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话说以往一

苏嬷嬷母子和鱼儿亲不够,天天都会聊天很久。说的基本上都是分开这十几年各自的遭遇。苏嬷嬷第一次见到女婿田亮的时候,惊喜极了。没想到女儿的夫婿这么出色,现在还是王府的总管,是正三品的官职,很有些自惭形秽。鱼儿也很为难,老娘的家庭出身并不是很低,虽然没有做官的,家里也有些田产,所以她出嫁的时候嫁妆还是很丰厚的,可是丈夫在家族里受欺负、被排挤,就连生病都没人给请郎中,都是苏嬷嬷变卖了嫁妆给丈夫寻医问药的。苏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子弟们都是读书的,守着祖宗的产业过日子。只是苏嬷嬷改嫁了屠户,身份就一落到底,成了屠夫娘子,社会最底层的人物。

田亮在不久之前也还是一名普通的侍卫,养父是镖局的镖头,社会地位虽然比屠户好那么一点,也是平民百姓阶层的。现在的田亮是正三品武职,也算得上是朝廷大员。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得那么重要。对待苏嬷嬷母子非常亲切、和气,生怕招待不周让他们有想法。他还把苏嬷嬷称呼为“娘”,说哪个人成亲了都是双重父母,就这一件事就把苏嬷嬷和周虎感动得够呛。因为那个时候女婿叫岳父岳母爹娘的几乎是没有。

田亮问过鱼儿:“要不让娘辞了那个差事吧?怎么说也是听人家的调遣,也是四十几岁快奔五十的人了,接过来帮咱们带带孩子、管管家也好,安王府一个月也就三两的月例,犯不上那么辛苦。

“鱼儿当然很想娘过来享几天清福,就怕伤了弟弟的脸面,咱们养活了娘,他当儿子的不是没面子吗?”

“你怎么想这么多?虎子现在不是还没成亲吗?等他成亲了,娘再跟儿子过。最多也就两三年的时间,我是担心娘在安王府那个女人众多的地方,夹在那些勾心斗角当家常便饭的女人中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一个什么罪名扣在娘的头上当替罪羊。请王爷和安王爷说说,把娘放出来吧。我听说安王爷那些女人没一个好相与的。”

“可是王爷和福晋愿意吗?咱们爹娘没想法吗?”

“娘来了是我养活、你养活,不吃王府的饭。你弟弟也赶紧抽身出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能经营一个砖窑,已经是很出格了。在咱们府上,王爷要做的事很多,你弟弟是读书人,这是王爷最能看重的。来了准能干出点名堂。他来咱们府上,王爷福晋给他指婚,就是指了一个丫鬟也会比安王府的丫鬟好的多。安王府人多、主子多,勾心斗角的事也多。如果在咱们府上,他还能找一个心地纯善一点的姑娘。”

“相公,鱼儿知道你是好心,说的也是实话,就怕安王爷不同意。”

“不会的,要我看安王爷应该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就冲着跟咱们王爷的关系也会放娘到你身边来。估计娘在安亲王府上管的事情比较多,得让她把账目、物品什么的交割清楚,也不是三天两天的事。你是不是生娘的什么气?”

“没有啊,就是觉得当年她要是再认真找一找鱼儿,说不定就能找到呢。”

“她要是找到你了,你能在我爹娘跟前长大吗?能跟着主子妹妹进王府吗?你不能进王府咱俩能成两口子吗?你也得替娘想想,她当时的心态,她不是也一直以为你被屠户杀了吗?也曾去过乱葬岗找你。你不是也是那样找娘的吗?你也没找到啊,不过是阴差阳错,就别埋怨娘了。得空的时候好好劝劝娘,离开安王府吧,那里真的很危险。”

“鱼儿当然愿意娘来咱们府上,可是相公你还不知道,娘对慧格格的感情似乎已经超过了鱼儿。她可能舍不得离开慧格格。”

“这个倒也可能。不过你好像是吃慧格格的醋了?是啊,你娘对慧格格可能真是母女的感情,在一起十二三年了,比跟你在一起的时间还长。而且她失去过女儿,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把慧格格当成女儿很正常。她对慧格格做的不是已经得到回报了吗?你娘多一个女儿不好吗?外边的人议论安王府的慧格格我也听说过,说她飞扬跋扈、刁蛮无理,而且个人生活很不检点,几乎是没有一句好听的。可是从她来咱们府上养病,都不是人们传闻的那样。她妹妹给她栽赃、败坏她的名誉,那是她的问题吗?一个姑娘家被人疯传生了孩子,不是她怎么刁蛮吧?是那个害她的人太阴毒、太缺德了。”

“看样子、相公对慧格格的印象不错嘛。”

“不讲理!我是听你提起慧格格的,顺便发表一点感慨。慧格格跟我有关吗?我听说怀了孩子的女人都很变态,你就是,疑神疑鬼的,不行啊,再这样我可要对你不客气了。”

“要不你把慧格格娶过来,娘就是陪嫁嬷嬷,也省得求人。”

“别动,我听听咱们儿子在做什么?”

“哎呀你讨厌,人家和你说正事呢,你别打岔好不好?”

田亮的事多,白天里几乎不在家,苏嬷嬷就和鱼儿聊着母女不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回想着不幸中的夹杂的一点点温馨。

“鱼儿你真机灵,那个关键的当口怎么就想到跑进县衙的大堂?大老爷在审案子,你就闯进去了?你怎么能知道陈老爷救你不救你呢?娘想着都后怕。”

“娘,在那个时候鱼儿还能来得及想什么?保命要紧。鱼儿就知道在那样的场合,地赖子长荣不敢把鱼儿按在那里打骂,大老爷也会问个原因。”

“是呢是呢,难为你小小年纪,竟然有那么大的胆量,你这一拐弯,命运都改变了。要不你给那个地赖子抓住会是个什么下场?”

“鱼儿肯定会被那个地赖子给卖到那种肮脏的地方去,就是现在还活着也就是肮脏的女人,感谢陈老爷,那么机智、那么沉稳,一丝不乱地就把鱼儿留下了。假如他不管,真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屠户欠长荣的赌债,把继女卖给长荣顶债,也说得过去。这是居家过日子的事,他不想管谁也没活说。”

“那你说说在陈老爷家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孔屠户被砍头以后,事情就安定下来了,长荣也被屠户给弄死了,鱼儿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鱼儿是陈老爷从长荣手里买下来的,交给了陈夫人。可能是陈夫人看鱼儿还不是个呆傻的女孩,就给了他们的女儿作伴,并没有说当丫鬟,就说陪四姑娘玩的。四姑娘是个独女,没有兄弟姐妹。叫她四姑娘是因为她是从她伯父家的三位堂姐的顺序排下来的。姑娘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厉害、洒脱、泼辣,性子急。做什么事都那么快,一阵风似的。鱼儿还担心跟了这样的主子,自己是不是每天都要挨骂,事实是,姑娘的心地非常好,性子急不等于是粗心。鱼儿刚刚进了陈家的门,什么都不熟悉,吃饭都不知道在哪里,只能是等厨师们回家以后,自己去找点剩饭,躲在角落里吃。这样也比要饭好多了。要来的饭菜很多时候都是变味的、人家剩下要扔的。那也不一定天天能要到,可是陈大人的厨房自然是剩饭一定有,肯定没有变味的。这样鱼儿就每天都能吃饱了。可是刚刚吃了一天半就给姑娘发现了,满脸通红地把鱼儿拖去见陈大人,把鱼儿到厨房吃剩饭的事给告发了,说鱼儿是自虐。陈夫人一听就掉泪了,把鱼儿抱在怀里说:‘可怜的孩子,我们把你留下是要当女儿一般看待的,再不能这样了知道吗?你就和姑娘挨着坐,咱们一家四口一起吃饭好不好?’鱼儿感动得哭个不了。”

苏嬷嬷也哭个不了了,抱住女儿颤抖的双肩,愧疚地说:“是娘不好。”

鱼儿擦了把眼泪继续说:“从那以后,陈大人和陈夫人两个拿鱼儿当成自己的女孩一样看待,不光是和姑娘在一起吃、一个床上睡,就是穿的、戴的也是一样的。要不是长的不一样,人家都还以为鱼儿和主子姑娘是双胞胎呢。当时我们两个真是一样的个头、一样的胖瘦,一样的穿戴。陈夫人说,老辈说,孩子少的人家不要认干亲,要不鱼儿就是他们的义女了。但是鱼儿不能这么没深没浅的,陈老爷是花了二十两银子把鱼儿买下来的,他一年的俸禄才四十五两,都说当官的应酬多,他的二十两不知道是积攒了多长时间,还有长荣的借据在陈老爷的手上,而且他们是鱼儿真正的救命恩人,鱼儿一定要报答他们,就给他们磕头说,鱼儿就是四姑娘的丫鬟,是上天派来给姑娘梳妆打扮的。有一次从上桌开始陈老爷就一句话也没说,别人也都没说话。鱼儿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不敢夹菜不说,还偷偷看着陈老爷的脸色。结果姑娘就嚷了起来:‘不要看谁的脸色,这里是你的家!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当时鱼儿就哭了,不是被姑娘骂哭了是感动的,姑娘把做人的尊严给了鱼儿!其实陈老爷不是给鱼儿脸色,是他衙门里的事情太多太复杂,上面比他大的官儿都给他加压力,他觉得心里太沉重了,就不想说话。鱼儿才知道当个县太爷也不容易啊。平日里吃饭的时候陈老爷和陈夫人都是给鱼儿夹菜夹到饭碗和小山一样,生怕鱼儿认生吃不饱。以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鱼儿给姑娘梳妆打扮,姑娘也给鱼儿梳头、描眉毛的。”

“姑娘爱画画、爱写字、裱画,爱做些小姑娘喜欢的小玩意儿,鱼儿不敢和姑娘一起画画,那不是丫鬟能插手的,裱画还可以学,做小玩意也能和姑娘一起做。”

“这样的日子对鱼儿来讲是太幸福了。吃穿不愁,什么心也不操,还一点都不累。但是姑娘迟早要出嫁的,鱼儿也得和姑娘分开。那个时候鱼儿就有点发愁了,真是舍不得姑娘啊。姑娘貌似厉害,其实人很善良,通情达理的。她又很有才华,人又那么漂亮,求媒的人越来越多了。陈老爷就以姑娘年龄小推脱,姑娘也不上心,这样就拖过了十六岁。夫人的意思是要鱼儿做陪嫁的,姑娘也是这么想,鱼儿以后的日子可能就是做姨娘的命。后来陈大人的生活发生了困难,本来就不富裕的家里还给当地的灾民捐了米粮赈灾用。而且还有一些来往应酬,陈大人都到了吃野菜的地步。后来姑娘的舅舅,就是琉璃厂那边玉龙纸行的周掌柜跟陈大人说,不少人买了字画的画心想装裱起来,说姑娘会这个手艺,何不接些这样的活儿,也能补贴家里。都是在后屋干活,不跟客人有接触。姑娘当时就活心了,想跟舅舅去。这样鱼儿也就跟着姑娘一起进京,到了姑娘的舅舅店里当了小伙计。就接装裱、揭裱的活儿。有一次姑娘出去倒水,跟进来一个登徒子,想调戏姑娘。那天周掌柜还不在店里,鱼儿也出去买东西,幸亏周掌柜的大儿子鸣鹤少爷在店里,就和那个登徒子打在了一起。再后来进来一个穿着练功服的、皮肤黑黑的姑娘,就把那个登徒子给摔到街上去了,从此我们主仆两个就穿上了男装。姑娘成了龙少爷,鱼儿成了她的书童。夏天的时候来了三个男的,为首的是位三十几岁的老爷,还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还有一个年轻后生,到店里说话,好像要买几件值钱的古董。然后第二天来送古董的人却被抓住了,说是从宫里偷出来的。这三个人就是查古董来的。当时姑娘机灵,把差一点掉地上是古董给接住了,还把放古董的包袱给拎走了,那位被称为“福二爷”的人还夸奖了姑娘,再几天那位福二爷又来了,说皇上赏赐了周掌柜二百两银子,他们保护国宝有功。闲说话的时候才知道这位福二爷是当今皇上的亲哥哥瑞王爷。还曾经救过我家老爷,于是在陈大人进京述职的时候,和姑娘的舅舅还有姑娘三个人去了当时的将军府去做客,没有多少日子就来了太后的懿旨,姑娘被太后指婚给瑞王爷当了侧福晋,这样鱼儿也就成了陪嫁丫鬟跟着进了王府。”(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练功第六百一十六章 雪儿回府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宗购货二十四第七百零六章 菩萨驾临一第七百零九章 恢复身份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烧王府第五百二十章 海藻碘盐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恭迎圣驾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查谣言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玉树临风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缝纫铁器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总管小妾十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奇礼物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赠礼物第八百零一章 海南一游(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货物如山九第八百一十三章 煊王娶亲(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如意结艺第一百三十三章 窗帘布料第九十四章 二次易币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绒毛动物第一百九十章 货物如山一第二百零二章 前景乐观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导鱼儿第八百零九章 再次封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准备冷饮第二百五十二章 准备卖货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缝纫铁器第二百八十二章 烫钻工艺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福晋论价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次拼布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关于青儿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种经营第八十七章 发现险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熏制花茶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针脚问题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紧身小衣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货物第三百九十七章 总管那峰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危险第九十章 进入角色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初次约会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清物价第八百七十六章 印度之行(四)第五百零六章 新样差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统领夫人五第八百七十章 再度回京(四)第二百零四章 接风洗尘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关于王东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福晋学车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摊开真相二第二十章 商议纳妾第三百四十二章 纳兰小店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清点库存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诰命进宫四第七百二十章 虎口拔牙二第九十章 进入角色三第七百零一章 太后寿诞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冰窖暖棚一第四十八章 道姑青儿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亲王联盟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东落网第八百四十五章 再下云南(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各尽其职第七十章 陌生环境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岁王爷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筹划赚钱第二十八章 太后懿旨二第六百七十章 相亲大会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货郎小哥第七百三十九章 康熙出宫二第七百零三章 三家商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统领夫人五第八百五十章 再下云南(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准备冷饮第四百四十七章 邪门太监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亲王联盟一第九十三章 龙凤双胎第三百七十八章 重要家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优惠卡片第七百七十五章 继续前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云儿画画二第四百五十章 水乡泽国第六百五十四章 八岁王爷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突发事件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鬟儿心思第五百零二章 十字绣品三第七百四十章 康熙出宫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节外生枝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敬茶仪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纱料裤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试售冷饮第三百四十八章 东贵娶亲第六百二十八章 画品上架第一百三十三章 窗帘布料第二百三十五章 赐名封赏第二百零六章 查看货物一第六十一章 调查物价第三章 王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