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新音乐探索者

050 新音乐探索者?

王晓磊以前是个成功的音乐制作人,自从太合丽声宣布倒闭以后,他就没有再制作唱片,转而去各种选秀节目当评委,居然从幕后人员混成了综艺咖明星。

空闲无聊的时候,王晓磊也在网上写各种乐评。这次《中华好歌曲》淘汰赛邀请的媒体乐评人,其中就有王晓磊的身影,他是代表蚕豆网出席的。

虽然淘汰赛还没开始录制,但王晓磊从第一期就已经关注《中华好歌曲》,因为这是一档原创歌曲类节目,而他以前长期从事的职业正好是音乐制作人。

最初的时候,王晓磊想为李明毅的《生活》写一篇乐评。但当叶诚带着《东风破》出现,王晓磊立即就改变了主意,因为他被《东风破》给惊艳到了。

《中华好歌曲》首期结束仅仅一个小时,王晓磊在蚕豆网上的乐评就已经出炉:

“《中华好歌曲》的口号是尊重原创、寻找原创、支持原创,作为一个曾经的音乐制作人,我对这档节目抱有很高的期待值。今天节目第一期播出,我仔细地从头看到尾,其精彩程度居然超乎了我的预料。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叶诚的《东风破》。我可以大胆地说,它的出现,将会给华语乐坛带来巨大的惊喜。

我们平时总听到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管在课堂、选秀场,或是节庆晚会上,一看到京剧、昆曲、杂耍节目,往往就有人高喊口号,什么保护传统文化之类的,再来上一句不咸不淡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一转头大家还是该听摇滚听摇滚,该看大片看大片。

我们的传统音乐是座宝库,可惜在现代文化产业中,还没能加工成优质的商品。传统艺术再精美、再璀璨,它们还保持着过去的形态,难以寄托当下的情感、融入日常的生活。

扯远一点,先说说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经济已经迈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文化上还无法摆脱面对欧洲时的不自信。那时的美国被视为艺术的荒蛮之地,在欧洲乐坛混不下去的草台班子,跑到美国演出都会被奉为上宾。后来美国音乐家开始关注本土音乐,关注那些被主流圈子忽视的民族音乐,比如布鲁斯、黑面人游艺歌曲、黑人福音歌曲等等。在对民间音乐进行整理、分析、再创作的过程中,音乐家们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又对不利于推广传播的部分进行修改,使之在格式上符合当时的传媒渠道……

美国民族音乐世俗化、商品化的过程,很值得中国流行音乐借鉴。我们有丰富的传统音乐宝藏,还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可供我们使用的素材太多了。但素材还是要加工的,否则再好的食材,把半成品端上桌子也没法吃。

音乐素材中该如何取舍?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这是所有中国音乐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我们回过头来说《东风破》,这是一首中国元素和流行歌曲融合得让人非常舒服的歌。钢琴和吉他作为主伴奏,确立了现代的、西式的音乐曲风,而将琵琶音作为主旋律,则为这首歌染上了一层中国色彩……

《东风破》的歌名,应该取自中国古代一种民间曲式,叫做曲破。歌词看似仿古,其实字面表达浅白,既有古意,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在东方,目前只有日本、印度等国家,把传统艺术融进了流行音乐工业当中。中国的这类歌曲只能算是特色,尚未成为一个类别,因此我们应该向探索者致敬,感谢叶诚为华语乐坛带来这首《东风破》。”

王晓磊的这篇乐评,将《东风破》拔得很高,甚至高到这首歌无法承受的地步。由于他在圈子里和网络上的知名度,这篇乐评一发表,就立即被各种关注、转发。

质疑者有之,赞同者更不少。但不管是质疑还是赞同,都大大地为叶诚和《东风破》刷了一把热度。

“王老师把《东风破》和《中华好歌曲》吹得这么神,到底是收了节目方多少营销费?”

“肯定收钱了,这篇乐评我看着都脸红,从头到尾全在帮《东风破》吹牛比。”

“说收钱的那些人,你们真的听过《东风破》?”

“听了,感觉还不错,但没王晓磊吹得那么神。”

“我觉得王老师的乐评一点没夸张,这首《东风破》我已经单曲循环了20多遍,根本停不下来。”

“真的假的,我去听听。”

“大家别上当,王晓磊就是节目方请来的营销狗。”

“楼上嘴巴干净点,王老师招你惹你了?”

“听你们讨论得这么热闹,我刚去搜来听了一下,《东风破》确实是难得的好歌。”

“话说这叶诚哪里冒出来的,居然是《漂洋过海来看你》的词曲作者。”

“亏你还混蚕豆音乐版块,你去查下叶诚的百科资料就清楚了。”

“我那个去,原来《当你老了》也是叶诚唱的,我女朋友都迷疯了。”

“刚去把叶诚的歌都听了个遍,这哥们儿超吊。”

“《老子名叫赵日天》是什么鬼?我怎么搜叶诚搜出来这首歌?”

“黑历史,绝对是黑历史,那首《赵日天》也太俗了,歌词里还有脏话。”

“我经常看玄幻小说,怎么感觉《赵日天》是在讽刺那些小白文?”

“……”

《中华好歌曲》的营销推广实在做得太好,第一期节目的几位学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网络和现实中火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叶诚。

隔日各大门户网站,以及传统的纸质媒体,铺天盖地的都在报道这档节目,而叶诚则成为了《中华好歌曲》的招牌人物。

王晓磊的那篇乐评,甚至被权威音乐杂志《先锋乐刊》转载,改了个标题叫做:华语新音乐的探索者——叶诚和他的《东风破》。

这个玩笑就开大了,王晓磊的乐评发表在网上,争议再大也仅是一家之言。而《先锋乐刊》的纸质转载,则代表了传统媒体对叶诚的推崇和肯定。此举不仅为叶诚刷了把脸,也给他招来大波的黑子——黑子们的逻辑很简单,你小子才玩几天的音乐?乳臭未干就敢自诩音乐探索者了,简直狂妄自大!

现实中的媒体黑得还没那么明显,只是说没必要把一首歌拔得那么高。但网络上可没那么多顾忌,好些自认为很牛逼的家伙,把叶诚和《东风破》喷得一无是处。这种人往往是半吊子的音乐爱好者,以及自以为是的年轻人,真正的音乐圈大腕儿反而没有发表任何负面意见。

在这个商业社会,名气往往意味着金钱。

叶诚一夜爆红,立马有人赶着送钱过来,柯良那边忙活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东风破》作为《中华好歌曲》的表演曲目,根据录制前的协议,这首歌的任何版权都不能乱动。但叶诚的其他歌却不在此例,WOWO音乐网算是捡了大便宜,仅以八万元的低价就买断了叶诚五首歌的网络版权。现在叶诚突然红起来,那这五首歌的商业价值就大了,WOWO音乐连忙加大了对叶诚歌曲的推广力度。

虽然歌曲电子版权被贱卖,但叶诚其实没有吃亏,甚至现在的这种情况,都还在柯良的预料之中。

有《中华好歌曲》作为助力,又有WOWO音乐趁机不遗余力地推广,《爱之初体验》、《当你老了》等五首歌迅速爆红。然后商机就来了,神州通讯公司、易行通信公司、米米手机、完美游戏公司等二十多家单位主动联系,柯良恨不得把自己辟成几瓣,用影分身术和那些单位进行谈判。

最后,那五首歌的彩铃使用权、手机铃声版权、游戏音乐使用权等等,被柯良整整卖出了400多万。

风云娱乐工作室和叶诚的腰包,一下子都鼓起来了!

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原因,笔记本又罢工了,老王准备在二手东配一台机子,单子一列出来居然6600,本吊丝感觉好贵,迟迟没下决心付款。

另外,本章的乐评拷贝了宋柯老师的部分文字,在这里做个说明。

书评区有读者说40万人看直播太离谱,呃,老王解释一下吧。某鱼TV若风带angelababy及其闺蜜开黑那次直播,老王记得最高纪录有350万人观看。有人评估过,某鱼的观众水分在七成以上,按这个比例来刨去水份,那场直播都有90万观众。

124 叶子吉他086 正面报道166 谁才是傻子011 奇葩世界099 叶诚也有强项019 自作自受105 史上最神秘的作者007 种豆得豆170 新歌面世138 热播情景剧137 投资点什么033 音乐下午茶078 签约仪式029 我的地盘我做主145 女神毕业149 直播拍戏114 全明星逗比时刻167 入读上戏023 风云娱乐工作室055 堕胎出国死闺蜜041 惊艳全场029 我的地盘我做主谈谈新书059 筹划mv009 第一次网络直播114 全明星逗比时刻119 反攻打响075 继续秀恩爱156 奇奇怪怪的人119 反攻打响009 第一次网络直播008 大帅比饲养员154 流行与争议177 校长的交友准则023 风云娱乐工作室102 挡箭牌051 是明星更是草根088 签售会123 自己的品牌谈谈新书069 化身孤岛的鲸078 签约仪式175 霸道总裁140 不行咱自己做113 人缘好到爆040 录前试唱187 新片计划063 用歌声说话021 土豪斗富136 更加忙碌063 用歌声说话116 新民歌170 新歌面世没事聊几句157 男朋友女朋友059 筹划mv没事聊几句068 睡一觉再说156 奇奇怪怪的人110 还人情147 华语乐坛的瓦特034 老子名叫赵日天113 人缘好到爆173 出口转内销137 投资点什么075 继续秀恩爱186 南洋走红126 啊五环070 小组冠军012 招黑招粉032 打榜异想天开153 嗨翻现场088 签售会041 惊艳全场004 全是算计007 种豆得豆073 骗回家再说181 下跪道歉112 畸念遐想130 聪明人死得快063 用歌声说话010 正式开张077 真正在玩音乐070 小组冠军133 真人秀播出122 剧本不对114 全明星逗比时刻048 正式开播063 用歌声说话079 冠军和闺蜜054 酒壮怂人胆033 音乐下午茶030 最遥远的距离035 单纯与复杂112 畸念遐想136 更加忙碌029 我的地盘我做主001 来自异时空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