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都死了……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这原本是李隆基最喜欢的地方。想当初他们兄弟五个群居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因此他登基之后,就有了把这里改造成宫殿的打算。宁王等兄弟知道他的想法,便一个一个都把宅邸让了出来,然后他又搬迁出了兴庆坊中的所有居户,从临近的两个里坊中划出了近半之地,经过开元之初十几年的营造,终于有了南内兴庆宫。

尽管这里比不上大明宫的轩敞亮丽,可他不喜欢那座刻上了太多祖母武后烙印的宫城,开元晚期开始就几乎定居在了这座兴庆宫。

兄弟姊妹一个个先他而去,就连儿孙辈,比他早死的亦有许多,这些生死看多了,他也就淡漠了。可他一直信任非常的安禄山突然举起叛旗这一击,却让一直矢志于和太宗皇帝李世民并肩的他,只觉得被人从后背心捅了一刀。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杨国忠也好,其他臣子也好,最初全都信誓旦旦地认为安禄山麾下兵马一定只是胁从反叛,很快就会溃散,可结果却是河北二十四郡除却平原郡外,全部沦陷,河南亦是步其后尘。

而紧跟着便是哥舒翰大败逃回潼关,洛阳显见也难保了。而只凭那么一丁点兵马守御潼关,下一个沦陷的难道不会是长安?

“陛下。”

听到这个声音,在大风中站在楼上的李隆基头也不回,半晌才涩声问道:“办好了?”

“回禀陛下,办好了。”

袁思艺纵使平日里对文武官员异常骄狂,人缘很不好,对诸王公主亦是爱理不理,眼睛长在头顶上,可出头去办赐死太子这样的事,他实在是没法生出什么趾高气昂的感受来。要是从前能够压下高力士,他一定会得意洋洋,可现如今叛军气焰高炽的时候,他就算是内侍之中第一人又有什么用?想到建宁王和广平王吃了掺药的饭食后昏迷不醒,于睡梦之中被缢杀,而李亨则是惨笑仰药自尽,他直到现在还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李隆基同样没有丝毫除去了威胁之后的畅快感,他死死捏紧了拳头,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安禄山既然打着拥戴太子的旗号,说不定还会以此为借口打过潼关,如果留着李亨,异日只会留下一个为叛将拥立的傀儡皇帝,至于广平王和建宁王这两个皇孙,在情势不明的时候就敢串联大臣,异日也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好事来可即便如此,他的内心深处却明白,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他根本从来就没相信过自己的这些儿孙

天子没开腔,袁思艺却也不敢就这么离去。足足好一会儿之后,他方才听到前头的李隆基淡淡地说道:“你去见一见荣王,让他预备一下。哥舒翰这个副元帅既然大败,他这个征讨元帅既然颇得人望,上下全都希望他能成功。当此之际太子暴薨,他若是不出面收拾人心,更待何时?”

李隆基既然一口咬定太子是暴薨,而不是自尽,袁思艺自然能够体会其中的奥妙。李亨这一死,皇子中比他年长的李琮去年病故,而废太子瑛以及鄂王李瑶已经废死于岭南,棣王李琰则是因罪死,所以荣王李琬竟已经是皇子中最年长的了。而且这位荣王人品俊秀,风雅翩翩,此前领征讨元帅就已经是众望所归,这次若是顺理成章正位皇太子,简直是运气太好了

可心里这么想的袁思艺赶到十六王宅中的荣王宅时,却没有第一时间见到这位官民士绅心目中的贤王。荣王李琬妻妾众多,再加上和其他诸王一样被软禁在这十六王宅中,除却读书写字,诗词歌赋之外,便是和妻妾饮酒作乐生孩子,膝下儿子女儿竟超过了半百之数此刻出面迎候袁思艺的,便是两个封了郡王的儿子,济阴王李俯,北平王李偕

把人往里头迎的时候,身为长子的李俯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阿爷前两日突感风寒,一直病不见好。”

袁思艺不禁有些吃惊,暗想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想归这么想,他奉圣命而来,当然表示要亲自见一见李琬。李俯和李偕虽为皇孙,却也不敢得罪这样一个御前红人,只能无可奈何地引其入内。当袁思艺看到李琬那半死不活的样子时,他立刻就明白,这位荣王绝不是装病,竟是真的病了

可事到如今,天子要他传达的事情方才是重中之重。在李琬床榻边一坐,袁思艺就直截了当地把太子李亨暴薨一事给说了出来。然而下一刻,他就只见荣王李琬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他,仿佛已经完全明白了此中玄虚似的。在这种异样的目光之下,袁思艺有些愠怒,当即沉下脸说道:“大王还请好好珍重自己的身体,要知道,太子已去,大王就是众望所归,千万不要让陛下以及文武百官,天下军民失望了”

这样的话正着听就是勉励,如果反着听……至少李俯和李偕两个人对视一眼,全都觉得那分明是告诫,甚至说威胁两人全都是没有什么能耐的空头皇孙,甚至连父亲那喜好读书,风仪俊挺这唯一的优点都没有,更不曾企及过什么至高无上的御座。所以,等到他们强忍惊惶,硬是捱到袁思艺左一句右一句把天子的话全都转达完了之后,他们把人送出去时,想到身为储君的李亨说死就死了,竟连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所以,两人一回转来,就急匆匆冲到了荣王李琬的病榻前,竟是双膝一软直接跪了下来。李偕更是哀声问道:“阿爷,事到如今应该如何是好?”

荣王李琬看着这两个最年长的儿子,不禁气得直哆嗦。现如今他们这些皇子们一个个繁衍生息,底下儿子女儿一大堆,包括太子李亨在内,诸多皇孙当中能够封郡王的,要不就是年长,要不就是母亲出身尊贵,李俯和李偕便因为是嫡子,在天宝之初就封了郡王。可是,太子李亨此前被留在宫中形同软禁,广平王和建宁王两个儿子却还甘冒奇险擅自跑出十六王宅去替其奔走,如果是他荣王李琬碰到这种事情,难道还能指望李俯和李偕这两个不成器的?

见两个人魂不附体,想到自己这所谓的征讨元帅一职,想到死得不明不白的李亨,李琬根本不认为李隆基会放心放权给自己。更何况他这一次的病来势汹汹,突然得令他自己都觉得措手不及,此刻不由自主地将这场大病也往那些阴谋上靠。于是,面对两个惶恐不安的儿子,他最终轻轻吐出了一句话。

“你们放心。”

这短短四个字,李俯和李偕全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当然也不可能放下心来。然而,等到了次日一大清早,他们就立刻明白了。因为他们的父亲,天子第六子荣王李琬,竟是在昨天夜里就突然这么病故了难以置信的两个人在病榻前双膝一软齐齐跪下,随即伏地痛哭的时候,竟是不由自主地暗地里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一交击就迅速又挪开了。

当荣王宅的监院中官气急败坏地把李琬的死讯报到袁思艺面前时,这位内侍监只觉得脑袋都仿佛轰然炸开了。他不知道李琬这是真的病故,还是因为自己昨天说的那些话被人误解了。他只知道现如今一切都难以挽回,而且还万万不能对天子隐瞒。这时候,他反而分外思念起高力士的存在,因为高力士如果还在,一切就有人顶了,可这种时候没人能够帮他,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呈报天子。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隆基在得知这样一个消息之后,并没有雷霆大怒,有的只是简简单单三个字。

知道了。

而当太子李亨以及荣王李琬双双暴薨的消息随之传开之后,长安城中官民将卒全都错愕难当。李隆基对于太子的不放心由来已久,再加上安禄山别有用心的喊出拥戴太子,顿时让李亨的处境更加困难,所以,每一个人都对挂着征讨元帅之名的李琬寄予厚望。大家并不是指望这位皇子文武双全,只是希望皇族能够推出一个人来号召天下臣民,可就是这样微薄的希望也成了泡影。更离谱的是,很快就有消息说,太子李亨竟然也偏偏在这种时候暴薨了

据说,太子的两个儿子,广平王建宁王兄弟也死了

甚至就连早已私底下计划着进入蜀中避难的杨国忠,在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竟也是始料不及。李亨李琬兄弟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什么时候死都不要紧,可为什么李隆基偏偏昏了头,要在这种时候让他们死了?这不是火上浇油添乱吗?

心里这么想,杨国忠却也万万不敢就这么去向天子劝谏,毕竟高力士前车之鉴犹在。因此,得到潼关方面李承光的战报,说是哥舒翰正在潼关大肆招募勇士协助防守,也许还能够拖上一两天,他就当机立断前往兴庆宫求见天子,一头磕在地上,直截了当地拿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今长安岌岌可危,恳请陛下先行避难蜀中蜀地民风淳朴,感念陛下恩德,只要陛下振臂一呼,便有千千万万的人愿意追随陛下讨逆临走之前,命人六百里加急传令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南下关中,和叛军决一死战即可”

第889章 问君愿从否?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战第690章 准卿三条奏第399章 仇人不见,今非昔比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第1141章 都死了……第158章 脏水和黑锅第619章 千里回云州第228章 送卿回京,与君惜别巡第935章 何处求边功第132章 厚积薄发何畏奸第472章 兵不厌诈第858章 夹起尾巴隐忍第927章 水越浑越好第489章 一团和气第223章 小卒顶真,大帅之威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599章 走马上任第366章 速刑杖杀,灭口遭疑第455章 师傅师娘第765章 英灵祭第1046章 取尔父而代之第572章 战云密布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第296章 表字君礼,忘年知己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难得第137章 当头棒喝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631章 步步紧逼第1107章 狗咬狗第416章 谁家玉人最知音第269章 恩怨几许,岂可无回敬?第819章 虚情假意第647章 雁门赋第326章 府试,废后!第77章 珠联璧合第58章 子肖其母,赵国夫人第783章 火药第11章 印书第103章 美酒赠狂客,泼墨...第555章 小别胜新婚第224章 都督激赏,至亲情怯第1021章 宁极堂前话联姻第890章 年少轻狂,难死心第818章 杀鸡儆猴第800章 巨阉惜旧情第648章 拔解,军阵第357章 狗急跳墙第93章 美人如玉剑气如虹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551章 钱粮人口,不可或缺第1222章 深夜杀机第660章 不可无权柄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316章 纷至沓来的佳人们第1047章 国士第518章 文坛新秀,济济一堂第521章 知制诰第321章 纵横睥睨无敌手第946章 鸿鹄之志,名将事败第1022章 愿尔白头偕老第660章 不可无权柄第886章 第一名将第613章 冥顽不灵第186章 面圣第856章 请君镇胡户第937章 煽风点火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后一击第710章 一夜惊风雨,却是铨试日第167章 情深意长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30章 竹林之中论疾苦第1023章 河东之行,节度副使第708章 一身承阖族之重第801章 节度之威第240章 阿姊第9章 宗主第947章 日月换新天第893章 国之柱石,一方父母第806章 真言动人心第482章 宇文统之心第454章 杨玄琰第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厉风行第679章 言辞逼人,压力山大第415章 夺人权柄,一言九鼎第585章 云州宣抚使第1080章 战略资源,奇袭契丹第705章 冷面师伯和漂亮师姊第136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334章 御前激辩,针尖对麦芒第366章 速刑杖杀,灭口遭疑第1040章 人心思变第828章 谁是郭子仪?第553章 慈悲为怀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215章 尘埃落定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俩第2章 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