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节外生枝三

用过了中膳,皇上、太后起驾回宫之前宣布了一道圣旨,把瑞王府上所有的人都差点震个跟头。那圣旨是这样的内容:加封瑞亲王爱新觉罗?福佑“逍遥王”王爵,享和硕?瑞亲王和和硕?逍遥王双俸禄;瑞亲王嫡福晋佟氏锦绣,除享一品诰命夫人封赠,另享皇贵妃品级鸾仪,享一品诰命夫人和皇贵妃双俸禄;原侧福晋陈氏瑞云升为逍遥王嫡福晋,封赠一品诰命夫人,固伦瑞云公主封号不变,享一品诰命夫人和固伦公主双俸禄;长子洪煊为瑞亲王世子,享亲王世子俸禄;次子贝勒洪焙改封逍遥王世子,享亲王世子俸禄;长女固伦润玉公主封号不变,享固伦公主俸禄;次女敏琪由和硕格格升为和硕敏琪公主,享和硕公主俸禄;当今皇帝庶妃佟氏锦绫之父、汉军正蓝旗统领佟图赖汉军正蓝旗统领之职不变,另升为领侍卫内大臣,享一品二品武职双俸禄,佟图赖之妻佟李氏封赠一品诰命夫人,另封富国夫人,享一品诰命夫人和富国夫人双俸禄;逍遥王福晋陈氏瑞云之父陈敬擢升为殿阁大学士、另封皇**外师傅,兼瑞亲王府、逍遥王府长史,享殿阁大学士一等文职京官、王府长史、皇子师傅三俸禄;封赠陈敬之妻,原三品诰命夫人陈周氏为一等诰命夫人、另封润国夫人;享一品诰命、润国夫人、长史夫人三俸禄;原王府一等侍卫、王府管事官田亮擢升为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兼两府总管,另加定国公爵位,享定国公、一品武职京官、两府总管四俸禄;其妻田周氏,封赠一品诰命夫人、两王府总管夫人、定国公夫人四俸禄;陈敬父子及其全家抬入正黄旗旗籍;原御前一等带刀侍卫索清一等带刀侍卫不变,另擢升为王府亲兵管带,享一品武职京官双俸禄,妻林清封赠为一品诰命夫人、享一品诰命夫人及管带夫人双俸禄;原王府二等侍卫乌拉那拉?莽格、孛尔只斤?******、纳兰?东德三人均为王府一等侍卫兼两王府副总管,均擢升为两王府一等侍卫、三品武职京官、两王府副总管,均享王府侍卫、副总管三俸禄。三人之妻均封赠三品淑人,享王府三品淑人、王府副总管夫人三俸禄。原三品监察御史马平擢升为一品监察御史,享一品文职京官俸禄;其妻马邓氏封赠为一品诰命夫人,享一品夫人俸禄,以上人等俸禄从即日起补发。钦此!”

这道圣旨很长,但是内容十分明了,众人磕头谢恩。

圣旨是什么?就是最高统治者的命令,是“奉天承运”的,是当今皇帝、皇太后共同拟定的,代表上天的意思和朝廷律法,谁敢违抗?宣完圣旨,皇上笑着解释道:“锦绣姐姐这个皇贵妃和朕没有任何联系,就是多一点俸禄、出门的仪仗高了些,陈学士也不必到金銮殿去受约束。朕是对你们的贡献所给予的奖励。皇兄您要说什么朕都知道,您是说您的职位太高了,不高不高!朕还想把东部八省划给您统辖呢,让您也做个藩王。可是一想您的师父甘霖大师对您的约法三章,还有您的生意,就还是留在朕的身边吧。朕的这把龙椅原本就应该是您的,给您九个亲王也不高,您也就不必有什么不安。您的辛苦不是一个亲王爵位就能代替的。就这样,明日早朝,朕就向各位臣工宣布,让朝野上下人等都知道朕是怎么对待耿耿忠臣的。”

此次瑞王府的收获特别大,几乎所有有官职的人都有升迁。

还有一位得了特别的实惠的就是苏茉尔了。情急之中拉了云儿一把,就等于是救了云儿一条命。她来王府,能让她空手回去吗?吃的、穿的、玩的拿了一大堆。饶是苏茉尔再沉稳,脸上的笑意也是无法掩盖了。

看着苏茉尔的东西不好拿,福晋就吩咐鬟儿拿来一个空纸箱,帮苏茉尔把东西给装起来,还不住地给她道谢,许诺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尽管来府上找自己。苏茉尔原本就是雪儿的干娘,现在又是陈福晋的救命恩人,在瑞王府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

回宫以后,太后和苏茉尔开玩笑地说:“云儿的事情你成了黄雀,得了一大堆的好处,给本宫看看瑞王府都给了你什么好东西好多着呢!”

鄂妃身边有太后的眼线,太后身边也有鄂妃的眼线。消息传回来,鄂妃都吓傻了!堂堂大清国皇太后把侄孙女的皇后之位让给平民出身的侧福晋,已经是奇思怪想了,想不到还遭到了以命相抵的拒绝!给个皇后人家都不稀罕,难道这个世界上还真有“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女人?相比之下自己真是惭愧!更令人吓掉下巴的是皇上下了圣旨给瑞王爷加了一个王位,还把陈氏提升为嫡福晋,正式加封固伦公主封号,佟氏还有了皇贵妃品级鸾仪!王府所有的官员都得到了提升,他们的夫人也跟着提升!还有那位王府总管,竟然得了国公爷的爵位!自己的父亲都没有这个殊荣!不知道这母子俩抽什么疯了,居然联手起来把个瑞王爷及其阖府人等给抬到了云端!不就给你们赚几个钱儿吗?至于这样宠溺?看吧,朝堂的那些亲王、贝勒、一品大员还不得闹翻了天!好热闹在后面呢!此时的鄂妃忽然对太后从一般的反感提升为恨之入骨了,对皇上的柔情蜜意也消失了许多,忽然觉得自己的牺牲完全付之流水,也不知道她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庆幸的是,皇上真的没有让陈氏进宫的意思,不过是太后的一厢情愿罢了。想到这里心情好多了,这陈氏也太狂了,连太后都没当盘菜!

接连几天鄂妃的脑袋里就一直轰轰作响,心脏好像一遍又一遍地给沉重的车轮碾压过!原本她也是个很懂得廉耻的人,为了更高的荣华富贵的最求,背叛了丈夫,卖身求荣。虽然是达到了目的,却心力交瘁,儿子没了,健康没了,不但在宫里连一个朋友都没有,还把自己的名声和贞操都弄没了!再看陈氏,虽然经历了生死一劫,得到的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好处。用一个皇后的位置换来了皇上的钦佩和巨大的利益!

还有她丈夫的王爵、儿女的前途以及朝野的钦佩!

鄂妃的病更重了!因为她没有了和云儿抗衡的能力!

这件事虽然是太后和皇上联手做的,但是,给太后的震撼也是够大了。因为她知道了瑞王爷在皇上心里的份量!也知道了自己今后不能再轻举妄动,更不能有点情绪波动就冲动妄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充分条件,不能再做出查抄瑞王府和不利瑞王府的事。

回宫后的几天里太后都没说过一句话,就是那么坐着,安安静静地坐着,也不和苏茉尔聊天了——没脸啊。自己这个大清国的皇太后,很多时候都没有苏茉尔沉稳,在做出让云儿给皇上侍寝的决定之前,苏茉尔都一直劝阻着自己,可是自己好像邪灵附体了那样非要那么做!太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老了!不中用了!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就让皇上每年损失上万两的银子!可是不这么做,损失就更大——大清国就面临分崩离析,失去了东面八省,还叫大清国了吗?太后不认为是皇上一时冲动,他可以这么做的,也能这么做!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禅位的?因为什么禅位?没有当皇帝的本事、没有那个福德,就是没有遗臭万年,也会被人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笑话个几百年!

给王爷加封逍遥王爵位的主意是太后提出来的。顺治皇上有意让瑞王爷掌管大清东部八个省份,这八个省份在大清是最富庶的地方,都给了瑞王爷,比半壁江山还珍贵!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藩王占据的地盘是各自一个省,皇上就想让他的皇兄一个人占八个省份!俗话说:知子莫如母,重情重到偏执加刚愎自用。对他好的那就把心都扒给人家,怎么赏赐都能给,比如瑞王爷,对他有救命之恩,就怎么也报答不过来了;要是别人对他不好,那也是睚眦必报,比如多尔衮。其实多尔衮对顺治皇帝还是不错的。福临小的时候,刚刚当上皇帝,什么也不懂,一个六岁小童能懂什么?都是多尔衮在教他怎么当皇帝,还教给他骑马射箭,非常呵护。多尔衮是很想当皇帝的,摄政王的权力再大也不如自己当皇帝亲自操持权柄来得名正言顺。多尔衮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都能当皇帝,就象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一样,只消一反手,顺治就很难翻身了。但是一切都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多尔衮也曾经发誓,为了大玉儿,甘心情愿地辅佐福临,永远不当皇帝。就这一点对福临来说就是个恩情。可是福临偏偏不买这个帐。随着年龄的渐大,察觉到母亲和多尔衮的暧昧,就把多尔衮昔日对他的百般好处给忘到脑后,偏偏记住了有一次他和多尔衮顶嘴,多尔衮骂了他的那句话:“你怎么不死?”人不气急了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一向高高在上的多尔衮曾几何时被人顶得喘不出气?这样梁子就结下了。凡是多尔衮做的事在福临看来都是阴谋,就拿给福临指婚来说,怎么着多尔衮也是长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子女必须遵守的。父亲不在了,叔父是摄政王,指个婚也不是什么过火的事情,而且前皇后孟古青福临也见过,挺好的一个小姑娘,漂亮、聪明、开朗、大方,就是跋扈一些,年龄大了也能克服。顺治也不讨厌这个表妹。但是多尔衮插手了,里边就肯定有阴谋。所以对孟古青采取鄙视、冷淡的做法,后来干脆就废了她的皇后之位,打入冷宫当静妃去了。

对于瑞王爷,顺治是宠到不能再宠的地步。府上总共就那么几个主子,给了一百亩地建造王府就已经很好了,还把王府以南的八十亩大小的明朝将军的府邸旧址给了王爷种菜。再就是煊世子一出生就封爵,别的王府世子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根本就定不下来谁是世子。佟锦绣生了一个女儿,以后再生儿子也可能,怎么就不能等等?还是嫡福晋生的儿子当世子名正言顺啊。侧福晋生的第二个儿子,回来就封贝勒,那么小的孩子……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把这个场子给圈回来了,大清国保住了。

太后又长长地出了口气!有惊无险!

第二天,顺治皇帝在朝堂上宣布了昨天对瑞亲王和瑞王府的人加官进爵的所有决定,金銮殿的房顶差一点给吵塌了!尤其是田亮的定国公爵位,让皇室宗亲们的下巴砸了脚面。自从吴三桂三人被封为异姓王,再也没有皇帝敢封汉人的藩王,就连满人的异姓王都没有。当今圣上是怎么了?但是吵归吵,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表示反对。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瑞王府给朝廷的做出的是多大的贡献!当然他们还不知道是因为太后逼迫瑞王府侧福晋当皇后的连锁反应,但是各方面的眼线却传回来皇上要把东部八省交给瑞王爷管辖的消息。虽然没有实现,也够他们震撼了!那些专门负责劝谏皇上的监察御史都傻眼了,都不知道从什么角度、以任何的借口来劝谏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谁张开这个口,谁的脑袋就得送到午门去,当今这位年轻的圣上,可是连他叔叔的尸身都能从坟墓里扒出来鞭打的!那就只能是在退朝之后,仨人一伙俩人一串地回到府上,然后就各自相邀“喝茶”了。

安亲王、显亲王和简亲王凑到了安亲王府上,在安亲王的书房里开始议论此事。太监、丫鬟都被赶得远远的,不得接近书房半步!

最敢发表意见的是简亲王济度说:“我说二位王爷,你们是怎么看的?我怎么觉得福临有点不大对劲儿啊?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你能不能胡说八道的?”安亲王对简亲王直接称呼皇上的名讳感到脑仁生疼,可是显亲王却觉得简亲王今天说话出奇地靠谱了:“四叔、二叔,这可是咱们大清国有史以来的天大殊荣啊。阿玛曾经说过,太祖打江山那些年,封个贝勒都是国家大事。太祖离世之后也是四大贝勒主张朝政的。现在好,福佑二叔一个人两个亲王的头衔,这可是咱们大清国拔头筹的事呢。好事归好事,有点不大正常,我担心福佑二叔……可是这种秘辛有谁能知道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货物第八百六十五章 平凉之行(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针脚问题二第二百九十章 统领夫人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遣散狼群第三百零七章 培训教习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园艺大师第八百二十六章 第三侧室第五百七十四章 佟妃来访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险象环生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扩大销售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叶赫那拉二第四百章 初次拼布二第三十三章 嫁入王府一第八百四十二章 李渔学戏第三百四十二章 纳兰小店二第二百八十章 烧麦香包第五百二十一章 云儿画画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突发事件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通州码头第五百七十一章 师父来了一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返回王府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席嫂学艺第六百七十七章 被贬格格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色狼总督第七十二章 首逛京城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润玉公主第四百零八章 青萍之末三A签纪念第六百零九章 洪煊世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玻璃茶瓶第八百二十章 第一侧室(四)第八百零四章 搜集罪证第二百九十一章 统领夫人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可爱儿女第八百八十七章 煊儿被绑(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巴图将军第三百七十九章 闲话家常第五百三十四章 礼物反馈一第七百七十三章 兼营古董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再下云南(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导鱼儿第八十二章 大宗购货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隔空搬运第二百八十八章 进宫授艺第八百零一章 海南一游(一)第四百一十章 王府花园第八百三十九章 京城戏院第一百零二章 无妄之灾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福晋归宁第二百二十七章 商议试卖第五百五十四章 福晋做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挑选玩具第二百五十一章 翁婿长谈二第八百零九章 再次封王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湖卖艺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钩活订货第九十章 进入角色三第一百零七章 险些遭劫第六十四章 初到异域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家用电器第十一章 救驾之功第六百七十三章 亲王联盟三第四百零三章 钩花技艺二第一百章 大宗购货七第七百二十五章 波龙山寨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话说异域第七百五十六章 铤而走险第六百八十八章 总管小妾十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面见皇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总管小妾七第四十五章 红豆事件第三百六十四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八百七十二章 印度之行(一)第八百四十三章 雪儿生产第四十三章 云儿被罚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宗购货二十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富察文静一第二百六十章 玉龙布庄五第八十八章 继续做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钥匙风波一第七百零一章 太后寿诞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准备接驾第三百五十章 品牌商店第五百五十四章 福晋做事第九十八章 大宗购货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次拼布第二百八十九章 玉龙布庄六第五十章 润玉格格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后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鸣琴表妹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田亮喷漆第二百五十八章 宫中深谈第四百一十章 王府花园第二百一十六章 倾心交谈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奇礼物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福晋归宁第二百零五章 总管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