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草药生虫

病人瞪了儿子一眼,道:“看病开药方的事,你又不懂,多什么嘴,站到一边去。”

那男人不好意思地对韩颂延笑了笑,退到一旁。

韩颂延此时没空去解释,他非卢郎中的徒弟,他想听听安意的诊断结果。卢郎中的说法,他有些质疑,他知道安意认识许多草药,但是这几个月,他从没见过安意给人诊脉看病。

认识草药和给人看病,是两回事。在戌朝,普通的采药人是不需要参加医会考试,但制药、游医都需要参加医会考试;坐堂郎中更是需要通过两项考试,才有资格在药铺坐堂,给人看病。至于在各州县的惠民药局任职的大夫,要参加三项考试,进太医院的太医,要求就更加严格。

还有一点,韩颂延也很疑惑,学医之人,为得就是给人看病,在看病精进医术更是常理,可是安意似乎并不愿给人看病,他与卢郎中谈论病例时,她不喜欢听,常常借故走开。

“少阳之邪,进可传太阴之里,退可还太阳之外,中处于半表半里之间。不能见病人发热、咳喘,就误以为阳明里热,一分恶寒一分表证,表邪不解不可用白虎汤,依照病人的情况,应用小柴胡汤。”安意措词道。

韩颂延惊讶地看着安意,有些相信卢郎中所言无虚,安意所言,亦是他想说的。难道安意也象七弟一样,虽然年幼,学医的时间不长,却天赋过人,是个医学奇才?

卢郎中微点点头,问道:“韩小子,你的诊断又如何?”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惟和解经枢,疏表达里,若用大剂寒冷之品,冰伏其邪,易成坏证,治少阳证用小柴胡汤为宜。”韩颂延赞同安意的开的方子。

“喜儿磨墨。”卢郎中走到案边,提笔为病人开药方。

韩颂延发现卢郎中开的并不是单纯的小柴胡汤,药方里还加有,桔梗、枳壳、白干参、杏仁、桑叶、双花等药。

“水煎服,日服三次。”卢郎中写完药方,吹了吹墨汁,“服完三剂,再过来改药方。”

病人的儿子接过药方,道了谢,数了诊金,和兄弟抬着父亲离开。

卢郎中还没吃饭,安康陪着安意和韩颂延去百草园,安健叫上刘小义,和程致霖去小东山打猎。

安意上午没过来,进园就去看草药。

安康和韩颂延在草亭坐下,闲着无事,聊起了诗词歌赋。

安意转了一圈回来,两人正为两个诗人诗艺争持不休,见她回来,齐声道:“妹妹(喜儿)你来评评理。”

“评什么理?”安意讶然问道。

安康道:“孟浩然和王维谁的诗艺好?”

安意轻笑,“大哥觉得哪位好?”

“当然是孟浩然。”

“喜儿,你可不许偏帮你大哥。”韩颂延忙道

“大哥为什么觉得他好呢?”安意问道。

“孟浩然其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意境清旷,诗中有壮逸之气。”安康道。

安意看着韩颂延,“四少爷为什么觉得王维的诗艺好呢?”

“王维其诗清新明快,音韵响亮,如信手拈来,淡泊明志,颇有渊明遗风。”韩颂延朗声道。

安意眸光微转,从诗可观两人的秉性和志向,微微浅笑,问道:“请问是鸭子好吃,还是鸡好吃?”

安康和韩颂延一愣,转念明白她的意思,哑然失笑。

“可要烧水泡茶?”安意这话问的是韩颂延,安康对茶没什么嗜好,他更喜欢喝白开水。

“不必了,上午已喝了两杯,再喝就成驴饮了。”韩颂延笑道。

“师父就是爱附庸风雅,喝水就是为了解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安意撇嘴道。

“你这个逆徒,又在背后说师父坏话。”卢郎中幽怨地声音响起。

安意转身看着卢郎中,有恃无恐地挑眉道:“我哪有在背后说您的坏话,我是当面说的,我瞧着您来了,才说的。”

“妹妹,别淘气。”安康忍笑道。

韩颂延唇角微扬,凝眸看着安意,他发现安意只会在卢郎中面前这样淘气,故意惹得卢郎中佯怒,在其他人面前不会。越接触,就会发出这个女孩子有很多面。

没有人知道,安意这么做的原因,她只是在卢郎中身上寻找她外公的影子。

“你这个逆徒,你这个逆徒,真是气煞老夫也!”卢郎中佯装生气地捶胸顿足,“老夫要清理门户。”

“您先别急着清理门户,您先清理清理虫子吧。我刚看到白术的叶子被虫子咬断,应该是地老虎从土地里钻了出来。”安意道。

卢郎中没空再说笑了,忙去看白术。

安康不懂这些,韩颂延和卢郎中看过术叶,确定是地老虎所为。

安意知道用辛硫磷乳油可以消灭地老虎,问题是辛硫磷乳油是用多种化学品混合而成,现代有现成的买,她可不会配,就算会配,她上哪去找那些化学品呢?只能寄希望于卢郎中和韩颂延,看他们有什么法子,杀死这些地老虎。

两人的法子是检查被害株苗,挖土捕杀,这是个又费时又费劲的方法。

地老虎的幼虫是以茎叶为食,咬断嫩茎,造成缺苗断垄;稍大点,就钻入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咬食幼根、细苗,破坏植株生长。地老虎不比别的害虫,只是单一的祸害某种草药,它几乎啃咬所有常见草药的细苗。

枸杞、当归、白术、桔梗、山药这些常用药,百草园都种了,要除虫的面积太宽。第二天下午,程致霖先行回城,韩颂延则主动留下来帮忙挖土捕虫。

时近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太阳不知疲倦地向大地散发着热量,村民们忙着车水,灌溉农田,没有空闲。

安意打消了花钱请人帮忙念头,戴着小斗笠,拿着小锄头,在地上找地老虎钻出来的小孔,顺着小孔挖下去,就可以找到地老虎。

捕了一天的虫,日暮西山,大伙离开园子回家。安意面露倦色,走得有气无力,种草药,钱没赚着,到先累了三四回了;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种草药卖钱,不是件轻松的事。

“妹妹。”安康走到安意面前蹲,“大哥背你回去。”

“背一段路就好。”安意趴在安康的背上,“大哥,走快些。”

“好咧。”安康背着安意向前跑,逗得她咯咯直笑。

“大哥,大哥,让我也背会妹妹。”安健追上前去。

“不行,你脚才好,你会摔着妹妹的。”

“我脚已经好了,我不会摔着妹妹的,大哥,你让我背会妹妹。”

韩颂延看着跑远的三兄妹,轻轻地笑了,他常来井塘村原因,就是喜欢这份家庭温暖。

张氏笑道:“秋妹,你好福气啊,儿女全双。女儿家在家靠父兄,喜儿有两个这么疼爱她的哥哥给撑腰,以后在婆家没人敢看低她。我家那两个闺女,等我们两老走了,就无依无靠了。”

这话说得罗氏不好接,张氏只生两个女,卢郎中不在意,张氏却成了心病。

“你这个老婆子,又在胡诌什么,两个女婿是厚道人,这些年待两个女儿挺好的,如今膝下有儿有女,到你嘴里怎么就无依无靠了。男人不是依靠,儿女不是依靠啊。”卢郎中不悦地训斥道。

张氏面色微赫,知道说错话了,低下头不敢再说。

“卢郎中别生气,婶子不是那意思,做娘的心疼女儿,总觉得旁人都不及自己那么疼女儿,总想把女儿护在身边。我家喜儿九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出嫁,我这光想想啊,心里就犯酸,许给那样的人都不放心。”罗氏忙打圆场。

“这话说的在理,女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怎么疼都疼不够。”张氏抬手擦了擦眼角。

“儿女自有儿女福,你少操点心。”卢郎中撂下一句话,加快步伐向前走。

韩颂延不便与两妇人同行,快走了几步,追上卢郎中。

“这个死老头子。”张氏小声骂道。

“婶子,今天累了一天,就别做饭了,去我家吃吧。”罗氏挽起张氏的胳膊道。

“这怎么成,你也没歇着,也累一天,我们怎么好意思。”张氏笑道。

“我到底比婶子年轻些,这点活还累不着我,你和卢郎中来吃饭,我也不过多添两双筷子。”罗氏笑,冲前面喊了一嗓子,“卢郎中去我家吃饭,让四少爷和柱子陪您喝几杯。”

“好。”卢郎中远远地应道。

这天半夜,安意突然不舒服。

“柱子,快起来,你妹妹生病了。”罗氏叫醒睡在隔壁的安康,“快去,快去请卢郎中过来,给你妹妹看病。”

“安伯娘,出什么事了?”韩颂延也被吵醒了,从另一间房里走出来,问道。

“喜儿不知道怎么了,刚刚把晚上吃的饭菜全吐出来了。”罗氏着急地道。

韩颂延皱眉,“今天太阳大,喜儿有可能晒得中暑了。”

“娘,颂延兄也是郎中,让颂延兄给妹妹看看吧。”安康道。

“对喔,我这一急,把这事给忘了,四少爷,麻烦您给瞧瞧。”罗氏把韩颂延领进屋内。

安意躺在床上,小脸煞白。

“喜儿,你哪里不舒服?”韩颂延上前,轻声问道。

安意睁开眼,对上了韩颂延关心的双眸,“我头晕恶心,胸闷想吐,应该是中暑了。”

安意凭症状,就能可以确定是中暑了,只是她头晕的厉害,没办法起身熬药,这也是医者不自医的原因之一吧。

韩颂延坐在床边,伸手给她诊脉,“你是中暑了,家里可有霍香丸?”

“没有现成的药丸,只有草药。”安意难受皱紧了双眉,侧身又想吐,可又吐不出东西来。

“你忍忍,我这就去给你熬药。”韩颂延起身道。

安意点点头,道:“娘,您去泡杯盐糖水,给我喝。”

“什么盐糖水?”罗氏不懂。

“就是往开水里放点糖和盐,一杯水,盐放一小勺,糖放三小勺。”

“噢噢。”罗氏赶紧去灶房泡了杯盐糖水来。

安意喝了水,平躺在床上休息。

安康去灶房帮着烧火,安健心疼妹妹,虽然帮不上忙,也在床边守着。

等了一会,韩颂延熬好药送了进来。

安意喝了药,症状减轻,几个人才放心。见天色将明,罗氏让三人赶紧再去补补觉,一会还要去园子里捕虫。

安意晒了一天就中了暑,罗氏说什么也不让她再去。

中暑虽然不是病,但杨氏她们还是抽空过来打了一转,看看安意。

罗翠梅捏着安意的小鼻子,道:“你这小丫头,才晒这么点太阳,就不舒服,可见是长得太瘦了,身上没有肉,不经熬,你要长得象我这样,再晒几天太阳都没事。”

安意看着罗翠梅圆滚滚的身体,嘴角微微抽搐,身体健康当然好,可是她不要长得象圆柱体。

“那是,猪还就喜欢往太阳下面跑。”罗红梅坏笑道。

“大姐姐,我要是猪,哪你是什么?”罗翠梅挑眉,“你可别忘了,我们是一个娘生的。”

罗红梅语噎。

罗小夏哈哈大笑,拍巴掌道:“好难得,红梅也有吃瘪的时候。”

“小姑姑。”罗红梅不依地道。

说笑了一会,罗家人就回去了。

卢郎中领着韩颂延和安家兄弟在百草园里忙了五天,总算把那些地老虎消灭干净。因为发现的及时,损失不是太大。

在井塘村逗留七天,把张白玉般的脸,差点晒成古铜色的韩颂延,带着安意整理好的三大包草药回城了。

过了两天,五月初四,罗氏一早起来浸了七斤糯米,洗好粽叶,让安健买了几两肉回来,把咸蛋煮熟,取蛋黄备用,下午,坐在院子里包粽子。

去年浸了三斤米,不用孩子们帮忙,今年浸了七斤,罗氏一个人包不过来。安康和安健早就学会包粽子,动作虽没罗氏快,但罗氏包三个,他们也能包两个。

安意没手劲,捏不紧粽叶,往上面的口子放米,下面的口子就漏,顾着上,顾不了下,半天也包不起,嘟着嘴把米倒回锅里,气恼地道:“我不包了。”

“妹妹,你还是等着吃吧。”安健笑道。

罗氏突然叹了口气。

“娘,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安意关心地问道。

“你舅舅都去了两个月了,怎么还不回来?他该不是撒谎骗我,还去做押镖那样危险的事,不回来了吧?”罗氏忧心地皱着眉道。

安健道:“娘,舅舅怎么会骗你呢?是您太心急了,回直隶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至少要四五个月。您就放心吧,舅舅肯定会回来的。”

安康和安意抿唇不语,一个已经隐约猜到卫旸不会回来,一个已经知道卫旸不会回来。

罗氏正要说话,响起了敲门声。安意跑去开门,小周氏来了。小周氏是来请安意诊脉的,她这个月的月信推迟有十天了。

安意把小周氏带进房里,伸手按住她的脉搏,“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六舅娘,你怀孕了。”

“真的吗?我真的怀孕了?”小周氏不敢相信,幸福来得这么快。

“你要是不信,可以请我师父再确诊一下。”安意笑道。

“信,我信,我信。”小周氏喜极而泣,双手放在小腹,用一种保护的姿势,去保护刚刚由受精卵形成的小小胚芽。

安意把帕子递给她,道:“六舅娘,你先回家,我去请师父,这是大喜事,让二婆婆她们高兴高兴。”

小周氏擦去眼泪,“那我先回去。”

从屋里出来,罗氏一眼就看出小周氏哭过,紧张地问道:“弟妹,可是喜儿不懂事,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惹你生气了?”

“不是的,大姐姐。”小周氏脸一红,看了安康和安健一眼,“喜儿给我诊脉,说我怀孕了。”

“怀孕了!”罗氏大喜,“恭喜你啊,弟妹,我扶你回去。”

“大姐姐,这才刚一个月,哪就那样娇贵。”小周氏笑道。

“小心点总没错,我扶你回去。”罗氏擦干手上的手,扶着小周回罗家。

安意跑去请卢郎中,把卢郎中带去了罗家。

卢郎中确诊小周氏怀孕了,虽然时日尚浅,才一个月,但确确实实有了喜。

罗夏河看着小周氏平坦的小腹,笑傻了,成亲两年多,他终于要当爹了。

周氏躲在一旁抹眼泪,悬着这么久的心,总算落下了。

安意看着欢喜的罗家人,眸底闪过一丝忧色。

得知小周氏是吃了安意开的药怀的孕,村里有几位成亲两三年还没怀孕的妇人,找上门来,要安意看病。

“这药方不是我开的,是我请师父开的,这药方不是每个人吃了都有用的,你们去请我师父看病吧,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药方也不同,一人一方,才能治好病,你们这样讳疾忌医可不好,会小病拖成大病的。”安意好不容易把人给劝走,回屋继续看《乔氏本草经》。

安意刚看了两页医书,又传来了敲门声,以为又是那些来找她看病的妇人,皱眉道:“二哥,你去开门。”

“我在写……”安健见安意嘟起了嘴,话没说完,放下毛笔,起身去开门。

第102章 黄氏其人第22章 地震来了第76章 灯节相遇第5章 上门闹事第98章 亲事不易第22章 儿女乖巧第15章 路遇泼皮第127章 马车惊魂第114章 夫妻逗乐第9章 读书识字第62章 街头惊魂第71章 入府疗伤第82章 一场闹剧第113章 妻妾之别第71章 忽闻噩耗第92章 千娇百媚第70章 函王近况第9章 夜探实情第93章 奋力逃离第98章 亲事不易第20章 出宫回府第56章 李家姑娘第99章 结识公主第100章 暂居豪门第107章 当家理事第133章 观察入微第41章 我喜欢你第87章 行医治病第72章 永无二妇第109章 前来迎娶第13章 忍气离去第31章 药铺卖药第131章 又见师姐第132章 圆房约定第10章 旧符换新第12章 暗潮涌动第109章 寻求靠山第40章 设计甩人第133章 观察入微第38章 痴女缠郎第48章 知恩图报第129章 三种奇毒第45章 太后懿旨第53章 连消带打第107章 当家理事第88章 入宫赴宴第118章 计高一筹第114章 夫妻逗乐第39章 夜入绣楼第135章 求助父兄第34章 路听闲言第101章 吉日已定第129章 否极泰来第67章 新的一年第29章 田间地头第80章 无良师父第38章 阴谋设计第62章 街头惊魂第22章 地震来了第138章 黄山之行第26章 设法脱身第5章 上门闹事第62章 街头惊魂第27章 紫色荷包第8章 亲情可贵第27章 紫色荷包第31章 陈二姑娘第26章 意在字外第62章 街头惊魂第34章 路听闲言第141章 无法避免第132章 圆房约定第137章 唇枪舌剑第91章 晚宴献艺第11章 算计安康第42章 卿心似铁第115章 三次相遇第63章 一生一世第123章 赏花大会(下)第22章 儿女乖巧第30章 初次进城第109章 寻求靠山第111章 言辞交锋第106章 出招夺权第107章 强夺家权第34章 路听闲言第33章 李氏姐弟第107章 当家理事第21章 离京外出第64章 挑选女官第30章 初次进城第16章 正月琐事第93章 掷揽胜第98章 亲事不易第1章 闲话太妃第76章 灯节相遇第93章 奋力逃离第85章 无名小子第121章 桃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