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翁婿长谈一

百卉园中飞花片片、香风习习。到处是落花,池塘的水面、楼阁的屋顶全是斑斓的色彩。

王爷和先生来到“清香阁”身后插入池中的大理石平台。汉白玉的雕栏上也落了不少粉红、深红、嫩黄、雪白的花瓣。这里有一个小巧的凉亭、一张棋桌、四把椅子。棋桌上是围棋的棋盘,还有黑白棋子分别装在两个大肚瓷罐里。

纳兰就站在清香阁的正门处,对面是一条石板路,站着四名手持长枪的亲兵。王爷和先生说话纳兰听不到,因为隔着清香阁。纳兰是王爷的贴身护卫,王爷在哪儿他在哪儿。

“先生请坐。”

“王爷先请。”

两个人同时落座,有亲兵前来上茶,然后退下。清香阁里面是满满的货物,大门已经上锁,这里原先负责打扫的几个丫鬟婆子暂时被派到逍遥殿去当差了。没等先生开口,王爷就说了:

“先生,本王回来就想和您说说我们三人云游的情况,事情太多就耽搁了。在去异域之前,甘霖大师就曾经跟本王说过,您也是他的弟子。本王知道,您的祖上出了一位道家真人,您和他是直系血亲受他影响很深。您的不恋功名、方正仁慈,都是在这位道家真人的潜移默化中。但是,您却真的是甘霖大师的弟子、是佛门中人。其实修炼不在是哪个法门,只要是正法门即可。”

“师父说了,本王经商是个修炼的过程,是要经受利益考验的。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经历是十几年的劳累奔波、千辛万苦,走了十万八千里,一路上遇到很多的妖魔鬼怪,也是一个经受考验的过程。其中有信心坚定不坚定的考验、生死的考验、美色的考验还有识别真假的考验。经历了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修成正果。道理是一样的。”

“师父是很器重您的,虽然他还没来得及和您详谈,但是对您的人品、学识还是很钦佩的。”

先生很意外王爷所说,但是他是非常相信王爷的话的,没有插嘴、抢话,只是静静地听王爷在说。

“其实,进宫送礼之后本王就想和先生做个长谈,先生主动邀请本王,很是出乎本王的意料。本王的经商要有您的参与。您想置身事外都不能了,这里也有您的使命。”

“既是师父和王爷如此信任下官,下官也就当仁不让了。只是下官从来没有经商的经历,也不会在金钱上打算盘,怎么能做好呢?”

“这个您不必担心,本王也和您一样,看着就不是经商的材料。但是咱们可以一边干一边学,什么事情不都是学而知之的吗?您的所有学问都不是先天带来的吧?”

“那是那是,您都没有为难,下官也就不怕了。可是,大清例律严格规定的官员不得经商,何况您还是位亲王?如果您经商,不会有人弹劾您吗?”

“是啊,是有这么个规定。但是那个例律是指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是赚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咱们是给国库里装银子,这个就不在例律的范围之内了。给皇上的国库里装钱,皇上能不高兴吗?谁要弹劾本王,皇上就给本王挡着了。本王经商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实质上是为了帮助下一个皇上建立一段盛世历史。您就不想知道本王三人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云游了,去了一年没有一点消息?”

“下官很困惑。起码是中间要给福晋一点消息的。整整一年没有你们的任何消息,福晋在府上惦记得无计可施。”

“我们不是不想给府上消息,是消息传不过来。它不是远近的问题,是隔着一个时空呢,您听说过现在的人到后世去的吗?”

“您的意思是……”

“我们三个人是去了二百多年以后的京城,那里的纪年叫做两千零五年,是按西方的圣者耶稣出生年代纪年的。耶稣您也一定听说过,就是基督教的那位神明。当然我们去的不是西方,还是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后裔呆的地方。”

先生瞪大了眼睛看着王爷,好像在听天方夜谭,十分错愕。

“先生,这个事是绝对的天机,师父不让告诉其他的人,能知道的人只能是我们三个和福晋、先生您。”

“王爷请放心,下官绝对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一个字的!”

“本王当然放心,否则就不会告诉您了。让您知道这样的天机是因为您和本王一样,是圣洁世界下来的神明。也许在天国世界的时候有过什么过失……不管怎么样,师父和师尊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重大的使命,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

“您说的事真让下官耳目一新!下官那位叔祖,一生两袖清风,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看得淡而又淡,甚至都没有成家。他也说过他是天上派下来的,他有一个使命。”

“是啊,咱们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您和本王的翁婿关系也是因为这个使命促成的。第一次跟随父皇上战场的时候,担任父皇的护卫。结果被明军偷袭包围。本王为了保护父皇,只身奋战,伤重离世。是甘霖大师的甘霖之水救活了本王,后来福晋生产之时遇到危险也是甘霖大师救活,再后来云儿被黑龙缠身折磨得奄奄一息也是甘霖大师的甘霖之水救活。本王在冥冥之中去过那个天国世界,太美好了!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神祗。在人世,本王可能是被很多人羡慕,其实只不过是短暂的荣华富贵,和曾经所在的那个天国世界没有可比的!所以本王是一定要做好师父交给的经商使命,返回那个美好的、不生不灭的佛国世界。”

“王爷所说真是震撼了下官!您都亲身经历了,下官也要和您一起经受这个考验,返回佛国世界!”

“先生已经给了本王很大的支持!您的那些古董让本王受益匪浅。这件事可能要做很大,也可能要碰到很多艰难险阻,甚至失去性命。但是本王接下了这个使命就要坚持到底!和您说,当今圣上顺治皇帝很快就要离世,三皇子玄烨继承他的皇位。玄烨的年号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个文治武功的好皇帝。他的四皇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雍正之四子弘历即位,是为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满清江山总共是二百九十六年,这三位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一百余年,留下一段辉煌的历史。再往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到了宣统皇帝就结束了满清的统治,走下历史的舞台。”

“那么是什么朝代接替了清朝?”

“接替清朝的不是君主统治,最高位置上的那个人叫总统,名字是孙文,字中山。统治的那个国家叫中华民国。就不说它了。国家制度、法令、统治的方法都和清朝没有多少相像的地方。”

“对不起啊,下官想问您一下,最后那位清朝的皇帝他的结局如何?被杀了吗?”

“后来的统治者倒是没有杀他,他呢也算是寿终正寝吧。只不过他的一生过得相当不怎么样,以至于给外国人当傀儡皇帝。说起来挺可笑的,就是本王的兄长豪格大哥的十四世孙,还有一个女间谍,就是给外国人探消息的,后来被枪毙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有学者也有书画家,没听说有当大官的。很多人都改姓金,大概觉得自己是后金的后代吧。”

“您去的那个地方比起大清如何?生活上习惯吗?那里的人好相处吗?”

“怎么说呢?只能说各有千秋。相同的地方是那里也是有穷有富、有当官的有老百姓,各自在自己的社会阶层中生活、奋斗。不相同的地方就多了,在大清生活习惯了,自然是很难融入人家的圈子里去,主要是想问题的方法相差太远。人家叫观念不同。比起来我们几个就象是从山沟里出来的一样,土气得要命,想问题也不活络。但是本王觉得,大清的空气、水质、土壤都还比那里干净,因为没有多少污染。”

“您说的空气是什么?”

“就是您眼前看不见的一种气体吧。如果没有空气人就会窒息而死,就像鱼离开水是一样的道理。人是离不开空气的,空气里如果有了有害物质人就不会健康。”

“就是您说的污染吧?是什么能污染了您说的空气呢?”

“那里工业比较发达,因为人多,您知道吗?那个国家的人口是十三亿,咱们大清现在不到一亿,是咱们的多少倍?这么多人的地盘和咱们大清的地盘差不多大小,您想那个人口的密度该是什么样的?那么多人要吃饭、要穿衣,土地不够用啊,就找代用品纺织布匹,纺织厂还有其他作用的工厂排放的水和烟尘就把空气和水给污染了。我们三个人在那里都觉得空气里有很难闻的味道。还有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也是污染空气的。”

“您说的汽车是什么?”先生也成了好奇宝宝。

“就是交通工具,可以拉货、可以载人,和马车是一样的作用,但是汽车的速度马车是没法相比的。”

“您说的这些下官很感兴趣,只是觉得离咱们太远。”

“我们三个身临其境都觉得和他们格格不入呢。算了,真的很怕扰乱了您的思维,毕竟那是另一个世界,咱们还是说康熙皇上吧。”

“也好也好。您说的康熙皇帝是三皇子玄烨,他是什么时间即位的?”

“两年以后。”

“两……您说两年以后,那么顺治爷呢?”

“那就驾鹤西去了呗。”

“皇上那么年轻,岂不是可惜?”

“您不是想说,找个神医保证他的健康吧?先生,皇权神授您相信吗?”

“相信。当皇上的都是天之骄子,秉承上天的旨意统治国家。”

“那么他能统治天下多少年是不是也是上天说了算呢?”

“自然是的。”

“阴阳路上没老少,他该离开就得离开,离开了就是给下一个君主让位。”

“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了。也就是说要让给这位有德圣君?”

“正是。这位君主在位六十一年,一个甲子啊,一生有很多丰功伟绩。主要的功绩是以德治天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过太平日子,能把老百姓放在前面的就是明君、贤君哪。”

“康熙皇帝不但是满清的伟大皇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好皇帝。他的庙号为圣祖仁皇帝,以仁治天下,咱们的使命就是在经济上帮助他,让他在以后一个接一个的艰难困苦中走出来。我们三个人除了购买一些大清没有的货物,主要的是在那里学了一点技艺。大清很穷,要是都靠着出售异域的货物恐怕赚不到多少钱,因为这里的物价比异域要低。带回来技艺就好办了,用大清的材料、异域的技艺,让府上的人进行加工,肯定是会赚到银子的。”

先生都听傻了!王爷成了神人,不说前知五百年,也是后知三百年。对大清的历史一目了然!

“王爷,您是怎么知道的大清历史的走向?”

“先生,我们去的地方在现在的二百多年以后了,大清王朝已经走下历史舞台,自然会有那里的文人把大清的历史写出来,本王就是看了那里的《清史》才知道大清的历史走向,虽然可能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出入不会太大。先生,本王不但要感谢您在金钱上的无私援助,没有您的那个翡翠石和那些象样的古董,我们哪里能买来那么多的货物?

更重要的是要感谢您给本王生了一个好女人!云儿在这次云游中表现非常出色,刚到异域就发现害喜,就是这样云儿也没在家休息,每天都要出去看货、买样品,每天回来累得躺下就睡了。等到孩子大月份了,站不住、坐着累,翻身也难,腰都弯不下。六个多月的时候就在床上坐着学习,每天就坐在床上通过电脑学习光碟里的技艺。好不容易等到生产的日子了,还是难产,两个孩子其中有一个横位了。好在异域那里的医疗条件和技术远远超过大清,两个孩子是剖腹产拿出来的,就是在肚子上割开一个口子把孩子拿出来……”

先生的脸都吓白了,不知所措地看着王爷。王爷说:“那边给云儿做手术的医官是个女的,是师父的朋友韩大姐女婿的同窗。她说云儿的骨盆窄了些,生孩子的危险性很大,当初生煊儿的时候就没少受罪。”

“总算是把孩子生了,大姐给找了她的一个亲戚大嫂帮忙带孩子,她还有一大堆的事要做。师父说云儿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异域的绘画方法,回来办画店卖钱。同时她还学习了很多种工艺制作还有西点和冷饮,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已经半年过去了我们的大宗货物还没有着落。”

“后来大姐给联系了一个要转产的工艺美术工厂,他们的货物急着出手,价格上打了很大的折扣。就在这家工厂买完了货回来的路上,两个身材健壮的男子劫持了云儿……”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上午咖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准备一第六百五十章 多样布匹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蕊儿学艺第五百四十章 福晋表姐第二十六章 龙儿少爷五第八百六十九章 再度回京(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次砸场第二十五章 龙儿少爷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一侧室(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福晋学车一第五十九章 宁桃之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军上海第六百七十三章 亲王联盟三第三百零八章 培训教习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冰儿之母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丽布头二第四百一十章 王府花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宗购货二十五第一章 乔迁之喜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家都忙第三十二章 云儿备嫁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工作服装第七百二十章 虎口拔牙二第八百零五章 印章风波一第八百四十九章 再下云南(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玉龙布庄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总管内弟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西点出笼第六百五十二章 各式服装二第七十九章 关于王东一第二百零二章 前景乐观第六百八十二章 总管小妾五第一百零五章 大宗购货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临时决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有人订货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东落网第二百一十六章 倾心交谈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那峰相亲第八百九十二章 玉龙画廊(二)第四百二十章 恶贯满盈第六百七十二章 光头侍卫第五百二十章 海藻碘盐二第五章 衣锦回宫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印度之行(五)第八百一十章 噶礼述职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一桶金第八百九十一章 玉龙画廊(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实地勘察第九十六章 资金到位第五百四十三章 郑娇故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绸缎帕子第二百四十章 新奇礼物一第三百零一章 鬟儿赔礼第五百八十四章 针脚问题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来小去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亲王联盟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试做小吃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奇礼物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家都忙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五百零九章 加工订货第一百五十五章 农业机械第六百一十一章 优惠卡片第五百七十六章 压花花边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总管小妾十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熏制花茶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师父来了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福晋论价第一百八十一章 返回王府三第五十四章 井中白莲第三百一十章 教习上岗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那峰相亲第六十一章 调查物价第二百七十章 说干就干一第五百八十章 福晋试菜第七百九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八十八章 鱼儿担忧第七百二十一章 虎口拔牙三第一百三十章 纯棉花布第五百零六章 新样差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老友重逢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六十八章 古董易币一第八百六十一章 再下云南(十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教习上岗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太后照相第五百四十三章 郑娇故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品上市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八百一十六章 再次赐婚第一百四十九章 传统玩具第二百三十章 进宫送礼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漂亮手袋第四百九十一章 风味宴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有人订货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云儿画画第二百七十九章 应节货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