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打回原形

“少爷,你准备做什么样式的花灯?”林薰儿有些好奇地问道。

眼看上元节快到了,郑鹏好像没一点准备,林薰儿都有点替他担心了。

“又大又漂亮是前提,至于什么花灯,一时还没有想好。”

兰朵在一旁没好气地说:“没想好就快想,现在已是正月初五,满打满算只有十天的时间,别到时弄几个小灯笼充数,小冰,林姐,我们去试试新买的胭脂,有空再来看,做花灯这种粗活,让他负责就好。”

“少爷,让你受累了。”

“哥,你一定要做一盏好看的花灯哦。”

“郑鹏,别让本郡主小看你。”

三女一人说一句,说完就有说有笑回房清点自己的战利品,把郑鹏一个人扔在院子里。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兰朵“变坏”赚了一大笔后,心情大好之下天天拉着林薰儿和郑冰往东市跑,看来购物的吸引力,就是大唐的女子也不能幸免。

三女刚走,李白和郭子珪飘然而至。

看到郑鹏陷入沉思,李白好奇地问道:“公子在想什么,是在想如何补实缺的事吗,好办,只要高公公发话,想要什么实缺没有?”

官员都回衙门当值,作为郑鹏的幕僚,李白开始替还是散职的郑鹏谋划起来。

只有郑鹏混得越好,自己的机会越多。

郑鹏摆摆手说:“实缺的事不急,小白说得对,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咱背后有大靠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上元节到了,我答应薰儿她们,要做又大又漂亮的花灯,你们来了正好,替我想想办法。”

要么不做,一做就要做到出彩,这是郑鹏的风格。

李白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公子所言甚是,差点忘了这事,朝廷出了告示,花灯做得好的,可以得到朝廷的厚赏,还有机会进宫参加宫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兴奋归兴奋,李白很快又懊悔起来:“这些天替公子守门,迎来送往,都忘了这事,还有十日上元节就到,这么短时间,怕是,怕是赶不及了。”

郭子珪摇摇头说:“就是知道,跟那些豪门也没得比,他们早早作了准备,又投入巨资,这一路走来,看到很多扎花灯的巧匠在忙,光是胜业坊,搭来扎花灯的棚架也有十多个。”

“扎个花灯要棚架?有点夸张吧?”郑鹏惊讶地说。

“不夸张”李白接上话头:“普通人家是扎花灯,豪门大族财力充沛,他们争相修灯车、饰灯楼,期望在上元节夺人眼球,花钱如流水,那才叫厉害呢。”

郑鹏皱着眉头说:“要想办得出彩,得多少钱?”

“太白第一次到长安,对长安的上元节了解不多,不过在成都,富足人家过一次上元节,花费百万是很寻常的事。”

郭子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子珪也是初到长安,公子想知,问黄三就合适不过。”

郑鹏马上叫道:“黄三”

站在一旁听令的黄三马上应道:“少爷,小的在。”

“上元节到了,要想花灯出彩,得花多少钱?”

“那要看少爷想多出彩。”

“全城瞩目。”郑鹏毫不犹豫地说。

黄三想了想,开口道:“要是运气好,得花费十万贯以上。”

“多少?”郑鹏一下子从躺椅中坐起来:“扎个花灯要十万贯,还要运气好,这花灯是贴金的还是镶玉的?”

一贯一千钱,十万贯就是一亿钱,这是有钱没地方花啊。

黄三解释说:“少爷,小的不敢欺骗,去年上元节非常热闹,据说最出彩就是宋王府的花灯车队,高逾十二丈的花车,美轮美奂,还有大量制作精良的花灯,别的不说,光是那二百名持花灯的宫女,容颜出众、衣饰华丽,还佩以珠玉,据说一个宫女的装束就超过三百贯,光这里花费了超过六万贯,花费超过万贯的豪门大族多了去。”

“今年有些特别,西征大捷,重整西域秩序,朝廷打了大胜仗,来长安称臣纳贡的邦国多了很多,皇上要与民共乐,也让那些使团感受大唐的繁华昌盛,下令要搞得热热闹闹,于是张贴告示,重赏花灯做得好的,要是讨皇上开心,还能参加御宴,所以有点家底的人家,都在费尽心思,听说那些会扎花灯的巧匠,早就让人高价请走,少爷,要想让全城瞩目,十万贯能做到,真要靠运气。”

郑鹏闻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贫穷限制想像啊,郑鹏准备花个一百几十贯,扎一个漂亮的花灯,往门口一挂,就引得百姓争相前来观看,听黄三说了,才知自己异想天开。

十二丈高的灯车,一丈是三米三,算起来近四十米高,一层楼的高度大约是三米,相当于十三四层楼的高度,不仅有灯车,还有盛饰打扮的二百宫女,人家不仅仅是在府门挂几盏花灯,而是组建了一支巡游的花灯队伍,在长安巡游。

“这...这个还真得好好想想。”

跟林薰儿说扎又大又漂亮的花灯,让长安百姓都看到,跟兰朵夸下海口,说要全城瞩目,现在没有大风,郑鹏感到舌头有点“闪”了。

盛世的大唐,富庶的程度是超出郑鹏的想像,长安又是大唐的文化、政治中心,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李隆基的运气不错,武则天给他留下一个殷实的底子,上位后又有能臣相助,国力强盛的大唐让喜欢排场的李隆基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

因为喜爱音律,李隆基眷养数量庞大的乐官,动辄举行万人规模的演奏,作为大唐最期待、最热闹的上元节,在李隆基的授意下,规模可以说空前绝后。

李白有些好奇地说:“公子,你准备花费多少钱在上元节上?”

郑鹏犹豫了一下,挥挥手说:“多少钱看情况,论实力比不上怕是比不上别人,我们要花少钱办大事,要在巧字上下功夫了。”

卤肉的分红、三宝号的分成,让郑鹏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可以随意挥霍,有时看到堆积如山的钱,还有一种不知怎么花的念头,可一个上元节花灯的开销,瞬间把郑鹏打回原形:跟豪门大族相比,自己还是处在温饱水平的。

豪门大户宅子连片,名下良田万亩,奴仆过千,出入上百人簇拥,晚上睡觉还得像皇帝一样翻牌子,一个节日豪掷千万,这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李白问准备花多少钱时,郑鹏算了算,自己要到博陵造桥,这里需要花费一大笔巨资,以崔源的性格,在婚事上还得刁难自己,到时骋礼、酒席绝对是天文数字,这样一来,留给上元节的钱不多了,拿个二三千贯没问题。

二三千贯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在达官贵人云集的长安,这点钱连水花都溅不起,郑鹏怕说出来打击李白、郭子珪的信心和冲劲,只好用婉转的方式。

“的确,长安的勋贵太多了,很多人都是几世的积累,公子跟他们比,根基是薄了一些,要想在灯会出彩,得到皇上的赏赐,的确需要在巧字上下功夫。”李白深以为然地说。

郑鹏挥挥手说:“小白,子珪,你们都坐下,黄三也别站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都坐下给我想想,怎么做才能在上元节上一鸣惊人。”

开弓没有回头箭,承诺过要出彩,说了要全城瞩目,郑鹏不能破坏自己在林薰儿心中的美好形象。

更不能让兰朵那小妮子看轻。

最近写得很卖力,有票票的,鼓励一下哦

093 知耻而后勇843 自信与自负439 人生巅峰578 救兵来到058 欲加之罪518 又被掂记上了123 林薰儿的表白767 最大的弱点839 两个穷措大607 戏弄李显城642 最后一程746 赤德祖赞最后的尊严092 崔氏三虎768 出城240 郑鹏求见312 他们会飞?827 门外门内240 郑鹏求见090 郑鹏的觉悟089 博陵崔源是也877 第二次烧尾宴开始168 阿福立功656 郑鹏的强势488 事出异常必有妖200 兰朵的风光史014 败家的少爷012 初战告捷065 语出惊人的郑鹏322 大唐忠骨,姚家败儿673 恶客还是贵客?874 迟到的烧尾宴274 壶口谷620 联婚327 血书807 春风十里,不如....640 将星坠落049 购买豪宅(求收藏,谢谢)308 慈不掌兵809 姝儿不善妒757 两者取其轻136 秦王破阵乐151 争风吃醋264 第一个挑战者812 李林甫的选择034 黄老虎的自我救赎792 兰朵的不甘302 血战风城847 主题偏了啊781 仁不掌兵645 夸下海口641 逃出生天444 这妞变精明了113 林薰儿的不甘709 语出惊人324 颠倒黑白672 石头山盐矿开张671 金山792 兰朵的不甘099 苛富贵,无相忘877 第二次烧尾宴开始014 败家的少爷837 悲喜二重天446 上元节,情人节860 有酒有故事的李林莆233 无奸不商700 三郎有愧873 初尝甜头766 这一仗,要打635 视死忽如归441 新年的苦与乐653 各为其主469 质疑与努力215 这下误会大了066 幸好不是敌人(求收藏)016 不是冤家不聚头(求收藏)397 老马失蹄260 立信161 教授礼仪182 苏禄可汗574 岐王出马168 阿福立功241 主动请缨849 小香要嫁人437 守年时的娱乐353 冷笑与嘲弄860 有酒有故事的李林莆553 励学诗213 爱哭的孩子有奶喝712 脏活860 有酒有故事的李林莆766 这一仗,要打167 韭菜籺053 据理力争(求收藏)365 驿站,又是驿站978 保媒拉纤713 向左走,向右走982 郑鹏献策789 聪明人谈判就是简单480 堵心的老小子711 兵发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