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李家姑娘

满屋的丫头婆子这会儿都和赵大奶奶一样,敏捷能干的出奇,眨个眼的功夫,就抱走了七哥儿,撮走了两位姨娘。

“夫人,老爷,我去看看,别万一七哥儿那边有什么不妥当。”赵大奶奶看着人被撮出去,忙和严夫人笑道。

赵大奶奶是自小儿接受当家主母的教育长大的,眼光见识不提,在这对内治家,打压辖制一干手段百出的狐媚妖道以及刁钻下人上头,那可是一等一没话说的。

比如这会儿,打铁要趁热,可不能给那位陈姨娘留安排后手的空儿。

“你去吧,辛苦大嫂了。”不等严夫人说话,李夏把话接了过去。

“这辛苦什么?不辛苦。”赵大奶奶脚底生风的走了。

李学璋勉强应付了几句,也起身走了。

李章玉看着她翁翁出了门,一口气慢慢呼出来,大瞪着眼睛看着李夏,“九姑姑,你说的那些,你怎么知道的?真要革了功名啊?九姑姑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你这孩子!”黄二奶奶伸手去拍李章玉。

“玉姐儿过来,七姑姑告诉你。”李文楠冲李章玉招手。

李章玉半点也不怕她阿娘,急忙站起来,坐到李文楠旁边。

“你九姑姑知道,是因为你九姑姑派人去打听了,九姑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这个么,说起来话长,不过,要想象你九姑姑那样,想知道的事都能知道,只要三条。”

李文楠冲李章玉伸出三根手指,李章玉兴奋的两眼放光,“七姑姑不要卖关子,七姑姑快说快说!”

“头一条,你得有银子,多的不得了的银子,第二条,你得有人手,忠心能干的人手,第三条么,比第一条第二条加一起,还要要紧的多得多,这第三条就是,你得聪明。”

李文楠一条一条说的很慢。

“七姑奶奶可别跟玉姐儿说这样的玩笑话,这傻孩子要当真的。”黄二奶奶急忙接话。

“这不是玩笑话。”严夫人接过了话,看着玉姐儿,脸上带着笑,神情却很郑重,“你七姑姑跟你说的这些话,都是至理真言。你要听进去,还要好好想想,以后你遇到事遇到人,都要想一想,想想人,想想事。”

李章玉连连点头。

“咱们李家的姑娘,满天下人都愿意娶回去做媳妇儿,那是因为,李家姑娘没有当娇花养大的,玉姐儿不小了,以后除了跟在我和你大伯娘身边学家务,还要多出去走走,去你这几个姑姑家,让姑姑们教教你,那些魑魅魍魉,阴私污秽的东西,没什么不该看,不该学的,都该长长见识。”

严夫人这几句话,是跟玉姐儿说的,更是跟黄二奶奶说的。

黄二奶奶听到一半,就急忙站起来,垂手而立,恭敬听训。

严夫人教导黄二奶奶和李章玉时,李冬悄悄拉了拉李夏,俯耳低低道:“你刚才说的那些,是往重了说的吧?你姐夫常跟我说朝里。还有外头那些事,真要象你说这样,那还得了,弹劾的折子……”

“大伯写信说项,找善本书是真的,陈家父子的功名得之有愧也是真的,不过,那桩案子没枉判,一个举人的人情虽说算不得大事,甚至勉强算得上人之常情,可还是不经挑剔,这一点,大伯清楚得很。

王强往北边钻营,求见关铨时,是打过一回秦凤路李帅司亲戚的幌子,不过被关铨按在府门口打了三十军棍,又枷号示众了一天,养了两个多月才好。王强确实到京城了。别的,防患于未然吧。”

李夏带着笑,“姐夫常跟你说朝中和京城这些闲事,这是好事。”顿了顿,李夏扫了眼李冬,“你给姐夫带句话,就说我说的,让他安下心好好办差,别打那些没用的主意。”

“你姐夫打什么没用的主意了?”李冬惊讶。

“先到山东做一任知县,最好是附郭小县,这样他,大约还有你和孩子,日常供奉上不至于太委屈,至于这小县,县是越小越好,事越少越好,一任满了,就换个地方,第二任,他象是看中了两淮,不求往上,就是平调换个地方,还是要附郭,最好是个小而富的县,物产丰富,口腹不亏,要是景色再好一些,那就更好了,这会儿,先只打算了这两任。”

李冬听的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他从来没跟我说过。”

“我知道,那是因为他动手了,他不跟你说,那是怕你告诉我。”李夏不客气道:“你跟姐夫说,别净打算这些没用的,也不想想他姓什么,你姓什么,往哪儿躲能躲得过?”

李冬瞪着李夏,好一会儿才透过口气,“怪不得你姐夫说你……”后面的话,李冬硬生生咽了回去。

“离开京城对你不利,这话也告诉姐夫。”李夏没理会她那个姐夫说她什么,总之没好话就对了。

姐姐是在京城之外病死的,天道命数,她现在敬而畏之,比如李家,还是有男丁成了阉人,姐姐不能有任何意外,所以,留在京城最好。

李冬抬手抚在李夏背上,“你总是忧虑太多,别担心姐姐,有你姐夫呢。”

李夏嗯了一声,她这个姐夫是不错,不过,这不是他能担待得下来的。

黄二奶奶一下子站了起来,李夏和李冬一起看过去,李夏听了严夫人后半截话,招手示意李章玉坐到她和李文楠中间,笑道:“你太婆说话委婉,我来告诉你。看人用人,先看人心,出手打压辖制,甚至……”

李夏拖了点儿长音,“死而后已,也是看人心。比如刚才,咱们要解决那两个府里的隐患,怎么样才能让你翁翁,你大伯站在你这边呢?”

李夏顿住话,看着听的大睁着双眼的李章玉,李章玉连眨了几下眼,“攻其必救?”

“聪明!”李夏抬手指弹了下李章玉的额头,“攻其必救最难的,你得能看清楚,哪一处才是他必救的。

还说你翁翁,平生志愿,头一条是光大门楣,第二条其实也是头一条,那就是挤到阁相一流,名留青史,只要碍了他这一条的,不管是什么人,是什么事,他都是立刻割舍。”

李章玉听的眼珠都不会动了,这么说翁翁,这是……

黄二奶奶和沈三奶奶听的目瞪口呆,李文楠饶有兴致的看着目瞪口呆的黄二奶奶,李文梅屏气静声,听的全神贯注,李冬有几分无语的看着李夏。

“你来说说,要想说服你太婆,从哪儿入手?”李夏根本不理会诸人,看着大瞪着眼,却明显兴奋异常的李章玉,笑眯眯问道。

“太婆……”李章玉回头看向严夫人,严夫人笑容温和的看着她,李章玉被严夫人这笑容鼓励了,拧眉想了想,有几分迟疑道:“是大哥哥?还有二哥哥?”

“聪明,还有你,你弟弟,你三叔家,那都是你太婆的逆鳞,以后你要想你鼓动你太婆,就从这里下手。”

黄二奶奶一口气呛的咳起来。

“你阿娘呢?”李夏指着咳个不停的黄二奶奶。

“是弟弟!”李章玉答的快极了。

“还有你,要是有人要害你们姐弟,你阿娘得上嘴咬他们。”

李章玉噗一声笑出了声,“那九姑姑你呢?”

“我啊,”李夏笑意融融,“九姑姑不告诉你,你自己慢慢看。”

黄二奶奶缓过口气,看着目光灼灼的女儿,一颗心突然落定到了实处。

李家的女儿都不一般,玉姐儿也是李家女儿呢,嗯,教就教吧。

沈三奶奶手里捏着帕子举在胸前,呆的像个木头人。

她们二房呢?老爷的必救在哪里?太太的呢?还有她那个夫君……

李夏一直在李府盘桓到傍晚,才和李文楠几个,告辞出来。

李夏的车子刚到巷子口,车子顿停,端砚掀帘往外看了眼,随即笑道:“是王爷的车子。”

端砚说着,打起帘子,侧身让着秦王上了车,跳下车,往后面一辆车去。

“你在这儿等我?等了多大会儿了?”李夏往旁边挪了挪,让秦王挨着自己坐下。

“没多大会儿,你七姐姐的车子刚刚过去,掀帘子跟我打招呼,笑成那样。”秦王的笑里带着几分无奈:“还跟从前一样,看样子在江宁府没受什么委屈。”

“唐家那一堆族老,贪心归贪心,可聪明的很呢,哪会给七姐姐委屈受?”李夏撇了下嘴。唐家的聪明,让她恨到牙根痒,却又不得不佩服敬重。

“唐家贤今天来找我,没说什么,说是正好路过,过来请个安。”秦王伸手从李夏身后揽住她。

“七姐姐来的路上遇到唐尚书一行了,七姐姐说,唐尚书和她说了好些话,七姐姐说,她想了一路,总结下来,就是让她和唐家贤遵从本心,觉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过,又希望她们置身事外,以保全为上策。”

李夏身子侧过去,头抵在秦王胸前,“唐尚书大约也两难得很,盼着唐家贤能放手一搏,以最小的代价,给唐家带来一个难得机遇,却又舍不得让孙子一家粉身碎骨。”

“还是置身事外好。”秦王轻轻抚着李夏的肩膀,好一会儿,才低低道。

“他们让七姐姐回来,就不是置身事外的打算,不说这个了,我跟你说,我把大伯和大哥从秦凤路带回来的两个姨娘打发了……”

“什么?”秦王差点呛着,“你打发?”

“你听我说呀。”李夏在秦王胸口拍了拍,“别急,是这样……”李夏有声有色的说了她打发两个姨娘的事,秦王听的失笑出声,“你大伯这就吓着了?”

“要是吓不着他,我就找人上折子弹劾他,陈家一个举人三个秀才,可是铁证如山。”李夏哼了一声。

“你下得去手?”秦王一只手抚着额头,有点儿不知道说什么好。

“怎么下不去手?就算查实了,最重不过是个永不叙用。不死就行。”李夏伸手板下了秦王按在额头的手,“大伯胆子不大,不算笨可也不怎么聪明,官心又正旺的不行,他哪敢冒风险?”

“那是你大伯。”秦王顺手握住李夏的手。

“就是大伯,我才帮他这一回。他刚刚得了一路主事的位置,在江南东路的时候,多谨慎,到了秦凤路,大伯娘又不在身边,你看看他做的事,哪还有半点谨慎的样子?刚回到京城隔天,他就敢四下乱窜,急不可奈的打听这个,勾连那个,要是放手不理,谁知道他还能做出什么来?

我不是担心他,可他出了事,大伯娘她们,哪一个能逃得掉?”

李夏嘟着嘴,话却说的极不客气。

“你说的有道理。”沉默片刻,秦王叹了口气,“咱们……阿夏,是我把你拖进……”

“我心甘情愿的。”李夏打断了秦王的话,“今天玉姐儿问我,我的必救在哪里。就在这里,就是你,我要跟你在一起,我身边要有你,一直都有,是我要跟你在一起,不是你拖的我。”

“阿夏。”秦王低头吻在李夏额头,顺着额头,慢慢往下,轻轻咬住李夏的嘴唇,温柔却用力的吻进去。

……………………

宫里,皇上从勤政殿出来,站在殿门口犹豫了片刻,还是往姚贤妃宫里过去。

自从唐嫔走了之后,好象就是在姚妃宫里,能安安稳稳的坐上一阵子,安安生生吃顿饭了。

姚贤妃迎进皇上,先端了碗银耳莲子粥上来,“皇上尝尝这个,这是后湖出的莲子,用的鲜银耳,我从小吃惯了银耳莲子,倒觉得比燕窝粥强。”

“嗯,是比燕窝粥强。”皇上慢慢喝了银耳莲子粥,将碗递给姚贤妃,笑着夸奖道。

姚氏这份家常质朴,极让他喜欢,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她这份忠厚本份,她凡事只替他着想,她从来没跟他提过任何要求,他给她的每一件赏赐,都能让她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恩,这才是后妃最难得的品格。

第109章 成长第632章 番外二 那位陆将军之二第656章 盛况第561章 往前推第347章 锦与灰第454章 哪儿去了和哪儿来的第88章 气急了第343章 递个话儿第437章 春天第107章 杜鹃和兰草第88章 气急了第705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一第285章 又说又不说第577章 各自落子第634章 一口入骨第566章 一点一点又一点第395章 提一点旧事第417章 退一步第391章 圣心不可测第454章 哪儿去了和哪儿来的第166章 激愤的士子第418章 流云第503章 聪明人们第343章 递个话儿第714章 一出戏第261章 闲聊第190章 热闹的郭胜第37章 愧疚的傻李第404章 釜底抽薪第44章 站在云彩上的感觉第280章 几杯好茶第711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七第180章 各凭本心第641章 金池夜雨第636章 恩怨都在随手间第563章 祥瑞驱晦第316章 探手第442章 女德第25章 九曲十八转第363章 先要自助第393章 掀起盖子来第656章 盛况第218章 家和人第38章 都是聪明人第415章 闲话第713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九第360章 渊源第150章 找上门的好亲第214章 雪与火第164章 强多了第702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八第363章 先要自助第374章 生计艰难啊第31章 底线还是有的第340章 作主第58章 都是少年郎第594章 交接第133章 你高兴就好第470章 过不去的结1第274章 想歪和说歪第460章 缝隙总是有的第47章 树阿娘第383章 一场遭遇战第475章 队友第27章 哪儿来的闲气第247章 文章不好写第83章 五哥得有个数第737章 一场考试8第377章 人情不经是不知道滴第431章 宁信其有第197章 细查之下第553章 哀痛是真的第97章 好媳妇第88章 气急了第500章 凶手第532章 机会动人心第438章 观和做第676章 余音入飞雪第241章 永宁伯府的年酒第675章 姐妹第210章 谁请都不去第574章 上元节第183章 豪爽的胡胜兄弟第82章 承包送糖任务第339章 舍与不舍第528章 求援第453章 两城间第539章 姑奶奶们第284章 总得有位老和尚第449章 一个比一个淡定第179章 郭胜训弟第72章 大局大势第354章 宫宴一第376章 一堆儿连环坑第311章 大婚四第550章 还愿是个大任务第616章 外和内第575章 蛛丝第586章 老夫人们第10章 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