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矿洞的来历

铜箱子看上去非常别致,而且是落了锁的,给人一种里面有宝贝的感觉,至少,李安等人都这么认为。

“将军,这个别致的铜箱子还落锁了,里面肯定是值钱的宝贝。”

“这里的金子都是用木箱装的,这铜箱子里面肯定是更值钱的宝贝。”

“比金子还贵重的宝贝,会是什么呢?”

李安咧嘴一笑,看向手持铁锤的李昆雄:“昆雄,砸开它。”

“是,大兄。”

李昆雄应了一声,举起大铁锤,猛的砸向铜箱子上的大锁。

“咔嚓……”

一声金属断裂的脆响,大锁被硬生生的砸开。

李昆雄轻轻掀开铜箱子,眼睛顿时直了,这是一种极其诧异的眼神,这说明箱子里的物品,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而且,远远出他的预料。

李安与麾下众心腹将校,顿时全都屏住了呼吸,好奇的看向铜箱子的内部。

“是一件兵器,居然是兵器。”

“这兵器像是一把弩,不过,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弩大为不同。”

“这把弩居然是全铜的,看上去很是精致,不过,弦已经断了,不能用了。”

“这弩夹子里,还放了十支全铜打造的无羽弩矢,这是诸葛连弩,没错,这一定就是书中所说的诸葛连弩。”

“末将早就听说过诸葛连弩,不过,后来听说失传了,难道真的就是眼前这东西?”

众部将既诧异又兴奋。

李安自然也听说过诸葛连弩,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兵器,按照《诸葛亮传》的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

这些记载都足以证明,诸葛连弩,也就是损益连弩,的确是蜀国丞相诸葛亮设计,并让工匠制作而成的。

“诸葛连弩应该是木制的,射的弩矢也是铁质和木质的,这一个套弩和矢都是全铜的,造价肯定不少,看来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收藏纪念的,不过,若真是木质的,或许现在已经变成一堆粉末了,就像箭杆一样。”

李安笑了笑,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大兄,可刚才那边的几万枚铜簇头又怎么解释?全都是为了收藏吗?”

显然,在诸葛连弩出现的年代,铁质兵器已经完全取代铜质兵器,成为战场上的主力,箭头理应是铁质的才对,只有殷商时代才会出现铜质的箭头,而若是这些铜矢全都是用来收藏的,也不需要这么多才对,况且,木质的箭杆都烂掉了,这么大的数量,应该是备战所用,用铜矢箭头备战,这让李安难以理解,难道铜的价格会比铁便宜?

“将军,这箱子底部有数百支铜矢,应该全是为这张连弩打造的。”

“居然有数百支全铜弩矢,难道是用来作战的,”

李安摸出几支全铜弩矢,并试了试充满弹性的铜质弩臂,突然现自己的判断失误了,这支全铜打造的弩,很有可能是用来作战的。

‘用铜矢作战,可真够土豪的,不过,这里毕竟有金矿,拥有金矿的主人肯定不差钱,而且,只有一张铜质诸葛连弩,也许是最高地位的人才能使用,作战意义倒是不大,象征意义倒是非常的巨大。’

李安始终觉得铜质连弩太过笨重,携带远远不如木质连弩,而且,铜质弩臂的弹性也还是不如木质或者竹质的,对弩矢的射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将军,这里有数百张损坏的木质诸葛连弩。”

李安轻轻走了过去,拿起一张朽掉的诸葛连弩,点头道:“没错,这些都是木质的诸葛连弩,已经完全朽掉了,太可惜了,足足数百张啊!这下面是铜簇头木质弩矢,可惜矢杆已经腐朽了。”

“大兄,看样子,领头之人用的是铜质诸葛连弩,射全铜弩矢,而剩下的人都用的木质诸葛连弩,射木质弩矢。”

李安点头道:“没错,应该是这样,这里除了诸葛连弩,还有大量的环刀、长枪枪头,腐烂的木质盾牌,是矿洞主人为了防御外敌而准备的,可这里终究还是被外敌攻陷了,外面的大量尸骨,应该就是搏斗留下的痕迹,只是,当时究竟生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只能根据这里现有的情况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众心腹将校皆极为认可的连连点头,非常肯定李安的看法。

“将军,这些兵器怎么办,就放在这里吗?”

“铜簇头全部运往辎重团,用来打造箭矢,这份铜质的诸葛连弩和全铜弩矢,也运往辎重团,招募可靠的能工巧匠,立即展开仿制工作,平南军非常需要诸葛连弩这样的杀敌利器。”

“是,将军,卑职明白。”

李安与麾下众心腹将校,在山洞之中继续搜索了一段时间,并根据所现的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推测,由于里面太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众人缓缓离开,向洞口行去。

当李安与麾下众将校走出洞口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不过,围观的辎重团将士却没有人离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直勾勾的看向洞口,并低声议论着什么。

“将军出来了,将军出来了。”

围观的众新兵将士,小声的提醒身旁的同伴,并一同向走出山洞的李安等人看去。

见新兵将士一直站在洞口,几乎没有人离开,李安愣了片刻,呵斥道:“怎么都还站在这里,你们不饿吗?全部回营。”

众新兵将士闻言,一摸肚子还真的饿了,并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向营地方向走去。

“这群新兵蛋子,好奇心倒是挺重。”

李安看了看天色,下令道:“立即调五十名龙武军将士守卫洞口,周围放上拒马,旁边这里搭建临时帐篷,一定要确保矿洞的安全,这里面的宝贝,对我平南军可是极为重要的。”

“将军放心,交给卑职了。”

一名校尉领命,立即前去调拨龙武军兵马。

“什么人,站住。”

李昆雄现一个黑色的身影,正在快接近,大声呵斥了一句。

“是我,是我。”

李安听出来了,是南霁云的声音,他在参加平南军之后,被分在特种团侦查队,驻地在西谷,而这里是东谷,他突然跑来干什么?

“南霁云,你不好好在西谷待着,跑到东谷干什么?”

李安大声喝问。

南霁云一脸激动:“将军,我听说东谷现山洞,所以就跑过来看看。”

“东谷有山洞,这与你没有丝毫关系,你的任务就是训练,明白吗?”

作为将领,李安必须教训南霁云,让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我明白”

南霁云咧嘴一笑,看向洞口方向:“将军,这里面是一座金矿吧!”

“南霁云,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座金矿。”

自从走出洞口,李安与麾下将校,并没有透露这里面是金矿,南霁云怎么可能知道,难道是随口猜测。

南霁云想了一下:“将军,这或许就是五百年前的蜀国金矿。”’

“五百年前的蜀国金矿?南霁云,你到底知道些什么,都说出来。”

李安觉得南霁云肯定知道这座金矿的来历。

众龙武军将校,也全都好奇的看向南霁云,等待着答案。

南霁云道:“将军,若我所料不错,这座矿洞应该就是蜀国诸葛丞相下令开采的金矿。”

“接着说下去。”

“将军,据说五百年前,蜀国工匠童铁现一处金矿,并上报蜀国诸葛丞相,诸葛丞相当时正在积极筹备北伐,听说现金矿大为欣喜,并亲自召见童铁,见童铁器宇轩昂,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天晚上就册封童铁为司金校尉,负责开采现的金矿,并调集一千矿工供他驱使,为了防止山贼捣乱,诸葛丞相从自己的卫队中调拨三百元戎弩兵,负责守卫金矿。”

“然后呢?”

李安与麾下众将校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恨不得南霁云不喘气,一口气能将所有情况说完。

南霁云喘了口粗气,接着道:“童铁果然不负众望,在获得任命之后,立即带着一千矿工和三百元戎弩兵进入矿山,并为蜀国开采了大量的黄金,由此,诸葛丞相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财源,继续进行北伐中原的大业。”

“哦,原来诸葛孔明能够六出祁山,都是这座金矿的功劳,那以后呢?”

南霁云接着道:“后来诸葛丞相病逝,童铁继续为姜维效力,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金子,让姜维才得以九伐中原,继承诸葛丞相的遗志,可惜,蜀国出了个付不起的阿斗,最终还是没能收复中原,倒是被魏国大将钟会、邓艾攻入蜀中,蜀国败亡。”

“蜀国败亡,的确很让人惋惜,然后呢?”

“由于金矿事关蜀国命脉,乃是蜀国的绝密,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金矿的位置,姜维不甘心失败,一心想要重振蜀汉,所以一直保守这个秘密,没让魏国将士知道这个金矿的存在。”

“还有呢?”

李安被吊着胃口,继续急迫的询问。

南霁云挠了挠头:“将军,我就知道这些,更多的情况,只有去问童铁的后人了。”

“童铁还有后人存在,是谁?”

李安迫切的问。

“将军,就是那个闯到军营的童三胖,有一次,他喝醉了,就将这些情况说了出来,他还说,只要找到他祖先经营的金矿,他就财了,可他们找了几代人,将泸州的大山小山都找遍了,就是没能找到,没想到居然在这里。”

南霁云也乐了,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童三胖祖宗几代人一心想要找到金矿,结果却被平南军无意中现,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吧!

“童三胖现在做什么营生?”

“回将军,他在泸州城开了三家酒肆和五家铜器店,另外,他在城外还经营一处矿洞,开采的是铜矿,矿工足有五百多。”

“童三胖?还是个土财主。”

李安嘴角笑了笑,看向南霁云:“南霁云,你立即回去睡觉,明日卯时出,到泸州城将童三胖请来。”

“是,将军。”

南霁云应了一声,转身奔回西谷。

“大兄,真是没想到,此处山洞竟然是蜀国金矿,还是那个童三胖的祖先开采的,哈哈!”

“不管这里以前是谁的,现在已经属于大唐了。”

“关于此处山洞被废的疑问,明日问问童三胖,或许就清楚了。”

很快,五十名全副武装的龙武军将士抵达洞口,并立即着手布置防卫,拒马和帐篷也逐步搭建起来。

李安摸了摸肚子,感觉到了饿意,在查看洞口防卫无任何问题,并亲自交代一番后,带着众心腹将校缓缓离开。

此处金矿的现,对李安来说是莫大的惊喜,有了这个金矿和里面已经冶炼完成的金块,李安就再也不用为军饷问题愁了,而且,还可以尽情的改良兵器,让平南军的战斗力能够变得更加强大,进而更好的威慑整个大唐的南部方向,让宵小之辈老老实实的接受大唐帝国的统治。

在吃饱喝足了之后,李安稍稍在帐外散了散步,思考如何开采金矿,在返回营帐后,给皇帝李隆基写了一封奏折,将平南军遇到的困难和现金矿的事情汇报了上去,不过,由于没有仔细清点,李安并没有汇报金矿的规模和冶炼金块的存货,让李隆基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对于开采金矿的利润,李安完全是门外汉,对开采过程中的管理经验,李安更是完全不懂,如此,必然不能最大效率的开采金矿,将金矿完全交给懂行的人,并直接分成,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童三胖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不过,由于李安并不了解开采金矿的成本占比,为此,不知该几几分成合适。这让李安颇为头疼。

“实在不行,就诈一诈童三胖。”

第四十八章 陛下要见我第四百四十章 汽车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作乐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第八百四十四章 驯化椰枣树第七百三十四章 离港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去美洲建立橡胶工坊第三百一十三章 钢化玻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第一千三百七十章第九百五十九章 素颜美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长江大桥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士兵的尊严第三百六十二章 铁丝和弹簧第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三十八章 委屈的眼泪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谷山洞第五十六章 灵州进奏院(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亩土地第一千二百零三章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击鼓进攻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九百二十九章 电报的设想第一百一十八章 女儿楼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割机第三十六章 突袭妙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半圆形海港第四十四章 我放你们走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妙家具惹好奇第九百三十九章 说风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无线电第四百三十六章 充气轮胎第三百三十四章 铁路开始运营第一千六百七十章第九百一十二章 有钱就好办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又是头条第九百六十五章 面子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一尾大鱼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第二百一十章 嫁衣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藏危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五章 东女王是小娘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第七百九十六章 椰汁野鸡肉第三百一十三章 钢化玻璃第九百七十一章 荫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御审第六百五十九章 奖杯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界地图第八百三十章 去埃及第一百三十章 吐蕃的承诺第八百五十五章 法老的棺材第四百七十七章 报纸发行第八百六十五章 刺绣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断气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乌龟第一千零四章 柴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蕃有变第二百一十四章 半老徐娘第一百三十六章 事情有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试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斩杀吐蕃王子第四百章 解除夜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练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烫伤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渗水第三百零九章 夺人所爱第二百八十二章 户部侍郎第一百五十六章 朝廷的难处第二百七十五章 皇帝生气了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怒的寿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疯狂的土匪第二百零三章 假意和解第三百六十三章 弹簧减震系统第四百一十一章 闪击吐蕃第七百六十三章 易卜拉欣第一千六百零八章第十三章 远行蓟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她喝醉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谴流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