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潜伏爪牙忍受

怛罗斯城的城池,已经很接近波斯风格,城墙用錾石做根基,连墙垛口都是半圆的,城墙顶上还有圆柱状的瞭望塔,看惯了中原方正井然的城池,这种圆润的美确实新奇,宛如遗落山间的明珠。

李嗣业顾不上欣赏这座美丽的城池,带领兵卒们弯腰朝着割草队所在而去。

他们在山头隐蔽处埋伏下来,暗中观察这支六七十人的割草队。队伍中有四十名青壮劳力,分工明确,有人挥舞着镰刀收割着齐腰高的牧草,有人负责捆扎成团,有人负责装车。排列在草坡上有二十多辆牦牛车,牧草在车上被捆扎得密密匝匝。

二十多名武士骑在马上,均匀地散布在割草队伍的周围,这些人手中握着马鞭,对某些消极怠工的青壮略施惩罚。看来这些人的作用,顶多是监工,保护的性质要低一些。

他这下就放心多了,以他们五十人精湛的杀人技艺,收拾二十多个监工还绰绰有余。

唯一需要顾虑的是,这片草坡依然在怛罗斯城的视线范围内,特别是城四角那高高的圆柱形瞭望塔,这边发生战斗,他们第一时间内就能够发现。

众人钻在灌木中,等待李嗣业下令,如果出手快一些的话,应当能避过怛罗斯城的视线。

然而李嗣业趴在草中不动声色,低头眯着眼睛,如果不是没有发出鼾声,大家还都以为他要睡着了。

田珍爬到身边低声问:“如何,我们何时动手。”

“等。”

“等?要等到何时去,按照约定,明日大军就会集结在怛罗斯城下,我们如若今天无法潜入城中,就等于功亏一篑了。”

“那也要等,”李嗣业神情泰然地说:“宁可功亏一篑,也不可打草惊蛇。绝不能让敌方怀疑到我们的目标。如果今日没有合适的出手时机,那就派人回去通知推迟时间。”

看来李嗣业很固执,田珍也没有办法劝说他改变主意。

日头从东半边儿已经落到了西半边儿,直至夕阳将要沉入地底,割牧草的队伍满载而归。

李嗣业始终带着敢死队稳稳地趴在灌木丛里,没有轻举妄动。

他叫来脸上带着压抑情绪的藤牧,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后方不是有骑兵队接应我们吗,你现在立刻折返回去,通知他们派人回城传信,让大军推迟一天出动,你明天早上返回来即可。”

藤牧虽然有意见,但毅然执行了李嗣业的命令,他步行折返回去,联络上了接应的骑兵队。

为了不让怛罗斯城的瞭望塔夜间看见篝火,他们多走了三里地,钻到了山的阴面,生了三堆篝火。

夜间的怛罗斯山坡草场上野兽成群,时不时能看见几十双闪烁着荧光的绿油油的眼睛,它们发出尖利的长啸声,接近至篝火几十米远的地方。

众兵卒抽出腰间横刀,把擘张弩拉上弦,保持蹲立的战斗姿态,守在篝火边与狼群对视,也许是狼群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到了这帮人的危险性,知道这是另外一种贪婪的掠食性动物,所以选择避退开。

狼群退去后,兵卒们才放松下来,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把刀柄攥出了汗。这些天山下荒野中的狼,攻击性绝非中原的狼可比。中原地区的狼三五只就可称之为群,天山下的狼百匹成群,族群中有狼王坐镇,群体活动擅长围猎。

众兵卒们相对而坐,彼此之间还比较陌生,第八团的人聚在李嗣业左右,像极了一个小团体。

李嗣业主动从小团队里走出来,坐在众兵卒的中间,笑着对他们说道:“刚才碰到了狼,我倒是要给你们讲点儿狼的小故事,世界上最会围猎的动物,恐怕就是狼了。它们懂得等待时机,严守纪律。我曾有幸聆听一位高人讲述狼群围猎的故事。它们为捕食一个黄羊群可以埋伏在草窝里彻夜等待,等黄羊全部入睡。但这个时候它们并不动手,而是等天明黄羊即将睡醒的时候。黄羊群吃了露水草又消化了一夜,清晨膀胱发涨……最终将所有黄羊赶进了雪湖中,使其全军覆没。”

他给众人讲的是狼图腾中的故事,反正这事情并不陌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感。

“咦,我的个天,想不到狼这东西这么精,我们人打仗有阵法,它们捕猎有章法。”

连背着双枪的白孝德和书生段秀实都回过头来,对李嗣业讲的这段故事很感兴趣。

他侃侃而谈道:“生活在苍天之下的每一种生灵都有他们的生存之道,而我们人的生存之道就是学,向先辈学,向天道学,向动物学。狼都能蛰伏等待最好的时机,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不正是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听完这番话,段秀实望向李嗣业的目光骤然改变了。他是个读书人,更容易对这些话进行引申联想,虽然说出的道理很简单,但刷新了他对此人的认知。从昨日射弩认识到现在,在他的印象中,李嗣业不过是个胆大敢莽的莽夫,虽然略有小计,但绝无大谋。

但是现在,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的人,能是无大谋的人吗?看来安西等人辈出啊,我段秀实鼠目寸光,实在是小觑天下人了。

他主动来到李嗣业身边,叉手说道:“李校尉,你刚才所言,我深以为然。敢问李校尉,我等能从天道中学到什么?”

这问题若真让武夫李嗣业来回答,他必然答不上来,但对于现在这个全能的李嗣业来说,好歹也是摸过几年键盘的人,信口胡诌都能来一段儿。

“天道唯自然,不可捉摸,不可违背,却有规律可寻,这规律便是天道之法,日月星辰升降,潮涨潮落,皆有其定法,超出这个定法之外,天道不就乱了吗。我们人也一样,行有定律遵守天道之法,便可成功,若要逆天道而行,便是自取灭亡。”

这下段秀实就对李嗣业更推崇了,他这话没有引经据典,但句句和典籍上的道理相同,正中他的心坎。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谁能想到一个身高七尺,身材健硕的武夫,竟然能说出那样一番蕴含哲理的话来。

他现在才真正认为,夫蒙将军能选出这样一个人来领着他们来冒险潜入,确实是适逢其会,不对,简直是大才小用了。

无论如何,这一趟李嗣业不能死,他要用手中的弩保护他的安全,他要让他活着,勇猛的人到处都是,有趣的灵魂却百里挑一。

至于坐在另一旁的白孝德,他就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夫,对李嗣业刚刚所说的话,简直一窍不通,但是听起来,很是高大上的样子,所以心里不免多出几分敬畏。

篝火在夜色中跳动升腾,一群汉子绕着火光圈围席地而坐,把后背留给黑暗,发出喁喁的低语声。他们之前或许还很陌生,但此刻已经相互熟悉,并且引以为袍泽了。

翌日醒来,众人收拾行装,将弓囊背在身上。李嗣业命令他们将篝火的痕迹消除,用浮土掩盖,并在上面移植覆盖青草。

他们翻上了山脊,怛罗斯城依旧耸立在湛蓝天幕下,远方车辙压出的青草道上,黑姓突骑施游骑兵在前方导引着牦牛交车,驱赶着壮丁朝这边的青草坡赶来。

李嗣业伏下身子低声道:“山阳面的草坡已经快被他们收割干净了,只要他们赶着车来到山阴面,遮挡住怛罗斯城的视线,我们就可以动手。”

第三百零四章 马屁不穿第七百九十九章 迟来的警告第六百零一章 伪装败退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来访第三百四十四章 鱼潮儿第七百零八章 赵丛芳见钱眼开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驿站第八百五十九章 黄抱节兴兵激变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张口要钱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乔装改换入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难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到安西龟兹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长江水战(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见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烧失智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会面杨国忠第一百四十二章 弹棉花,做棉被(感谢蒙古一胖子打赏)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人出将军之右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动上门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墙惊魂第一百一十四章 计策第九章 最后的自由搏击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四十五章 协会?帮会?第一百四十二章 弹棉花,做棉被(感谢蒙古一胖子打赏)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从托孤第七百九十章 谋划出逃长安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会第六百七十六章 杨国忠不自知第七章 西市有擂战第六百八十四章 韦见素抱病推诿第四百一十八章 军功居于第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风陈涛斜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摆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军出动第三十章 香铺中吃煎茶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第一章 从擂台打到长安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与代价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后悔了第二百七十章 再见,长安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请客自来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称赞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庙第一章 从擂台打到长安城第九百零二章 吞并江北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庙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拨矛盾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凄凉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对峙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见耳听俱为实第五百四十一章 进奏入长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别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业拜井第一百二十四章 这个守捉城有点儿穷第十七章 谶语解密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论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队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三百六十二章 记里鼓车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辽东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仪进第六百零一章 伪装败退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访疏勒城第四十七章 唐皇问饼第三百一十六章 创造老子神像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叙功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儿子备彩礼第四十三章 封大伦识破诡计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策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狱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阳相会时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杨家三姊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为宾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张小敬