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试之初

这日到了衙门中旬休务,实在是没什么事做,范铭一时兴起携起一本《公羊传》踱步重回到了应天书院,恰逢艳阳高照,初春的阳光显得格外的和煦,倒是个踏春的好日子。

或许这段日子在衙门消耗的太多精力的原因,他感觉有些疲累,而到书院来则是一种放松的享受,从浑浊的衙门到清绰的书院,这憬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处在世界的两个极端,感受着这扑面而来的浩然书卷之气,范铭有种恍然脱俗的感觉,间或传来莘莘学子的诗书朗诵声,范铭豁然有种被洗涤的超脱感。

寻着书院中的小径,范铭又回到了本斋的炉亭明伦堂中,一股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迎来,让他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此时正直下午自修时间,没有教授的直学在,斋中的同窗都在研读着经书,或是在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在商讨着什么,见到范铭进来都齐齐将视线聚拢到了他的身上,其中邓正元同李辨两人最是意外,忍不住惊奇的叫出声来,“范铭范兄。”

“邓兄,李兄”范铭呵呵一笑,又朝其他众人抬手行礼,“诸位同窗依如往昔?”

“范兄,你这是……从何而来,又欲何去啊?”

邓正元同众人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怪异,也不怪他们的如此反应,自从范铭到书院报道以来,到书院的次数的越来越少,到了后来更是身影绝迹,实在是不想一个书院士子该有的模样,以至于现在范铭这一到书院来,让众人有种看怪物般的反应。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哈哈。”范铭走上前去,一摆长衫,坐了下来,说道:“我可是诸位的同窗啊,此处就是我的锻身烘炉,怎么,诸位以为我是来作甚的?”

众人这才一一反应过来,揖手同范铭回礼,邓正元同李辨两人又坐进了少许,以一种好奇眼光打量着范铭,范铭也以一种调笑的眼神回望着他们,最终李辨忍不住问道:“范兄,你真是回来进学的?”

“呵呵,当然,不然你以为呢?”

邓正元此时也忍不住接过话头道:“听闻你向堂长(相当于年级主任)请了庶假,这段时日都在何处?”

范铭点了点头,在进府衙之前他确实通过沈大人的关系跟书院中的教授送礼,说了要进衙门为吏的事,本来教授有所不悦,在范铭言明家中情况之后,才放宽了约束,允许范铭间时来上课,只要按时参加书院的私试和公试便可,他这才能够有如此宽松环境,不过这前提是私试和公试必须要过关。

前两次私试由于是在小考范围之内,经义、论、策只考其中一样,加上范铭也没有将功课拉下,因此也就过得也十分轻松,这次却不一样,是属于一年一次的公试,关系到他们这些外舍生能不能顺利升等到内舍生的问题,因此由不得范铭不重视。

“我还能在哪儿,在家侍奉老母。”范铭在衙门当差

的事还没有在书院中传开,也不想在这问题上多做纠缠,哈哈一笑岔开话题道:“对了,此次公试你们可有把握?”

一说到公试两人神色便就落寞了下来,吁嘘叹气道:“范兄,你或许还不知道,此时公试怕是要有不测之因啊!”

“哦,出了什么变故么?”

邓正元哀声叹了一口气,“变故倒是没有,只是有些麻烦,怕是走不得捷径了。”

“此次公试乃山长(书院院长)亲自出题,亲自检测,不易予啊,不易予啊!”李辨一边给范铭解释一边摇头晃脑,说话的神情像极了经年沉寂在经集典故中的老夫子,却不像有担心样子,反倒是很有些得意的神色。

望着两人神情,范铭心下了然,这两人都是应天府中富户子弟,来应天书院一半是读书,一半是混取资历与人脉,因此考试部分做些‘变通’也是常事,要说这两人真才实学或许不是太足,但人情世故绝对是门清,以前范铭和这两人接触,也正是看中了这两人交际方面的能力,看到李辨那少许有些炫耀的眼神,不由心中一动,对李辨道:“李兄似乎胸有成竹啊?”

“嘿嘿,不瞒范兄,这次家中已经为我打点好了。”

正当范铭想要接着下问,就被邓正元打断道:“范兄莫听他胡扯,山长是出了名的严正之人,不是龙图阁大学士,谁能从他口中套取一丝口风?”

“怎么没有。”李辨急急的辩解,“我家有长辈同山长有旧,前日在文会上听山长说起过此事。”

“真的假的。”这下连邓正元都有些动摇了,“可有曾说起过有关策、论的事宜?”

“没有。”

“那有个……屁用!”邓正元忍不住白了李辨一眼。

“不过山长与人争论过一事。”

“什么事?”

“诗赋与经义取仕之优劣。”李辨望着邓正元一脸期待的神色,故意顿了顿,接着说道:“期间山长屡次提到王相公废诗赋,仅以经义取仕之策不妥,论诗赋之重要,言‘无诗赋不成学’,是以此次公试当脱不开这诗赋一二。”

范铭默然,这经义与诗赋取仕之争历来已久,有鉴于唐代科举的帖经、墨义完全是考死记硬背儒经,而诗赋考试又与治国实际关系不大,新法中改革科举、官学制度,这其中就专门针对这点做了变革,到如今,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经义是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既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理解,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为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作为标准格式。不过诗赋毕竟是士大夫文人的基本素养的体现,后来采用诗赋考试还是经义考试几经反复,经义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事实上自上代山长范仲淹执掌书院,将书院升格为国子监以来,就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

主张,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而到如今随着王安石的罢相,这诗赋之学又隐隐有占据上风之像,看来这位山长也是偏向诗赋取仕的文才之人,这不禁让范铭有些担忧。

若论诗赋,这的确不是他的强项,当然,论经义也不是功底厚实之辈,但总归要比考诗赋有把握,这次山长还真是给他出了个难题啊!

这次公试对他来说重要性不可言喻,也是他通往仕途的一个踏板,若是能够成功升到内舍生,则可以免省试,这就相当于多了一层保险,无论想什么办法都的拿下!

这不由让范铭心思一动,一个重点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提举学政司是在徽宗时候才确立确立的,如今一州的学政大权总得来说还是由知府直接统管,与其想办法从山长身上漏出口风,倒不如从知府身上找突破口,不过这可能也难度更大,有点不切实际。

正思考入微,只听邓正元在一旁叫道:“范兄,在此瞎猜也不是办法,不若明日晚上召集一些同窗,一边吟风弄月,一边探讨学问,如何?”

范铭想了想,点头道:“好,正合我意。”许久没参与集体活动,这也实在是不利于拉近同窗之谊,如今衙门也没多少事,乘着这机会多和同窗之间热络热络也不错。

随着一声沁人心脾的钟声响起,讲书的夫子从外悠然踱步进入炉亭,开始了一上午讲授《谷梁传》的课程,在读书的氛围中读书很容易就进入状态,尤其是在夫子那饱学之后,长久养成的儒雅之气的熏陶下,这课业的进程也就显得格外的有效率。

一天上午就这样过去了,中午在返回家中路过应天书院的门前明志石碑时,在重新看到范仲淹那篇著名的《南京书院题名记》,此时的感惑却油然不同。

“皇宋癖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峰,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占,或郁郁於时,或峻於层云,或深於重渊。至於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下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

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何等的大胸襟,有幸能在这位大贤的光环下读书,也称得上是此生有幸了,只是想想再过几十年此处将会被战火摧毁,心中又是一阵唏嘘。

自己这么微小的一点力量能做点什么才好啊!

若给我一州一县,我能建成如东京般繁华,若是给我一国,我当该如何?

(本章完)

第二百零一章 这事不好办第一百五十九章 误会大了第二百零九章 这个主事有点咸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职第五十三章 天下为公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个大包袱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个大包袱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办高级娱乐会所第二百二十五章 择机而动第一百三十三章 国子监的荐举名额第九十四章 动荡的楚丘第六十九章 这或许是个机会第七十八章 来的正是时候第一百零八章 认亲第二百零六章 到底还是有识货的第二百零七章 闲暇第二十七章 奋不顾身第七十章 兵分两路第二百零七章 这个价钱不够啊第六十五章 明争暗斗第二百零四章 州府震动第六十三章 赌约第二十五章 新任知县的甄试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祸北宋赋重役轻说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了个助力宋代社会结构第一百零三章 就逼你了第二百零五章 来讹钱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礼大潮中国古代漕运的社会意义第九十二章 王福东的条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择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六十五章 明争暗斗第一百零三章 就逼你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无间道啊无间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约第八十二章 上面要变革新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安的什么心思第四十七章 县学同谊第一百三十三章 国子监的荐举名额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职宋代政府对买扑课额的征收、蠲免和使用第八章 范家往事第十章 匠师初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机会第二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第八十二章 上面要变革新法第五十三章 天下为公第八十八章 司职正式被革了第二百零七章 闲暇第十二章 三夫人回来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变了第五十一章 这帮子读书人那!第四十八章 斗学小选斋长中国古代漕运的社会意义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药第五十章 销路问题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换人第一百四十章 拜码头从小片段来认识历史--宋朝的下馆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训第一百五十八章 范铭,你不错!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五章 做工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谁也得不了好第九十三章 扳回一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震惊第二百二十章 军令状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猫第一百零三章 就逼你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开漕运第一百零七章 见好就收以史为鉴:解读王安石变法第四十章 这么厚的家世第九十二章 王福东的条件第二百一十八章 文坛就是个染缸第二百二十六章 年轻人的锐气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生无常从市易法看古代的官府商业和借贷资本第五十六章 再提商帮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鱼上钩了第二百零二章 哑巴吃黄连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训第二百二十九章 震惊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宋代政府对买扑课额的征收、蠲免和使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文坛就是个染缸第一章 这狗/娘养的青春第三十四章 县学甄试第四十六章 简直是胡闹第六十一章 卜县丞的赏识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职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