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太后酒楼

云儿也偶有来布庄看看的时候,甚至是带着几个儿媳一起来,事先告诉她们喜欢什么样的布料自己选,自己掏银子。

其实她不是买不起,是不想给儿媳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以后就会以为理应白拿,有一次不白拿就不高兴了。

六位美女出现在玉龙布庄,没有一个大惊小怪的,也没有一个尖叫的,但是心里已经长草了,看着那么漂亮的布料怎么也要买一块两块的!尤其是梅勒,都快跳高了。小声问云儿:“额娘,可以买吗?”

“可以可以。你们抓紧时间,买了咱们就回去。”云儿就怕出现见了漂亮女人走不动的那种登徒子。自己的几个儿媳妇没一个长得丑的。就连当额娘的她都可能是登徒子流口水的对象。于是几个少奶奶开始选货了,云儿的眼睛就注意着大门口,成了护雏的老母鸡。

异域的布匹成了王爷经商的最大卖点,“衣食住行”衣在首位。京城的很多家绸缎庄、布庄都想和王爷合伙卖布,或者是替王爷代卖布匹,都被玉龙布庄的陈老板婉言谢绝。陈瑞谦是瑞王爷布庄旗舰店的老板,其它店铺的掌柜有什么事都要向瑞谦请示。因为瑞谦对异域的布匹性能、种类、价格、尺寸都胸有成竹。为此分店的掌柜们有不明白的都来找瑞谦解惑。自从顺治十六年开始经营异域布匹,到了康熙十二年,十五年间瑞谦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经营异域布匹的经验。他做梦都没想到当年那个只能维持温饱的小小布庄,现在居然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大型布庄。

太后大酒楼的生意现在是红火到家了,不管楼上楼下,每天都是桌桌爆满。东侧餐厅是素食部、西侧为肉食部。别看大清的物价比较低,肉类却很贵,就拿康熙初年来说,牛肉五十八文一斤,羊肉七十三文一斤,平民百姓真是吃不起肉。所以,素食部的客人多于肉食部。

到素食部就餐的不光是平民百姓,也有行脚的僧侣、道人、佛门居士,还有不食猪肉的穆斯林。太后大酒楼的饭菜价格很公道、很低廉,算是薄利多销类型的。来的人多了自然利润就多,就是多辛苦一些罢了。酒楼的厨师和端盘子的店小二都是不怕辛苦的,能稳稳当当地赚钱,就是辛苦也值得。

楼上雅间的饭菜在楼上的厨房做,和下面的大厅不搭界。这里也有素食部和肉食部,分别在楼梯的东西两部分。房间装修相对来说就比较高雅,华丽。每一个雅间放一张大圆桌,起码能坐下十个人。来到这里就餐的不是有钱的就是当官的,大清的等级制度还是很森严的,平民百姓你让他上来到雅间就餐他也不干,因为这里的服务费要比楼下高的多,有茶水、饮料、还有牙签、小毛巾的赠送。大户人家的老爷夫人、少爷小姐的想解馋了就来太后大酒楼饕餮。还可以在酒桌上谈些其它事情,关起门来十分方便,因为这里的墙壁很隔音。楼上的服务也比下面的周到得多,店小二都是十几岁的清俊男孩。如果有哪位客人不顾脸面对店小二有不轨行为,在门口守候的便衣御林军兵士马上到场,不管你是谁,先找个地方说道说道。

从外面一进大门就能看到迎面的巨幅牡丹图“春满京城”,让人立刻感到春意盎然,一朵朵艳丽的牡丹在春风中舒展妩媚的笑容。给牡丹花做陪衬的都是春天开放的花卉,嫩黄的迎春,淡绿的槐花,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浓浓春意。

酒楼的生意很好,辰时就开张营业,午时,客人就会占据每一张桌子,有等位的也不稀奇。不过呢,既然是素食部,也就大多是平民,最多也就是要上五六个菜,吃了就走。

这里的素菜做的很地道,别看没有肉,却是有滋有味。大厅前台的水牌不时地被摘掉一个两个的,这就说明这个菜没料了。

康熙年的物价,除了有天灾的年份,一直很稳定很低。到太后酒楼来就餐的客人吃的素菜,最便宜的菜竟有五文钱一盘的,叫做辣椒干豆腐。辣椒是异域那种牛角椒,切成丝,干豆腐切成丝。锅里倒油,油热之后先放葱花,有了葱香之后下干豆腐丝,翻炒后少加水炖少许,使干豆腐稍烂有水分,放辣椒丝,放盐、味精、鸡精,水淀粉少许勾芡,出锅。又简单又下饭。

好做又好吃的菜很多,比方虾米青菜、炒萝卜丝、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都是很有营养也很经济实惠的素菜。吃这样菜的人一般都是进城打短工的农民。这里的菜都是将军府那个菜园里的新鲜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豆角都是新摘的。不少人喜欢吃西红柿拌糖,盐水煮花生这样简单的菜肴。稍稍贵一点的素菜就是地三鲜、酱茄子这样的菜了,独具关东风味。

在满汉全席的菜肴里,勾芡的不是很多。但是太后酒楼里的素菜很多都是勾芡的。

薄利多销是太后酒楼的一个主要的经营方式。再就是做菜的厨师都是认真地做每一道菜,就是素菜也不糊弄。非常重要的是干净,所有炊具、餐具都是干干净净,明光瓦亮,没有一点油渍和灰尘,更没有一只苍蝇和蟑螂。

在东直门内的一条街道上,离东直门门楼不远的地方,有一条胡同口竖起了一个钢铁的拱门,上面的字都是用铁焊的:“美食一条街”。这里的道路两旁临街的平房都是卖吃的店家,一直通往胡同的尽头。这里是瑞王府新盖起来的,美食这个词儿在大清不怎么用,其实就是小吃一条街。这里离东直门很近,每天都有很多农民进城卖菜、做工、购货,傍晚的时候出城。这个美食一条街就是拦住进城的农民,让他们把肚子填饱不饿。很多农民都是在这条街上吃饱了再进城出城的。

这里是康熙皇帝为他的堂弟焙亲王开辟的小吃街。这里的小吃并不限于是异域菜肴或点心,还有从全国各地来的名厨带来的小吃。有江南风味小吃,有江淮风味的、也有广东风味的、还有新疆风味的。鲁菜、川菜、淮扬菜等等,都是都是慕名瑞王府投奔来毛遂自荐的厨师,经过考试合格开业的。连后厨都算上,每个小吃店只有二十平米大小。店里放上六张或者是八张餐桌,这里的后台老板是瑞王爷的丈母娘润国夫人和她的外孙焙王爷。说不定哪位客官有口福能品尝到润国夫人或者焙王爷亲手做的馄饨和点心。那就有的可吹了。

跟着太后大酒楼并列的两个另外的商家,也是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原先几乎是没人上门的锦绣餐厅现在是天天人员爆满,尽管是大鼻子的西方人占了将近一半的数量,京城的官宦子弟也来此凑热闹了。大清人把西方人看成是茹毛饮血的夷狄,是不开化的野蛮人,就觉得他们的吃食一定是半生不熟甚至带着血的。有好事者来探路,做了一次吃蜘蛛的人以后,就经常光顾这里了。这里的西餐相当讲就,不但干净,味道也好,价格也不是很贵。更出奇的是这里的服务员,都是西方白种人的女孩,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在西方人面前说的是英语,在东方人面前就说汉语,一口很流利的北京官话。尤其是西方人对这里的陈设非常欣赏、非常满意。不说别的,就那窗帘就漂亮到家了,是好多一般大的、洁白的花朵连在一起的,被微风吹动,飘飞起来,简直是美不胜收!还有那竖向的玻璃窗,被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着就心旷神怡!

和太后酒楼比肩的玉龙商行货物品种特别多,大多都是生活日用品,都是大清没有的新奇货物:一直被京城的大家小姐、少奶奶们和京城普通人家的女孩们看好的塑料彩珠公开出售,每一份是二两的重量。二两是以异域的重量十两为一斤计算的,比大清的二两要多出来很多。从顺治十六年开始到现在,彩珠还没用到总数的十分之一,不采取彩珠厂厂长的按两出售的办法肯定要烂在手里。还有那些当作首饰材料的各种珠子,也在尽快地变成首饰身上的一部分。还有冰儿、雪儿以物易物换来的、从尼泊尔论斤买来的小颗粒宝石、金刚石都变成首饰出售了;还有那些烫钻、水钻和水晶玻璃也要正以各种方式出售……

手里的货物还有很多,各种线类、各种布匹、蕾丝花边、丝带绣、日杂用品、文化用品、洗涤用品、各种绣线、牙膏牙刷、海藻碘盐、火柴、糖类、钢类、淀粉、盆栽花卉……都还没有卖出去一半!必须扩大经营,必须加速出售!

为此云儿向王爷提议,要增加店铺的数量,扩大销售的力度。把京城市民喜欢的货物敞开了供应。于是在京城的东、西、南、北骤然间出现了多家的店铺,出售京城女性酷爱到欣喜若狂的各种彩珠、异域样式的首饰、袜子、毛巾、婴幼儿穿的棉绒衫体恤衫和鞋袜等等、等等。还有给府上的货物分流的上百家代卖店、京杭运河沿岸陈先生那些经商的弟子、福晋、统领夫人的嫁妆铺子、福晋那位在济南经商的堂兄亲戚、云儿的堂兄、舅舅和表妹公公,甚至是先生的开封老家都在给府上代卖布匹、绸缎和化纤布。货物都是云儿用了隔空搬运的异能,先把它们搬运到府上在各地办的货栈仓库里,然后再由府上驻守各地的管理人员把这些货物送到经商的人手里,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货物到来的奇快速度而大惊小怪。就是那些管理人员也不知道货物是什么时候到的,这样就可以把水路、旱路运输的过程给减略了,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时间。不是以前没想到,是那个时候云儿的异能还不能发挥到现在的水平。

从现在开始,府上不再进货,只是出售。没有外来干扰的、砸场的。可是所有参与经商的人还是很紧张,东西太多,生怕一个疏忽出现纰漏。谁都知道这些货物是王爷、陈福晋和田总管用命换来的。

当年从宫里来到煊王府的那些宫女丫鬟全部出嫁,有的嫁去外地,离开京城就不能参与加工布艺了,但是大多数是没有离开京城的,这部分人继续承担着给府上加工各种布艺、珠串、编织的任务,只是不住在府上。她们和异域的上班族女性那样,每天按时来府上上班。

经过王爷几年的摸索、研究、试验,嫁接成功的红富贵苹果、猕猴桃、莎白瓜、蔊菜、空心菜、莴笋、长粒香、富硒米等多种水果、蔬菜和粮食也到了京城千家万户的饭碗里、菜篮子里。

前后两府的所有人等都在为了给国库增加银两而奋斗,没有任何的府斗硝烟,却是满府的和谐互助。不过也有各种小插曲出现,给繁忙中的人们增添了一些乐趣。

“总管、总管,您快到府门看看去吧,有一位自称是您老丈人的周先生在府门骂您和瑜格格呢。”门房上的小厮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周先生?老丈人?”一向睿智的田大总管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鱼儿的父亲早年就去世了,哪里来的老丈人?可是这个小厮说得活灵活现,不由人不信。可是这位老丈人也太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了吧?这里是王府,是随便骂人的地方吗?

“我去看看。”

果然,府门门前的平台上一个衣衫褴褛、眉眼多少和鱼儿有些相像的中年人在那里骂街,身后还有至少七八个同样衣衫褴褛的老幼妇孺。好在府门前面这条街是不允许行人经过的,这里是九千岁的府门,听到骂街的人也是门房的,没有人傻到把这些骂人的话传出去。

“你们谁呀?居然敢拦着我不让进去!我的侄女女婿是府上的大管家!我是总管大人的伯父丈人!”

原来是鱼儿的伯父。不管是大伯父还是二伯父,都不是什么好饼。就是当年把鱼儿母女卖给无良屠户的那两位中的一位!他还有脸上门来骂人!换个府上的管家也会把他就地胖揍一顿,但是田亮没有这么做,骂人是不对,但是如果他真是鱼儿的伯父,殴打老人也就不占在理儿上了。要让他充分地表现表现,否则就是不孝的后辈。这个时代,就是当老的再不对,也不能让后辈撵出去。看样子伯父丈人一家是从什么地方逃难来的,那就更不能撵人了,田亮可不想让这种人给王爷冠上一个嫌贫爱富的帽子。王爷本人也根本不是嫌贫爱富的人。

第七百九十四章 艺动京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压花花边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奇礼物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第四侧室第三十七章 厨房帮忙第二十二章 龙儿少爷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继续经商第一百五十一章 很多乐器第二百五十四章 玉龙布庄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多样布匹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八岁王爷十二第四十一章 世子出生二第五十八章 收伏孽龙第二百一十七章 挑选金鱼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回到京师第十二章 甘霖大师第五百零三章 如意掌柜第一百九十四章 货物如山五第九十二章 医院待产第四百七十九章 亲王联盟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以物易物第七百六十七章 色狼总督第四百二十八章 玉龙布庄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服装模特第三百七十三章 准备冷饮第三百四十三章 痞子砸场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巴图将军第四百八十八章 准备接驾第一百零七章 险些遭劫第三百九十六章 田亮喷漆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名顶替第七十二章 首逛京城一第八百零八章 智擒鳌拜第四百一十一章 熏制花茶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那峰生气第七百一十章 恢复身份二第六百零九章 洪煊世子第四十五章 红豆事件第六百三十三章 异域相册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福晋学车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试做冷饮第五百一十七章 园艺大师第二十九章 太后懿旨三第七百零三章 三家商行第八百一十一章 皇上购物第八十六章 大宗购货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很想学艺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烫钻工艺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苏州丝绸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险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次拼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宗购货十五第六百一十六章 雪儿回府一第八十六章 大宗购货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西安之行(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母女重逢三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子重逢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型货车一第四百七十章 悠哉彩珠第六百五十九章 八岁王爷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统领夫人七第二十章 商议纳妾第四百六十八章 东北花布第二百九十二章 补充不足第七百零九章 恢复身份一第四百一十章 王府花园第八百三十一章 清点货存一第一百零四章 英雄美女第七百五十四章 雪儿获救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诰命进宫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参见公主第七百二十四章 波龙山寨一第三百零四章 统领夫人四第一百四十章 游览西湖第七百三十九章 康熙出宫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上指婚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导鱼儿第五百三十五章 管事嬷嬷第三百零三章 很是眼馋第七十一章 进入角色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宗购货十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货物如山九第五百三十二章 各尽其职第二百三十章 进宫送礼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准备接驾第二百二十章 翻箱倒柜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回到京师第六百六十章 八岁王爷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统领夫人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扩大销售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煊儿被绑(一)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度回京(一)第一百零四章 英雄美女第五百一十九章 统领夫人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鱼儿生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斗智斗勇第三章 王府格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叶赫禁足第七百八十七章 准备返京第二十六章 龙儿少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