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海藻碘盐一

有了儿子的老两口也没忘了女儿,照样给女儿照顾孩子。现在宝宝贝贝快到八个月了,很结实、很健壮,贝贝扶着大人的手马上就能站起来,抓住人两只手很有力,动作也灵活了许多。姥姥和两位精奇嬷嬷不错眼珠地看着。

宝宝贝贝已经会爬了,虽然爬的不快却是很努力,累了就仰脸朝天地躺一会儿然后接着爬,还能扶着墙自己站起来;会撕纸,玩具掉在地上会低头到处去找,还会拿筷子敲饭碗;最可爱的是会挠痒,却挠不到自己想挠的地方,急的“咔咔”地叫。云儿就帮儿子挠痒:“是这里吗?”如果不是,贝贝就会摇头,如果是就很干脆地发出“嗯!”的声音,还会两个食指点在一起拉开,姥姥说这是“嘟嘟飞”。

现在的宝宝和贝贝从语言发育方面很明显比回来的时候要进步多了,会模仿大人,姥姥喂他们白粥的时候会发出“啊啊”声音,然后说:“张开嘴”,他们也发出“啊啊”的声音,然后张开小嘴。还会发出“拜拜”的声音跟云儿再见。

云儿对他们相当有耐性,告诉他们哪个是姥姥、谁是姥爷、谁是哥哥、姐姐。还经常问他们:“渴不渴呀?饿了没有?你们喝的是姥姥做的白粥,宝宝贝贝真乖。”

煊儿也参与锻炼弟弟妹妹的事情,给他们照镜子,认识自己,还告诉他们鼻子在什么位置、哪个是耳朵哪个是嘴巴,眼睛在哪里。陈夫人更是按照女儿说的方法,让宝宝贝贝经常到户外,多接触人。飞云楼的人比姥姥家人多,陈夫人就和两位精奇嬷嬷用小车推着他们到飞云楼来玩。很多姑娘嬷嬷想抱抱小主子,但是不敢,怕给摔了。喜欢得不行也不敢碰一下。这可是格格和贝勒爷,这么小点就有皇封,尊贵着呢。

皇上看见过宝宝贝贝一次,喜欢的不得了,一只手抱一个,最后贝贝考验了皇上九叔一下,看他“识浇(识交)不识浇”,把一泡童子尿尿在了龙袍上。皇上哈哈大笑,连声说:“没事没事,皇兄给朕找套衣服换了就好。”

可是王爷身材高大、体格魁梧,他的衣服根本就不能穿,煊儿的衣服就更不能穿,只好穿了跟皇上的身高、胖瘦差不多的田亮衣服——王府侍卫的马蹄袖箭衣。还别说,皇上立马就有了练武人的英姿。

还有一个人的身材跟皇上差不多,但是这个人是太监,他的衣服肯定不能给皇上穿。

皇上特别喜欢宝宝贝贝,抱着不撒手。宝宝贝贝也很给皇上面子,也没哭也没闹,还冲着皇上咯咯地笑,皇上就更高兴了,把腰间的九龙玉佩和手上的绿玉扳指给了宝宝贝贝。这两样东西都是皇上本人佩戴的,如果拿到异域,那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上面有“顺治皇帝御用”的字样。宝宝贝贝很喜欢,一直拿着玩。

当然,王爷的回礼也很丰厚,都是带给皇子、公主们的食物,也是王爷福晋进宫送礼的时候所没有的。比方说果汁饮料娃哈哈、爽歪歪、鲜橙多、罐装牛奶、酸奶、巧克力饼干、蜜饯、核桃仁罐头、袋装鱿鱼丝、山楂片、果丹皮还有给太后的各种果酱、紫菜汤料、肉松、开心果、八宝粥、膨化食品等等。

皇上当宝贝似的带回去,直接送到慈宁宫由太后分配。他和太后顶牛多半是在政见不同,有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是先可母亲用,这一点还是比较孝顺的。

其中有两包一斤重量的“海藻碘盐”引起了太后的极大注意。“海藻碘”三个字没有繁体字,但是“盐”字是“鹽”,猜了好半天才勉强确定下来。可是大清的盐都是大颗粒的,不是粉状的,所以明明很好奇也不敢用,怕弄错了。

大清时代是很缺盐的,朝廷想把盐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因为生产盐的过程很麻烦、很原始,价格也很贵,朝廷利用官盐的高价赚取高额利润,民间百姓吃不起盐,所以就出现了有人铤而走险的私盐贩运。不象异域,都是现代化器械生产出来的,不管是国营商店出售的“官盐”还是个体商贩出售的“私盐”,全是一个价,一块钱一袋,敞开供应。不管是政局动荡还是天灾,就没有缺盐的时候,闹盐荒是人为的。地球上十分之七还多的地方都是海,海水都是咸的,每吨海水能出三十公斤食盐,那么多的海水能出多少盐?缺什么都不会缺盐!

太后把皇上找来,很严肃地跟他说了盐的事情。把海藻碘盐的包装打开,让太医来检验是不是盐、有没有毒。把皇上气坏了:“皇额娘您什么意思?皇兄他会在盐里下毒?”

“皇上误会了,额娘是想确定这个什么碘盐到底是不是盐,如果是,你把瑞王爷请来,问问他是否把那边晒盐的方法掌握了?咱们大清……”

“皇额娘!皇兄给了朕两包盐还给出麻烦了?就是两包盐罢了,他去异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不能把什么都学来吧?难不成您还要下懿旨让他把盐造出来?您需要什么他就得会什么?那两个暖棚一个冰窖就不知道花了他多少积蓄了,您……”

“皇上你也忒性急了,额娘并没有要他造盐,就是想问问他知道不知道那个异域怎么造盐,不知道就罢了,也没什么罪过。知道岂不是更好?也不用他亲手去晒盐,就是万一人家的方法比咱们大清快捷呢?额娘听说那些晒盐的盐工特别辛苦,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不也省力吗?”

皇上没话了,但是也很反感老妈的顺杆爬,看到两包盐就想着朝人要造盐的方法,太过分了。可是这件事还真是额娘为了国家着想,没有什么私念。自己就发火了,有点对不住老娘。可是也不想承认错误,就对太后说:“还是让皇兄做正事吧,盐的事以后再说。”

太后气结。皇上离开之后,太后对太医说:“你们感觉这两包盐会不会有问题?”

太医甲说:“回太后,微臣不知道您是从何而得的这两包细盐,质量相当好!没有任何杂质,遇水即化,咱们大清造不出来。”

“为什么叫海藻碘盐呢?”

“微臣看了口袋上面的说明,上面是这么写的:

海藻碘盐以天然海水为原料,经先进日晒工艺技术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透亮、口感鲜甜、易溶解、纯度高等特点,适宜食用、贮藏和腌制各类食品。”

“口袋上面不是还有不少字吗?念给本宫听听。”

“嗻。海藻碘在中除含有,这个、这个不知道是什么字,微臣不认识……”太医的脸囧得通红。

“不认识的跳过去,接着念。”

“……左右的有机碘外,还含有甘露醇、小分子海藻糖和可溶性海藻淀粉等。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碘,可以在体内被分解,释放出碘,供甲状腺的需要,还可以结成脂肪或蛋白质的形式储存多余的碘,供需要时使用,络、络氨、氨酸态的碘可以直接被吸收。海藻碘和纯的有机碘相比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海藻碘中的无机碘可以快速被人体吸收利用,而有机态的碘更有利月储存利用。无机态的碘虽然吸收比较容易,又可以直接进入甲状腺,但是多余的碘离子机体不能储存,直接排除体外。这也太深奥了吧?微臣在太医院供职三十余年,从来就没接触过这么高深的学问。”读说明的太医用袖子擦着滚落的汗珠子,觉得快窒息了!

太后却开心得哈哈大笑:“遇到对手了吧?这两包盐是瑞王爷云游带回来的,虽然咱们不大懂得说明上这些深奥难懂的词汇,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种盐里面比咱们大清的盐多了些什么,比方说海藻、还有碘。你看看上面还有什么字?让谢太医来念吧,紧张个什么,本宫不会因为你念不出来就杀你的头吧?谢太医?”

“嗻!这几个字张太医没念,微臣来念:食品名称:海藻碘盐,产品标准号,不认识;配料表:精制盐、海藻碘、氯化钠;贮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加入;生产日期:见背版;存放期三年。下面的字太小了,微臣实在看不清。”

“强公公,你来念。”

强公公赶紧接过谢太医手里的碘盐口袋,清了请嗓子,念道:“含有海藻碘浓缩液的海藻碘盐,是新一代的碘盐产品,海藻中的碘,不认识,为无机碘,不认识,为有机碘形式,海藻碘兼备无机碘和有机碘的优点。

海藻碘是纯天然食品,在食品‘回归大自然’的呼声中,对比无机化学品为添加剂的产品,海藻碘盐是适合所有人群的理想的天然调味补碘品;海藻碘盐的热稳定性好,明显比普通无机碘盐好很多,为炒菜煮饭提供了上好原料。海藻碘盐浓缩液除富含碘外,还因其富含硫酸多糖类、岩藻酸多糖类、褐藻氨酸、褐藻糖胶、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不认识酸等。海藻中的有机碘有不认识,激素不认识作用,能提高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功能,促进……”强公公华丽丽地倒下去了。他的神经绷得太紧,因为不认识、不理解的太多了,念不连贯,什么蛋白酶、葡萄糖、脂肪酸、碘酸钾,都是没听说、没见过的词汇,而且很多都是似是而非的字,连猜带蒙也认不全。

“行了行了,本宫好像听的是外国话,看样子瑞王爷他们是去了外国。等有空再请教他们,你们跪安吧。”

太医们磕头以后,擦着头上的汗水站起来,退了几步转身出去了。

太后就开始琢磨这两袋盐了。不过就是两袋盐,还有什么海藻、碘的,弄那么复杂做什么。还有那些词汇,没有学问的人干脆就弄不懂,就是大清国子监的学子们也不一定弄得懂,那么瑞王爷他们去的这个国家真是很神秘呢。

其实她根本就没弄懂说明上说的是什么。很多都是异域的人日常生活中的用词,海藻、碘、脂肪、葡萄糖都是常见词汇。

“强公公,你明天去瑞王府请瑞王爷,连同那位田侍卫,就说本宫有不少不明白的事要请教,口气一定要谦虚、客气。”

“嗻!”

王爷和田亮都没想到,给了皇上两包盐,会惹个很大的麻烦。太后老人家不管人家忙不忙,随时拎人进宫。

第二天一大早,强公公就来了,宣布了太后口谕:“太后说了,让奴才请瑞王府的瑞王爷和田侍卫,有不少不明白的事要请教。让奴才口气一定要谦虚、客气。”

既然太后有请,那就去吧。

“公公稍后,本王换件衣服。”

“嗻!”

慈宁宫,王爷和田亮给太后见礼,太后赐座,苏茉尔奉茶。

“瑞王爷,皇上从你们府上带回来不少好吃的,其中有两包海藻碘盐,本宫很好奇,海藻和碘跟盐一起吃,好吗?这袋盐就是你给皇上带回来的,上面的字太医念得磕磕巴巴的。你们去的那个地方的人好象是很有学问吧?”

“那个国家的科技比大清的先进一些,平民百姓都要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就是说必须念九年书,不管男女都是一样。所以呢,基本上是人人认字。当然不识字的也有,多半是农村或者边远地区比较贫困的地方没有学校。您说的这个海藻碘盐是在海水晒的盐里加了海藻和碘的成分。以前他们用的盐就是海水晒干、加细,有些苦涩的味道。加进海藻和碘以后就不光是咸的味道,还有鲜美的口感。让您感受到纯净、新鲜的气息。其中的碘能预防甲状腺病,就是粗脖根。这上面的词汇很多都是专业术语,臣才读过几本书,就是听那边的大姐很通俗地讲过海藻碘盐的作用。”

“你们知道吗?昨天两位太医念盐包上的说明汗流浃背,强公公念得昏倒了。本宫就想你们几个在那样一个地方怎么跟人交流的,太不容易了。”

“那边的人平时说话的时候倒是很浅白易懂,太医和强公公念的都是专业术语,别说咱们大清人,就是他们那里的人也不见得都懂。”

“这就好了。本宫想问的是每次要放多少盐?”

“这个就要根据口味轻重了,先少放,觉得不行再加一点,时间长了就能摸索出来规律了。建议您把盐放在有盖的罐子里,要不然里边的碘会挥发,就象一盆水放在那里明天就会少很多。挥发了它的作用就小了。这种盐很容易溶化,做凉拌菜拌匀了就可以食用。不要放多了,吃太咸了对心脏不好。”

第一百三十八章 苏州丝绸第八百八十章 太后酒楼第五百二十七章 玉龙布庄三第八百八十二章 王府现状第四百六十六章 御赐金匾第七百三十章 苏府被抄一第六百五十章 多样布匹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电脑系列第四百九十一章 风味宴席第六百八十三章 总管小妾六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烧王府第六百四十七章 太后照相第八百章 岿然不动(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异域轮胎第二十八章 太后懿旨二第七百七十章 噶礼受伤第七百八十一章 初到昆明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绒毛动物第五百二十九章 世子生病第八百八十二章 王府现状第七百七十五章 继续前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亲王钦差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摊开真相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田亮上任第二百一十六章 倾心交谈六第八百二十五章 第二侧室(三)第六百五十章 多样布匹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返回北京第八百七十二章 印度之行(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树临风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倾心交谈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安装铁器第六百二十一章 鸣琴表妹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西安之行(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安装铁器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型货车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邪门太监一第十三章 天国神游第七百零一章 太后寿诞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烫钻工艺三第六百一十二章 收购水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翁婿谦让第六百七十一章 相亲大会二第三百一十章 教习上岗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准备货物第三十一章 云儿备嫁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印度之行(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塑料鞋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宗购货二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亲王联盟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宫中深谈第四百三十二章 扩大销售二第二十一章 深宫失宝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查谣言一第八十八章 继续做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慈宁宫里第一百六十四章 好奇之心第五百零八章 艺惊画师第八章 壮士救美第六百零一章 福晋看戏第七十一章 进入角色第一百一十章 大宗购货十二第八百零五章 印章风波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如意结艺第四十七章 道姑青儿一第七百零七章 菩萨降临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绘图仪器第五百八十二章 争相学艺二第四百零三章 钩花技艺二第九十八章 大宗购货五第六百零三章 菜式繁多第五百七十五章 压花花边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照相兴起第四百八十章 亲王联盟二第五十九章 宁桃之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赠礼物第六百八十九章 王府冰景一第四十一章 世子出生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倾心交谈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拜见王爷第五百三十四章 礼物反馈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继续前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树脂摆件第一百九十七章 货物如山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宗购货十七第八百一十章 噶礼述职第八百四十四章 再下云南(一)第二十一章 深宫失宝第六百六十一章 八岁王爷八第八十八章 继续做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面见康熙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导鱼儿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王府现状第八百九十三章 各种布匹第四百一十七章 总管内弟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东直门外第三百零三章 很是眼馋第八百一十四章 煊王娶亲(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初到昆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