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恢复身份一

王爷是顺治十六年的四月从异域回到大清的,到顺治十七年的四月,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开起了太后大酒楼、锦绣餐厅、玉龙商行、等三家规模较大的商号和多家代销店、加盟店,还准备开一家清音画社和一个花鱼市场等商家。同时实验成功了高产小麦、水稻、旱稻、玉米、高粱、谷子、绿豆等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的葵花、苘麻、花生、地瓜以及玫瑰、郁金香等多种花卉等经济作物、红参、黄芪、冬虫夏草等药材,培育了红富士、国光、元帅几种优良品种的苹果、猕猴桃、李子、桃、栗子、柿子、樱桃、葡萄等多种水果的树苗并移栽到了果园,还有大片的荷花、菱角、芦苇、蒲棒等,

顺治十七年秋,太后就已经品尝到了王爷的优良、高产水稻打的大米。

总而言之,王爷的经商大业已经开始了,也见效了,就是果树的培育还要有个时间,“桃三、杏四、李五年”,怎么也得有个过程。

顺治十八年,其实是个没有皇上的年份,顺治皇上正月初七就驾崩了,改元还要到明年的正月初一。小皇上康熙还是个孩子,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四大辅臣还算敬业,每天商量今后的治国策略。

四大辅臣辅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十三衙门,其次是罢内阁、翰林院,复设“内三院”。康熙元年二月,由辅政大臣索尼牵头,诛杀了曾经担当顺治贴身内侍大太监吴良辅,他的罪行是:“阴险狡诈,巧售其奸,荧惑欺蒙,变易祖宗旧制,倡立十三衙门名色,广招党类,恣意妄行,钱粮借端滥费,以遂侵牟。权势震于内外、以窃威福,恣肆贪婪……内外各衙门事物,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至民力告匮,兵饷不敷……”

王爷还以为这个吴良辅就是索贿受贿,没想到这么大的贼胆,犯下如此罪行,把他送上断头台倒是比较合适。可是这种人怎么能得到大行皇帝的信任呢?他做的事就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吗?

一切都算还平静,但是平静的外表之下已经酝酿起不平静,就像冰封的大江,冰面之下是汹涌的波涛。

在康熙元年到四年中,朝廷内部保守势力抬头,四大辅臣大打出手,对汉族各个阶层的人士进行残酷打压,冤狱、暴政兴起。

在这个时间里,王爷的生意照样做、抢时间做。王爷看的《清史》大姐所在的那个空间的清史,和自己所在这个空间不太一样,但是大同小异,可以借鉴。

康熙二年二月,十岁的玄烨,也就是康熙皇上的母亲佟妃,也就是慈和皇太后(谥号孝康章皇后)崩逝,年仅二十四岁。八岁失父、十岁无母,即便是皇上也是孤儿。康熙终日啼哭,十分可怜。

王爷把康熙接到府上玩耍,给他好吃的、好玩的,分散他的悲哀和愁绪。煊儿也极尽大哥的所有能力,陪他在煊王府上游逛,要是没有皇伯父和煊儿、雪儿等人的呵护,本来就很受压制的康熙再经过失去慈母的打击就会一蹶不振。

对于堂妹的忽然薨逝,福晋很是悲哀,她私下里和王爷说了自己的怀疑,虽然佟妃娘娘的身体不是多么强壮,平时可也没太生病,怎么就说没就没了呢?她怀疑是太后害死了妹妹。因为太后的侄孙女,也就是当今的太后和自己的妹妹并立两宫太后。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何况堂妹锦绫是皇上的亲生母亲。是不是太皇太后担心以后自己的侄孙女无立足之地?

王爷劝解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可是你有证据吗?即使有证据,你能把太皇太后如何?古往今来,有废皇后的,没有废太后的,更没有废太皇太后的。人世间的事情何必那么认真?咱们都是修炼的人,出家人讲‘四大皆空’,咱们也要看淡一些。各人有各人的命运,谁也左右不了。”

福晋只能仰天长叹。她知道,今后的路不会那么顺利了。王爷已经告诉自己鳌拜将成为董卓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奸,成为大清朝的害群之马。太皇太后不是最大的绊脚石,鳌拜和其朋党却会成为自己经商的最大阻力。

夫妻三人分析了以后要走的路,估计了可能发生的情况,觉得经商的事情还是可以继续进行的。暂时情况下,鳌拜对经商的事还不可能有任何兴趣,所以尽可能不和他发生正面接触,看不见可能就想不起来。再说了,还有安亲王、显亲王这些人,不可能让鳌拜一点阻碍也没有地横行霸道。但是呢,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好。

想起妹妹,福晋就想起了简亲王,在简亲王薨世之前的几天里他还来过府上和显亲王开玩笑,突然就去了。后来在显亲王忽明忽暗的几句话里,福晋知晓,简亲王是看顺治皇上为了一个女人,连祖宗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江山都不要了,还一门心思出家,实在是没出息。就想用兵谏的方法提醒皇上和太后注意。要么就让安亲王、要么就让瑞亲王来当大清国的皇上,当时还被安王爷好顿训斥。

福晋觉得,太后安排了刀斧手也可能是因为这句话,她怀疑王爷也有不臣之心,怀疑简亲王想谋取皇位,就想办法杀了他!不就一句逆耳一点的话吗?简亲王说的也不无道理啊。成天和女人腻在一起,卿卿我我的,你一句诗我一句词,那个心思都在这个上面,别说一个泱泱大国,就是一个小家也管理不好啊,说实话就该死?

再后来,安王爷参加平叛三藩的战争,四十多岁的人和普通士兵一样奋勇杀敌,指挥了一场一场的胜利,真个是再次建功立业、劳苦功高,就是封一个一字并肩王也够格的,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就被降为郡王。

众位亲王、郡王、国公爷都以为,顺治皇帝在世的时候最信任、最宠溺的人是他的二皇兄福佑,顺治皇帝驾崩,第一个倒霉的就可能是瑞亲王,一个王府里有两位亲王,三份亲王俸禄,以太皇太后和顺治皇帝母子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架势,太皇太后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瑞王爷。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也没有那个迹象。大家就糊涂了。不是兄弟子侄们盼望瑞王爷遭到清洗,是想万一太皇太后有什么行动,大家好帮瑞王爷一把。老大哥把赚钱的器械都让给了各位兄弟,大家大财小财的也发了一点。这么看好像没事了,没事就好。

唯一能解释这种现象就是瑞王爷手里有太皇太后的什么把柄。猜是猜对了,具体什么把柄可是不能问的事,皇家秘辛不知道为好。

让王爷福晋更宽慰的是太后把所有安插在府上眼线的任务都撤掉了,不是把人都撤了,是任务撤了。七个眼线,每一位金刚侍卫摊一个,还有逍遥殿一个、园子里一个,东外府一个。侧室们都已经跟总管大人圆房了,有的还有孩子了。只能是常驻“沙家浜”了。其中有几位还觉得有“特殊任务”比别人高一等呢,结果现在是臭狗屎了。监视王爷、监视自己的丈夫,谁能给她好脸儿看呢?太皇太后跟王爷福晋商量,几个没有圆房的宫女怎么办,是撤回宫里还是让其失踪?

王爷和福晋,尤其是云儿,都为太皇太后的绝情感到心寒,用过了就当小猫小狗那样处置了?王爷跟田亮商量。田亮说:“咱们是佛门子弟,肯定是不能杀了她们。其实她们也没有做过什么对府上不利的事,属下已经吓破她们的胆了,如果她们回宫了,那肯定是一条不归之路,如果给她们另外选择丈夫倒是可以问问她们的态度,如果不同意,还是属下收留吧,毕竟是太皇太后送给属下的,就是属下对她们没有任何的侵犯,她们也一直认为是属下的人,推出去还是难免出什么事情。她们不给太后提供府上的情况,属下也还可以勉强接纳。”

问过花枝和完颜的态度,花枝说不管国公爷接纳不接纳自己,自己都认为早就是国公爷的人了,如果让自己回宫或者另配他人,只有一死!好坚决!问过完颜,完颜说,自己的这条命都是国公爷救下来的,就是国公爷不接纳自己,她就给国公也当粗使丫头,擦地、洗衣、做饭,当牛做马一辈子!比花枝还坚决!

王爷和两位福晋还有田亮都是很心善的人,知道这两个姑娘原本就不愿意给太皇太后当眼线,就答应她们留在总管府,至于总管怎么对待她们那是另外的事了。

太皇太后很是气结,看样子在甘霖菩萨警告自己之前瑞王爷就跟自己绕圈子。可是她现在敢把瑞王爷怎么样呢?甘霖菩萨已经暗示自己,在四位辅政大臣里将会有一个人成为祸国殃民的权奸,自己还要依靠瑞王爷,万万不能与他作对了!至于花枝和完颜,也只能就那么放在总管府任其自生自灭了。

四位金刚侍卫的所有侧室一个都没有出府,出去了就不会有好结果,准是别灭口的人。不久田亮就和花枝圆房了,几个月以后完颜也被国公爷收纳。不是他们好色,是无法把早就被人认为是自己的女人的女孩推出去遭到不测。即便心里没有一点喜欢,那也是条人命。

从顺治十八年正月开始到康熙二年这三年时间,从玉龙布庄卖出去的布匹也是很大的一个数目了。一天都能卖出去十匹以上,搁不住日久天长,布匹在一天天地见少、倒空。还有陈先生的那些运河沿岸的学生,也给府上承担了销售布匹的任务。就是到时候鳌拜想起来把式了,就说东西卖没了你奈我何?

云儿还是继续教授位教习嬷嬷学习各种新技艺,把还没学完的补上。

这个期间,水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亲兵管带索清夫人林清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慧儿在姨妈生了小弟弟以后几个月也生了一个胖小子。还有一个好消息从蒙古传来:一直骚扰大清边境的阿古达木部落,发生内部骚乱。阿古的弟弟居然**一个产妇,被产妇的丈夫从身后用蒙古弯刀把脑袋割了下来。阿古本人在歌舞宴席上被一个端着手抓羊肉的奴隶面对面地用一把匕首扎进了心窝,当场毙命,这个部落就落到了一个叫阿布尔斯郎的英雄手里。

这可是个好消息!阿古达木兄弟双双死去,他的兄弟子侄也被仇人杀得四散奔逃,和大清和亲的事就成了历史,慧儿的身份也可以公开了。在再次被太后接进宫里的时候,福晋就要为慧儿说句公道话了。

“绣儿呀,你拿出来的这些好看的小玩意都是云儿做的?”

“您的女儿现在正在把精力放在画画上面。人家的一张画就够府上那些丫鬟婆子的忙一个月还不止。这个是您撵到我们府上给田总管当妾室的慧儿做的,就是您认为疯疯张张的、安亲王的大女儿慧儿做的。”

“这可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那个整天逛街的疯丫头居然会做这么精致的小玩意儿了!看样子身上的毛病改了不少呢。”

“其实啊,有些事就是当时也没有您听说的那么严重。慧儿逛街正是出去买一些小巧好看的小玩意带回府自己照做的,不是为了逛街开心。”

“哦?这么说是本宫偏听偏信了?”

“也不能这么说,您老人家在宫里是首席权威,谁敢蒙蔽您呢?”

福晋的话是反说的,就是说太后偏听偏信。太后岂是不明白?

“先前你说慧儿这丫头很孝顺,本宫有点质疑,后来还问过安亲王,安亲王也说这丫头虽然疯了点,对他和福晋都是很孝顺。孝顺好啊,百善孝为先。她还有哪些改变?”

“就是您说的这丫头疯一点,现在已经淑女多了,除了很精心地抚养自己的孩子,再就是做布艺,就是总管府的大门都很少出去过,别说是上街。”

“你们府上风气正,把她给改变了。得,看在你这样喜欢她,也看在安亲王半生戎马生涯,劳苦功高,就恢复了她的格格身份吧。只是鱼儿已经封了诰命夫人,慧儿就不能挤到鱼儿前头去了,让她给田亮当个平妻,回头把本宫的懿旨带回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新样食品第六百九十六章 进宫授艺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八岁王爷十五第七百一十四章 飞来横祸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八岁王爷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小丽布头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钥匙风波二第六十五 初到异域三第六十九章 古董易币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三百一十八章 无中生有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后搅局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过继余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货物如山九第三十六章 入庙大典第八百二十三章 第二侧室(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漂亮手袋第五百三十八章 过继余波第三百七十三章 准备冷饮第二百八十七章 太后搅局四第八百五十章 再下云南(五)第七百零六章 菩萨驾临一第四百九十章 螟蛉义女第二十章 商议纳妾第二百一十七章 挑选金鱼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铤而走险第一百二十七章 进军上海第一百二十八章 挑选玩具第七百五十七章 联袂演出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准备一第五百零六章 新样差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宗购货十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师父来了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总管小妾五第七章 拜见新师第七百五十二章 格格受难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龙纸行第二十一章 深宫失宝第三百九十二章 试售冷饮第六百五十八章 八岁王爷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鬟儿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人订货一第三百零六章 服装商店第二百零七章 查看货物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雪儿生产第四百零二章 钩花技艺第六百一十一章 优惠卡片第十四章 了解行情第五百四十一章 玫瑰系列第八十七章 发现险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更多冷饮第三百八十六章 海藻碘盐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印度之行(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返回京城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争相学艺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先做准备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夜练功二第三百二十章 莽格纳妾第四百七十九章 亲王联盟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田亮上任第二百五十八章 宫中深谈第四百零五章 安插眼线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夜练功二第五百三十章 赔礼道歉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店开业三第七十七章 小丽其人第二百一十章 搜寻货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准备试卖第三百三十五章 冰窑暖棚四第二章 酒席宴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试做冷饮第二百一十三章 倾心交谈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侧室一第八百六十六章 平凉之行(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再次拼布第三百一十九章 缝纫铁器第四百四十八章 邪门太监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佟妃来访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艺动京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那峰心思第六百五十一章 各式服装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节外生枝二第三百零一章 鬟儿赔礼第八百五十章 再下云南(五)第九十八章 大宗购货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异域相册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宗购货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嫡庶交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老友重逢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昌平卖布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子重逢第一百六十八章 虚心请教第七百五十六章 铤而走险第八百九十一章 玉龙画廊(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返回北京第二百四十章 新奇礼物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返回京城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再次拼布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玉树临风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