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忽闻噩耗

春闱在即,安康忙着读书备考,罗氏忙着为他整治行装,交了红绣坊的绣活后,就没再接,家里现在也不缺这点手工钱。她去店里买了两匹锦缎、两匹织金罗、两匹妆花缎、一匹素绢和几斤棉絮,还找到村中的猎户,请他们帮着留点兽皮。

“娘,我穿去年做的棉布袍就好了,不要再做了。”安康不愿罗氏太辛苦。

“京城地处北方,天气寒冷,多带些衣服去比较好。再说,棉布袍是平民穿的,你是有功名在身的人,理当穿锦罗绸缎。”罗氏拿着针在头发上擦了擦,边缝边道。

“娘,我不讲究这些,棉布袍穿着舒服些。”安康笑道。

罗氏横了他一眼,道:“棉布袍你在家中穿好了,什么样身份,就要穿什么衣,做什么样的事。这是万岁爷定下来的规矩,我们就当按着规矩来办事。”

“做两件换洗就够,不用做这么多。”安康听她这么说,改口道。

“天气寒冷,衣服洗后,不会那么快干,到时候没衣服穿怎么办?还是多做几件好。”罗氏坚持己见。

“大哥,你就让娘做吧。”安意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安康把后两句吟了出来,没再坚持不让罗氏做衣服。

罗氏要做的衣服太多,安意留在家里打下手还不够,就连罗红梅和罗翠梅也过来帮忙。

这天,四人在屋里忙着干活,安康在另一间房里看书,安健坐通道边,吹着过堂风,整理草药;虚掩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了,柳婶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高声喊道:“罗秋妹,你给我出来。”

罗氏听到声音,快步走了出来,一看是柳婶,冷着脸问道:“你来有什么事?”

“有什么事?”柳婶冷哼一声,把躲在她身后的朱桥拖了出来,“瞧瞧你家栓子下得狠手,把我家朱桥打成什么样了?今天这事,你不给我个交待,我跟你没完,你不要以为家里出了举人就能无法无天了。”

“是我打他的,与我大哥没关系,你别攀攀扯扯的,有什么事,你冲我来。老子就打他了,谁让他满嘴胡诌的。”安健冲过来吼道。

安康要赴京赶考的事,村里人都知道,大伙都觉得村里就要出当官的人了,与有荣焉。朱桥对安家人不满,在外面说安康未必考的中的话。

这话让安健的小跟班听到了,小跟班把话传给安健听。安健是个爆脾气,找到朱桥,打了他一顿,打得他鼻青脸肿。

朱桥哭着回了家,柳婶一看,怒气冲天,拖着儿子过来讨公道。

“栓子,大人说话,你小孩插什么嘴。”罗氏厉声喝道。

安健乖乖地缩了回去。

罗氏从怀里掏出钱袋,从里面拿出串在一起的二十文钱,“这个是我家赔给你家朱桥的汤药钱,你拿去吧。”

“呸,二十文钱。”柳婶啐了罗氏一口,“你打发叫花子呢?”

“柳婶,你家打发叫花子给二十文钱,可真够阔气的。”罗红梅讥笑道。

“你想要多少钱?”罗氏沉声问道。

“一两银子,至少一两银子。”柳婶梗着脖子道。

“一两银子,柳婶,你还真说得出口,你家朱桥是金崽还是银崽,就他身上这身肉,卖出去都值不了多少银子,还张口要一两银子,你当真是死不要脸。”罗翠梅骂道。

罗氏又从钱袋里拿出一串二十文大钱,两串钱一起递给柳婶,“你要想拿这事来敲诈,我也不怕跟你去见官。”

柳婶嘴角抽了抽,抓过四十文钱,拖着朱桥走了。

罗氏回头盯着安健,“你去后院蹲着去。”

“娘,我……哦。”安健耷拉着脑袋,去后院蹲马步。

安意等罗氏三人进了房,溜到后院去看他,鄙夷撇嘴道:“二哥,你笨死了,打人不打脸。”

安健受教地点头,“下回我打他肚子。”

“打肚子不好,会打死人的,打他的屁股。”

安健眼中一亮,“打屁股好,他也不好意思脱裤子告状。”

“咳咳”安康轻咳两声,走了过来。

安意有种做坏事被人当场抓住的心虚,干笑道:“大哥。”

安康对安意笑笑,板着教训安健,“二弟,你好好在这里蹲着反省,还有,你自己粗鲁就行了,不要教坏妹妹。”

安健愕然,刚才明明是妹妹教他,怎么变成他教坏妹妹了?

“妹妹,这里太阳晒,我们回房吧。”安康把安意带走了。

安健在太阳下蹲了小半个时辰的马步,晒得汗流浃背,罗氏才开恩饶了他。

安意送上一杯防暑降温茶。

安健喝完,一抹嘴,“好舒服,谢谢妹妹。”

时近中秋节,天气渐渐凉爽,韩颂延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回来了,没有歇息,直接来井塘村,“喜儿,检验通过了。”

安意对药能通过检验没有感到太意外,速效救心丸在现代,已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运用,证明是很有效果的。只要她的记忆没有出错,药肯定能通过检验。

韩颂延双手接过安意递来的方子,再一次郑重地道:“喜儿,谢谢。”

安意轻叹,“四少爷,你已经说过很多遍谢谢了。”

“颂延兄,是我该跟你说谢谢,谢谢你为了我妹妹的闺誉,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安康诚恳地道。

韩颂延笑,“这些客套话,我们都不说了。”

安意和韩颂延用了五天的时间,把剩下的树脂全部蒸发成结晶,配上川芎,制成几百颗速效救心丸。

韩颂延拿着药回城,过了两天又来了,送来五百两纹银,并邀安康同行,“安贤弟,依我所见,你应当早去京中,一来可以备考,再者结交各地来的士子,在京里也能早些得到各种消息,还能访一访名师,对你的备考是有好处的。”

安康这两年来,得到书院山长亲自指点,学业上是有不少的进步,但是春闱全国的举人齐聚,有才的人,多如牛毛,他不是狂妄自傲、目空一切的人,难免有些忐忑不安,听了韩颂延的话,觉得十分有理,决定提前进京。

罗氏原以为安康腊月才启程进京,这会子,衣服才做了三套,棉衣还没做。

“伯娘放心,京中的成衣店有各类的成衣卖。”韩颂延道。

“柱子,那你多带点银子,去京里买衣服吧。”罗氏塞给安康二百两银票和十几两碎银子,“这些银子,你别舍不得花,该用的就要用。”

“娘,我知道的。”安康知道他要是不带这些银子,罗氏会不安心,听话地收下了。

接下来的两天,安康不停地嘱咐安健在家,照顾好母,照顾好妹妹,不要打架生事,明年童子试,可以进场试试。

安健被安康念得头大,“大哥,你快赶上庙里的老和尚了。”

安康伸手敲了他一下,“我这不是怕你,左耳听,右耳出。”

安健用手指堵住右耳耳洞,“这下不会出来了。”

安康哭笑不得。

八月二十六,大吉,宜出行,安康带着家人的期望,随韩颂延远赴京城。

同天,京城收到远征军的捷报,远征军六年来扫荡乌里雅国各大城镇,皇帝更换了三位,远征军也没有停止对乌里雅国的讨伐。在八月初,终于攻下乌里雅国最后一座城池库伦,活捉乌里雅王,结束了这段长达十年的战争。

正统帝大喜,下旨犒赏三军,有功之人,官升三级。这些事,远离京城的百姓们无从知晓。安意此时,也绝没有想到,她简单平静的生活即将结束。

安康去了京城,安意不用留在家里帮着做针线活了,又整天缩在百草园里摆弄她的草药。

九月中旬,村民们在田里忙收割晚稻。午后,进村的路上,走来了一个拄着双拐的断脚男人。他走到村口,看到高大的槐树,抱着树,大哭起来。

村口几个在玩耍的小孩,被他怪诞的举动吓得作鸟兽散。

这男人拄着拐杖,叩唧叩唧的向着村西头走去,站在了一户人家门外,推开虚掩的大门,看到院中一位老妇人眯着眼,在纳鞋底。

“娘。”男子喊道。

老妇人抬头看着他,眼睛迷糊,看不太清,“你是谁啊?你找谁啊?是不是要口干要喝水?你等着,我去给你倒。”

“娘。”男子凄惨的喊了一声,跪了下去,“娘,我是二虎子,我回来了。”

“二虎子?”老妇人不敢相信站起来,眯着眼,仔细看着他,看不真切,揉了揉眼睛,“你是二虎子?”

“娘,我是二虎子,我是您的儿子,我回来了。”二虎子哭喊道。

老妇人这才确信,盼了十年的儿子回来了,扑过去抱住他,“二虎子,我的儿啊,你几年没有信回来,娘还以为你不在了,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朱二虎回来的消息,瞬间传开。

十年前,朝廷征兵,各村都有人应征入伍,朱二虎就是其中之一,前三四年还陆续有信回来,后来没了音讯,村里的人都以为他们客死异乡,家里的人心生侥幸。

朱二虎回来了,虽然断了一条腿,但总归是回来了。

村里有人入伍的人家纷纷过来打听消息,朱二虎道:“我们入伍之后,一开始是在一起的,后来我和清和哥被抽调到了远征军,他们有的去了定西军,有的去了宁海军,我不知道他们的情况。”

其他人的情况,朱二虎不知道,安清和的情况,他知道,沉痛地对前来打听消息的罗氏道:“嫂子,清和哥他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罗氏的脸一下变得煞白,嘴唇颤抖,“你说他不在了,是什么意思?”

朱二虎低着头,“嫂子,清和哥已经死了。”

“死了?”罗氏两眼发直,“你说清和死了?不,不,这不可能,他怎么会死?他答应我,他一定会回来的!他会回来的!这不是真的,我不信!我不信!”

“你确定吗?你确定我爹死了?你亲眼看见的?”安健一把抓住朱二虎的衣襟,瞪着双眼,连声问道。

“我们在攻打和宁城时,我受了伤,我倒下的时候,看到清和哥被人从后面砍了一刀,他不可能还活着。”朱二虎笃定地道。

“你只是看到他被人砍了一刀,你凭什么认为他不可能活着,你断了一条腿能活着,他凭什么不能还活着?”安意对朱二虎如此轻率的判定安清和死掉,非常气愤。

“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整整昏迷了三个月,我没死,是我命大。”朱二虎恨声道。

“你命大,难道我爹就是命薄的人?我爹不会死的,他会回来的,他一定回来的!”安健扶住罗氏,“娘,您别听他的话,爹不会死的,他会回来的,我们回家去等爹。”

罗氏已经失魂落魄,任由安健扶着她往家走。

其他人同情的看着离去的母子三人,没有消息,还能自欺欺人,可是有了确实的消息,就不能再心存侥幸了。

罗富贵等人知道了这个噩耗,赶来安抚罗氏,“秋妹,清和他……”

“大伯,清和没有死,他不会死的!他说过他会回来的,他一向说话算数,我相信他,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他会回来见我和孩子们的,他会回来的,他一定会回来的,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罗氏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这几句话。

众人看她这副模样,悲从心中来,眼眶都红了,背过脸去,用手擦了擦眼角。

安意端着碗安神汤走了进来,“娘,来,把汤喝了。”

罗氏魂不守舍的,安意让她喝汤,她就喝。过了一会,药效到了,罗氏沉沉睡去。

罗富贵见安健和安意还算冷静,没有被噩耗击倒,稍感放心,“你爹的事,我会想办法托人去打听,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算见不着尸,也要有个确实的消息,光听朱二虎那么一说,也不能确定你爹就死了,你们好好照顾你娘。”

“大外公,我们会照顾好娘的。”安健道。

罗富贵叹了口气,领着罗家人先回去了。

安家兄妹随便弄了点饭菜充饥,洗洗,上床睡觉,一夜难眠。

------题外话------

不好意思,周六周日要送儿子去学钢琴,回来晚了,更新晚,抱歉!

第100章 暂居豪门第123章 赏花大会(下)第34章 评论四美第62章 街头惊魂第78章 朝中政事第62章 谢恩受训第113章 妻妾之别第四十三章第61章 指婚圣旨第8章 亲情可贵第26章 意在字外第61章 指婚圣旨第115章 吐露心声第54章 原形毕露第142章 穷追不舍第117章 出京之前第52章 心愿得偿第50章 丑人自傲第89章 姐妹相认第95章 接管逍遥第122章 赏花大会(中)第110章 喜烛高燃第8章 清茶待客第86章 区别对待第14章 费尽心力第65章 出宫回家第65 比拼演技第17章 解决纷争第11章 算计安康第115章 三次相遇第62章 谢恩受训第14章 陌生朝代第96章 携手同心第85章 击鼓传花第65章 出宫回家第57章 旧友故交第93章 掷揽胜第45章 太后懿旨第113章 妻妾之别第86章 施针救人第71章 入府疗伤第13章 进宫解毒第44章 拜师学医第121章 赏花大会(上)第6章 欺弱怕硬第150章 突发意外推荐牛牛的新文瓷器大师在农家第105章 一些真相第8章 清茶待客第130章 孺慕之情第78章 朝中政事第21章 少女心计第41章 虚言应付第100章 暂居豪门第100章 林中劫杀第36章 长兄疑心第58章 罗氏撒泼第136章 京中密令第135章 黄雀在后第104章 谋划成功第127章 马车惊魂第107章 强夺家权第41章 虚言应付第21章 离京外出第60章 不想嫁人第61章 指婚圣旨第114章 夫妻逗乐第13章 进宫解毒第143章 戏园看戏第138章 黄山之行第41章 我喜欢你第92章 意外来客第87章 行医治病第2章 满室温馨第53章 意料之外第59章 专属医生第95章 接管逍遥第116章 杀一儆百第60章 不想嫁人第147章 茶山之行第150章 突发意外第83章 愚蠢母女第37章 杀鸡儆猴第109章 前来迎娶第15章 造化弄人第4章 雪地捕鸟第25章 不约而同第7章 赶走瘟神第1章 闲话太妃第141章 装神弄鬼第137章 以一知万第6章 欺弱怕硬第149章 夜宿农家第39章 牛车生意第101章 吉日已定第105章 卿轲身亡第16章 葫芦兄弟第23章 洞悉暗情第13章 忍气离去第100章 林中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