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参见公主

新婚的日子是甜蜜的、暂短的,没有时间卿卿我我,新婚后的第三天,庆儿就迫不及待地和媳妇喜梅踏上了去蒙古的路程。两个人骑着庆儿那匹从京里骑来的快马,驰骋在千里雪原之中,象一只利箭在穿行着。这里是一马平川,所有的景物都被白雪覆盖了,天地间一片洁白,凛冽的寒风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尽情地抽打着,丝毫不影响两个人之间的柔情蜜意。他们带足了干粮和水,骑着张庆新给命名的白马“千里驹”,在蒙古草原上尽情地驰骋。

好马就是好马,庆儿夫妻几天的工夫就来到了固伦长公主的住处。经过通报,二人被准许晋见。走过红毡,来到公主夫妇的座前,张庆按照喜梅事先教过的蒙古礼节行过大礼,四十出头的、尊贵、美丽的固伦长公主和气地笑了。温馨、和煦的笑容庆儿几乎立刻就可以断定她就是瑞亲王的胞妹了——他们的微笑太象了!

“喜梅姑娘,和你一起来的这个小伙子是谁呀?”公主离开座位,向喜梅走来。一边拉起喜梅一边打量着张庆,看得出,她很喜欢喜梅。

“回公主,这位是、是喜梅的新婚夫婿。他的名字叫张庆,是位汉人。是从京城来的。”

张庆单腿跪地,向公主、郡王抱拳施礼,说了一句:“在下张庆给公主、郡王请安,公主、郡王吉祥!”张庆是用宫里的礼节和行礼方法给公主、郡王见礼的。

“喔!你还会宫里的礼节?很好。来,小伙子,你到本宫跟前来,本宫有话问你。”公主很有威严,也很可亲。

庆儿走近公主,公主把他上下打量了一阵。问道:“你怎么懂得宫中的礼节?你的来历不简单呢。”

“回公主,不是在下的来历不简单,是在下的主人原来是先皇的贴身侍卫,遵循的都是宫中礼节,耳濡目染,在下也多少懂得一些。今天见到公主自然要用皇家的礼节。”庆儿的神情一丝不乱。

“那么本宫问你,你的主人是先皇的哪一位侍卫,品级如何?”

“在下的主人是一品带刀护卫赵铁焱。”

“哦。他的母亲是……”

“我家老夫人曾经是当今太皇太后的随嫁侍女其其格。”

“琪琪格?本宫好像听说过。小伙子,不是本宫不相信你,会盟的事非常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请你谅解。”

“公主做得对,在下能完全能理解。”

“很好。本宫离京多年,很想见到家乡的人,也很想知道亲人的情况。看到你就觉得很亲切。你是几时离开京师的?京中有何大事。可告诉本宫。”

“不知公主要知道哪方面的事情”庆儿的态度不卑不亢,从容自若。

“你知道瑞亲王吗?听说过他吗?”公主直截了当地问起了王爷。

“回公主,在下认识瑞亲王。来黑龙江之前还去过王府,在下的马匹都是王爷赠送的。”张庆也很直截了当。

“你说什么?你、你认识瑞亲王?那你快说呀,他现在怎么样?在朝中可伸得直腰吗?”公主很激动,终于能知道皇兄的真实情况了!自从出生她就没见过自己的这位兄长,是他一直不在宫里,出家了,在离家仅仅二十里的龙云寺当和尚。

“回公主,瑞亲王不上朝。但是在朝野的口碑却很好,他现在在经商,不是为了给自己赚钱的那种经商,是把赚来的钱都交给皇上,送进国库,为江山社稷所用。所以,先皇和太皇太后以及现在的皇上都很倚重他。他很仁义,尤其是人品好。”

“那你跟他熟悉到什么程度?”

“回王妃的话,在下主人的父亲曾经是瑞亲王的贴身侍卫,两家是通家之谊。在下身份低微,跟王爷本人不是经常见面,跟瑞王府的总管却是兄弟一般。这位总管是王爷小福晋的哥哥。”张庆说的都是实话,没有一点隐瞒和夸张。

“好好,来人,先赏鄂伦春部落头领喜梅姑娘夫妻酒席一桌,席罢到本宫内宅叙旧并商讨会盟大计。”

庆儿向公主叙说了很多有关瑞亲王的事情,就他所知道的全部告诉了公主。包括王爷的家庭情况:夫人以及子女,还有王爷的两个亲王爵位的封号。

“公主,瑞亲王才是大清朝的真正的辅政之人!而那个鳌拜则是大清的罪人!为了他的权利和**干了多少伤害无辜百姓的事啊!一个圈地就把几十万满汉百姓推入无家可归的境地。而瑞亲王大公无私地奉献着一切!古往今来,有谁听说辛苦赚来的银子都交给国库的?除了留下本钱,其余的全部送进国库。”庆儿和公主谈到了王爷的“异域之行”,把公主震惊得半天合不上嘴。瑞亲王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兄长,是除了丈夫之外最亲的人了。她泪流满面地倾听庆儿的讲述。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哥哥充满了钦佩、敬仰之情,觉得会盟有望!

“张庆、喜梅听令!”公主毅然地说,“命令你们夫妻为会盟特使,十日后进京,速与瑞亲王联系,请求朝廷增援我们边疆各部落武器弹药、红衣大炮及训练边民的兵勇,以期增加边民的战斗力和熟练地使用使用武器。本宫会修书一封,请你带给本宫的亲兄长。”

“是,张庆遵命。”

公主夫妇是这次会盟的盟主,当然可以下达命令。庆儿和喜梅领命,就准备回乌苏里江边了。公主又说:“张庆,你这个人很有民族气节和见义勇为的侠义心肠,见到危难中的人就救,有益于民族的事情就参加,很好,正义、勇敢,是个英雄!本宫喜欢,决定认你做螟蛉义子,你可同意?”

“公主实在抬爱,张庆何德何能得到公主这样的眷顾?义父义母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说着双膝而跪,给公主和班第郡王磕了三个头。公主对丈夫说:“你看我们这个儿子如何?”

班弟郡王憨厚地笑着说:“我们的这个儿子智勇双全,很好很好!”

夫妻二人双双离开座位,搀起了庆儿。公主说:“郡王,我们的这个儿子很英俊呢!喜梅丫头到底给自己寻了一个如意郎君。”

喜梅害羞地笑着说:“公主您笑话喜梅呢。”

第二天,庆儿和喜梅离开公主夫妇,带着公主写给瑞亲王的信和礼物,穿着公主赠给的“贝子”品级的衣服和妻子喜梅踏上回往乌苏里江的归途,公主又赠给喜梅一匹马,两个人各自骑着自己的马儿驰骋。

喜梅十分高兴丈夫得到公主的格外疼爱,说明公主非常重视张庆。他们一路说笑着往回赶。喜梅是个开朗的姑娘,新婚丈夫一表人才,自然高兴,一路笑个不停。庆儿知道,鄂伦春人生活的范围很小,生活方式也很原始、简朴,他们没有汉人的历史悠久,所以汉族人不管是有意无意,相对来说,让人感到心机很深。喜梅就流露过对庆儿有很多话不竹筒倒豆子那样都说出来的不满。庆儿还不属于心机深的人,他是不善言辞,有些话也没必要“不打自招”,容易招麻烦。

看到妻子高兴的样子,庆儿也受了感染,一向拘谨、腼腆的他和喜梅开了一个玩笑:“媳妇,你知道你象个什么吗?”

“象什么?”

“象一只哈哈鸟,成天地哈哈、哈哈……”

“好啊,你打趣我!我就是一只哈哈鸟!以后在你的耳朵边上哈哈哈哈,啊哈哈……”她当真哈哈起来,收不住了,笑起来没完。在庆儿的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叫你打趣我!”

庆儿的马吃了一疼,立刻象箭一样蹿了出去,撒开四蹄狂奔起来。亏得庆儿的马上工夫还算过得去,不然很有可能被摔下马来。这样的情况也只能由着马儿奔跑了。庆儿大笑着,回头说:“臭丫头,有本事追上来呀!”马蹄下扬起雪雾,喜梅一夹马肚子赶了上来,小夫妻在莽莽雪原上嬉闹起来。

忽然,庆儿的马失了前蹄,连人带马上摔进了一个雪坑。很显然是个陷阱,是人挖的、专门抓人用的。果然,隐蔽的人出来了,是个络腮胡子的蒙古大汉,哈哈大笑着,用蒙古话说:“看你这个探子往哪里跑?来人哪给我捆上!捆结实了!”

于是庆儿象一只粽子一样给捆了个结实,被这个大胡子的蒙古壮汉给提出了陷阱。喜梅急了,抡起马鞭就抽那汉子,厉声说:“放开他!他是我丈夫!”

“喂呀!你丈夫?怪吓人地呢。”大胡子躲着鞭子,不无戏谑地说,“这小白脸子穿着蒙古贝子的衣裳,连一句蒙古话都不会说,不是探子是什么?说!你们这一男一女的在冰天雪地里行走,不是在打探军情是做什么?别废话,把他们拉到巴图将军跟前去审问好了。”

庆儿这个气呀!怎么这么倒霉?喜梅这个后悔呀!看着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丈夫,心疼的都快掉泪了。她和大胡子嚷嚷着:“你放开他!你听见没有?你这个人,聋子?还是傻子?”

大胡子根本就不理睬喜梅的叫嚷,把庆儿不客气地推搡着往白桦林深处走,庆儿喝道:“你推什么推?我自己会走!”

大胡子又推了一把:“看见罗刹鬼子买通的探子我就来气!你他娘的还不老实!再不老实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你才是罗刹鬼子的探子!”庆儿气坏了,出其不意地一伸脚,大胡子根本没有防备,就一头扎进了雪坑,弄得满身满脸都是雪。喜梅这下子解恨了,哈哈大笑,嚷嚷着:“好啊好啊!摔你一个狗啃泥。”

大胡子拂开满脸的雪,并没有报复行动,还笑呢:“你小子脾气还不小,没过年呢就让我磕头啊?看样子,你脚上的功夫还不赖,能把我绊倒的人还不多呢,以后切磋切磋?”

庆儿懒得搭理他,东张西望地看着四周的环境,估计这里是一处隐蔽的哨卡。大胡子也不象土匪,要是土匪刚才就能杀了自己。是官军?他心里掂掇着。大约有三、四里路才到大胡子说的什么巴图将军驻扎的地方。这是一幢原木造的房子,很结实、很原始的样子。庆儿被带进房子里,带到一个穿着一身银白色甲胄、背着身子在看书的将军面前。不用问这位肯定就是巴图将军了,蒙古将军,给人的感觉应该很年轻。

“将军,属下抓到一男一女两个探子。”大胡子向巴图将军禀告道,“人已经带来了,您一定要小心、仔细地审问他,这小子脚上的工夫还不赖哪!”大胡子提醒着。

“啊,知道了,你下去吧。本将军是要好好问问,很新鲜,居然有女探子了,给这个小伙子松绑。”

庆儿把解下来的绳子摔在地上,气呼呼地问“你们这位军爷,问都没问就说我们是探子,我们探你们什么了?”

“火气不小”,巴图将军悠闲地放下书,转过身来,庆儿愣住了:“怎么会是他?”

巴图将军也愣住了:盯住了庆儿,一动不动。

“少爷!铁焱少爷!”庆儿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

“庆儿!我的好兄弟!”两个人紧紧拥抱。眼中闪着泪光。喜梅在一边眼睛也潮湿了,她很聪明,已经猜到了这位英俊的将军可能就是庆哥的主人。哪里是主仆的关系呀,分明就是亲兄弟!这个臭张庆,尽瞒着喜梅!

铁焱注意到了喜梅的存在,问庆儿:“这位鄂伦春姑娘是……”

庆儿挠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说:“她是庆儿的媳妇喜梅,”然后伏在铁焱的耳边小声说:“新娶的!”

铁焱在庆儿的胸前捣了一拳;“你小子行啊,会给自己找媳妇了,这下我可省心了。”说着哈哈大笑。忽然他对喜梅说:“弟妹,这小子没说他家里没媳妇吧?”

“啊?”喜梅一时没明白铁焱的玩笑,琢磨了一会,也咯咯地笑了起来:“巴图将军您可真会开玩笑,吓了喜梅一大跳!”

庆儿被提醒,问道:“少爷,您怎么叫了一个蒙古人的名字?怎么到了这里?”

“说起来话就长了,先吃饭,然后咱们再细说。”

赵铁焱给张庆两口上了一桌实惠的饭菜,两合面的大饼子,一大盆手抓羊肉,一大盘酱牛肉。一直在清贫中生活的喜梅觉得太丰盛了。除了在固伦长公主那里吃到了肉菜,之前两年中都没有吃过一口肉。可是这种场合也不能太过嚣张吧?张庆就说了:“喜梅你不是最不喜欢汉人家的小姐、夫人那样装斯文吗?你就随便吃,我们主仆两个说话儿。”

铁焱也说:“弟妹你不用看我们,你吃饱吃好就好。这里没有丫鬟婆子的服侍,你随意。”

喜梅正好就怕那些虚假的应酬,答应一声就开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赔礼道歉第二百一十三章 倾心交谈三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一侧室(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优惠卡片第一百七十六章 面料帆布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型货车一第一百一十章 大宗购货十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一十章 王府花园第一百八十三章 摊开真相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异域铁艺(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新样食品第六百四十四章 节外生枝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统领夫人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六百八十七章 总管小妾十第十一章 救驾之功第四百零八章 青萍之末三第六十九章 古董易币二第六十章 地下密室第五百九十九章 服装模特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斤肉瘤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家都忙第七百九十九章 岿然不动(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吴桥搭档一第六十五 初到异域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险象环生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窃花大盗第七百五十三章 雪儿获救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世子生病第七百八十八章 山坳灯火第六百四十六章 照相趣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纳兰小店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式厨房第六百一十二章 收购水果第五百九十九章 服装模特第一百八十五章 返回王府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宗购货二十三第七十九章 关于王东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福晋生病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玉树临风三第九十二章 医院待产第三百四十二章 纳兰小店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新婚之喜第五百五十七章 扫盲教育第七百八十三章 老友重逢一第六百七十章 相亲大会一第四百六十章 学习照相第七百八十八章 山坳灯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晌温馨第九十四章 二次易币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八岁王爷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到昆明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买布料第五百八十二章 争相学艺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亮一家第八百八十三章 布庄被抢第八百五十八章 再下云南(十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世子庆生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鱼儿有喜第四百二十章 恶贯满盈第一百六十一章 总裁验货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参见公主第七百六十一章 逃脱羁绊第二百五十五章 玉龙布庄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下云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做准备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闲话家常第四百九十三章 圣旨之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树脂摆件第六十四章 初到异域二第八十九章 大宗购货四第八章 壮士救美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宗购货二十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奇货物第四百零三章 钩花技艺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店开业三第十六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家都忙第三百一十二章 小丽布头一第八十章 关于王东二第一百一十章 大宗购货十二第六十七章 初到异域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上午咖啡第四百三十章 昌平卖布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兼营古董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印度之行(一)第七百零二章 太后寿诞二第二百零八章 舔犊之情第七百四十六章 拜见王爷第八百八十章 太后酒楼第一百五十八章 怀疑小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玉龙布庄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回到京师第三百四十二章 纳兰小店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货物出京第五百章 十字绣品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宽容大度第八百六十六章 平凉之行(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平凉之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