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心和心

众人的大笑声中,李文楠瞄着明显有心事的罗二奶奶,不动声色的挪过去,紧挨她坐下,仔细看着她的脸色笑道:“看你这气色,怎么了?总不是陈二郎给你气受了吧?”

罗尚书稳稳坐在尚书位置上,很得圣宠,罗二奶奶大哥中了进士,少年新进,二哥举试名列在前,罗家这样的如今好,以后也许更好的人家,陈家那么个除了罗二奶奶的丈夫陈省,别的子弟都提不起的人家,怎么敢欺负她?

正是因为不可能,李文楠才开了这么个玩笑,没想到罗二奶奶眼圈一红,眼泪差点下来,李文楠吓了一跳,“真是陈二郎欺负你了?他怎么敢?你……”

“不是,你别大声。”罗二奶奶下意识的瞄了眼四周,“不是他,是……”罗二奶奶的话哽住,轻轻拉了拉李文楠,往旁边挪了挪,才接着低低道:“从前在娘家时,就是咱俩最好,这话,也就跟你说说,你看我,嫁到陈家这都,五六年了,一儿半女没有。”

罗二奶奶拧过头,哽着声音说不下去了。

李文楠两根眉毛抬的高高的,“陈二郎怪你了?说你生不出孩子了?”

“二郎倒没说什么,是家里人。”罗二奶奶含糊了句,“还有我自己。”

“头一条,这成亲好几年没孩子的,可不只你一个,梅姐儿,也嫁过去两三年了,还有徐家舅母,也好几年了吧,这都不说了,哪,阮夫人,多少年了,也没见她怎么样,这算什么事儿?陈家人给你脸色看了?”

“嗯。”罗二奶奶嗯了一声,再瞄了眼四周,声音压的更低,“原本还好,今年,反正你也不是外人,腊月里,长房老五,让人给,阉了。”

李文楠听到个阉字,猛的噎了一声,“连他也……我没想到。”

“二郎说他自作孽,活该。”罗二奶奶想到她阿爹那年的主考被陈眙的荒唐搅黄的事,啐了一口,“可你也知道,陈家这一代子弟虽然不少,可嫡出的两房,统共就长房的大爷,五爷,还有我们二爷是嫡出,就是庶出的,统共也就一个,还笨的要死,我们老太太就急了。”

“再急也怪不到你身上,这是他们陈家的事。”李文楠皱眉了,“要说人丁单薄,再怎么也单薄不过丁家吧。”

“你们说什么呢?是说我们丁家?”李文梅耳朵挂了个丁字,欠身过来,笑问道。

“你过来说话,就是说的你们家。”李文楠招手叫李文梅。

李文梅忙挪过来坐到罗二奶奶旁边。

“二奶奶没孩子,陈家怪她呢。”李文楠一句话总结了她和罗二奶奶这半天的对话。

“怎么能怪到你头上?这可混帐了。”李文梅如今早就没有了早年的畏缩,敢说爱笑,明朗爽利。

“舅母过来说话。”李文楠见姜尚文看着她们,一脸的好奇,招手叫她,姜尚文两步窜到李文楠身边坐下,“有什么笑话儿?”

“可不是个大笑话儿。”李文梅笑起来,“罗家姐姐没孩子,陈家人怪她呢。这不是笑话儿?

今年正月里,我们老祖宗和大伯娘到寺里给老夫人老太爷送场法会,我母亲见了我们老祖宗,没说几句话,就说我嫁过去这好几年了,也没生出个一儿半女,她一想到这个,就愧疚的睡不着觉。

我们老祖宗说,丁家子嗣丰盛还是单薄,有还是没有,成才还是不成才,这都得看丁家祖宗给子孙积下多少功德,留下多少余庆,说她和我们老太爷杀了一辈子人,就算没孩子,也是他们没积德连累了我。”

姜尚文噗一声笑出了声,“我们老夫人也这么说。我跟大郎说,也得怪我,我杀过人。大郎说他也杀过,不只一个,说正好,我俩以后谁也不用怪谁了。”

罗二奶奶没屏住笑出了声。

“陆将军也这么说,”李文梅挽着罗二奶奶的胳膊,“你看陆将军和阮夫人,成亲这么多年没个一儿半女,阮夫人说,回回都是她宽慰陆将军,说能嫁给他这辈子就知足了,有孩子好,没孩子也好,她不在乎这个。”

“你们,都是有福气的。”罗二奶奶心里一阵酸苦。

“福气都是自己挣的。不说你们府上那些长辈,二郎对你怎么样?孩子这事,他说过什么没有?”李文楠看着罗二奶奶,关切道。

李文梅和姜尚文也关切的看着罗二奶奶。

罗二奶奶犹豫了下,“他倒,没说什么,二郎自己也不会多想这事,就是有时候听家里长辈念叨,有点儿烦,我也挺烦的。”

“只要你家二爷不计较,别人,你管他呢,反下他们府上,也没人敢欺负你,别理就是了。闲话这种东西,要是计较起来,能活活气死。”姜尚文松了口气。

李文梅和李文楠对视了一眼,看罗二奶奶这份犹豫样儿,只怕她家二郎,也不是一点儿没抱怨过。

“三姐姐,”李文梅落低声音,换了从前的称呼,“长辈们怎么想,犯不着多想,都是长辈,上了年纪,他们也不能怎么着你,最多,听几句闲话罢了,象徐家舅母说的,不必理会。不过。”

李文梅又看了眼李文楠,“二郎要是,我是说要是,有一星半点这个意思,你得拿话堵回去,我家老祖宗说的是正理,他们陈家子嗣怎么样,这种积福修德的大事,你担不起,罗家搭不上,可不能让二郎和他家长辈一样,弯到这上头犯了糊涂。”

“嗯,多谢你。”罗二奶奶沉默片刻,慢慢点了下头,看着李文梅,郑重谢道。

……………………

秦王府开府以来,头一回待客,虽说没多少人,又都是各家小娘子小媳妇,可府里上上下下还是略有些紧张。

特别是端砚和湖颖几个,这是她们跟着她们家姑娘以来,头一回作为主事人张罗这样的宴请,从前虽说跟着张罗过不知道多少回,可作为主事人这是头一回,一直紧张到陆续有人告辞,处处妥当,端砚和湖颖等人才松了口气。

诸人陆续告辞,李文楠等到最后,拉着李夏坐在水阁平台上,瞄了眼已经走空的四周,郑重道:“阿夏,有几句要紧的话,得问问你。”

“你说。”李夏迎着李文楠的目光,挪了挪坐端正了,示意自己准备好了。

“王爷,到底什么意思?”李文楠憋了一会儿,才憋出一句问。

“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李夏一根眉毛挑起,斜睇着李文楠。

“你明知道什么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李文楠横了李夏一眼,以示对她明知故问的不满。

“是你要问的,你还是你家七爷让你问的?”李夏反问道。

“这有什么分别?他想知道,我更想知道。”李文楠摊着手。

“当然有分别,要是你自己要问,那就是,听你们七爷的就是了,你们夫妻一体,七爷的见识,比你强了两三点,你们两个,夫唱妇随就是了。”李夏带着笑,慢条斯理。

“要是七郎想知道呢?”李文楠眉头微蹙。

“唐家的意思,唐尚书的意思,你都是知道的,唐家把你和七爷留在京城,京城里的明眼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不管你和七爷做什么,都是你们两个的意思,不是唐家。

要是你们运道好,碰巧了,得了大彩头,唐家这一代,就多了一根柱石,这是家族的荣光。

可要是有什么祸事,那就是你们两个的事,唐家不会替你们承担半分,你们一家不管在谁手上粉身碎骨,唐家肯定是半点介蒂都不会有,就象唐嫔的死。”

李夏神情严肃,直视着李文楠,“你想到了,可你大约没想到这一步,你们七爷想到哪一步,我不知道,这些话,你说给他听。

王爷是什么打算,不是他该知道的,他要掂量的,也不该是王爷的打算,而是你们两个,还有如意,身为唐家嫡长嫡子,少年进士,前程无量,犯得着,冒这个风险吗?”

“他既然让我探你的话,我觉得,他是觉得犯得着。七郎不是守成的人,他规矩守得好,那是因为从小家教太严,要是有机会冒个险什么的,他简直……唉。”

李文楠叹了口气,“阿夏,你知道我,说起来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的,其实我最愿意象阿娘那样,一辈子平安福气。

可七郎……你不知道,他跟我说起来朝中局势,这个那个,那个兴奋样儿,翁翁太婆,还有父亲母亲他们一走,他就象是只脱了锁的猢狲,人这一辈子,总要做几件顺心畅意的事,这话是你说的,我看七郎那个样子,要是能让他顺心畅意这一回,他这一辈子,就心满意足了,他心满意足,我也心满意足。如意,”

李文楠沉默片刻,“有阿娘呢,还有唐家,她是个女孩儿。”

李夏看着李文楠,好一会儿,露出丝笑意,“我让郭胜去找七郎说话,放心,如意那么好的孩子,她不会有事。”

“好。”李文楠站起来,“那我走了,你送不送我?”

“当然送。”李夏跟着站起来,和李文楠并肩往外走。

看着李夏送走李文楠,端砚和湖颖等人长长松了口气,这头一回待客,总算是圆圆满满的结束了。

湖颖往上房当值,端砚看着人收拾清点,竹玉看着人收拾好茶水上的物什,瞄见端砚站在库房前,看着人清点入库今天动用的各样器皿摆件,犹豫了下,走到端砚旁边笑道:“端砚姐姐累坏了吧?”

“还好,今儿好几位夸咱们府上茶沏的好,你用心了,晚上我禀了王妃,明儿论功,茶水上得给一等。”端砚笑容轻松,今天的茶水上是没话说。

“多谢端砚姐姐。”竹玉忙曲了曲膝,“自从王妃归家,咱们府上总算规整起来了。如今咱们府里上上下下,各司其职,都尽心尽力,安心得很,因为都知道王妃最公正不过,就没什么事能瞒得过王妃,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端砚姐姐和湖颖她们也是这样,那个怎么说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均了就好,大家心服口服。”

“倒是你把我夸了一通。”端砚失笑,“瞧你这样子,又要请假回趟家了?”

“不是,瞧端砚姐姐说的……唉,端砚姐姐太聪明了,好招人嫌。”竹玉又是笑又是叹气。

“那是什么事,说吧。”端砚笑道。

“是……”竹玉犹豫了下,好象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从哪儿说呢,我们家,端砚姐姐肯定知道,我阿娘从前在太后身边侍候茶水,我二哥小时候生了场病,五六岁上头,一条腿废了,后来,二哥七八岁的时候,阿娘求了太后身边的韩尚宫,放出了二哥和阿爹的身契,又赏了一百两银子,二哥就到人家铺子里学做生意,学了两三年,差不多了,阿爹就帮他开了间茶叶铺子。”

这些端砚都知道,不过还是凝神听着。

“二哥挺会做生意的,又借着阿娘在宫里侍候茶水,时不常打一打御用的幌子,茶叶铺子一开出来,生意就很不错,隔年,大哥就拿了大嫂的嫁妆银子出来,和二哥合开了第二家铺子,到现在,京城两家铺子,外地还有两家。

太后走后,阿娘被拨去守陵,大哥和阿爹生过让我求一求王爷,放大哥一家出府的念头。”

竹玉说到这里,顿住话,紧紧抿着嘴,看起来隐隐有几分愤忿之意,片刻,才接着道:“至于我,阿爹是明说的,把我留在王府就行了,一个女孩儿,就是抄家,也连累不到他们,可要是往后王府还跟从前一样威风赫赫的,有我在王府,该得的好处,一样儿都少不了。”

端砚眉梢略挑,惊讶的看着竹玉,这么说话,可有点儿不孝的嫌疑了。

“还有阿娘,阿爹和大哥他们,一点儿也没替阿娘想过,从来没想过托一托人,花些银子,或是让我求一求王爷,把阿娘放回来,阿爹那话,就是当阿娘已经死了。”

竹玉声音微抖,端砚抬手抚在她背后,轻轻拍了两下,长叹了口气。

“我跟阿娘……这个家这十几年几十年,都是靠阿娘,靠阿娘的月钱养家,靠阿娘跟太后讨恩赏,现在又指使我。可阿娘跟我,就跟他们手里的抹布一样,用起来可顺手了,脏了烂了,随手就扔,半点不心疼。”竹玉声调里满溢着压不住的愤忿。

“姐姐别笑话我,我说到哪儿了?是了,太后刚走的时候,阿爹和大哥生过出府的主意,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阿爹和大哥又改了主意了,我每趟回去,都是他们翻着花儿找借口把我叫回去,开始还好,就是问一句两句王妃爱喝什么茶,淡一点还是浓一点这些,这几回,我觉得有点儿不对了……”

“咱们回去说话。”端砚听的一颗心猛的跳了几跳,急忙打断了竹玉的话,“这儿收拾的差不多了,咱们走吧,我这胳膊有点儿疼,你要是没什么事,替我捏一捏。”

“嗯。”竹玉下意识的扫了眼四周,跟着端砚,往李夏的正院过去。

第83章 五哥得有个数第256章 一幅下联第60章 两座城里的关切第646章 送出的希望第199章 吃讲茶第459章 米油和油泼面第224章 不能委屈自己第685章 番外二十三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三第574章 上元节第726章 追夫记 之十第449章 一个比一个淡定第612章 显个灵第183章 豪爽的胡胜兄弟第609章 是人有一蠢第343章 递个话儿第40章 人偶第1章 一个算计第688章 番外二十六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六第675章 姐妹第480章 顺心和糟心第153章 好事者第130章 你要想好了第174章 磐石一块第157章 舅舅第626章 决定既承担第489章 姑姑们第517章 当个弄臣吧第669章 打一顿第259章 人情第474章 守灵第618章 一场小戏第454章 哪儿去了和哪儿来的第617章 番外一 那位陆将军之一第363章 先要自助第697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三第686章 番外二十四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四第291章 她很忙的第128章 钱塘潮第195章 胡老大第510章 分家第691章 番外二十九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九第734章 一场考试5第531章 坦诚相告第479章 信和信使第720章 追夫记 之四第724章 追夫记 之八第90章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第413章 急切第3章 破家灭门第227章 与平常不同的年夜饭第578章 打架媳妇上第414章 慌嫁第472章 钟鸣第657章 飞花迎春第298章 振夫纲第487章 二爷还是二爷第422章 前程无量的贵嫔第49章 拉李冬出来用用第632章 番外二 那位陆将军之二第612章 显个灵第141章 好亲找上门第679章 番外十七 那位陆将军之十七第300章 请你拿个主意第287章 艰难第2章 一个盟友第621章 不过尔尔第164章 强多了第289章 看相亲的两只第682章 番外二十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第424章 一君一臣第168章 翻转的运道第204章 上火的侯参将第47章 树阿娘第229章 太外婆驾到第24章 关切和照顾第404章 釜底抽薪第97章 好媳妇第331章 不巧和巧第476章 附骥第61章 大转弯第310章 大婚三第184章 警告第361章 福兮祸兮第638章 闲说第155章 掉坑里了第405章 朱喜入案第380章 开酒乐事也第659章 番外十二 那位陆将军之十二第183章 豪爽的胡胜兄弟第656章 盛况第299章 靠谱推测第403章 担当第581章 上了心的十七爷第33章 从上往下第44章 站在云彩上的感觉第547章 喜忧第43章 怪人郭胜第234章 胜出不容易第680章 番外十八 那位陆将军之十八第138章 福建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