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294章 风雪飘摇,十一郎归来

进了腊月,天子李隆基避寒巡幸骊山温汤,文武一时随行不少,其中,刚刚因为大胜拜相回朝的张说,以及出征战功虽不算最突出,天子却依旧倍加宠幸的王毛仲,自然而然是文武之中最突出的人物。然而,更加让人热议的,却是新立的朔方军节度使将归于何人,一时众说纷纭,有的说极可能是王毛仲,有的说是张说,更有人说张嘉贞这宰相近来风评不佳,而如韦抗这样曾经出外过的,也在众人猜测之列。相形之下,刚刚故去的郭知运自然不免引来了深深的叹息。风雪之中,李隆基也并未在骊山上久作停留,不过六日便回到长安城,随行的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也都回了来。

然而,温泉水固然舒适惬意,可两人却都有些无精打采。司马承祯此番随行之后,却在御前坚辞回山,李隆基苦留不住,也只好答应了下来。此时此刻,眼看马车停在了彼此相对的金仙观和玉真观门口这条大街上,玉真公主便深深叹了一口气道:“虽说贵为公主,可司马宗主还是看不上我这资质,不肯让我执弟子礼,如之奈何?”

“你又不是没看出来,司马宗主是真不喜欢那些贵人云集的场合。”金仙公主无奈地摇了摇头,继而便欣然说道,“不过看他精神矍铄,日后总还有再进京的机会,你也不用这般遗憾。而且《道德经》已经校正注解完毕了,也是一桩功德。”

金仙公主一面说,一面示意今次随行的王容替自己劝解玉真公主一二,王容便含笑说道:“前次我有幸在景龙观中住了今日,瞻仰了司马宗主的风采,据我所知,司马宗主在嵩山和东都洛阳左近有不少至交好友,即便是为了这些方外之交,他也必然会再游京畿。圣人拳拳之心,司马宗主必然也是深知的。更何况,若是觉得京城人来人往不便,他日允其在王屋山中择地再建清幽道观,那时候司马宗主必能长留。”

“对啊,还可如此!玉曜,你若是早说,我就抢在前头去向阿兄提议了!”玉真公主一时微嗔,随即方才喃喃自语道,“不过,如今国库还并未充盈到那个地步,兴许阿兄未必会答应,否则也不会用宇文融那样的财计之臣……罢了,过几年我再如此建议好了!”

玉真公主既是心情转好,金仙公主亦是欣悦,送其下了车,也就自己带着王容进了金仙观。她们才一进门,便有留守的女冠上来回禀近些日子的访客以及其他琐碎事务,却是着重说道:“送礼的人中,有从东北饶乐都督府送来的银貂皮,一丝杂色也没有,竟是异常难得的好东西。”

金仙公主登时停步,有些不解地问道:“饶乐都督府?”

王容便在旁边解释道:“应是饶乐郡王妃,也就是固安公主命人送的吧?”

那女冠连忙点头道:“没错,是固安公主让人送来,说是孝敬长辈的。”

恍然大悟的金仙公主顿时笑了起来:“她还真是好快的耳报神……待会儿拿来给我瞧瞧!”

无论金仙公主还是玉真公主,当真正过目看过那些银貂皮之后,不禁全都爱不释手。等到见面说起此事,两人不约而同都打算做一件贴身小袄,言谈之间,对固安公主不禁更多了几分善意。而当杜士仪从王容的信上得知这些时,假借固安公主之名让人去送礼的他先是舒了一口气,随即便再次屈指算了算。知道那封回信如今大约已经送到了奚王牙帐,他不禁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两声。

阿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长安纵使再有父母不慈,却终究是你的故乡!这一时之气,不得不争!

“杜郎君。”

身后传来的声音让杜士仪立时转过了身子,见是传信的岳五娘,他连忙把信笺往袖子里一塞,这才抬头问道:“岳娘子可是还有什么事?”

“张相国那里我设法打探过,小和尚当初身登敌阵,斩将夺旗,以殊功授勋骑都尉,官职却因为他自己所求,留在新设立的麟州为镇将。”说到这里,岳五娘微微一顿,这才低声说道,“那些人说,这等功勋回朝入十六卫为卫官绰绰有余,不知道他为何要留在麟州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方。我想着他曾得罪过王毛仲,说不定心有忌讳,再加上他的身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打算走一趟麟州,所以打算向杜郎君告辞。”

杜士仪早知道岳五娘是闲不下来的性子,此刻并不意外。然而,想到罗盈那个印象深刻的小光头,他沉吟片刻便点点头道:“好,那我也不留你。然则麟州邻近西域,不比中原,你去对赤毕说一声,带上几十两金子随身,以备不时之需。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不要吝惜。”

见杜士仪如此慷慨大方,岳五娘登时笑了起来:“那我就不和杜郎君你客气了,能遇上你这样热心却又慷慨的人,真是我的运气!”

“能得你屡次相助,何尝不是我的运气?此去遥远,千万珍重。”

“杜郎君也请珍重,希望我回来的时候,杜郎君已经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望着岳五娘的身影翩然消失在门外,杜士仪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突然又想到了远贬济州的王维。那时候觉得王维无妄之灾,可就在今天,他得知了原太乐令刘贶之父刘子玄刚到安州不久就病逝的消息。相比刘子玄那一大把年纪却还因儿子之故遭池鱼之殃,王维已经是幸运得很了!

杜十三娘在东都仍未归来,岳五娘又动身前往兰州,杜宅之中一时更显得冷清了许多。而年关将近,杜士仪手头事务基本上都已经完结,空闲不免越来越多,他也就索性把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了书斋中看书抄书,这寂寥也就总算不那么难捱了。这一日恰巧是休沐,他照样在书斋中抄录着一卷刚从杜思温那儿央求借来的难得珍本,却只听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挑了挑眉的他抬起头来,还来不及喝问,就只见书斋那厚厚的羊皮絮门帘被人一下子撞开,紧跟着就是一个人风风火火冲了进来。

“杜十九,吓一跳吧,我来啦!”

时隔两年不见,此时此刻面对那个显然又蹿高了一大截,面容却依旧如同从前那般秀美的年轻人,杜士仪忍不住发愣了片刻,这才没好气地叫道:“是吓了一跳,你这家伙,要来长安也不及早给我送个信!还有,看你这一身雪,靴子都湿了!来人!”

随着这一声喝,外头立时有人进来,却是满脸堆笑的赤毕。杜士仪一看他那神情就知道,崔俭玄能这么闯进来是赤毕的纵容,当即板着脸指了崔俭玄道:“把这家伙押下去先好好洗刷洗刷,收拾干净了再送来见我……记得给他灌两碗姜汤下去,脸都冻僵了,大雪天里骑马,也就只有他不顾自己的身体!”

崔俭玄被杜士仪这态度噎得为之气结,嚷嚷了一句我又不是女人没那么娇弱,却被赤毕笑吟吟地“礼请”了出去,很快就没声响了。这时候,外头方才有僮仆进来擦了刚刚那些雪水痕迹,而杜士仪也丢下书卷披上了氅衣出去。刚换好木屐下了雪地,他就看见不远处竹影打着伞,身后其他仆婢都簇拥着杜十三娘往这边走来,连忙迎了上去。

相比崔俭玄的狼狈,杜十三娘身上裹着严严实实,头上戴着风帽,这会儿看见杜士仪,她连忙把风帽一摘,笑吟吟地说道:“阿兄,我想给你个惊喜,就没让人捎信回来。而且,因为崔尚书他们都要上京来,说是路上不好走,再三邀我同路,我只好答应了。十一郎君我是说都说不听,硬要骑马,要不是我强压了他进潼关之后就坐车,他险些手上都冻出了冻疮来!可过了新安,他又不肯坐车……我真后悔禁不住赵国夫人和五娘子请求,答应让阿兄照管他。”

杜士仪一下子便愣住了:“我……照管他?”

“没错,五娘子说,本打算过年之后再动身的,但崔尚书要回京候选,十一郎君也呆不住,再说崔尚书子女也不少,十一郎君又是不听管束的,也只有你镇得住他。所以赵国夫人和崔尚书商量过后,说是把人留在我们这儿,我推却不过,就代阿兄答应了。”说到这里,杜十三娘见杜士仪面色微妙,以为自己的自作主张让杜士仪生气了,连忙解说道,“阿兄,我也是想着你和十一郎君是同门师兄弟,又相交莫逆,所以才……”

“没事,此事甚好。”杜士仪打了个哈哈截断了妹妹的话,旋即便让开身子说道,“别在雪地里站着,进书斋说话。幸好我知机,让赤毕押着崔十一去沐浴更衣喝姜汤了。这小子既然自己送上了门来,我当然得好好管管他,否则也对不起赵国夫人和五娘子这般托付!”

一路车马颠簸天寒地冻,如今泡在热腾腾的水中,崔俭玄不禁舒舒服服吐出了一口气。想到这一次能够不用寄住在伯父崔泰之家中,他不禁得意地眯起了眼睛,可下一刻就突然冷不丁打了个寒噤。莫名其妙的他狠狠吸了吸鼻子,想到行前对母亲和阿姊妹妹拍胸脯说的话,一时不禁低低喃喃自语了起来。

“崔氏家名……阿爷,你当初也不是长子,我虽肯定不如你,可我总不能差你太多……”

进了腊月,天子李隆基避寒巡幸骊山温汤,文武一时随行不少,其中,刚刚因为大胜拜相回朝的张说,以及出征战功虽不算最突出,天子却依旧倍加宠幸的王毛仲,自然而然是文武之中最突出的人物。然而,更加让人热议的,却是新立的朔方军节度使将归于何人,一时众说纷纭,有的说极可能是王毛仲,有的说是张说,更有人说张嘉贞这宰相近来风评不佳,而如韦抗这样曾经出外过的,也在众人猜测之列。相形之下,刚刚故去的郭知运自然不免引来了深深的叹息。风雪之中,李隆基也并未在骊山上久作停留,不过六日便回到长安城,随行的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也都回了来。

然而,温泉水固然舒适惬意,可两人却都有些无精打采。司马承祯此番随行之后,却在御前坚辞回山,李隆基苦留不住,也只好答应了下来。此时此刻,眼看马车停在了彼此相对的金仙观和玉真观门口这条大街上,玉真公主便深深叹了一口气道:“虽说贵为公主,可司马宗主还是看不上我这资质,不肯让我执弟子礼,如之奈何?”

“你又不是没看出来,司马宗主是真不喜欢那些贵人云集的场合。”金仙公主无奈地摇了摇头,继而便欣然说道,“不过看他精神矍铄,日后总还有再进京的机会,你也不用这般遗憾。而且《道德经》已经校正注解完毕了,也是一桩功德。”

金仙公主一面说,一面示意今次随行的王容替自己劝解玉真公主一二,王容便含笑说道:“前次我有幸在景龙观中住了今日,瞻仰了司马宗主的风采,据我所知,司马宗主在嵩山和东都洛阳左近有不少至交好友,即便是为了这些方外之交,他也必然会再游京畿。圣人拳拳之心,司马宗主必然也是深知的。更何况,若是觉得京城人来人往不便,他日允其在王屋山中择地再建清幽道观,那时候司马宗主必能长留。”

“对啊,还可如此!玉曜,你若是早说,我就抢在前头去向阿兄提议了!”玉真公主一时微嗔,随即方才喃喃自语道,“不过,如今国库还并未充盈到那个地步,兴许阿兄未必会答应,否则也不会用宇文融那样的财计之臣……罢了,过几年我再如此建议好了!”

玉真公主既是心情转好,金仙公主亦是欣悦,送其下了车,也就自己带着王容进了金仙观。她们才一进门,便有留守的女冠上来回禀近些日子的访客以及其他琐碎事务,却是着重说道:“送礼的人中,有从东北饶乐都督府送来的银貂皮,一丝杂色也没有,竟是异常难得的好东西。”

金仙公主登时停步,有些不解地问道:“饶乐都督府?”

王容便在旁边解释道:“应是饶乐郡王妃,也就是固安公主命人送的吧?”

那女冠连忙点头道:“没错,是固安公主让人送来,说是孝敬长辈的。”

恍然大悟的金仙公主顿时笑了起来:“她还真是好快的耳报神……待会儿拿来给我瞧瞧!”

无论金仙公主还是玉真公主,当真正过目看过那些银貂皮之后,不禁全都爱不释手。等到见面说起此事,两人不约而同都打算做一件贴身小袄,言谈之间,对固安公主不禁更多了几分善意。而当杜士仪从王容的信上得知这些时,假借固安公主之名让人去送礼的他先是舒了一口气,随即便再次屈指算了算。知道那封回信如今大约已经送到了奚王牙帐,他不禁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两声。

阿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长安纵使再有父母不慈,却终究是你的故乡!这一时之气,不得不争!

“杜郎君。”

身后传来的声音让杜士仪立时转过了身子,见是传信的岳五娘,他连忙把信笺往袖子里一塞,这才抬头问道:“岳娘子可是还有什么事?”

“张相国那里我设法打探过,小和尚当初身登敌阵,斩将夺旗,以殊功授勋骑都尉,官职却因为他自己所求,留在新设立的麟州为镇将。”说到这里,岳五娘微微一顿,这才低声说道,“那些人说,这等功勋回朝入十六卫为卫官绰绰有余,不知道他为何要留在麟州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方。我想着他曾得罪过王毛仲,说不定心有忌讳,再加上他的身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打算走一趟麟州,所以打算向杜郎君告辞。”

杜士仪早知道岳五娘是闲不下来的性子,此刻并不意外。然而,想到罗盈那个印象深刻的小光头,他沉吟片刻便点点头道:“好,那我也不留你。然则麟州邻近西域,不比中原,你去对赤毕说一声,带上几十两金子随身,以备不时之需。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不要吝惜。”

见杜士仪如此慷慨大方,岳五娘登时笑了起来:“那我就不和杜郎君你客气了,能遇上你这样热心却又慷慨的人,真是我的运气!”

“能得你屡次相助,何尝不是我的运气?此去遥远,千万珍重。”

“杜郎君也请珍重,希望我回来的时候,杜郎君已经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望着岳五娘的身影翩然消失在门外,杜士仪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突然又想到了远贬济州的王维。那时候觉得王维无妄之灾,可就在今天,他得知了原太乐令刘贶之父刘子玄刚到安州不久就病逝的消息。相比刘子玄那一大把年纪却还因儿子之故遭池鱼之殃,王维已经是幸运得很了!

杜十三娘在东都仍未归来,岳五娘又动身前往兰州,杜宅之中一时更显得冷清了许多。而年关将近,杜士仪手头事务基本上都已经完结,空闲不免越来越多,他也就索性把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了书斋中看书抄书,这寂寥也就总算不那么难捱了。这一日恰巧是休沐,他照样在书斋中抄录着一卷刚从杜思温那儿央求借来的难得珍本,却只听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挑了挑眉的他抬起头来,还来不及喝问,就只见书斋那厚厚的羊皮絮门帘被人一下子撞开,紧跟着就是一个人风风火火冲了进来。

“杜十九,吓一跳吧,我来啦!”

时隔两年不见,此时此刻面对那个显然又蹿高了一大截,面容却依旧如同从前那般秀美的年轻人,杜士仪忍不住发愣了片刻,这才没好气地叫道:“是吓了一跳,你这家伙,要来长安也不及早给我送个信!还有,看你这一身雪,靴子都湿了!来人!”

随着这一声喝,外头立时有人进来,却是满脸堆笑的赤毕。杜士仪一看他那神情就知道,崔俭玄能这么闯进来是赤毕的纵容,当即板着脸指了崔俭玄道:“把这家伙押下去先好好洗刷洗刷,收拾干净了再送来见我……记得给他灌两碗姜汤下去,脸都冻僵了,大雪天里骑马,也就只有他不顾自己的身体!”

崔俭玄被杜士仪这态度噎得为之气结,嚷嚷了一句我又不是女人没那么娇弱,却被赤毕笑吟吟地“礼请”了出去,很快就没声响了。这时候,外头方才有僮仆进来擦了刚刚那些雪水痕迹,而杜士仪也丢下书卷披上了氅衣出去。刚换好木屐下了雪地,他就看见不远处竹影打着伞,身后其他仆婢都簇拥着杜十三娘往这边走来,连忙迎了上去。

相比崔俭玄的狼狈,杜十三娘身上裹着严严实实,头上戴着风帽,这会儿看见杜士仪,她连忙把风帽一摘,笑吟吟地说道:“阿兄,我想给你个惊喜,就没让人捎信回来。而且,因为崔尚书他们都要上京来,说是路上不好走,再三邀我同路,我只好答应了。十一郎君我是说都说不听,硬要骑马,要不是我强压了他进潼关之后就坐车,他险些手上都冻出了冻疮来!可过了新安,他又不肯坐车……我真后悔禁不住赵国夫人和五娘子请求,答应让阿兄照管他。”

杜士仪一下子便愣住了:“我……照管他?”

“没错,五娘子说,本打算过年之后再动身的,但崔尚书要回京候选,十一郎君也呆不住,再说崔尚书子女也不少,十一郎君又是不听管束的,也只有你镇得住他。所以赵国夫人和崔尚书商量过后,说是把人留在我们这儿,我推却不过,就代阿兄答应了。”说到这里,杜十三娘见杜士仪面色微妙,以为自己的自作主张让杜士仪生气了,连忙解说道,“阿兄,我也是想着你和十一郎君是同门师兄弟,又相交莫逆,所以才……”

“没事,此事甚好。”杜士仪打了个哈哈截断了妹妹的话,旋即便让开身子说道,“别在雪地里站着,进书斋说话。幸好我知机,让赤毕押着崔十一去沐浴更衣喝姜汤了。这小子既然自己送上了门来,我当然得好好管管他,否则也对不起赵国夫人和五娘子这般托付!”

一路车马颠簸天寒地冻,如今泡在热腾腾的水中,崔俭玄不禁舒舒服服吐出了一口气。想到这一次能够不用寄住在伯父崔泰之家中,他不禁得意地眯起了眼睛,可下一刻就突然冷不丁打了个寒噤。莫名其妙的他狠狠吸了吸鼻子,想到行前对母亲和阿姊妹妹拍胸脯说的话,一时不禁低低喃喃自语了起来。

“崔氏家名……阿爷,你当初也不是长子,我虽肯定不如你,可我总不能差你太多……”

213.第213章 神狼之怒679.第679章 言辞逼人,压力山大752.第752章 飞箭传书143.第143章 京兆府试,姗姗来迟503.第503章 明经及第938.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1118.第1118章 西域之争49.第49章 天子征召191.第191章 吏部关试31.第31章 手足连心1143.第1143章 挺身而出874.第874章 心细如发,危机乍657.第657章 亲情如水144.第144章 当场考问,对答如流1265.第1265章 又追赠一个太子314.第314章 端午节上的宫怨诗214.第214章 以德服人1012.第1012章 君子不党1161.第1161章 收复长安,驻防禁宫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767.第767章 传讯火箭306.第306章 马球三杰241.第241章 烽烟不绝,谁人良配?1129.第1129章 风雨飘摇的东宫352.第352章 尽得圣心,撼张不难1220.第1220章 非战之罪579.第579章 城头冰场696.第696章 血缘难断7.第7章 昆仑奴1214.第1214章 安阳城破62.第62章 帝后之心999.第999章 决然213.第213章 神狼之怒215.第215章 尘埃落定674.第674章 衣锦还洛阳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1084.第1084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699.第699章 荐才于天子312.第312章 离婚!840.第840章 荐君归安西358.第358章 得见天日277.第277章 骤贵851.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饮中仙333.第333章 死生一线间648.第648章 拔解,军阵558.第558章 应对之策986.第986章 杜卿胆色世无双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1077.第1077章 丧心病狂,两不相见163.第163章 驱虎吞狼26.第26章 金针拨障术524.第524章 师徒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饮中仙711.第711章 铨试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1118.第1118章 西域之争1179.第1179章 势如破竹1059.第1059章 御前争桃子410.第410章 组合拳,忙示好578.第578章 雪封云州757.第757章 君子器量730.第730章 斗殴溅血1169.第1169章 巨败之后鞭文武104.第104章 临行殷切嘱,意恐迟迟归1171.第1171章 兵谏逐节度293.第293章 投桃报李,怜君孤零714.第714章 死不放手840.第840章 荐君归安西430.第430章 失道义者需教化1091.第1091章 愤懑791.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81.第81章 进士科试赋604.第604章 口蜜腹剑493.第493章 敬老的妙处1189.第1189章 众望所归56.第56章 胡腾舞后胡腾诗276.第276章 声动九天,摘桃子601.第601章 吾儿广元,采煤供幽州790.第790章 荐君使吐蕃1165.第1165章 当头一棒向天子974.第974章 勾魂夺魄,香消玉殒1276.第1276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885.第885章 天伦之乐46.第46章 全肉宴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犹不息36.第36章 事了拂衣去830.第830章 鬼迷心窍675.第675章 送客茶后莫登门583.第583章 突厥牙帐,云州特使383.第383章 爱之深,恨之切617.第617章 度量和闹事698.第698章 二王相邀1124.第1124章 拥戴太子82.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护驰归1192.第1192章 谁之天下823.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1247.第1247章 君臣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