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银海徽州过

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银海徽州过

二百八十五章?金山银海徽州过

安庆城。

巡抚衙门外,这个平素路人不敢正眼观视的地方,此时却排列起了十多个站笼,每个站笼里面都囚着一个满清官员,各有招牌挂在站笼边,标示着他们原先的身份:按察使恩刚,学政冯瑞怀、道台善桐,同知周明祖,等等……

十多个站笼品节最低的都是怀宁县令,余下的尽是五品以上。

煌煌官员被这般处置,比一刀砍了他们都来得狠。恩刚、冯瑞怀等人早已经后悔不失,要知道是受这般的‘屈辱’,还不如学布政使彭同飞,一剑了解了自己。

笼外老百姓们一道道好奇、嘲笑、戏弄的眼光,就像是凌迟的刀片,一道道的割在他们身上。

满清,官员们百五十年的威仪,这一下是在安庆尽毁。即便日后红巾军撤出安庆城去,清军重新收复了安庆,那官员们的威风也别想在安庆城中短日内重新立起了。

四五十个十四五岁的童子军持刀掂枪,军姿严整的站在站笼边。护着这十几个官员不遭大罪,因为下面不久就有一场好戏要上演。

衙门大道另一头的一个小院落内,时小迁看着周边的手下,最后一偏吩咐道,“一定要把气氛给鼓动起来,哭骂的都要跟真的一样,把火给我挑起来……”

**个手下,每个人身边都串联上一群人,足以让整个‘清官’展览地沸腾成一片乱粥。

两刻多钟后,巡抚衙门前的怒骂和发泄声就已经响彻了整个安庆城。

衙门内,书房之中。梁纲放下了手中的帐薄,这安徽虽然大部分地方都很穷,可是藩库里照样是储备极丰,加之从城中各个官员家抄查来的那些物资财货,红巾军的钱财物资储备是又往上增加了一小截。

“就是不知张世龙那里办的怎么样了?徽州、徽商,那可是比安庆都要肥的多的一块肉啊!”

歙县。

棠樾村,鲍漱芳老宅。

一个小孩指着一个高门楼,说:“那就是鲍大户家,全歙县最有钱的人家,早前他带头第一个就给朝廷捐了二十万两银子。”

小孩身后聚集着一群的红巾军童子军,也都是十五六岁大小,即将进入成年的。

为首的人是刘大的长子刘成山,刘大战死之后他们一家也没有脱离红巾军,现在刘成山已经做了童子军的大队长,他的二弟刘成海也是在童子军中,只是现在年纪还小,才十一岁。

闻言刘成山不信的摇了摇头,道:“给朝廷捐钱?他不是钱多的烧手吧?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吗?”【刘大,陈虎副手,已战死】

“我还骗你不成?”领路的那个小孩说道,“朝廷打仗也要用银子,为征兵打仗,俺们这的富户纳捐是常有的事。”

“这鲍家好几代都做盐商生意,家产几百万两银子都有。这次他们家第一个带头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听人说皇帝就给他封了个盐运副使的官儿,三品呢。”

每到一地,锻炼童子军和招收童子军都是红巾军常做的事情,比如眼下刘成山这群人,还有领路的那个小孩。

张世龙是早就知道歙县鲍家的名声的,鲍漱芳自幼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家产上千万两,在两淮官商中影响颇大。且热心参加社会活动,也比较有政治头脑,湘黔义军起时,他就开始召集扬州盐商捐输银子二百万两给乾隆,受到了乾隆老儿的好一通夸奖。非是鲍家在歙县的名声很好,鲍漱芳常于乡里间施善行,兴修里社,筑水坝,置义学,周济贫困,张世龙早就直接派人操了他老家了。

鲍家福在门口早就看到了拎刀持枪而来的一群童子军,关上大门就不住的在心头祈祷,祈祷这群煞星别是来找他们鲍家的。

鲍漱芳现在还在扬州,老家中只有他的独苗儿子鲍均在,这要是乱起来,鲍家不但老宅不保,连后根可就也断绝了。

刘成山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来到鲍家大门口,一挥手两个童子军上前就去用力的拍起大门。听到鲍家是捐银子打义军的‘带头人’,一群童子军是没一个耐烦这一家的。

好一会儿,才有一个门房开门出来,正是那老宅的官家鲍家福。鲍家福脸上堆满了笑,问道:“各位小爷,不知道上门有什么事呀?”

刘成山脸上挂着冷笑,直说道:“找你家老爷。”

“我家老爷不在。”鲍家福初一看是一群小子,心里轻松了点,可现在听到刘成山直问自家老爷,这心就有提了上来,脸上虽然还依旧堆着一脸的笑。

“你家老爷不在没关系,只要金银财宝在就行。”一挥手,刘成山等一群童子军哄堂大笑的同时,举枪拨开了鲍家福就往大院里拥去。

鲍家福一见拦不住,在门口外急的是直跺脚。他被‘金银财宝’这四个字给刺激坏了。

几十个童子军站在鲍家大院子里大呼小叫:“叫你们当家的出来!”“叫你家管事的出来,再不出来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半天没有动静。

后院的一间阁楼上。年纪小小的鲍均一脸惊怕之色的躲在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怀中。鲍家福从小门一路急跑的上了阁楼,见到鲍家大夫人的时候气都喘不过来了。

将前面的情况说一番,鲍家福急问大夫人该如何办?虽然红巾军没有直接派人来抄家,只过来了一群小子。可要是应付不好眼前的这群小子,那过来的可就是大人了,鲍家可就要遭大难了。

听到是一群童子军,鲍家大夫人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至少这表明红巾军的态度了,没有掘断鲍家根的意思。“要钱给钱,要银子给银子,一定要让他们满意。”

轰轰烈烈的‘积钱’运动不是只在棠樾村鲍家一家展开,整个歙县都是如此。那些个富豪之家每一个都是榜上有名,而非是如鲍家这样的多行善事的主儿或是身为满清官宦之家的,那可就是直接**裸的抄家了。

有清一朝,一百一十二科殿试中,合计产生三鼎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三百四十二名,这些人的省籍分布是:江苏最多,一百一十七名,;浙江第二,七十五名;安徽第三,二十一名,却绝大部分都属于徽州。

以休宁县为例,自黄轩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中状元之后,四年后的吴锡龄也中了乾隆四十年乙未科的状元,加之中间歙县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的状元金榜,徽州三连殿魁,文风鼎盛响彻全国。其境内官宦之家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经商做官向来都是讲究‘官商勾结’的。

徽商势力强盛,徽商推崇儒化,重视功名仕进就成了他们几百年的老传统,这也为境内士子的科场角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徽州境内,或本人拥有煌煌官衔,或父官子商或子官父商,或先做官后经商或先经商后做官的,或终身一介布衣,但与名门显宦交往密切的,都是极平常的事情。

商人与官僚结合目的就在于为受国家的保护和获得种种商业上的特权,特别是盐商。

徽商崛起的基础就是盐业。而盐业历代都是由王朝官府控制的,只有经过官方特许的商人才能从事光明正大的盐业经营买卖。徽州的缙绅巨族之所以能“业鹾于淮南北”,靠的就是官商互相结托的结果。

乾隆末年时候,由于徽商长期经商盐业,基本上已经统揽了两淮盐政。在两淮的八名“总商”中,徽州人就占据了四席。总商是盐业界与满清官府打交道的代表,同时也是盐商内部的调解人与管事人,职务之显要,无须言表。

所谓:“商居四民之末,徽俗殊不然。歙之业鹾于淮南北者,多缙绅巨族,其以急公议叙入仕者固多,而读书登第、入词垣跻仕者,更未易卜数。且名贤才士,往往出于其间,则固商而兼士矣。”就是说,商人及其子弟要取得官衔,一方面是靠“急公议叙”,即“捐纳”。

是时,每逢遇到自然灾害或朝廷需要大量经费之际,商人都纷纷解囊,捐资助赈,比如之前说的鲍漱芳,这实际上就是在向朝廷买官。他们这些商人只图荣衔,一般不求实职,目的是为了在取得虚职空衔后,在经营上、社会地位上获得大量好处。另一方面是“读书登第”,由科举跻身仕途,这就可以谋得实职。

清代盐商荣膺官衔者,遍及江南,也遍及徽州。乾隆六下江南南巡,扬州是主要落脚地,众盐商筹款集资,颇称得上合他的意。如歙县盐商郑鉴元,在扬州“总司鹾事十余年,诰授通议大夫候选道。乾隆五十五年入京祝万寿,加一级,召预千叟宴,赐御制诗及粟帛,又以输军饷一万两以上,议叙加五级,覃恩诰封中宪大夫、刑部山东员外郎。”一个盐商能受此殊荣,真可谓是恩渥有加了。他付出的就是自己白花花的银子。

很多徽州盐商都已经在扬州置家,留在徽州地界的只是宗房老家而已,而且许多的资本也都在商号上流通,加之梁纲之前做下的吩咐。虽然张世龙每天都是几十万两甚至是几百万两的往军中拉银子,可是盐商们的分家举动和徽商们的资产在外,还是让红巾军嚼到了不少空壳,也因此收入大减。

不过即便如此,十天的搜刮下,整个徽州还是挤出了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落进了红巾军的手中,更多大箱大箱的古籍书画和珠宝首饰、瓷器,等无法估量的宝贝堆积在军中。

张世龙、刘显龙等人看的眼都生厌了,长这么大,他们还从没有看到过‘银山’是什么样?也从来都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自己能看到银山?

现在是满足了。

一箱箱的白银已经变成了数字在他们脑海中回应,完全不再是冲动的**。看的太多了,不稀罕了。

就想后世的款爷们说的那样,‘钱对我来说已经是个数字,而不再是奋斗目标!’

安庆,大街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马车从码头驶入城中,每辆车上都拉着四个硕大的箱子,虽然没有被打开,可是不管是城守的红巾军还是安庆城里的百姓,人人都知道那些大箱子里装的是闪闪发光的白银。

一路上百姓争相驻足观看,个个眼睛都瞪的圆大。这可是从徽州过来的红巾军啊,那还不待掏得个金山银海啊!

“不会是徽州,都比得上咱们账房的一大半了。”梁纲放下了手中的账单,心中感叹着,却也不感到太多的稀奇。

毕竟此时的中国还是没遭受鸦片毒害前的中国(1820以后鸦片才正式盛行的),徽商仍旧是全国第一的大商团。抄了他们的老巢,那么多官宦家族的老底,才一千多万两银子已经是‘不苛刻’了。这其中还算得上徽州六县的县库呢。

不然的话,真像是梁纲当初在江北光化、谷城等县干的那样,怕是每一县都能榨出五百万两银子以上。现在时候变了,情形也变了,梁纲已经不太需求基础资金的积累了,所以他给徽商一个面子,看他们识不识趣,只下狠手榨了那些官宦家族和对近期内对乾隆、嘉庆献媚的盐商。

“曹文埴怎么样?”丢下手中的《石鼓砚斋文钞》,梁纲笑着问张世龙。对于他在徽州的一些行事,梁纲是很满意的。没为了银子滥杀,就尤为可贵。

“那老头已经快不行了,我亲自带人去的曹家,没惊动他。只取了一些文稿和一万两银子。”张世龙一指《石鼓砚斋文钞》,接着又说道:“也让人把这事情传开了,大军开出徽州的时候,整个徽州都传遍了。”

“人人都知道,我因为曹文埴‘不愿与和坤为伍,罢官回乡’,而特别礼遇了他们家。不然的话,按曹家盐商世家和官商结合的底子,至少是十万两银子……”

ps:鲍漱芳:清嘉庆八年,川楚陕三省乱平,漱芳集众商输饷有功,被任为盐运使。嘉庆十年,洪泽湖堤涨决,淮黄继发大水,漱芳集议公捐米6万石、麦4万石赈济,使数十万人获救。此外,还先后为抢险护坝、疏浚河渠等集众输银300万两,为疏浚江都芒稻河捐银6.5万两,受清廷一再优叙晋级。

曹文埴:乾隆二十五年传胪,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再迁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侍郎。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阿附权臣和珅。乾隆五十二年以母老引退。嘉庆三年卒。谥文敏。

第33章 无奈啊!四百六十二章 廓尔喀战争四四百七十三章 库斯塔奈就在眼前二百一十六章 千里转战十六第36章 梁纲的‘不足’三百三十九章 清军火器化进程中二百五十章 暗营的致命一击二百一十七章 千里转战十七第2章 乾隆五十七年四百六十七章 伊拉姆会战一二百零四章 千里转战四四百八十九章 中波暧昧胜势更足二百零四章 千里转战四第68章 想不出题目了第97章 心狠手辣一百八十四章 郧南烽烟起四百四十六章 再度整编师级建制第15章 不义财,自可取第88章 再干一票二百三十七章 洞房花烛二百三十六章 分田地立根基二百七十五章 战场上的狙击手四百五十九章 廓尔喀战争一第53章 水师战船二百五十二章 合兵襄阳三百七十五章 詹殿擢悟了一百二十章 三进襄阳第28章 女人的心思二百五十四章 用炮弹去震死他们第25章 白莲一百一十二章 爆炸二百七十七章 想起了甲午中的叶某人三百八十六章 巴布罗害了自己的自尊三百五十二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二百九十三章 江宁城破四百九十六章 向他们的驻藏大臣发出照会第48章 李元清、陈诗三百四十六章 坚固的堡垒要从内部开始一百九十八章 禁书案五百一十章 巴黎之乱上四百八十六章 小瓦特的中国官司三百五十章 调澳门夜袭上横档二百七十章 飘扬在台海的赤红旗三百零九章 劝降定海被弃武状元三百四十四章 谋和二百五十六章 超越时代的防御战上第33章 无奈啊!四百三十二章 揣兜了两块地四百五十章 都是将死之人何必再去扫兴二百二十九章 再会王聪儿第100章 宏伟计划五百章 窥视安达曼四百四十八章 扩军五十万大半放灾区二百二十五章 邵谊之能二百零一章 千里转战一三百九十章 咬一口一百二十五章 炮声隆隆四百九十四章 愿上帝保佑萨拉托夫四百六十六章 财政公开贪婪沙俄二百六十五章 聋哑人的妙用一百一十九章 无题第21章 刀子顶在两腿间一百六十二章 平原战山地战的不同第57章 雨夜道台府一百一十八章 燧发枪第53章 水师战船二百九十七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上二百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下一百六十九章 杀一儆百第13章 如何快速生财!三百五十章 调澳门夜袭上横档第67章 和睦的一家三百六十八章 和一百三十八章 均州城下五百零六章 踏足北美一百七十七章 捅破窗户一百四十九章 杯具龙套第72章 王夫子二百三十二章 返回以水代兵一百八十七章 开城门一百三十九章 再破四百七十六章 中国印象北海兵团二百八十二章 饕餮之口徽州两淮四百七十九章 补锅老将库图佐夫二百四十五章 痛痛快快的收人一百六十三章 淅川城破第4章 曹孟德之言二百一十四章 千里转战十四第36章 梁纲的‘不足’二百三十六章 分田地立根基三百九十章 咬一口三百八十七章 骨头要捡软的啃三百五十二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第67章 和睦的一家四百五十三章 利益链条大阅兵前一百四十九章 杯具龙套一百八十七章 开城门二百八十二章 饕餮之口徽州两淮一百九十七章 伏击下四百四十四章 微末之处见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