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军心向背

这是杜士仪在常山郡真定城停留的第四天。

严格来说,作为此次行军主帅,他只管行军打仗,不应该插手地方政务。可是,他不但是招讨元帅,还身兼总领中书省的右相,也就是从前的中书令。如今他只是不在长安处理政务,沿途所过州县安排主司的事却可以管一管,更何况,若是不立刻临时征辟官员署理事务,经过叛乱之后的那些郡县不要说发生饥荒,就是酿成民变都有可能。再加上他深知幽州是坚城,早一天晚一天抵达城下都没有什么大区别,因此宁可把准备都做得扎实一些。

而此次行军所需的粮草,则由原东都留守李橙亲自坐镇洛阳东面,地处运河以及官道交界处的河阴进行转运。原先尚未打下邺郡时,是从江淮经汴水送到河阴,再经陆路补给杜士仪麾下三路大军,如今邺郡克复,河北只剩下最北面的幽州范阳郡等六郡,因此运粮就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仍旧从河阴经陆路往上转运,另一路却可由河阴由水路转运黎阳,然后通过永济渠送到德州平原郡,再向河北各郡转运,这是为了既供应大军,同时也供应此前遭受重创的诸郡军民。永济渠这条当初隋炀帝为了征高丽而开通的运河,如今却成了支援大军的生命线,同时也让河北二十四郡军民得以喘息。

因此,坐镇德州平原郡,保住平原郡始终不失的太守颜真卿便承担起了至关重要的责任。但直到现在,杜士仪都尚未来得及去见自己这小师弟一面。只看颜真卿能够在河北二十四郡全部沦陷的时候却安然保住平原郡,他就根本不担心如今的大军粮草转运之事。

刚刚和颜杲卿一同从刑场回来,他就进了颜杲卿的书房。除了此前商讨的免租赋这些安抚手段之外,对于逃窜乡里的叛军,以及趁机祸害为乱者,他的宗旨则是用重典。对于这一层,颜杲卿自然完全同意。而对于杜士仪趁着世家地主遭受重创之际,让他立刻组织胥吏清查田亩,颜杲卿则是有些犹豫了。

“河北初定,也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如果不能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田亩全都厘定清楚,异日如何安顿民众?如果这场叛乱平息之后,庶民不能立刻安身立命,那么这场乱子就永远平息不得。这些年来,成丁授田百亩的国初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尤其是河北遭受重创,如果还按照从前的标准来征收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那么,那时候就不是叛军为乱,而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了。大乱之后要想大治,就必须快刀斩乱麻”

而借着清查田亩,就可趁势在河北推行两税

杜士仪的深一层意思,颜杲卿当然无法体会,可杜士仪担心庶民逃离家园后的田地为乡间恶霸又或者其他人侵占,这一层意思他哪能不明白?悚然而惊的他只沉吟片刻,便深深行礼道:“我能够从叛军手中侥幸逃脱大难,既然元帅把话说得这么透彻,能够为生民百姓做一点实事,我自当不避祸福”

以颜杲卿此次首倡义旗的威信担当此事,杜士仪自是喜出望外。他当即紧紧握了握颜杲卿的手,欣然说道:“近日我就会将请免河北诸州郡租赋,以及清查田亩之事禀报陛下,请以颜兄主导河北诸郡括田之事。但我可以对颜兄说清楚,这次括田,不为搜刮民脂民膏以丰国库,而是为了生民存身立命”

宇文融当初主持括田括户,被人诟病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因此而得的大笔款项入了国库,丰了太府,让李隆基能够更加大手笔地修兴庆宫,修芙蓉园,尽情享乐,对百姓的真正好处却有限得很,所以一旦优惠期过去,百姓立刻再度逃亡。所以这次杜士仪搬出的理由则是利民,毕竟,在免除河北两年租赋,以及河北之地的官宦世家大户被叛军来了个大扫除的情况下,把租庸调改成针对田亩而征收赋税的两税,面对的阻力会少许多。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残酷,但只有原先的上层建筑遭到了野蛮清洗之后,才有可能推行变革

当杜士仪从颜杲卿的书房出来时,就只见牙兵把守的院子里,一个人影正在又急又快地来来回回走着,显然已经来了并非一时。

“怀恩?难不成是有什么紧要的战报?”

仆固怀恩确实已经来了很久,听到这一声,他倏然转身抬头,随即大步迎了过来。可对于杜士仪的问题,他却避而不答,而是躬身行礼,恭恭敬敬地沉声说道:“元帅,末将是受郭大帅以及程大帅以及军中诸将所托,所以特地在此等候元帅。大家有话想对元帅说。”

杜士仪和仆固怀恩多年情分,除却在节堂之上议事的时候,平常都是谈笑无忌,此刻突见对方如此光景,他不禁大为意外。而且,仆固怀恩直接把郭子仪程千里以及其他将校都给摆上了台面当做理由,除非有天大的事情断然不会如此。于是,他在盯着对方看了好一会儿之后,见其丝毫没有解释的意思,他顿时无奈地说道:“好吧,你既然守口如瓶,我这就去见了子仪和千里等人,他们总不成你和你一样卖关子。”

等到杜士仪随仆固怀恩来到了常山太守府中大堂,他方才发现,三军之中偏裨以上将校竟是都到了,将这偌大一座正堂挤得满满当当。为首的郭子仪和程千里站在最前头,两个人的面上除却凝重,便是无可奈何。而在主位之下侍立的,则是阿兹勒以及薛嵩和李怀玉。阿兹勒目不斜视,薛嵩和李怀玉就不一样了,目光和他一对上便立刻心虚地别开了眼睛。那一瞬间,他立刻明白了今日此情此景的由来。

到底还是事发了

心头敞亮的杜士仪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此前他之所以立刻下禁口令,是因为生怕邺郡之战有问题,也生怕仆固怀恩领骑兵奔袭常山的时候分心旁骛,可现在只剩下幽州等六郡在前,再加上长安那边的消息渐渐传过来,纸包不住火,之前他压制言论之后的爆发也就反弹得格外强烈。但是,隐瞒这样的消息不同于隐瞒其他的消息,对于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果然,他一落座,郭子仪和程千里没说话,刚刚单身去请他的仆固怀恩也没有说话,下头河东军中却有一个裨将先站了出来:“敢问元帅此前奉诏回长安时,伴陛下驾幸十六王宅时,真的遭到了永王李父子的袭杀?”

这直截了当的问题,不是出自安北和朔方军中,却是河东军中将校率先发难,不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前河东节度使王忠嗣的遭遇。所以,有人起了个头,河东军中将校立刻一片骚动,一个接一个求证细节,到最后还是程千里实在看不过去转身弹压。而郭子仪感受到了身后朔方军中将领的压力,不得不出声说道:“元帅,军中如今已经谣言四散,如果没有一个劝慰的说法,只怕更加众说纷纭,还请元帅能够为大家解惑。”

“本来,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见底下立刻传来嗡嗡嗡的议论声,杜士仪神色转厉,眼神倏然一扫,见底下立刻鸦雀无声,他这才态度沉静地说,“当时我在邺郡,因军情紧急,我方新败,军心士气无不低迷,严令随从及前锋营不得泄露此事,违命者杀无赦,如今虽已经解常山之围,形势一片大好,可如果可以,我恨不得永不提此事既然你等今日群聚堂上问我,那当日之情,我也不好再隐瞒了。”

杜士仪没有任何的矫饰,言简意赅将当日情形解说了一遍。当他说完之后,大堂中立刻出现了一片死寂。毕竟,仆固砀虽说从阿史那承庆的随从那里打探到了一些看似栩栩如生的细节,可毕竟经外人口耳相传,不免有些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可从杜士仪这个当事者口中说出来,就少了几分夸张,多了些平实,但其中惊心动魄的地方,却怎是那些犹如传奇似的版本可以比的?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觉得喉咙口发涩,心中噎得慌。那时候叛军尚盘踞河北,拥兵十余万之众,李隆基怎么就敢出此下策,令永王李行刺杜士仪,而后更打算把责任一股脑儿全都推到这位永王头上?若不是李另有算盘,那如今河北将面对怎样一番乱局?

“好了,李父子已经伏诛,如今更是褫夺王号,子孙贬为庶民,此事就到此为止。幽州就在前方,各位但请放下这些杂七杂八的心思,只消去做一件事,戮力同心,平息这场祸害天下苍生的叛乱”

杜士仪一锤定音地撂下这番话,这才站起身来,先到最前头的三个大将面前,沉声说道:“子仪,千里,怀恩,三军之中,你们带领部将前去宣抚,务必把这些谣言平息下去。就说是我的话,此前这场大乱,人命贱如草,如今既然平乱近在眼前,就该奋勇向前,把这一场兵灾消弭下去,而我定当为有功将士请命,论功行赏朝廷如何,陛下如何,这些念头且都抛在身后,先把身为军人,保家卫国的分内事做好”

事到如今,哪怕隐隐察觉到杜士仪并非没有愤懑怨望,郭子仪也好,程千里也好,都觉得劝无可劝,只能默默答应之后,劝了麾下将领离开。

杜士仪平定漠北,可谓灭国之功,可一旦身在险境时,天子漠然,严令不得出兵救援,立下平叛大功之后,天子则动杀心。身为人臣,谁不心寒?更何况,郭子仪救长安也是不得制令私自发兵,程千里更是在将兵的推举下兵谏逐节度,要说他们这样的立场,天子会信赖,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杜士仪真的死了,他们日后被削减兵权,甚至于被杀被赐死,那种结局恐怕是注定的。更何况,李隆基昏聩到如此光景,还恋栈皇位不去,太让人失望了

第169章 美人心计第850章 激将法第595章 另置别县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966章 节度北庭第262章 才出试场,又为试官第193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第550章 托君以军权第547章 诱敌之计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难得第1229章 痴心妄想!第734章 一线生机第393章 请君同行,迁授县令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849章 朔方杂牌军第959章 将相之私怨第994章 围困示威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第1122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479章 江陵遇故迹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1066章 杀王第615章 请云州过所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第234章 奚族之主,杀机隐现第1132章 大军入云州第101章 珠联璧合访张旭第485章 仁至义尽第196章 红粉知己第1165章 当头一棒向天子第26章 金针拨障术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372章 无人仗义无人怜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504章 雷霆第127章 情到浓时情转薄第346章 抗争第81章 进士科试赋第1239章 成王败寇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9章 宗主第402章 主客之争,分化之道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191章 登闻鼓诉冤第246章 金枝玉叶无福求第83章 同姓之谊,忆往昔峥嵘萧索第724章 一片苦心为相国第361章 欲撼张嘉贞,捶死王胖子第408章 谁让你不经吓?第519章 荐友得傧相第889章 问君愿从否?第433章 万岁池第85章 吊唁之日,亲疏远近第211章 美人计之上第509章 宗主再断姻缘第956章 梨园见天子第1203章 主心骨回来了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梦第486章 筹谋江左第819章 虚情假意第689章 大考之争第924章 千里终南三日回第489章 一团和气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第1034章 轩然大波第445章 全胜第1268章 杀!第709章 夤夜废太子第766章 荐君鸿词科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399章 仇人不见,今非昔比第418章 诱之以利第636章 夏屋隐逸第366章 速刑杖杀,灭口遭疑第34章 惊雷一舞振人心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781章 诗品高下,河州刺史第471章 滚!第1011章 人生有取舍第1084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第672章 抚恤善后,帝王心术第112章 名门夜宿,大风...第868章 公报私仇第260章 今科谁制头第236章 杀威,告急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1199章 又是一场清洗第353章 损人不利己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无边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163章 驱虎吞狼第26章 金针拨障术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364章 宴集 扬名,当堂锁拿第981章 灭国之功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685章 使君游西域第156章 最是护犊京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