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第360章 翻旧账

李隆基确实很高兴。

杜士仪之前封还杖姜皎并流其岭外的制书,他那时候确实恼火之极,这才险些有贬斥之举。可别说群臣和宋璟的反应,已经让他早就收回了成命,如今时过境迁,他对于当时的冲动更是后悔莫及。然则天子令出无悔,更何况姜皎已经殒命,他也没法有更多的补救。而在这节骨眼上,王守一竟那般胆大妄为,一时激得言官纷纷上书指斥其非,而杜士仪这一次的建议,更是径直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自立国以来,其他人的谋反也好叛乱也好,全都不曾真正触及大唐根基,唯有皇族宗室发动的政变却成功了好几次。奠定了太宗贞观之治的玄武门事变且不用说,此后有中宗得以顺利登基的神龙政变,然后有他的父亲睿宗得以登基的唐隆之变,再之后,则有他诛除太平公主和窦怀贞等党羽,迫得睿宗再不管事的那场政变。至于失败的那些皇族之乱,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皇族宗室之乱要严防死守,而外戚驸马,同样要严加提防!

因而,在面前封还的制书上,李隆基大笔一挥,写了一个龙飞凤舞的可字!紧跟着,他便对身侧的高力士吩咐道:“赐左拾遗杜士仪绢百匹!”

杜士仪当然知道自己亲自上阵有些冲动,但他想得更加清楚,李隆基会用自己为近臣谏官,本来就是利用其清直,衬托天子的虚怀纳谏,前有探花筵时的借梅花言风骨,又有姜皎之案时的封还制书,如今再次恰逢其会,他要是没个反应,简直就对不起他的名声。至于事发之后引来的恨意,念及这宗室外戚驸马三类人中,真正有实权的几乎没有,相比这一招打下去能够打痛的人,他的收获更加可观!

在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势下,杜十三娘和崔俭玄固然全都瞠目结舌只有看的份,可对于杜士仪这般锋芒毕露,前者觉得担心,后者觉得解气。于是只能一个劝解兄长小心提防,一个在外头发了狠似的宣传声势……至于正好在洛阳的王缙和崔颢,登门之际便开玩笑似的提到了杜士仪在外头的绰号。

拼命杜十九郎!

昔日杜士仪虽往来过诸王之门,但最多的是宁王和岐王。如今岐王已经几乎等于大半个废人,宁王又谨小慎微,最不愿和百官有所瓜葛的,因而对这一道制书并没有多大反弹。至于其他宗室外戚驸马,固然有的是人对杜士仪此议直跳脚,可真正最最愤怒的,却还是本就是仇家的几号人物。奈何杜士仪身为天子近臣,屡获褒奖少有失误,平日又几乎找不出什么错处,如柳齐物这般赋闲在家的就唯有生闷气,王守一就更不用说了!

而河南府廨在顶着巨大的压力一再查证之后,最后陈奏说这些贼人是来自河西的马贼,掳劫王容是为了向王元宝勒索钱财。于是,那过所公文涉及的伊阙县,从县令到县丞主簿县尉被从上到下撸得干干净净,而幸存没死的贼人,则是悉数定了斩刑。至于如此结果是否能让人满意,只看洛阳城中官民议论纷纷的情景,就可知道无数人都早已心有定论。

南市大刑杀人的这一天,一行人正好从定鼎门大街进了洛阳城。尽管身上还显得风尘仆仆,但为首那老者的精神却显得极好,顾盼自得的他扫了一眼这天街两侧只剩下枝条的杨柳,便笑着说道:“朔方都已经下过雪了,京城虽是萧瑟,可终究还没那么冷!”

“今冬下雪确实晚,往日第一场雪都应该已经下来了!”

随从的附和让张说欣然而笑,旋即便策马沿着定鼎门大街往北而行。待远远看见天津三桥后,那洛阳宫巍峨伫立的时候,立时便有宫城禁卫上前质询。待从者拿出了过所公验,又验过张说随身金鱼之后,方才行礼道:“张相国!”

同中书门下三品,只是有了宰相的资格,多用来酬谢在外立下战功的文官抑或武将,即便兵部尚书亦然。所以,此前因张嘉贞之故不得不在朔方节度使任上呆了将近一年地张说,在重新回到这朝堂中枢之前,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竟觉得连空气都仿佛和朔方截然不同。

论理他应当先行回家沐浴更衣,然后再行面圣,但他上一次在幽州都督任上,就是凭着一身戎装让天子赞不绝口,如今这风尘仆仆甲胄在身的精悍模样,张说自然乐意摆在天子面前,因而这才甫一回京,哪都不去就直奔洛阳宫。此时此刻,当他大步走上宣政殿翻身拜见之际,喉头不知不觉就哽咽了下来。

九年了,尽管他去岁一度看到了再次入主政事堂的希望,但全都不如这次!

“说之,朔方风霜,辛苦了。”李隆基这安慰听着仿佛使人如沐春风,正如他那霁和的脸色一样,“若非你之言,何来省却二十万兵卒,何来增广边区田地?若非你之言,朕何以旬日得精兵十三万,长安诸卫立时充盈?当初你赞襄东宫,朕遂得安,如今你建功回来,朕又得一臂助了!”

“陛下知遇之恩,臣铭感五内!”

杜士仪今日正好和源乾曜奉召在此,刚刚张说进来丝毫没注意到他们就拜伏行礼哽咽失声,而天子亦是动情至深地说出了这番话,他却只觉得鸡皮疙瘩一时爬了满身!对于这番君臣做作,源乾曜仿佛是习惯了,此刻微微动容轻轻叹息,他也只得做感动状,腹中却是暗自冷笑。

双双都是顶级大唐影帝!

至于另一个在场的宰相张嘉贞,心里对此则是腻味透顶。然而,他即使再有轻蔑不屑,也不敢在这种场合表露出来,因而只能勉强露出了欣悦之色。直到李隆基和张说又是好一段君臣相得的戏演完,他方才干咳说道:“陛下,说之远道归来,风尘仆仆,不若给假数日,让他养精蓄锐之后,再行……”

还不等张嘉贞这话说完,张说便义正词严地说道:“陛下,臣一路疾行回京,如今仍是精神奕奕,用不着休假!倘若陛下此刻要议事,不介意臣这尘土满身,请容臣留下旁听。”

见张嘉贞又再次吃瘪,杜士仪不禁心情极好,对于张说的随机应变不禁有了更深的认识。然而,他最最奇怪的,还是此刻有三个宰相在,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左拾遗杵在这里要多突兀有多突兀。

正当他思量此中有什么蹊跷的时候,就只听宝座上的李隆基笑着允了张说留下,随即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有人首告广州都督裴伷先此前任岭南按察使时,安南贼犯,其临战征讨而失期。其为裴炎从子,因而虽则入京下狱,然嘉贞以为应行杖刑,诸卿以为该定何罪?”

杜士仪这才明白今天为何自己区区左拾遗竟然能站在这里。果然,天子话音刚落,他就只见张嘉贞的面色变得极其难看,显然,李隆基此刻提出,无非是对张嘉贞所言有所异议。

下一刻,张说就想都不想地朗声说道:“臣此前巡视北地,闻听因妄谈休咎,杖姜皎六十,流配岭南。姜皎身为楚国公,勋贵之尊,正如左拾遗杜士仪此前封还制书所言,有罪当死则处死,当流则流配,何用杖责廷辱大臣?更何况勋贵在八议之中,本可减等!如今裴伷先固然失期,然其伯父裴炎有功于国却遭冤死,其当年亦是杖责之后贬窜恶地多年。倘若如今再动杖刑,焉知不会引来朝野议论?如今姜皎事已过去,再论无益,可裴伷先之罪,按律流配即可,不该再动杖刑!”

听到张说驳斥自己的话,都要先把自己提溜出来作为论据之一,杜士仪越发觉得这位宰相老奸巨猾。果然,御座上的天子立刻转向了自己,竟是和颜悦色地问道:“杜十九郎,你身为谏官,再任不到一年,已经屡次上封制书,此案你觉得如何?”

“陛下,按照永徽律疏,临军征讨而稽期者,流三千里。三日者,斩。如今安南乱事已平,若失期不及三日,自当按律流三千里。若超过三日,按律当斩,然可因功因荫加以减免。洗马裴氏几代忠良,若因坐累而身受笞辱,恐失人心,望陛下明鉴!”

如果不是源乾曜张说全都在此,张嘉贞非得在御前和杜士仪这个黄口小儿辩一个水落石出不可,奈何此刻张说已经驳了他,杜士仪第二个,源乾曜又老神在在地说臣附议,他这三比一的格局已定,更何况天子分明心有定见,他只能咬牙切齿吞下了这口气。因而,等李隆基首肯了就地流配岭南之后,众人从宣政殿中辞出,他下了最后一级台阶后,便用冷冽的目光看着身侧那二老一少。

“说之这是一回来,就要翻旧账?”

话是冲着张说一个人说的,但源乾曜和杜士仪全都扫了进去。此时此刻,张说微微一笑便淡定从容地说道:“宰相谁为,简在帝心。若是今天能杖责一个裴伷先,焉知日后我们不会同样因坐累受杖受辱?因人及己,难道我不该多为日后想想?”

张嘉贞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待见张说拱拱手便施施然走了,他便脸色不善地瞪着杜士仪道:“陛下虽召你入见,你也该凛凛然心存敬畏,莫非以为真可与宰相同列?”

杜士仪心知肚明自己和张嘉贞势不两立,面对这诘难,他便拱了拱手,朗声说道:“多承张相国训诫。陛下垂询,不敢不以实言相告!今后若再有幸和宰相一同面圣,圣人再行垂询,我当以张相国今日此言相告!”

“你……”

张嘉贞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竟是眼睁睁看着源乾曜打了个哈哈向自己一颔首,就像长辈提携晚辈似的,笑眯眯地携了杜士仪去了。

李隆基确实很高兴。

杜士仪之前封还杖姜皎并流其岭外的制书,他那时候确实恼火之极,这才险些有贬斥之举。可别说群臣和宋璟的反应,已经让他早就收回了成命,如今时过境迁,他对于当时的冲动更是后悔莫及。然则天子令出无悔,更何况姜皎已经殒命,他也没法有更多的补救。而在这节骨眼上,王守一竟那般胆大妄为,一时激得言官纷纷上书指斥其非,而杜士仪这一次的建议,更是径直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自立国以来,其他人的谋反也好叛乱也好,全都不曾真正触及大唐根基,唯有皇族宗室发动的政变却成功了好几次。奠定了太宗贞观之治的玄武门事变且不用说,此后有中宗得以顺利登基的神龙政变,然后有他的父亲睿宗得以登基的唐隆之变,再之后,则有他诛除太平公主和窦怀贞等党羽,迫得睿宗再不管事的那场政变。至于失败的那些皇族之乱,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皇族宗室之乱要严防死守,而外戚驸马,同样要严加提防!

因而,在面前封还的制书上,李隆基大笔一挥,写了一个龙飞凤舞的可字!紧跟着,他便对身侧的高力士吩咐道:“赐左拾遗杜士仪绢百匹!”

杜士仪当然知道自己亲自上阵有些冲动,但他想得更加清楚,李隆基会用自己为近臣谏官,本来就是利用其清直,衬托天子的虚怀纳谏,前有探花筵时的借梅花言风骨,又有姜皎之案时的封还制书,如今再次恰逢其会,他要是没个反应,简直就对不起他的名声。至于事发之后引来的恨意,念及这宗室外戚驸马三类人中,真正有实权的几乎没有,相比这一招打下去能够打痛的人,他的收获更加可观!

在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势下,杜十三娘和崔俭玄固然全都瞠目结舌只有看的份,可对于杜士仪这般锋芒毕露,前者觉得担心,后者觉得解气。于是只能一个劝解兄长小心提防,一个在外头发了狠似的宣传声势……至于正好在洛阳的王缙和崔颢,登门之际便开玩笑似的提到了杜士仪在外头的绰号。

拼命杜十九郎!

昔日杜士仪虽往来过诸王之门,但最多的是宁王和岐王。如今岐王已经几乎等于大半个废人,宁王又谨小慎微,最不愿和百官有所瓜葛的,因而对这一道制书并没有多大反弹。至于其他宗室外戚驸马,固然有的是人对杜士仪此议直跳脚,可真正最最愤怒的,却还是本就是仇家的几号人物。奈何杜士仪身为天子近臣,屡获褒奖少有失误,平日又几乎找不出什么错处,如柳齐物这般赋闲在家的就唯有生闷气,王守一就更不用说了!

而河南府廨在顶着巨大的压力一再查证之后,最后陈奏说这些贼人是来自河西的马贼,掳劫王容是为了向王元宝勒索钱财。于是,那过所公文涉及的伊阙县,从县令到县丞主簿县尉被从上到下撸得干干净净,而幸存没死的贼人,则是悉数定了斩刑。至于如此结果是否能让人满意,只看洛阳城中官民议论纷纷的情景,就可知道无数人都早已心有定论。

南市大刑杀人的这一天,一行人正好从定鼎门大街进了洛阳城。尽管身上还显得风尘仆仆,但为首那老者的精神却显得极好,顾盼自得的他扫了一眼这天街两侧只剩下枝条的杨柳,便笑着说道:“朔方都已经下过雪了,京城虽是萧瑟,可终究还没那么冷!”

“今冬下雪确实晚,往日第一场雪都应该已经下来了!”

随从的附和让张说欣然而笑,旋即便策马沿着定鼎门大街往北而行。待远远看见天津三桥后,那洛阳宫巍峨伫立的时候,立时便有宫城禁卫上前质询。待从者拿出了过所公验,又验过张说随身金鱼之后,方才行礼道:“张相国!”

同中书门下三品,只是有了宰相的资格,多用来酬谢在外立下战功的文官抑或武将,即便兵部尚书亦然。所以,此前因张嘉贞之故不得不在朔方节度使任上呆了将近一年地张说,在重新回到这朝堂中枢之前,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竟觉得连空气都仿佛和朔方截然不同。

论理他应当先行回家沐浴更衣,然后再行面圣,但他上一次在幽州都督任上,就是凭着一身戎装让天子赞不绝口,如今这风尘仆仆甲胄在身的精悍模样,张说自然乐意摆在天子面前,因而这才甫一回京,哪都不去就直奔洛阳宫。此时此刻,当他大步走上宣政殿翻身拜见之际,喉头不知不觉就哽咽了下来。

九年了,尽管他去岁一度看到了再次入主政事堂的希望,但全都不如这次!

“说之,朔方风霜,辛苦了。”李隆基这安慰听着仿佛使人如沐春风,正如他那霁和的脸色一样,“若非你之言,何来省却二十万兵卒,何来增广边区田地?若非你之言,朕何以旬日得精兵十三万,长安诸卫立时充盈?当初你赞襄东宫,朕遂得安,如今你建功回来,朕又得一臂助了!”

“陛下知遇之恩,臣铭感五内!”

杜士仪今日正好和源乾曜奉召在此,刚刚张说进来丝毫没注意到他们就拜伏行礼哽咽失声,而天子亦是动情至深地说出了这番话,他却只觉得鸡皮疙瘩一时爬了满身!对于这番君臣做作,源乾曜仿佛是习惯了,此刻微微动容轻轻叹息,他也只得做感动状,腹中却是暗自冷笑。

双双都是顶级大唐影帝!

至于另一个在场的宰相张嘉贞,心里对此则是腻味透顶。然而,他即使再有轻蔑不屑,也不敢在这种场合表露出来,因而只能勉强露出了欣悦之色。直到李隆基和张说又是好一段君臣相得的戏演完,他方才干咳说道:“陛下,说之远道归来,风尘仆仆,不若给假数日,让他养精蓄锐之后,再行……”

还不等张嘉贞这话说完,张说便义正词严地说道:“陛下,臣一路疾行回京,如今仍是精神奕奕,用不着休假!倘若陛下此刻要议事,不介意臣这尘土满身,请容臣留下旁听。”

见张嘉贞又再次吃瘪,杜士仪不禁心情极好,对于张说的随机应变不禁有了更深的认识。然而,他最最奇怪的,还是此刻有三个宰相在,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左拾遗杵在这里要多突兀有多突兀。

正当他思量此中有什么蹊跷的时候,就只听宝座上的李隆基笑着允了张说留下,随即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有人首告广州都督裴伷先此前任岭南按察使时,安南贼犯,其临战征讨而失期。其为裴炎从子,因而虽则入京下狱,然嘉贞以为应行杖刑,诸卿以为该定何罪?”

杜士仪这才明白今天为何自己区区左拾遗竟然能站在这里。果然,天子话音刚落,他就只见张嘉贞的面色变得极其难看,显然,李隆基此刻提出,无非是对张嘉贞所言有所异议。

下一刻,张说就想都不想地朗声说道:“臣此前巡视北地,闻听因妄谈休咎,杖姜皎六十,流配岭南。姜皎身为楚国公,勋贵之尊,正如左拾遗杜士仪此前封还制书所言,有罪当死则处死,当流则流配,何用杖责廷辱大臣?更何况勋贵在八议之中,本可减等!如今裴伷先固然失期,然其伯父裴炎有功于国却遭冤死,其当年亦是杖责之后贬窜恶地多年。倘若如今再动杖刑,焉知不会引来朝野议论?如今姜皎事已过去,再论无益,可裴伷先之罪,按律流配即可,不该再动杖刑!”

听到张说驳斥自己的话,都要先把自己提溜出来作为论据之一,杜士仪越发觉得这位宰相老奸巨猾。果然,御座上的天子立刻转向了自己,竟是和颜悦色地问道:“杜十九郎,你身为谏官,再任不到一年,已经屡次上封制书,此案你觉得如何?”

“陛下,按照永徽律疏,临军征讨而稽期者,流三千里。三日者,斩。如今安南乱事已平,若失期不及三日,自当按律流三千里。若超过三日,按律当斩,然可因功因荫加以减免。洗马裴氏几代忠良,若因坐累而身受笞辱,恐失人心,望陛下明鉴!”

如果不是源乾曜张说全都在此,张嘉贞非得在御前和杜士仪这个黄口小儿辩一个水落石出不可,奈何此刻张说已经驳了他,杜士仪第二个,源乾曜又老神在在地说臣附议,他这三比一的格局已定,更何况天子分明心有定见,他只能咬牙切齿吞下了这口气。因而,等李隆基首肯了就地流配岭南之后,众人从宣政殿中辞出,他下了最后一级台阶后,便用冷冽的目光看着身侧那二老一少。

“说之这是一回来,就要翻旧账?”

话是冲着张说一个人说的,但源乾曜和杜士仪全都扫了进去。此时此刻,张说微微一笑便淡定从容地说道:“宰相谁为,简在帝心。若是今天能杖责一个裴伷先,焉知日后我们不会同样因坐累受杖受辱?因人及己,难道我不该多为日后想想?”

张嘉贞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待见张说拱拱手便施施然走了,他便脸色不善地瞪着杜士仪道:“陛下虽召你入见,你也该凛凛然心存敬畏,莫非以为真可与宰相同列?”

杜士仪心知肚明自己和张嘉贞势不两立,面对这诘难,他便拱了拱手,朗声说道:“多承张相国训诫。陛下垂询,不敢不以实言相告!今后若再有幸和宰相一同面圣,圣人再行垂询,我当以张相国今日此言相告!”

“你……”

张嘉贞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竟是眼睁睁看着源乾曜打了个哈哈向自己一颔首,就像长辈提携晚辈似的,笑眯眯地携了杜士仪去了。

460.第460章 运筹于帷幄之中第1279章 终章 三天下易主360.第360章 翻旧账465.第465章 师兄考师侄,却见女弟子32.第32章 暗斗471.第471章 滚!504.第504章 雷霆1000.第1000章 名师高徒500.第500章 失心疯844.第844章 闹剧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362.第362章 洛阳县主簿买春事件1176.第1176章 登基仍败战366.第366章 速刑杖杀,灭口遭疑804.第804章 艺高人胆大380.第380章 圣眷恩贵主46.第46章 全肉宴604.第604章 口蜜腹剑1019.第1019章 磨刀霍霍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气805.第805章 红山之上,布达拉宫370.第370章 迂回辗转,坏人好事66.第66章 出宫1172.第1172章 河东节度易主245.第245章 从容面圣,天子意招婿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饮中仙1144.第1144章 长安保卫战508.第508章 制举之始,重逢之乐471.第471章 滚!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后245.第245章 从容面圣,天子意招婿1143.第1143章 挺身而出712.第712章 十铨注拟1059.第1059章 御前争桃子889.第889章 问君愿从否?713.第713章 量才而用34.第34章 惊雷一舞振人心1268.第1268章 杀!7.第7章 昆仑奴891.第891章 天公未弃713.第713章 量才而用929.第929章 金蝉脱壳816.第816章 歧途不归路6.第6章 婉拒264.第264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22.第422章 众所瞩目杜十九39.第39章 访少林641.第641章 礼贤下士1276.第1276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后的暗战1160.第1160章 兴庆宫大清洗915.第915章 整肃军纪765.第765章 英灵祭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927.第927章 水越浑越好179.第179章 喜庆年节,盛世气象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787.第787章 好男儿当如是502.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873.第873章 断腕求活512.第512章 喜事将近584.第584章 双赢之约998.第998章 英主的条件276.第276章 声动九天,摘桃子1184.第1184章 诸军突围,吴王断后825.第825章 临别道珍重886.第886章 第一名将601.第601章 吾儿广元,采煤供幽州1105.第1105章 反击935.第935章 何处求边功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1016.第1016章 毕其功于一役1241.第1241章 风云际会129.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895.第895章 惠妃薨805.第805章 红山之上,布达拉宫494.第494章 红袖善舞,伊人知心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167.第167章 情深意长639.第639章 阴人的功力510.第510章 婚事眉目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611.第611章 亲疏之别1109.第1109章 待风雷乍起220.第220章 金枝玉叶507.第507章 拜见师长370.第370章 迂回辗转,坏人好事108.第108章 惊变359.第359章 善后502.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1151.第1151章 虚惊之后大军至4.第4章 司马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742.第742章 千金买马骨1122.第1122章 一条道走到黑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号875.第875章 以退为进,以死为生490.第490章 家务事1069.第1069章 联姻690.第690章 准卿三条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