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安自然知道自己提出的全民普及教育,多多少少的都会触碰这些读书人的利益,触碰一些贵族的利益,不过,这也是为了大唐帝国的大局着想,总不能一直这么愚民吧!愚民教育的后果就是只有少数贵族才能获得教育,出现人才的几率自然也就非常低了,而普及教育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全天下选拔人才,这样发现人才的几率就比较大了,可以更好的选拔更多的人才,总之,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而这些酸儒根本不这么想。

国子祭酒的胡子都白透了,也没有几天好活了,可这酸臭的脾气却一点都没有改,就算到死,他也要全力维护自己这一阶层的利益。

“听说李侍郎上奏陛下,要在全天下开办大量的学堂,让所有孩童全部入学,而且,还要从国库里面拨出钱款,所有孩童的全部学费,都由朝廷来负担,不知可有此事?”

国子祭酒开口问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恩,祭酒的消息很灵通,确实有这么回事,这是本官的主意。”

国子祭酒一听,情绪马上就激动起来了,激动万分的争辩道:“李侍郎怎么能出这样的主意呢?全天下的孩童有多少,如此多的孩童,上学费用都由朝廷来负担,国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个负担未免太重了一些吧!况且,平头百姓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有口饭吃,读书反而会耽误时光,若是人人都读书考功名,那么,又让谁来种地,谁来做工匠呢?如此一来,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自古以来,不同身份的人,就应该各司其职,普通贫民就应该干贫民该干的事情,如此才能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如此……”

真不愧是读书人,这老头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从头到尾全部都是大道理,让人根本就无从反驳。

“不愧是国子祭酒,一张嘴就是滔滔不绝,让人无从反驳,祭酒所说和所担忧的事情,自然都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本官早就考虑过的事情,不过,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普通贫民能够有一个较高的修养,推广普及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对于祭酒和众人的担忧,本官会一一解释的。”

李安开口说道。

国子祭酒闻言,沉吟了片刻,点头道:“老朽也很想听听李侍郎的高见,诸博士,助教,直讲和学堂的学生,相信也都很想听听李侍郎的高见,不妨让他们也一起来听一听,不知可否?”

李安笑着说道:“为什么不可以呢?本官也正想与诸位博士助教,还有学堂里的学子交流一下想法,这最合适不过了。”

“如此最好,李侍郎请入正堂歇息,老朽这就去安排,大概要等半柱香的时间。”

国子祭酒说着,转身前去安排学生和老师了。

李安则坐在正堂里歇息,顺便看看房间里的摆设。

这个国子监是大唐的最高学府,里面的各种陈设,自然也都是最好的,毕竟,有时候还会有周边小国的文化人过来参观,若是档次太低,那是会被笑话的。

在国子监,最大的官就是国子祭酒了,这是一个从三品的大官,品级真的是不低了,祭酒之下有两名司业,官职品级是从四品下,也是大官,他们三人主要负责儒学训导之政,总管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七个单位。

小官只有两人,一个是国子丞,从六品下阶,还有主簿一人,是从七品下,都是负责管理这等俗务的。

相对于五名负责管理的官员,国子监的教师就比较多了,其中,最高等的国子学就有博士五人,也是有官位品级的,是正五品上阶,主要负责教授三品以上大官和国公的儿孙,以及从二品以上的曾孙,地位不达标的人,他们是不教的,所以,若是让他们教授普通贫民的子孙,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羞耻。

在博士的下面,有助教五人,是从六品上阶的品级,主要是辅佐博士教学的,水平和地位都不如博士。

还有直讲四人,地位比博士和助教都要低。

另外,由于学堂的学生要学习四书五经,其中,五经中的每一个都配备了正五品上阶的博士两人,合计十名博士。

如此一算,国子学的博士一共有十五名,加上四名直讲和五名助教,一共是二十四人整。

太学的档次比国子学要低一些,有博士六人,助教六人,但他们的品级都比国子学的博士和助教要低一级,也就是低了四个档位,主要负责教育五品以上大官的儿孙,还有郡县公的儿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太学也学习五经,但每个学生只需要学习其中一门即可,每一个经有一百人,其中,京城的学生七十人,东都洛阳来的学生十五人,还有负责讲课的典学四人,掌固六人。

广文管只有博士四人,助教二人,地位不高。

四门学的学生比较多,仅负责教书的博士就有六人,助教六人,直讲四人,主要负责教育侯伯子男这些爵位,还有庶民之中的优秀人才,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至于律学,书学,算学,都是教授八品以下,以及庶民之中的优秀子孙,地位都比较低。

这些等级分明的学堂,反应了在大唐帝国,身份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机会,一个人就算再优秀,但若是身份地位低下,那么就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教育机会,甚至连进入学堂的机会都没有,而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很快,国子学和太学等几个学堂的博士和助教,以及国子学的部分学生都被集中了过来,准备一起听听李安的高明见解,而李安也当仁不让,准备好好的与他们辩论一番,从不同的角度,一点点的打消众人的疑虑,让他们明白普及教育的好处,从而支持李安的想法。

“人不少啊!”

李安抬眼一看,足有近二百人,黑压压的一片,除了博士和助教,剩下的全都是身份和地位很高的贵族官员子弟,有好多还是李安见过的老熟人的子孙。

“李侍郎,那咱们先从哪里开始?”

国子祭酒开口问道。

李安点了点头,看向众人,开口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唐饱读诗书的饱学之士,也都是我大唐的人才,本官今日前来,能够与诸位探讨大唐的普及教育,本官心里特别高兴,若能得到诸位的认可,本官这趟就更是没有白来了,哈哈哈!”

客套一番之后,李安看向所有人,开口说道:“诸位,本官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为何要普及学堂,让全天下的人都能有学习的机会,若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诸位不论是饱学的博士,助教,还是学生都可以对本官的话进行指正,在说这个之前,本官先来说说,京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许有些人都听说了,也可能不屑去理睬这等小事儿,但不论如何,本官在说普及教育之前,必须要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也好让大家明白本官的良苦用心。”

众人见状,全都认真的听着,他们很想了解,李安到底要说什么。

李安酝酿了片刻,开口说道:“第一件事就发明在昨日,本官乘车在路上,看到城南有几百人聚在一起,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本官自然派属下去打探,原来是有人被高空投掷的石头砸伤了,伤的颇为严重,脑袋上全都是血迹,躺在地上是动弹不得,场面颇为惨烈,而造成这起惨剧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不石头而是从高处扔石头的人,衙役很快就把扔石头的人抓住了,诸位可能很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居然能不顾别人的死活,从高空往下扔石头,砸死人他就不心痛么。”

“是何人如何刁蛮,必须严惩。”

一名助教生气的说道。

李安开口说道:“这个人是一个年级不大的孩童,只有九岁,还没到成年的年纪,他被衙役抓住之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何错,之后孩子的父亲也被找到,可这个父亲是一个赌鬼,根本不愿意赔偿伤者,也没有财力赔偿,他居然告诉衙役,孩子犯错让孩子自己承担,他不要这个孩子了,把衙役气的当场就打人了,诸位觉得气人不。”

“哼,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几名酸儒非常鄙视的说道。

“此等刁民就该抓入牢狱之中,好好的教训一番才是。”

也有脾气不太好的儒生。

当然,还有一些心软的博士,直接摇头叹息,显得很是无奈。

见众人已经有些脾气了,李安继续说道:“为何一个九岁的孩童,会站在高处往下扔石头,从其父的蛮横就能明白一二,像这种孩子就属于有人生,却没人教的那种,小小年纪便不在意别人的性命,长大了之后,危险就更大了,说不定会做更多的坏事,杀人放火都不在话下。”

众人闻言,全都深以为然,小时偷针长大了便会偷金,这个是自古以来的真理,一个人小时候便极为冷漠,不在意别人的性命,那么,在成年之后,便会更加的冷漠,会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而去做危害别人的坏事。

博士和助教有的公开大声表达愤怒,更多的则低声窃窃私语,似乎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自己的态度。

说完了第一个例子,李安继续说道:“本官也看出来了,诸位都很愤怒,觉得这个孩童摊上这么个父亲,将来怕是要完了,若是不能有所改变,将来早晚是要触犯王法的,被杀头都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本官再来说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同样是发生在京城,就发生在不久前,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在东市大街上公然抢夺一位妇人的钱袋,被衙役抓住之后,他居然把钱袋往地上一扔,硬说自己是无辜的,抓贼拿脏,他身上并无分文,怎么能说是抢劫犯呢?至于他刚刚扔了钱袋,他则诡辩不认,死活都不认罪,简直是不可理喻。”

“还有前几日,一名屠户让街上的书生帮他写一副对联,结果书生半个时辰之后被屠户给打了一顿,诸位一定很好奇是为什么吧!”

李安开口说道。

见众人好奇,李安接着说道:“原来这名屠户把对联贴在自己卖肉的地方之后,有一名路过的穷酸书生,直接照着对联念了起来,意思就是这名屠户卖的都是臭肉,专门干坑蒙拐骗的营生,把屠户气的,直接拿起杀猪刀就去找书生理论,还没等书生辩驳,就把书生给打了,最后衙役介入调查,可五名衙役,就没有一个认字的,他们也搞不清这对联上到底写了啥,也不敢随意相信路人,你们说可笑不,哈哈。”

李安说完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事儿不是那么好笑,可李安就是忍不住想笑,一边笑一边摇头。

国子祭酒低着头不说话,通过李安举的这些例子,他似乎已经预感到李安要说什么了,心里顿时感到李安的厉害。

“李侍郎,学生倒是知道这对联写了什么。”

一名国子学的学生,笑了笑开口说道。

李安眉头微微一皱,点头说道:“哦,那你来说说,这对联上都写了什么?”

这名学生开口说道:“这对联写的明明就是,新鲜猪肉,童叟无欺,学生见衙役不敢随意相信路人,便拿出自己国子学的印章,以国子学的名义起誓,绝不敢有半句虚言,可那五名衙役还是不敢全信,直到他们的上官来了,他们才敢确认对联的内容,然后把屠户绑起来了,并全城通缉那个穷秀才,让那名屠户五花大绑的站在街道的交汇处寻人。”

李安笑着说道:“没错,就是你,那日本官在车上没下来,看到的那名少年郎就是你呀,哈哈!”

第五百八十三章 分享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路出击第二百九十四章 误导世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弹簧减震系统第五百二十四章 登岛作战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唐儿宝宝第一百九十七章 爨地大乱第九百零五章 分配武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再放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甘心做傀儡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是贫穷惹的祸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年终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十倍报酬第一百七十六章 视察辎重团第五百二十八章 天上掉馅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太阳能烧烤炉第二十三章 强盗逻辑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发现场第九百五十三章 惊鸿一瞥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船捕鲸第三百五十七章 混凝土大桥第五百八十五章 伪善第六百五十七章 开始比赛第三百六十二章 铁丝和弹簧第九百七十章 下猛药第九百零四章 技术援助第六百一十三章 写封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刘大傻第二百七十九章 逛灯会第六百五十四章 学业才重要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炮横空出世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六十章 桥部第八百五十六章 没有财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一十四章 再放两条狗第五百二十三章 涨海岛第一千零六章 皇家兽苑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入春闺楼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第四百六十章 挑拨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第六百零九章 挑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吾设此座久矣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第一千三百零七章第七百一十一章 再放狗第七百九十三章 椰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铁丝和弹簧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车带皇帝游玩第一百八十四章 这叫实战训练第一千五百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锡兰红茶第五百零六章 张氏商会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第五十三章 神鸟已入腹中第六十章 故意让你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第一千五百零六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悬空通道第一千二百四十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骊山养殖第五百一十章 鲸鱼第七百一十五章 墙壁干了第二十三章 强盗逻辑第五百七十四章 沧桑的国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第一千二百五十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偶遇第六百零九章 挑拨第九百九十章 出发第五百五十八章 甲板蔬菜第二百九十章 配方只能告诉陛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要求高第八百三十九章 屈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七彩山鸡第八百四十四章 驯化椰枣树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往交州第七八六十九章 无法仿制第一千零七十章 分期付款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第八十七章 安庆宗入京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发现场第六百六十五章 鼓动第八章 赎回祖宅第六百六十九章 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