第72章 大局大势第291章 她很忙的第44章 站在云彩上的感觉第470章 过不去的结1第399章 捧场第437章 春天第25章 九曲十八转第27章 哪儿来的闲气第187章 虚虚实实第259章 人情第251章 热闹的妹妹们第280章 几杯好茶第105章 此案和彼案第276章 担责第705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一第414章 慌嫁第505章 旨意第181章 太婆的秘密第86章 神通第296章 唐家那位姐姐第159章 可怜的徐焕第90章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第585章 棋子亦棋手第396章 质问第166章 激愤的士子第553章 哀痛是真的第134章 话不好乱说的第290章 要惹你去第210章 谁请都不去第129章 看潮第713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九第87章 隐情第736章 一场考试7第640章 先知旧知第366章 家家有彪悍第240章 汇报听训第266章 上门拜见第553章 哀痛是真的第166章 激愤的士子第462章 外人第383章 一场遭遇战第735章 一场考试6第668章 番外十三 那位陆将军之十三第577章 各自落子第221章 汇报第621章 不过尔尔第322章 诉个苦第478章 盛德第323章 明目张胆第392章 看银子办事第254章 亲事们第454章 哪儿去了和哪儿来的第260章 那位公子第151章 姑嫂闲话第666章 标配老和尚第716章 周而复始第528章 求援第608章 层层叠叠第549章 手段第472章 钟鸣第174章 磐石一块第30章 童言最真第658章 鸩杀第632章 番外二 那位陆将军之二第736章 一场考试7第409章 死亡说来就来第412章 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