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皇帝的产业

李安将太阳灶的好处,以及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细致的向李隆基做了讲解,并建议尽早推广。

李隆基在亲眼见识了太阳灶强大功能之后,自然非常的动心,并早已下定决心,要在大唐境内推广开来。

不过,太阳灶是李安明的,关于太阳灶的技术细节,只有李安一人完全掌握,所以,即便作为皇帝,他也要听听李安的高见。

“李侍郎觉得如何推广比较合适?”

“陛下,微臣觉得,朝廷需要足够的财力,陛下也需要有自己的小金库,这个太阳灶的生意,不如就由陛下亲自指派内务府的宦官负责,所得利润皆为陛下一人所有。”

李安开口建议道。

他原本想过,将太阳灶的核心技术散播出去,让大唐各地的工匠一同制造,以增加普及的进度,但这样一来,这个很有前途的生意,很快就会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工匠们只能沦为被压榨的可怜劳力,新兴的财富项目将再次被世家大族瓜分殆尽,大唐的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这对帝国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而让皇帝的亲信负责这项生意,则根本就没有人敢抢夺,世家大族再牛逼,也不敢跟皇帝作对,皇帝手里有小金库,日后可以更加方便的赏赐妃嫔,不再需要国库里的资金了,这样也可安抚那些动不动就要以头撞墙的谏臣。

当然,李安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那自然是讨好皇帝,让皇帝心里开心了。

果然,李隆基面色露出喜气,轻声道:“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还需要给自己私设小金库吗?”

“陛下,朝中大臣私底下都有自己的产业,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也要有自己的产业,这样使用起来才更顺畅,微臣可是听说过,好多谏臣都对陛下的后、庭开支说三道四,还在大殿上以头撞柱,威胁陛下,他们要是真的撞死了,肯定会青史留名,而陛下的威名就受损了,这些大臣只顾着自己能够青史留名,哪里了解陛下治国的辛苦,陛下难道要一直受制于这些谏臣吗?”

李安顺着李隆基的心思,贴心的说道。

“若不是怕后人说朕害贤,朕早将这些酸儒流放岭南了。”

李隆基提起谏臣,是一肚子气,这些谏臣说话从来不看皇帝的脸色,经常给皇帝添堵,就连李世民这样有度量的皇帝,都被魏征气的起了杀心,何况李隆基这种贪图享受的帝王呢?

“陛下若要摆脱这些谏臣的叨扰,必须有自己的财源,专门用来维持后、庭,以减轻国库的压力,更可堵住这些谏臣的嘴。”

李安再次劝说道。

李隆基心动不已,看向李安,激动道:“李侍郎真是忠心一片呢?那些自负清高的谏臣,哪里知道朕的辛苦和难处,就如李侍郎所说,朕从内务府抽调心腹,负责推广和贩卖太阳灶,他们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李侍郎只管教训就是。”

“陛下放心,微臣知道该怎么做。”

李安点头领旨,并提出流水线生产太阳灶的地点就放在研中心的拐角,以防止核心技术外泄。

当然,李隆基让内务府的心腹负责太阳灶生意,是私底下进行的,并不会昭告天下,毕竟,内务府是不应该干这件事情的。

但就算被人知道,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按照大唐的制度,各级政府官员都是不能从事工商业的,但那么多的大臣,又有几个人遵守了,还不是在私底下偷偷搞产业,既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没有遵守制度,皇帝当然也可以不遵守,这样一来,大臣和皇帝心照不宣,谁也不会主动指责谁,有钱大家一起赚吗?

在商议好一些细节之后,李隆基让贴身伺候的鱼朝恩跟随李安离开,这种不宜宣扬的事情,当然要交给最信任的可靠之人负责,虽然高力士更加的可靠,但年纪太大,另外,李隆基还有很多事物需要高力士协助,他离不开高力士,只能让年轻一些的鱼朝恩去负责此事。

“李侍郎,小奴能不能办好这个差事,就全仰仗李侍郎了。”

鱼朝恩一脸讨好的跟在李安的身旁,但始终落后半个身段,毕竟,所有的技术都在李安的手里,而且,对于流水线生产,以及工匠的科学化管理,他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仰仗李安的大力协助。

“鱼给使不必担心,太阳灶的技术已经成熟,生产和制造就交给本官了,你只需要负责贩卖和收钱的工作就可以了,这可是肥差啊!”

李安笑着说道。

“明白,明白,多谢李侍郎了。”

鱼朝恩一脸的感恩戴德,皇帝能将如此重要的产业交给他去管理,是对他的信任和支持,而李安又如此的照顾,这让他非常的心安,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

太阳灶的规模化生产和制造,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工匠就可以了,宣传和贩卖的难度也不大,只需要雇人就可以。

鱼朝恩并不是一个人离开皇宫里,他手底下还有十几名属下可供驱使,而且,这十几名属下有精通账目的,也有精通管理的,所以,他做起事来倒也不会很累。

由于铁料价格的下跌,铁制品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市场上能煮三斗米的大锅,价格已经从七百文跌至五百文一口,成本则不足三百文。

不过,李安所研的太阳灶,需要更好的铸造工艺和先进的抛光研磨技术,所以,成本更高一些,即便规模化生产,单个的成本也不会低于五百文,甚至高达八百文。

不过,长安城的木柴的价格已经高达三百文一车,一车也就是一千斤,够三四口人的小家庭使用三个月的,但古代都是大家族生活在一起,对柴火的需求量相对要大一些,如此,一车柴火最多只能消耗两个月,甚至只有一个月。

如此一来,就算能撑两个月,一年就需要六车柴火,合计一千八百文钱,实际可能需要两三千文钱,也就是两三贯钱,这相当于一个劳力大半年的收入了,负担还是很重的。

也就是说,只要太阳灶的售价在两三贯左右,普通老百姓还是能接受的,尤其是人口多的大家庭,更能接受,毕竟,一两年下来就够本了。

而太阳灶的成本仅有五百文至八百文,卖到两三贯的价格,也是几倍的暴利。

李安和鱼朝恩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将太阳灶的售价定在三贯,虽然贵了一点,但从长期来看肯定是划算的,而之所以不把价格定得更低一些,是为了防止世家大族低价大量购买,然后,再以高价售卖,如此,太阳灶的大部分利润,就都跑到世家大族的手里了,皇帝只挣了个小钱,却让世家大族获利,这不是李安的初衷。

而三贯的价格,正好在百姓们的接受上限附近,若世家大族以三贯的价格大量收购,再以四五贯的价格售卖,则肯定不会有太高的销量,很有可能会卖不出去,囤积居奇的心思自然也就没有了,况且,研中心的加工厂一直在量产,老百姓宁肯多等一些时日,也不会去买四五贯价格的现成货。

一想到能有四倍的利润,鱼朝恩高兴的合不拢嘴,并立即将这一好消息告知李隆基,让李隆基也一起跟着高兴。

工匠齐备之后,流水线生产很快就开始了,并取得了很大的产量,三天可出产一个批次,而一个批次足有五百个之多,照这个度,一年可出产一百多批次,一年可生产五万个,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满足长安城一个城池的使用需求,当然,日后完全可以增加产能,毕竟,军队也很需要这种太阳灶。

春耕两个月之后,研中心的外墙和内部的各项设施,已经全部建造完毕,大明宫北部通往温泉宫的铁轨也全部铺设完毕,可谓双喜临门。

当然,还有一喜,那就是鱼朝恩负责的太阳灶生意,进行的非常顺利,先期出产的产品,几乎全都被世家大族和酒店旅馆买去了,十二个批次六千个太阳灶,一共获得了一万五千贯利润,按照一两金子六贯的价格,一共两千五百两金子,大唐一两是后世的四十二克,如此,按照后世的重量单位,就是一百多公斤的黄金,比人还重的黄金。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利润,并收入自己的小金库之中,李隆基的心情只能用狂喜来形容,而且,这份利润知道的人很少,只有李安和鱼朝恩等少数人知道,别人一概不知,也就是说,满朝文武和所有妃嫔,都不知道李隆基的小金库里有多少钱,更不知道太阳灶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有了自己的私房钱,李隆基睡着都能笑醒了,从今以后,他再也不用为了从国库中拨出钱财用于后、庭,而看那些谏臣的脸色了,这才是作为一名皇帝应该享受的一切,若是处处要看谏臣的脸色,那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大家,今日可真是三喜临门啊!”

鱼朝恩正在汇报太阳灶利润,见李隆基抿着嘴偷笑,附和了一句。

“三喜?没错,的确是三喜,研中心和铁轨都铺设完了,朕的独门生意也喜获丰收,三喜,三喜啊!”

李隆基高兴的笑了起来。

“大家,应该是四喜,李侍郎来了。”

高力士匆匆走来,并微笑着汇报。

“恩,没错,李侍郎只要一来,肯定有好事,的确可以称为一喜,那就真的是四喜临门了,宣李侍郎觐见。”

李隆基心情大好,直接大声喊了起来。

李安大步走入大殿,先将研中心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便说到铁轨,并带出自己新建造的新车头和五节车厢,想让李隆基体验一下。

“李侍郎,你做的铁轮车厢,朕都体验过了,这一次只不过增加了四节而已,有什么大的不同吗?”

李隆基好奇的问。

“陛下,这一次,微臣设计的新车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五节车厢却是焕然一新,远远过之前的单节车厢,现如今,车头和车厢已经运往大明宫北门方向,工匠们已经调式完毕,随时可以起航。”

李安并没有说出具体的情况,也没有必要,只要李隆基前去视察,并亲眼看一遍就可以了。

李隆基当然是要去看看的,而且必须过去看看,毕竟,铁路线刚刚贯通,众大臣和相关官员都已经过去了,他作为皇帝,也要过去看一眼,并对负责铺路的官员表扬一番,以展示自己对铁路的重视。

“摆驾重玄门。”

李隆基坐上龙辇,在大量宫女太监和护卫的簇拥下,直奔大明宫最北的重玄门而去。

此刻,重玄门是打开的,在重玄门外,以右相李林甫为的众大臣,正在参观李安新做出来的五节车厢。

虽然他们的任务是庆祝铁轨贯通,但铁轨只有两条线,从头到尾都只有两条线,并没有什么好看的,而李安新造出的五节车厢,内部设施极为完善,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当然,最让众大臣感到惊诧的,是这五节车厢的侧面,居然镶嵌了大块大块的药玉,以至于从一侧,可以看到另一侧的情况。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亢的喊声,李隆基抵达了重玄门外,并在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臣等参见陛下。”

以李林甫为的众大臣,顿时跪了一地,周围的工匠和民夫,更是跪着趴在地上,显得极为恭敬。

“平身,诸位爱卿全都平身,所有人都平身。”

李隆基挥了挥手,让众人起身,并惊奇的看向五节车厢,大步走了过去。

“李侍郎,这车窗全都是药玉做的,真漂亮啊!咦,五节车厢,怎么只有三个车门。”

李隆基感叹车厢漂亮,并提出了心头的疑问。

第四百五十四章 试探第七百三十六章 庆祝第二百一十三章 吾设此座久矣第四百四十章 汽车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黄羊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是贫穷惹的祸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寻欢第六百零六章 蚕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太子赏我玉扳指第七十八章 适度放权第三百三十九章 秋巡洛阳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弹簧减震系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驻守石国第一千零七章 车祸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铁路开始运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第一千一百八十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奸臣的无奈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论阴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九十章 公主还活着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禄山进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易守难攻第九百二十章 生活更好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兵训练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贸易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全部斩首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第四十章 止孩夜啼第六百零八章 大唐来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青楼歇歇脚第五百四十八章 钓鱼执法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第一千六百零六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玩牌打屁股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第九百五十四章 荡漾第六百六十章 颁奖第一千四百五十章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羊睾汤第五百五十一章 商业考察队第七百三十四章 离港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跨国投资第三百七十六章 铁甲炮车的震慑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墙第七八六十九章 无法仿制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戈迪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莎草纸工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龙颜大悦第一千一百七十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灯塔第七百三十九章 猜忌第一百五十二章 嫩芽儿的选择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这不是猫第九百七十一章 荫官第一百三十六章 事情有变第七百二十四章 枪械第九百二十二章 入港第一千五百六十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潜望镜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顶级美食第二百四十章 美人按摩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南军攻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野兔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收获很大第五百零五章 张霸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宝石第一千五百四十章第一百五十章 担米养仇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石国使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炮兵学堂第四百二十七章 石国使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灾区第八百七十章 天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第九百七十五章 做样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成本很高第三百八十章 铁甲指挥车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